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錢穆 摘編_陳俁
朱子讀書法
文_錢穆 摘編_陳俁
【編者按】
“朱子讀書法”是宋代理學(xué)家朱熹的學(xué)生匯集其訓(xùn)導(dǎo)歸納出來的讀書方法論,共六條:循序漸進(jìn)、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
歷史學(xué)家、儒學(xué)學(xué)者、教育家錢穆對朱熹及其讀書方法皆極為推崇。錢穆先生《學(xué)龠》一書,乃關(guān)于治學(xué)方法與門徑之著述,其中的《朱子讀書法》一文,集中論述朱熹關(guān)于讀書要“虛心”的思想與方法。本文為摘錄。
或曰:“讀書須是有精力”。至之曰:“亦須是聰明。”曰:“雖是聰明,亦須是靜,方運(yùn)得精神。蓋靜則心虛,道理方看得出?!?/p>
今按:讀書須精力,又須聰明,此義盡人皆知。朱子特別提出一個讀書的精神條件來,即是如何善為運(yùn)用我之聰明與精力之條件。此一精神條件便是“靜”,靜則心虛,更吃緊的是在“心虛”上。
看書不可將己見硬參入去。須是除了自己所見,看他冊子上古人意思如何。
今按:此是讀書第一最要法門。朱子所謂“虛心”,略如今人所謂“客觀”。若讀書時硬將己見參入,便是心不虛,便不能客觀,而不能真有所得矣。
大抵義理須是且虛心,隨他本文正意看。
今按:“且”字重要,“隨”字重要,“本文正意”四字更重要。如此讀書,看易實(shí)難。莊子云:“吾與之虛而委蛇?!毙募忍摿?,又要隨他本書曲折,恁地去。
近日看得后生,只是教他依本子識得訓(xùn)詁文義分明為急。自此反復(fù)不厭,日久月深,自然心與理會,有得力處。
今按:依本子反復(fù)不厭,又要識得本書上訓(xùn)詁文義分明,此是讀書至要惟一法門。若驟讀一本書,便要求明得種種理,又要求于己有所得,此皆是心不靜。從來讀書,亦無此速化之法。
從頭熟讀,逐字訓(xùn)釋,逐句消詳,逐段反復(fù),虛心量力,且要曉得句下文意,未可便肆己見,妄起浮論。
看前人文字,未得其意,便容易立說,殊害事。
今按:“且要曉得句下文意”,此語重要。看書了解得書中本意,即是學(xué)問有所得。如何了解得書中意,便須隨其文本,反復(fù)不厭看。容易立說,只是己見。盡說了些己見,到底是于書無所得也。
凡讀書,先須曉得他的言詞,然后看其說于理當(dāng)否。今人多是心下先有一個意思了,卻將他人說話來說自家底意思。其有不合者,則硬穿鑿之使合。
今按:讀書莫要自己心下先有一個意思,此即不虛心也。不虛心的人,便易把別人說話來說自己意思,最要不得。此等人將會終生學(xué)問無進(jìn)步。
讀書,如問人事一般。欲知彼事,須問彼人。今卻不問其人,只以己意料度,謂必是如此。
今按:此即是以主觀讀書。以主觀讀書,只會更增強(qiáng)主觀,外此必全無所得。
學(xué)者不可只管守從前所見,須除了方見新意。如去了濁水,然后清者出焉。
今按:從前所見,本亦是我讀書所得。但另讀新書,便須先將舊時所得者從心除去。譬如一無所知般,此即心虛也。如此始易有新見重入心來。否則牢守那舊所得者,便易成己
見。一有了己見,便心不虛,不易再長進(jìn)。
濯去舊聞,以來新見。
今按:讀書有見,不固執(zhí),不牢守,是濯去舊聞也。再讀新書,
續(xù)有所得,即重來新見也。
上舉各條,是朱子教人讀書最大綱領(lǐng);朱子讀書法之最大精義,以盡于此。以下再逐層分析反復(fù)詳說之。
讀書別無法,只管看,便是法。
正如呆人相似,捱來捱去,自己卻未先要立意見,且虛心,只管看。
看來看去,自然曉得。
今按:讀書不能一看便曉,便且再看,再虛心反復(fù)看,舍此更無別法了。
須是胸次放開,磊落明快,恁地去。第一不可先責(zé)效。才責(zé)效,便有憂愁底意。只管如此,胸中便結(jié)聚一餅子不散。今且放置閑事,不要閑思量。只管去玩味義理,便會心精;心精便會熟。
今按:讀書先責(zé)效,是學(xué)者大病。駿快者,讀一書未透,早已自立說,自謂讀書見效,其實(shí)是無所得。篤厚者,未肯遽立說,卻謂讀書不見效,反增愁憂,此是心不寬。主要還在懂得先虛心,第一不要搶立說,第二不要問效驗(yàn)。只就書看書,只辦此一條心,故謂之心精。心精便是只有此一心。心精了,書自熟。所謂“看來看去,自然曉得”也。此方法好像笨,正如呆人相似。然看書法門,卻只此一法,只此一門,別無其他法門。所謂“大巧若拙”,最呆最笨的,卻是最聰明最易見效的,有志讀書,千萬莫忽略了此義。
近日看得讀書別無他法,只是除卻自家私意,而逐字逐句只依圣賢所說,白直曉會,不敢妄亂添一句閑雜言語,則久久自然有得。
今按:此條“白直”兩字最緊要,須善會。不要妄添注腳,不要曲折生解。書上如何說,便依他如何說,這是“白直”。只有如此,才是真“曉會”。若替他添說曲說,盡添自己意見,便不白不直了。
上引諸條,是朱子教人讀書第一步。讀書須先知曉那書中說了些什么,我知曉書中說了些什么,便是學(xué)問有得,便是我增長了一番知識。
讀書只就那一條本文意上看,不必又生枝節(jié)??匆欢危毞磸?fù)看來看去,要十分爛熟,方見意味,方快活。令人都不愛去看別段,始得。人多是向前趲去,不曾向后反復(fù)。只要去看明日未讀的,不曾去細(xì)繹前日已讀底。須玩味反復(fù)始得。用力深,便見意味長,便受用牢固。
今按:朱子教人讀書,先要“白直曉會”,此事看易實(shí)難。既須能靜心、寬心、虛心、精心,又須能細(xì)繹反復(fù),玩味爛熟,乃得此曉會。讀書如交友,交友熟,自然意味深,緩急有所恃。人遇熟友,自然心下快活,不成舍了熟友另去看生人。只想向前趲,亦是心不靜。懂得向后反復(fù),才有基址可守,才有業(yè)績可成。朱子此一段話,真值深深玩味也。
錢穆(1895-1990)
看文字,須仔細(xì),雖是舊曾看過,重溫亦須仔細(xì)。每日可看三兩段。不是于那疑處看,正須于那無疑處看,蓋工夫都在那上也。
今按:此條吃緊。讀書能白直曉會,才能不旁生枝節(jié)。能不向前趲,才能于無疑處仔細(xì)用工夫。當(dāng)知此等境界,此等情況,都當(dāng)先向自己心地上求。此即是“修心養(yǎng)性”,讀書做人,打成一片。如此讀書,才始不是讀死書,才始不是死讀書。當(dāng)知朱子教人讀書,即已同時教了人如何修心做人,亦所謂“吾一道以貫之”也。
大凡看文字,少看然讀,一也。不要鉆研立說,但要反復(fù)體玩,二也。埋頭理會,不要求效,三也。
今按:此為朱子教人讀書三大綱領(lǐng),學(xué)者須切記,并依此力行之。
東坡教人讀書,每一書當(dāng)作數(shù)次讀之。當(dāng)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愿學(xué)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興亡治亂,圣賢作用,且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別作一次求事跡文物之類,亦如之。他皆放此。若學(xué)成,八面受敵,與慕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
今按:慕涉獵者讀書,只是浮光掠影;能八面受敵者讀書,乃處處周到。此甚不同,學(xué)者不可不細(xì)辨。
《學(xué)記》曰:“善問者如攻堅(jiān)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所謂攻瑕則堅(jiān)者瑕,攻堅(jiān)則瑕者堅(jiān),不知道理好處,又卻多在平易處。
今按:朱子教人讀書法,其實(shí)人人盡能,真是平易,而其陳義之深美,卻可使人終身研玩不盡,即做人道理亦然,最美好處,亦總在最平易處也。
且依文看,逐處各自見個道理,久之自然貫通。
今按:能逐處各自依文看之,便見各自有個道理,不僅不相礙,久之自會通。此是自己學(xué)問長進(jìn),卻非先出己見來判斷眾說之比,學(xué)者當(dāng)細(xì)參之。
凡看文字,眾家說有異同處,最可觀。如甲說如此,且挦扯住甲,窮盡其辭。乙說如此,且挦扯住乙,窮盡其辭。兩家之說既盡,又參考而窮究之,必有一真是者出矣。
今按:讀書至是,始是不容得讀者不拿出真見來。然仍是虛心逐一書白直曉會,真見自出。非是外面捉摸,與書中本意不徹了,卻硬把己意牽說曲說也。
學(xué)者讀書,須是于無味處當(dāng)致思焉,至于群疑并興,寢食俱廢,乃能驟進(jìn)。因嘆:“驟進(jìn)”二字最下得好,須是如此。若進(jìn)得些子,或進(jìn)或退,若存若亡,不濟(jì)事。如用兵相殺,爭得些兒,小可一二十里地,也不濟(jì)事。須大殺一番,方是善勝。
今按:正因不先立己見,故至群疑并興。正因群疑并興,故須苦苦大殺一番。若一向以己意衡評一切,信了自己,不信別人,譬如入無人之境,將不見有敵,何須廝殺乎?學(xué)者當(dāng)善體此意。莫謂不管事情曲折,不辨義理精微,只肆意一口罵盡古人,便是大殺善勝也。
讀書無疑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有長進(jìn)。
今按:自無疑到有疑,是一進(jìn)。自有疑到無疑,又是一進(jìn)。如此循環(huán),乃可進(jìn)進(jìn)不休。
讀書須是看著他罅縫處,方尋得道理透徹。若不見得罅縫,無由得入??匆婓量p時,脈絡(luò)自開。
今按:朱子此條教人讀書須看著他罅縫處,其用心在求對此書道理透徹。今人教人看書中罅縫,卻是教人專尋書中破綻,并不是教人對此書透徹。此中大有辨,幸學(xué)者細(xì)辨之。
看文字,且依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縫。如合子相似。自家只去抉開,不是渾淪底物,硬去鑿。亦不可先立說,牽古人意來湊。
今按:朱子教人讀書覓罅縫,此略如今人所謂分析法。硬去鑿,先立說,只是己見,與他書不相涉。
上引諸條,可謂是朱子教人讀書之第三步。學(xué)者至此,讀書廣,索理精,殆已達(dá)于成學(xué)之階段矣。
讀書須是普遍周滿。某嘗以為寧詳毋略,寧下毋高,寧拙毋巧,寧近毋遠(yuǎn)。
今按:此又是朱子教人讀書四大綱領(lǐng)。若真能詳、能下、能拙、能近,自然沉著,便見痛快矣。縱使后面是迎刃而解,仍當(dāng)是普遍周滿處,不許有些小輕浮。
今人所以讀書茍簡者,緣書皆有印本,多了。
今按:讀書茍簡之病,愈后愈甚。只一茍簡,則聰明精力皆退矣。茍簡引起昏怠。然昏怠亦引起茍簡,是仍互為因果。
看文字,須大段著精彩看。聳起精神,樹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后一般。
今按:著精彩看,便是聰明精力齊用。若懂的寧詳,寧下,寧拙,寧近,自然能著精彩。能著精彩看,自能不輕浮,不茍簡,不昏怠,而聰明精力亦汩汩然俱來矣。此等處,須學(xué)者善體。
某最不要人摘撮看文字,須是逐一段、一句理會。
今按:今人讀書,多是摘撮,卻不肯逐段逐句理會,此屬大病。犯了此一病,以上所述朱子教人讀書法,種種都用不上??蓢@也。
編次文字,須作草簿抄記項(xiàng)頭。如此,則免得用心去記他。
今按:抄寫筆記與讀書是兩項(xiàng)工夫,然非摘撮看文字。今人誤以抄寫筆記當(dāng)作讀書功夫,又以摘撮當(dāng)編次,便永是茍簡,決不能沉著痛快矣。
寬著期限,緊著課程。
今按:此是朱子教人讀書最要工夫,學(xué)者須通參本篇前后所引各條,乃可體會。
須是緊著工夫,不可悠悠,又不須忙。只常抖擻得此心醒,則看愈有力。
今按:朱子教人讀書工夫,即是養(yǎng)心工夫,又即是處事工夫。養(yǎng)的此心,自能讀書,只能處事。然此心又須在讀書處事上來養(yǎng)。所謂內(nèi)外交相養(yǎng),吾道一以貫之也。
如今日看得一版,且看半版,將那精力來更看前半版。
今按:此是讀書秘訣,盼天下聰明人切記。
如射弓,有五斗力,且用四斗弓,便可拽滿,己力欺得他過。
今按:讀書人千萬莫將自己意見凌駕在書本上,但卻不要將自己聰明精力遠(yuǎn)落在書本后;能循此求之,讀一書,必有一書之得。一書既得,便可漸及群書。此乃讀書要訣,千萬切記。
上引諸條,乃是朱子教人讀書,如何運(yùn)用自己聰明精力處;乃是如何養(yǎng)心,如何格物窮理處??梢孕∽?,可以大成。徹始徹終,都使用得。學(xué)者當(dāng)以此入門下手,也即以此到達(dá)終極境界,無二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