程雅琳
(常德市中心血站,湖南 常德 415000)
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CRP、IL-6的檢測結果分析
程雅琳
(常德市中心血站,湖南 常德 415000)
目的觀察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的CRP、IL-6水平,探討對二者進行檢測的臨床意義。方法選取本血站收治的63例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63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時選取60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將觀察組按照病情分為重癥、中等、輕微組。對觀察組在入本站、出本站以及出本站時測定CRP和IL-6水平,測量對照組CRP和IL-6水平。并在患者出本站半年內進行心臟事件發(fā)生率的隨訪調查,對兩組患者的CRP、IL-6和心臟事件發(fā)生情況進行對比研究。結果入本站前觀察組CRP和IL-6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隨著患者病情的加重,CRP和IL-6水平呈現(xiàn)出逐漸上升的態(tài)勢;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CRP、IL-6水平均明顯下降(P<0.05或者P<0.01);出本站后CRP和IL-6水平升高的患者其心臟事件發(fā)生率高于CRP和IL-6水平正常的患者。結論CRP和IL-6水平能夠有效反應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的病情變化,并且對于該病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不穩(wěn)定心絞痛;CRP;白細胞介素6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AP)屬于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中的重要類型,該病癥的臨床表征介于勞累性穩(wěn)定型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間,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1]。CRP和IL-6能夠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炎癥有敏感的反應表征,對二者水平進行準確的測量可以客觀地反應該病癥的驗證程度[2]。本文主要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CRP和IL-6水平進行了動態(tài)化的檢測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本血站于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63例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作為觀察組。按照病程及病情可以將其分為三種類型,即輕微型:共21例,其中17例為新發(fā)心絞痛,另有4例為勞累性心絞痛加重患者,該種類型的患者發(fā)病時ST段下移水平一般≤1 mm;中等型:共27例,患者在入本站治療前1個月均發(fā)生過至少1次靜息心絞痛或者梗死后心絞痛,ST下移>1 mm,并且心絞痛持續(xù)時間在20 min以下;重癥心絞痛類型:共25例,入本站前48 h內反復發(fā)生靜息心絞痛,病痛時間在20 min以上,ST下移>1 mm。本文研究選取的對照組為來本血站進行體格檢查的健康人共60例,經診斷均無心、腦、腎疾病。
1.2 一般方法
本次研究觀察組患者入本站時及出本站時的CRP和IL-6測量結果,并在患者出本站半年時間內進行隨訪,收集患者心臟事件的發(fā)生情況。對于對照組進行體檢時CRP和IL-6的測定。具體測定方法為:CRP測定:采集空腹靜脈血液5 mL,維持3000 r/min的離心速度進行血液的離心,10 min后取血清,并在-70 ℃條件下進行保存。運用免疫透射比濁法進行測定,本血站采用芬蘭基恩公司試劑在Olympus Au27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進行檢測,檢測范圍為0.125~12.5 mg/L;IL-6測定:采集血清方法同上,運用ultra-Mark型酶聯(lián)儀進行檢測,保證檢測靈敏度<10 ng/L,變異系數<10%。在進行隨訪時主要觀察患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頑固性心絞痛等事件的發(fā)生情況。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上述治療進行數據的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檢驗標準為α=0.05,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入血站時觀察組CRP和IL-6與對照組對比情況
入本站時觀察組CRP和IL-6水平均較對照組有明顯的差異,經分析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著不穩(wěn)定心絞痛病情的加重,觀察組CRP和IL-6均有明顯的提升。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入本站時觀察組和對照組CRP、IL-6水平對比表
2.2 觀察組患者入本站和出本站時CRP、IL-6對比情況
經過治療,觀察組CRP和IL-6水平均顯著下降,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觀察組入本站時和出本站時CRP、IL-6對比表
2.3 觀察組心臟事件發(fā)生情況對比
出本站后有48例患者的CRP水平上升,15例患者正常。39例患者IL-6水平上升,24例患者正常。隨訪中發(fā)現(xiàn)的心臟事件發(fā)生情況見表3。
表3 觀察組出本站半年后心臟事件發(fā)生率與CRP、IL-6關系表
不穩(wěn)定心絞痛主要包括初發(fā)心絞痛、靜息心絞痛、惡化勞力性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絞痛,發(fā)病時能夠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并直接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該病在發(fā)生發(fā)展的全過程中一直伴有炎癥,炎性細胞的產生和激活、介質水平的增強、粥樣板塊破裂等都對該病癥的發(fā)生具有促進作用[4]。CRP、IL-6水平能夠敏感反映患者炎癥程度,IL-6能夠引發(fā)血管壁的破裂,并促使肝臟分泌CRP以及Fib等物質,加快了血小板的聚集效應,極易誘導不穩(wěn)定心絞痛的發(fā)生。
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的CRP、IL-6相比正常人來講水平明顯偏高,并且隨著病情加重,兩項指標的水平也呈上升趨勢。通過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CRP、IL-6水平。研究還證實了CRP、IL-6水平與心臟事件的發(fā)生有一定關系,因此要積極增強對于心絞痛患者CRP、IL-6水平的檢測,改善該病的預后。
[1] 許驥,郝恒劍,胡少東,等.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高敏C-反應蛋白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關系[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1(1): 106-108.
[2] 邰煒彥,肖文良,王璟,等.介入治療與常規(guī)藥物治療對伴QRS波碎裂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自主神經及C反應蛋白的影響[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2,31(5):376-379.
[3] 胡暉,程震鋒.GDF-15對不穩(wěn)定心絞痛PCI術后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20):3380-3382.
[4] 李靖,何照國.阿托伐他汀對60例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血清hs-CRP、MMP-9、ET-1水平影響的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0,39(4):444-448.
R541.4
B
1671-8194(2014)14-0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