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重點闡述了戲劇表演的藝術表現力,通過對戲劇表演本身的分析,結合表現力形式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大家能對此問題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
關鍵詞:戲??;藝術;表現力
0 前言
戲劇是中國傳統(tǒng)瑰寶,地方戲劇不僅包含了整個地方民族的生活特性,同時還涵蓋了地方民族的獨特風采,當我們將這些特性以及風采真正地融入到戲曲當中,“以一點點夸張、一點點放大”的風格展現在人們面前時,戲劇突然就有了藝術性,這種藝術性是民族文化沉淀的爆發(fā),是民族思想內涵的融合,是民族風俗特點的積累,因此展現在我們面前的藝術表現形式更是一種超越了民族現有內涵文化的“夸張”表現力,之所以其被灌之以藝術之名,正是因為它來源于生活同時超越于生活,正是基于此背景,筆者通過對其表現力的分析,對其進行詳細闡述。
1 戲劇藝術的表現力
什么是戲劇的表現,縱觀藝術形式來看,這是戲劇綜合藝術的一種。有兩種含義:廣義上來說是對戲曲文化的傳遞方式,也就是舞臺上表現對舞臺下的影響。狹義上來說是演員與觀眾之間建立的某種橋梁。當然這其中還包含民間戲劇、流傳戲劇、生活戲劇、情感戲劇、時政戲劇、歷史傳說戲劇等多種戲劇種類。在文學藝術永不枯竭的源頭。我們通過學習戲劇,了解民間戲劇、曲藝、音樂和美術,探究這些藝術的精神理念,從而挖掘其表現形式下的內涵。每個藝術創(chuàng)作者的性格、情緒、天賦、喜好的不同,會造成對藝術對象態(tài)度與感受上的差異。演員的體驗植根于個人對客觀世界的觀察,是對客觀環(huán)境與事物的感受,其結果是將客觀因素主觀化;而體現的是演員將主觀情感、思想以及個人的內心生活用看得見的具體的行動表達出來,這是一個將主觀因素客觀外化的過程。在寫實主義領域里,演員是通過創(chuàng)造舞臺上的真實,從而達到寫實主義戲劇表演藝術上的真實的,在這個層面上,要想追求表演藝術假定性當中的真實性,每一位演員個體都應該將表演的主觀因素與客觀規(guī)律相融合,找尋自己獨特的體驗、體現之路。
2 戲劇表演藝術的獨特性
戲劇表演藝術在戲劇藝術中的地位與作用。戲劇演出的各種藝術成分都是在劇本基礎上進行的二度創(chuàng)造,但從戲劇藝術的綜合性看,表演藝術在各種藝術成分的綜合中是占中心地位的。一切都圍繞著表演藝術而存在,一切都為演員當眾表演、創(chuàng)造角色形象服務。表演藝術因其是創(chuàng)造角色的主體而成為觀眾欣賞戲劇演出時的注意中心,各種其他藝術成分如美術、建筑、雕塑、音樂、舞臺照明、幻燈投映、舞蹈等,都是表演藝術創(chuàng)造的需要而定其綜合度量。歷史上各時期的舞臺改革家們都以突出表演創(chuàng)造為目標,各種舞臺流派的衰亡均以妨礙或掩沒表演藝術創(chuàng)造為標志。一切以是否符合以演員當眾表演為中心的藝術規(guī)律為興衰成敗的關鍵。
表演藝術在戲劇演出中的主要作用是,演員以全身心為工具和材料扮演角色,化身為舞臺人物形象,從而體現劇作主題思想,使觀眾在藝術欣賞的同時獲得啟迪。表演藝術在宣揚真、善、美,批判假、惡、丑的藝術長河中曾經并且還將發(fā)揮極為顯著的社會功能。戲劇表演的直觀性使它較之其他藝術作品能產生更為有效的直接影響。以活的人在舞臺上扮演活的人物、當場表演給活人觀看的基本特點始終能吸引觀眾的興趣。戲劇表演的時空統(tǒng)一性及其形象的活的魅力,大大增強了它的感染力。角色形象體現的是戲劇演員創(chuàng)造角色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最主要的一環(huán),它涉及全部表演技巧問題,最基本的方面有:(1)根據自身條件和創(chuàng)作可能性將構思設計盡可能準確地體現在舞臺上,并在體現過程中修正、豐富構思。(2)在舞臺集體性創(chuàng)作演出中,一方面注意到其他藝術家創(chuàng)作構思對演員的制約,另一方面盡可能地利用舞臺各部門創(chuàng)作和導演的指導,使自己的藝術體現達到完整,并保持演出整體的完整性。(3)在與觀眾的共同創(chuàng)造中不斷精益求精,并努力保持表演藝術的新鮮感,加強藝術感染力,取得更好的劇場效果。
3 戲劇表演藝術的表現理念
從中國眾多戲劇當中不難看出,所有的戲劇表現形式都寄托于本身的表演理念之上,如京劇的表演理念超越舞臺的空間與時間的限制,通過形神具備的理念對所要表達的內涵思想進行夸張的闡述,在闡述的過程當中通過動作、臺詞的誘導深入,使人能夠徹底地融入京劇當中,從而對人物、對戲劇本身產生遐想空間,最大程度上開發(fā)了人的“情感”思想,可以說,它的表現能力是融入性的。
當然戲劇表演藝術的本身具有一定的“假定”特點,我們通常說生活是真實的,戲劇是假定的,這從根本上說明了戲劇的藝術表達是摻雜在情感與理念,現實與虛構當中,根本上來說是具有一定“欺騙色彩的”,但能把假的東西演真,能把虛幻的東西融入現實當中,這正是戲劇的獨特藝術表現能力。
這不僅要求演員有扎實的功底,還有這獨特的將虛假融入生活當中的本事。表演雖然是假的,但他并不與真實發(fā)生沖突,從它們二者相互膠著,互相引出自我,將情感、理念、客觀、理性等要素完全地融合在一起,最終表達出對戲劇的成功延伸,以及對理念的無線擴張。當然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戲劇藝術的表現能力是主觀與客觀的,思想情感是渲染到各個層面當中,在臺上演員所表達的思想內涵將會傳遞到臺下,而通過演員的渲染,臺下觀眾所激發(fā)的情緒,將完全反作用于演員,從而激發(fā)更大的表現動力。因此,戲劇的藝術表現結果是將客觀因素主觀化,而體現的是演員將主觀情感、思想以及個人的內心生活用看得見的具體的行動表達出來,這是一個將主觀因素客觀外化的過程。寫實主義表演要求演員在塑造角色的藝術創(chuàng)造過程中追求三方面的真實:(1)想象的真實。(2)情感的真實。(3)行為的真實。這三個方面構筑了戲劇表現主義表演真實性的基石,戲劇表現主義表演就是強調在傳遞情境當中展開真實行為的藝術。
通過本文的闡述,大家想必能夠清晰地發(fā)現,表現形式的高低不在于其自身藝術價值的高低,而是傳遞價值的體現,也就是說,無法傳遞的戲劇并不能構成對人的影響,從而也無法談起其表現能力。因此,當我們縱觀現代戲劇藝術表現手法的時候,不難發(fā)現這樣一個問題,現代藝術家總是追求所謂的“藝術形式”完全忽略了藝術形式所能夠表達的內涵,這成為現代戲劇藝術的弊病,相反,我們應當注重實際,將戲劇藝術帶入到“傳遞”當中,對戲劇表現理念形成完整的層級架構。
4 結束語
舞臺的表現方式多種多樣,什么才是真正符合藝術的表現形式呢?筆者認為戲劇藝術有著自身的獨特魅力,然而現代的戲劇表現手法當中,無論是藝術的還是戲劇本身都已經漸漸形成了一種標準的表現形式,對此我們應當打破桎梏,從前人的思想理念當中超脫而出,從傳遞性的思維方式入手,構建出符合舞臺上與舞臺下的不同思維理念,如此才能從正面技法戲劇的表現能力。當然筆者在此也并非是將完全的拋棄創(chuàng)新,而是根據新的環(huán)境、新的理念形式所形成的有方向、有創(chuàng)造意義的創(chuàng)新,只有如此我們才能使戲劇的表現能力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 譚霈生.戲劇藝術的特性[M].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
[2]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
[3] 張贛生.中國戲曲藝術[M].第 69 頁.
[4] 焦菊隱戲劇論文集[C].2002:334.
[5] 朱光潛.談戲劇美[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ZK)〗
作者簡介:〖HT6SS〗楊宏磊(1991—),男,現就讀于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方向:戲劇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