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仁圖雅,李 峰
(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農牧科學研究院,內蒙古赤峰024031)
該病主要發(fā)生于5~12周齡斷奶仔豬,臨床表現(xiàn)為慢性消瘦、皮膚蒼白、呼吸困難、厭食、精神沉郁、被毛粗亂,出現(xiàn)以咳嗽、噴嚏、呼吸加快及以呼吸困難為特征的呼吸器官障礙,10%~20%豬皮膚和可視黏膜可見黃疸,豬群死亡率增加,有的還表現(xiàn)腹瀉和中樞神經(jīng)癥狀。腹股溝淋巴結顯著腫大,其外部皮膚呈淡藍色。腹內側和腹下有彌散性芝麻粒至綠豆大小的淡藍色皮下出血點,后兩對乳頭呈淡藍色。少數(shù)豬只出現(xiàn)頑固性腹瀉,腹瀉物呈黃色或灰褐色。個別豬眼瞼腫脹,結膜潮紅,有黏膿性眼屎,有時將上下眼瞼黏在一起。也有些病豬出現(xiàn)角弓反張,四肢泳動,口吐白沫等中樞神經(jīng)機能障礙的癥狀。病豬初期體溫升高到40℃~41℃,后期體溫正常甚至降低,最后衰竭死亡。
2.1 做好圓環(huán)病的免疫預防接種工作,嚴格實行全進全出制,采取多點式飼養(yǎng)模式,將產房、保育舍分開,防止交叉感染,相互傳播。舍內溫度以28℃~32℃為宜。豬舍溫度過低時仔豬受涼扎堆、拉稀、咳喘,并發(fā)癥多,死亡率高。
2.2 該病在換料、轉群、去勢、寒流侵襲、陰雨連綿、疫苗注射等應激因素的作用下,容易誘發(fā)或使發(fā)病豬群病情加重。因此,在轉群時盡量不換料或采取逐漸過渡法。在氣候突變時,豬只受涼導致免疫功能降低,因此要加強保暖和監(jiān)護工作。在易感期最好不注射疫苗,尤其是反應較大的疫苗,如仔豬副傷寒疫苗、口蹄疫疫苗、氣喘病疫苗等,某些可以靠藥物預防的細菌性傳染病,如豬丹毒、豬肺疫、豬鏈球菌病、仔豬副傷寒等,可以暫停疫苗注射。
2.3 使用高質量的全價飼料,禁用霉變飼料,保證飼料中必需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在易發(fā)病日齡,料中可加入免疫功能增強劑,如血漿蛋白粉、甘露寡糖、復方黃芪多糖、復合多維和維生素E等有一定的預防效果。紅細胞也參與肌體的免疫,因此將常規(guī)的仔豬1次補鐵改為2次補鐵,即在2~3日齡注射1毫升牲血素、富鐵力,10~15日齡再注射2毫升。
2.4 該病可以降低肌體的免疫機能,導致免疫失敗。因此要做好常見傳染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的免疫接種工作。如豬瘟的免疫可采用超前免疫、不同廠家疫苗免疫和大劑量免疫。豬偽狂犬病的免疫,如用滅活苗可加大劑量免疫,弱毒苗不用生理鹽水稀釋,而用專用稀釋液稀釋后免疫。豬細小病毒病的免疫,頭胎母豬可采取二次免疫法或倍量免疫法,以提高免疫效果。在免疫注射前后3~5天料中添加適量的維生素E、亞硒酸鈉、優(yōu)質魚粉和多種維生素等,可提高免疫效果。對某些細菌性傳染病,如大腸桿菌病、鏈球菌病、巴氏桿菌病、傳染性萎縮性鼻炎,以及氣喘病、附紅細胞體病和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產房仔豬可采用三針保健法,即在3~5日齡、14日齡和斷奶前后分別肌注強力霉素、長效制菌磺和阿奇霉素等。其他豬只可采取定期添加抗菌藥物的方法進行預防。
2.5 發(fā)病豬只須及時隔離單豬治療,可在飼料中加入0.6%防藍靈或0.015%支原凈、0.04%金霉素、0.03%TMP和1%普壯素,連喂7~10天,嚴重病豬可肌注速解靈、頭孢王、頭孢噻呋、多西環(huán)素等。在飲水中加入口服補液鹽或電解多維,供仔豬自由飲用,在飼料中加入0.2%~0.5%賴氨酸、3%~6%乳清粉、0.03%~0.05%多種維生素或0.5%~0.6%防藍靈和2%~5%全脂奶粉,同時給病豬飼喂?jié)癜枇匣蛑嗔希商岣唢暳系倪m口性,增加采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