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繼軍
幫助學困生的方式與方法
■嚴繼軍
學困生的轉化可以說是一個教師最為棘手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造成學困生的原因千差萬別,沒有一條普遍適用的原則;另一方面是教師的時間、精力都很有限,不可能把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少數學困生身上。那么,學困生的轉化是不是高不可攀呢?筆者認為并非如此。在教學過程中,只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為學困生來說,造成他們學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原因是基礎知識薄弱,基本技能不熟練。學困生大多在低段學習時,沒有很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前面的知識沒有學好,后面的知識學習起來就感覺到吃力,越聚越多,最后導致他們對學習失去信心。對此,教師應該從這一點入手,抓基礎,培養(yǎng)對學習的興趣。只要基礎抓起來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也就逐漸增強。那么,怎么才能抓基礎呢?筆者認為,根本的還是要發(fā)揮班集體的力量。重視合作學習,重視相互之間的幫扶。一個班級內部,總會有好、中、差三種學生。對此,教師應該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摸清底細,然后給差生在班級上確定輔導老師,充分發(fā)揮好學生的傳、幫、帶作用。比如,在排座位時,應有意識將優(yōu)秀學生和學困生排在一起,并要求好學生在學習上輔導學困生,并且把學困生的轉化與好學生的評優(yōu),評三好學生結合起來。給他們確定具體任務,例如,每天檢查差生的課外作業(yè),幫助學困生改正作業(yè)中的錯誤,并予以講解,直到其會懂得為止。同時,學困生若有什么疑難問題,可先與其輔導老師商議解決,不能解決的,再向老師請教。這樣,一方面對學困生的督促檢查落到實處,減輕了老師的負擔,使教師把更多的時間,精力用在鉆研教材與探討教學方法上。另一方面通過互幫互學,營造出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為學困生的轉化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有些教師擔心這樣做會影響好學生的學習。其實不然,古人云“教然后知不足”。好學生只有在輔導差生的過程中,才能發(fā)現問題,也才能促使其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可以說,教的過程,就是她們更深入的學習過程。
思想常開小差,注意力集中不起來,這是學困生常犯的毛病。對此,教師除了注意活躍課堂氣氛外。還要注意經常提問這些學生,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老師在講課時,要注意照顧這些學困生,提問時注意向差生傾斜,除提的問題應盡量簡易些外。特別要根據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來設置問題。如講到關鍵處,讓他們重復老師講述的內容,以便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師的講課上。同時還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以便增強其自信心。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教師可以啟發(fā)、誘導,一步一步將其引導正確答案上來,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又可增強其自信心。
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是對所學內容聽不懂,學不進去。對這部分學生,應開小灶,予以補習。首先應摸清每個學困生的家底,找準基點;缺什么,補什么。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就在哪個環(huán)節(jié)上予以補充,特別應注意在講解新知識時,溫習舊知。這樣可使學生既可補過去不足,又可學習新知,不至于補了舊知,扔了新知。學困生易形成懶惰的習慣,他們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作業(yè)馬馬虎虎,粗心大意。對此,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別對待。個別學困生的作業(yè),可在老師監(jiān)管下完成,把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作為開小灶的過程。個別學困生可以在班干部或者是指定的輔導老師的督促下來完成。對那些經常不做作業(yè)的學生,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在一段時間內進行重點關注。
作為學困生,他們在學習生活中備受人們的歧視,他們內心敏感,自卑心理嚴重。作為教師,要對這些學生給以更多的關愛,送給他們更多的溫暖。有時候,一句親切的話語,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個微小的愛護動作,都會讓差生感到溫暖與親切,會在他們的心靈上留下深刻的印痕,時間久了,他們的思想、感情就會和老師的感情融合在一起。當他們生病時,別忘了走過去摸一摸他們的頭,說:“病得不輕,挺得住嗎?快去看醫(yī)生?!碑斔麄冇欣щy的時候,別忘了說一句“怎么樣,需要老師幫忙嗎?”當他們回答不上問題的時候,別橫鼻子豎眼睛,應投以一絲寬容的微笑,一束鼓勵的目光,這些都會激起他們的自信心。別忘了他們也有榮譽感,也有自尊心,他們也有愛的需求和得到呵護的需求,他們也有被老師和同學認同的強烈愿望。理解他們,尊重他們,鼓勵他們,用愛心去點燃他們心中的那盞明燈。相信,只要老師這樣做了,沒有不上進的同學,沒有不向上的同學,學生的心底最單純,他們是最需要教師關愛與呵護的一群。只要教師給每個同學一點愛心,留在他們記憶深處的將是永恒的記憶。
作為教師,不要把這些學困生作為另類看待,應該從平等的角度來看待他們,尊重他們。要知道,學困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愛和呵護,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讓學困生不再在學習上有畏難情緒,讓他們能感受到一種家的溫馨。讓學困生有尊嚴的學習與生活,這才是做好學困生工作的最佳方式和方法。
(作者單位:甘肅省山丹縣陳戶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