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非
把星光裝進行囊
—— 談談我的星野攝影
□ 王一非
每個人對星空攝影的主題都有著不同的喜好。有的喜歡星野攝影,有的鐘情拍攝行星,有的執(zhí)著追逐深空……筆者涉獵星野攝影已有幾年時間,深感星野拍攝不同于一般的風光或人物攝影,有很多獨特的細節(jié)問題需要注意。本文是筆者星野攝影的一些心得,借雜志一角絮叨絮叨,也許對新入門者有點幫助,當然,如果同時能夠得到行家的指點,則是善莫大焉。
拍攝星野,我一般選擇日落兩個小之后,以及日出兩個小時之前的這段時間,這樣可以避開日光的干擾。拍攝地點選擇遠離市區(qū)的地方,避開光污染。如果是拍攝星線的話,一般選擇大城市的北邊。這樣在向北拍攝星軌時可以避開城市的光污染。拍攝地點最好有一個合適的前景,像長城等古老的建筑最能體現(xiàn)滄桑感,值得為此不辭舟車勞頓。構(gòu)圖上多選擇稍微仰拍,這樣可以避免地平線附近較強的光污染,拍到天頂更明顯的星星。
星野拍攝很忌諱月光的干擾。但筆者以為,月光在某些時候其實也可以作為加分的因素。月光的照射下,月明星稀,星軌會很稀疏,但是地面景物會被照亮,作品也會別具一格。例如在星軌攝影中,傳統(tǒng)的單次長曝法面對月光下的天空基本沒什么辦法,最多也只能曝光幾分鐘,但疊加法不受曝光時間限制,可以拍攝很長時間,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景色(關于星軌拍攝單次長曝法與疊加法的詳細內(nèi)容,可參閱本刊2013年第7~8期“美在斗轉(zhuǎn)星移間”一文。)
圖1 弦月下的疊加法星軌。可以看出被月光照亮的地景使畫面層次更為豐富,作品主題得到加強。
圖2 筆者在濟南七星臺拍攝的璀璨星空和壯麗的銀河
圖3 拼接樣式
星野攝影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是銀河。要想拍好銀河,必須避免星星出現(xiàn)拉線。由于天空的星星隨著地球的自轉(zhuǎn)而移動,因此拍攝這種星星固定不動的照片,曝光時間不能太長。這就需要使用高感光度和大光圈來實現(xiàn)足夠多的曝光量。圖2這張照片采用的曝光參數(shù)為30秒快門,光圈F2,感光度ISO6400。即使曝光時間30秒,放大看星星仍然拖成了線,但是縮成小圖放在屏幕上看是沒問題的。當時我的機身只是尼康D70s,這張片子是用借來的尼康D90拍的,用的35mm f/1.8G F2的大光圈,用到了D90最高的6400的高感,畫質(zhì)不夠好。要拍攝效果不錯的銀河,最好是佳能5D2或者尼康D700等全幅相機,配合f2.8的大光圈廣角鏡頭。有讀者也許會問,這張銀河照片是怎么接片的?這張片子當時拍了兩列八行,共十六張,因為擔心不好接,而且取景都看不清,所以重復部分多了些,實際上正常拍的話,張數(shù)可以少一半(圖3)。
北半球夏季是拍攝銀河明亮的核心部分的有利時機,再加上需要的天氣條件非常好,不能有月光干擾,所以拍攝銀河的時機實在是不可多得,一旦有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
如果延長曝光時間,就會拍攝到星星在天空劃過的軌跡。圖4為筆者在濟南黃河大壩拍攝的星軌。這張照片的曝光時間為18分鐘,這段時間內(nèi)星星已經(jīng)在天空劃出了明顯的軌跡。軌跡的圓心為北極星,因此如果想拍攝到圈圈狀的星軌,就必須向著北方拍,將北極星納入構(gòu)圖范圍內(nèi)。
圖4 濟南黃河大壩的星軌
如果對著其他方向長時間拍攝(極星在相機鏡頭之外),星星也會拉出軌跡,只是不會出現(xiàn)圓圈狀的軌跡。圖5是在泰山頂拍攝的星空,拍攝方向向著東方,曝光時間為6分鐘。最亮的那顆星星就是啟明星。此時天空已經(jīng)微微泛出晨光,一個多小時后,太陽會從啟明星下方升起。
圖6為采用疊加法拍攝的星軌,原地拍攝150張照片進行疊加,曝光時間共兩個半小時,效果非常絢爛。
圖5 泰山之頂?shù)男芹E
圖6 壯麗的星軌。地面景物被月光照亮,如果天氣條件更好,光污染更小,曝光上則更容易控制,地面還可以更亮,理論上可以得到和白天差不多的效果。
一般而言,疊加法單張的拍攝參數(shù)大概為ISO1600,F(xiàn)5.6,曝光60秒。視具體的環(huán)境亮度可稍作修改,拍出來背景天空微微發(fā)亮,不是純黑的即可。星軌疊加軟件Startrails由于只能用來處理jpg格式的照片,而jpg格式在黑夜里用高感拍出來的片子往往畫質(zhì)很差,因此很難照出色彩。圖7這張照片和前面圖2的銀河照片同時拍攝,且采用了類似的拍攝參數(shù),但是因為使用了jpg格式,色彩效果差了很多。
因此,要想拍出效果夠炫的星軌,需要用raw格式拍攝。在后期適當?shù)卦黾訉Ρ榷群惋柡投龋涂梢耘臄z到非常絢爛的星軌作品。
圖8是筆者拍攝的彩色星軌的第一張,前景是七星臺武圣門。這組片子總共拍攝了約230張,總曝光時間為三個多小時。單張拍攝參數(shù)為ISO1250,F(xiàn)4.5,曝光50秒。按照一般的習慣,拍星空白平衡設置在了白熾燈,這樣拍出來的天空是藍色的,很接近人眼的觀感。但是在這個白平衡設置上,相機難以捕捉到星星的色彩。
圖7 Jpg格式的星軌照片色彩效果大打折扣
經(jīng)過后期軟件對raw格式的照片進行簡單處理,將白平衡設置在“日光”后,五顏六色的星星就呈現(xiàn)出來了。需要知道,這些都是星星的真實顏色,并不是通過后期人工添加的。后期只是將色彩稍微增強,讓人眼更容易看到。后期時還可以適當壓暗一下天空。由于除了星星之外,畫面其他地方都是很黑暗的,所以可以放心地多加一些飽和度,讓星星的色彩更明顯一些,而不用擔心影響畫質(zhì)。
圖8 七星臺武圣門星軌單張原片
圖9 使用Adobe camera raw軟件對raw格式的照片進行簡單處理后的效果
圖10 Adobe camera raw軟件參數(shù)設置
圖11 Startrails軟件40張疊加效果
圖10為使用Adobe camera raw軟件(Adobe Camera raw 是一款Photoshop必備的增效工具,它可以快速處理RAW文件,可在網(wǎng)絡上下載并安裝)對照片進行處理的參數(shù)設置。按照同一參數(shù)將raw批處理成jpg之后,就可以進入Startrails軟件進行星軌疊加了。由于疊加過程比較占用系統(tǒng)資源,因此不建議一次將所有照片處理完,可以每次處理約50張,然后再總的合成。圖11就是其中約40張疊加之后的效果。
圖12 進行二次曝光的原片
圖11中,彩色的星軌已經(jīng)比較明顯了,但是黃色的天空不夠美觀,因此可以找出其中一張原片(圖12),二次曝光疊加到星軌照片上,恢復藍色的天空,同時也可以給過暗的前景補補光。
圖13 七星臺武圣門星軌完成圖
圖14 單張原片效果
曝光疊加完成后,一幅燦爛的彩色星軌照片就呈現(xiàn)在眼前了(圖13)。
其實,不使用Startrails軟件,直接使用Photoshop軟件,也可以進行星軌的疊加。下面用我拍攝的第二組星軌做例子,對這種方法進行講解。這組照片的單張參數(shù)為ISO1600,F(xiàn)4.5,曝光60秒。總計150張,曝光時間兩個半小時。圖14為本組照片的單張原片效果。
圖15 利用Adobe camera raw插件對原片進行簡單處理后的效果
圖16 在Photoshop中執(zhí)行“文件-腳本-將文件載入堆棧”示意圖
圖17 在Photoshop中執(zhí)行“載入圖層后創(chuàng)建智能對象”示意圖
利用Photoshop的Adobe camera raw插件對原片進行簡單處理,效果如圖15。
圖18 在Photoshop中執(zhí)行“圖層-智能對象-堆棧模式-最大值”示意圖
將Adobe camera raw調(diào)整參數(shù)為默認值,這樣每張raw圖片打開到PS里之后都是調(diào)整過的了。然后退出Adobe camera raw插件,在PS中執(zhí)行“文件-腳本-將文件載入堆?!保▓D16),一次選擇載入約50張raw原片,同時選擇“載入圖層后創(chuàng)建智能對象”(圖17)。點擊確定后開始載入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會耗費一定的時間。
載入完成后,所有選中的照片會生成一個智能對象圖層。之后再在Photoshop中執(zhí)行“圖層-智能對象-堆棧模式-最大值”(圖18),即可將這些照片疊加為一張星軌照片。
所有150張照片分3次全部疊加完成后的效果如圖19。
圖19 利用Photoshop疊加的星軌效果圖
當時拍攝星跡結(jié)束時已經(jīng)是凌晨五點多了,我在原地又等待了大概半個小時,東方的天邊出現(xiàn)了第一絲晨曦,此時的天空色彩分外迷人,于是我又拍攝了右面這張照片(圖20),用來二次曝光做背景。
從圖20這張照片中可以隱約地看見北斗七星,順著北斗七星的指引,可以輕松找到北極星。二次曝光疊加后,再適當提亮一下前景的山體,即可得到最終效果(見前圖6)。
星野攝影可以有很多的創(chuàng)意,通過構(gòu)圖及后期制作,可以創(chuàng)作出千姿百態(tài)、豐富多彩的星野作品。例如奪人眼球的具有星芒效果的星軌圖(圖21)。
這種星芒效果的制作其實非常簡單,讀者朋友可在網(wǎng)絡上下載一個StarSpikes Pro 2插件安裝在Photoshop的Plug-ins文件夾中。StarSpikes Pro是一款支持Photoshop的濾鏡插件,插件經(jīng)過運算后會在圖像上生成非常漂亮的星芒濾鏡效果。首先在Photoshop打開一組星跡照片中的一張單張原片,在PS的濾鏡菜單中找到StarSpikes Pro 2插件并點擊打開,就可對照片進行星芒效果的參數(shù)設置了(如圖22)。
參數(shù)設置完畢,點ok。參數(shù)值可以根據(jù)自己需要達到的效果進行選擇。
星芒效果還可以做得更為復雜,如圖23。
這種星軌長度不宜過長,大約20分鐘就夠了。方法是將這20張照片在PS中疊加圖層,圖層混合選項選擇“變亮”,然后逐個均勻修改圖層的不透明度就可以了。比如是20張圖片,不透明度就分別是100%、95%、90%……這樣的感覺就是星軌逐漸變暗變細,出現(xiàn)了拖尾的類似彗星的效果。對其中第一張不透明度為100%的照片,可以先用StarSpikes Pro 2插件制作星芒效果,再進行疊加,這樣就會出現(xiàn)圖23這樣花哨的星軌效果了。
圖20 用作二次曝光的背景照片
圖21 加入星芒效果的星軌
圖22 StarSpikes Pro 2星芒效果參數(shù)設置示意圖
圖23 具有拖尾效果的星芒星跡
(責任編輯 張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