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興安嶺中段上二疊統(tǒng)-下三疊統(tǒng)接觸關(guān)系研究
    ——來自碎屑鋯石年代學(xué)的證據(jù)

    2014-04-13 06:10:05溫泉波劉永江李偉民馮志強(qiáng)周建平
    大地構(gòu)造與成礦學(xué) 2014年2期
    關(guān)鍵詞:林西碎屑鋯石

    劉 兵, 溫泉波, 劉永江, 李偉民, 馮志強(qiáng), 周建平, 申 亮

    (吉林大學(xué) 地球科學(xué)學(xué)院, 吉林 長春 130061)

    大興安嶺中段上二疊統(tǒng)-下三疊統(tǒng)接觸關(guān)系研究
    ——來自碎屑鋯石年代學(xué)的證據(jù)

    劉 兵, 溫泉波, 劉永江, 李偉民, 馮志強(qiáng), 周建平, 申 亮

    (吉林大學(xué) 地球科學(xué)學(xué)院, 吉林 長春 130061)

    華北板塊北緣與其北部地塊之間古亞洲洋閉合的時限, 涉及到大陸形成過程中的古洋陸格局及演化過程的重建。晚二疊世-早三疊世大興安嶺地區(qū)的構(gòu)造演化過程是承上啟下的轉(zhuǎn)折時期, 即是古亞洲洋向古太平洋構(gòu)造體系轉(zhuǎn)變的關(guān)鍵時期。本文通過對大興安嶺中段龍江地區(qū)上二疊統(tǒng)林西組和下三疊統(tǒng)老龍頭組砂巖樣品進(jìn)行系統(tǒng)的碎屑鋯石 U-Pb同位素年代學(xué)研究, 證實林西組和老龍頭組存在 280 Ma、370 Ma 和 500 Ma 的三組峰值年齡, 分別代表物源區(qū)存在早二疊世大石寨組火山巖、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巖漿弧以及北側(cè)地塊的統(tǒng)一基底, 林西組和老龍頭組碎屑鋯石最小年齡分別為 254 Ma 和 247 Ma, 結(jié)合野外實測剖面研究結(jié)果, 認(rèn)為上二疊統(tǒng)林西組和下三疊統(tǒng)老龍頭組連續(xù)沉積, 整合接觸。1∶20 萬地質(zhì)圖顯示內(nèi)蒙古東部大興安嶺大部分地區(qū)缺失三疊系, 筆者發(fā)現(xiàn)研究區(qū)晚侏羅世滿克頭鄂博組、白音高老組與下伏晚二疊世林西組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結(jié)合大興安嶺中部零星出露的早三疊世地層、二連盆地參 1 井中也存在早三疊世地層, 綜合分析認(rèn)為研究區(qū)應(yīng)存在早三疊世地層, 上二疊統(tǒng)與下三疊統(tǒng)應(yīng)為連續(xù)沉積, 現(xiàn)今多數(shù)地區(qū)早三疊世地層的缺失是由于后期構(gòu)造抬升剝蝕造成的。根據(jù)上二疊統(tǒng)林西組和下三疊統(tǒng)老龍頭組中碎屑鋯石存在 1800 Ma 左右的典型華北板塊基底年齡和兩者的整合接觸關(guān)系, 結(jié)合內(nèi)蒙古賀根山縫合帶中花崗閃長巖 244 Ma 的年齡以及雙井子巖體、哈拉圖巖體、吉林中部大玉山巖體均為后碰撞的地球化學(xué)特征, 認(rèn)為華北板塊北緣與其北側(cè)地塊群最終閉合時間應(yīng)為 P3-T1。

    鋯石 U-Pb 年齡; 林西組; 老龍頭組; 大興安嶺中段

    0 引 言

    華北板塊北緣與其北部地塊之間古亞洲洋閉合的時限, 既涉及到大陸形成過程中的古洋陸格局及演化過程的重建, 也與中國東北大陸地殼聚合時限及動力學(xué)機(jī)制、構(gòu)造單元劃分和成礦帶的對比等重大地質(zhì)構(gòu)造及資源評價等問題密切相關(guān), 因此一直是地質(zhì)界關(guān)注和研究的熱點。關(guān)于古亞洲洋閉合的時限, 一些學(xué)者基于不同的研究對象, 得出了泥盆紀(jì)(唐克東, 1992; 徐備和陳斌, 1997)、石炭紀(jì)早期(郭勝哲, 1986; 曹從周等, 1986; 邵濟(jì)安, 1991)、二疊紀(jì)(Wang and Liu, 1986; 李錦軼, 1986, 1998; 王荃等, 1991; 吳泰然等, 1998)、二疊紀(jì)末-早三疊世(張艷斌等, 2002a, 2002b; Xiao et al., 2003; 孫德有等, 2004; 郗愛華等, 2006; 吳福元等, 2007; Miao et al., 2008)、中三疊世(Zhou and Wilde, 2013)等截然不同的認(rèn)識。如果古亞洲洋閉合的時間為二疊紀(jì)末期,那么早三疊世地層與晚二疊世地層之間應(yīng)為不整合接觸, 三疊紀(jì)沉積應(yīng)具有前陸盆地的沉積特征。內(nèi)蒙古東部 1∶20 萬地質(zhì)圖資料顯示, 早三疊世地層大面積缺失, 僅在索倫、扎魯特旗、龍江、嫩江等地出露, 巖性以正常沉積碎屑巖為主夾中酸性火山巖和紫色層。早三疊世地層的大面積缺失是由于華北板塊與佳蒙地塊在二疊紀(jì)末碰撞造山引起, 還是由于早三疊世地層沉積之后, 后期被構(gòu)造運動剝蝕了, 有待進(jìn)一步研究。盡管區(qū)域上早-中三疊世地層出露有限, 但總體上顯示出與晚二疊世連續(xù)演化的從殘余海到山間或山前磨拉石盆地的特征(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地質(zhì)礦產(chǎn)局, 1991)。因此, 選擇合適的地區(qū)和研究對象, 對于上述問題的進(jìn)一步深入研究非常重要。

    晚二疊世-早三疊世在東北地區(qū)構(gòu)造演化過程中是承上啟下的關(guān)鍵地質(zhì)時期, 即古亞洲洋閉合的結(jié)束時期, 被認(rèn)為是古亞洲洋構(gòu)造域向古太平洋構(gòu)造域轉(zhuǎn)換的關(guān)鍵時期(Zhou et al., 2009; Wu et al., 2011)。因此, 本文選擇大興安嶺中段龍江地區(qū)上二疊統(tǒng)與下三疊統(tǒng)接觸關(guān)系進(jìn)行研究, 利用晚二疊世-早三疊世砂巖碎屑鋯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學(xué)研究結(jié)果, 試對華北板塊北緣與其北側(cè)地塊的碰撞拼貼過程、最終的閉合時間等問題進(jìn)行探討。

    1 地質(zhì)概況與樣品選擇采集

    王成文(2008)等根據(jù)古生物地理學(xué)、巖石地層學(xué)、變質(zhì)地質(zhì)學(xué)、構(gòu)造地質(zhì)學(xué)等方面的研究, 提出由蒙古-鄂霍次克縫合帶、西拉木倫河-延吉縫合帶、中錫霍特俯沖帶所圍限的東北及鄰區(qū)晚古生代為一巨大的穩(wěn)定地塊——佳蒙地塊, 而佳蒙地塊由額爾古納地塊、興安地塊、松嫩地塊以及東部的佳木斯地塊組成, 研究區(qū)大興安嶺中段龍江地區(qū)處于興安地塊和松嫩地塊的拼貼部位(圖 1a)。

    圖 1 研究區(qū)地質(zhì)構(gòu)造簡圖(據(jù)郎嘉斌等, 2010①郎嘉斌, 孫躍武, 張淑芹. 2010. 松遼盆地外圍晚古生代地層研究報告.修編)Fig.1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of the study area

    區(qū)域內(nèi)發(fā)育上二疊統(tǒng)林西組和下三疊統(tǒng)老龍頭組。林西組主要為一套黑色泥巖、粉砂巖、砂巖組成的碎屑沉積巖, 含豐富的淡水瓣鰓類和植物化石。老龍頭組由下部陸緣沉積碎屑巖和上部火山巖組合構(gòu)成, 其中紫色粉砂巖層產(chǎn)非海相雙殼類化石。為了詳細(xì)研究林西組與老龍頭組的沉積、構(gòu)造特征, 筆者對黑龍江省龍江縣濟(jì)沁河鄉(xiāng)老龍頭村東山進(jìn)行了剖面實測, 剖面位置見圖 1b。剖面主要控制上二 疊 統(tǒng)林西組(P3l)與 下三疊統(tǒng)老龍 頭 組(T1l),包含 P/T 界限, 總長度 840 m, 其中實測林西組厚度>640 m, 老龍頭組厚度>200 m(圖 2)。林西組下部巖性主要以黃綠色砂巖、細(xì)砂巖夾粉砂巖為主, 頂部逐漸過渡為黃綠色砂巖、粉砂巖, 地層產(chǎn)狀為 12°∠58°、13°∠66°, 含葉肢介、介形蟲和瓣鰓等化石,屬于陸相淡水沉積環(huán)境。老龍頭組底部為紫色粉砂巖, 向上逐漸過渡為紫色泥質(zhì)粉砂巖、紫色砂巖及紫色細(xì)砂巖, 地層產(chǎn)狀 11°∠51°, 早三疊世多以紫色碎屑巖為主, 說明在沉積環(huán)境上已有了較大的改觀, 氣 候條件也轉(zhuǎn)為干熱 , 形成于干熱沉 積 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的轉(zhuǎn)變是漸變的。野外從巖性組合以及構(gòu)造特征觀察, 下三疊統(tǒng)老龍頭組沉積在空間分布上與上二疊統(tǒng)林西組具有一致性, 兩者為整合接觸(圖 2)。

    圖 2 黑龍江省龍江縣上二疊統(tǒng)林西組和下三疊統(tǒng)老龍頭組接觸關(guān)系實測剖面Fig.2 The geological profile showing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Upper Permian Lixi Formation and the Lower Laolongtou Formation in Longjiang coun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樣品 LLT-5 位于林西組(P3l)頂部, 地理坐標(biāo)是122°32′11.0"E, 47°21′31.0"N, 野 外 產(chǎn) 狀 12°∠58°,呈黃綠色, 中、細(xì)粒碎屑結(jié)構(gòu), 顆粒分選較差, 磨圓中等, 多為次棱角狀-次圓角狀, 顆粒支撐, 孔隙式或接觸式膠結(jié), 膠結(jié)物和基質(zhì)含量少。長石巖屑砂巖薄片中的碎屑成分為石英含量 47%, 長石含量為36%, 巖屑含量為 17%, 泥質(zhì)膠結(jié)普遍, 巖屑主要為火成巖巖屑、沉積巖巖屑和變質(zhì)巖巖屑, 其中變質(zhì)巖 巖 屑 較 少 , 副 礦 物 主 要 為 穩(wěn) 定 礦 物 鋯 石 等 , 不 穩(wěn)定礦物有黑云母等, 反映了物源成分比較復(fù)雜, 定名為黃綠色巖屑長石砂巖。

    樣品 LLT-2 位于老龍頭組(T1l)底部, 地理坐標(biāo)是 122°32′9.2"E, 47°21′34.3"N, 野外產(chǎn)狀 15°∠ 50°,呈紫紅色, 細(xì)粒碎屑結(jié)構(gòu), 顆粒分選較差, 磨圓較差, 多為棱角狀-次棱角狀, 少數(shù)為次圓狀, 顆粒支撐, 孔隙式或接觸式膠結(jié), 膠結(jié)物和基質(zhì)含量少。顯微鏡下觀察薄片中的碎屑成分為石英含量 45%, 長石含量 39%, 巖屑含量 16%, 單晶石英比多晶石英更常見, 膠結(jié)物和基質(zhì)主要以泥質(zhì)為主, 巖屑主要為火成巖巖屑、沉積巖巖屑和變質(zhì)巖巖屑, 其中變質(zhì)巖巖屑較少, 副礦物主要有黑云母、輝石、普通角閃石和鋯石等, 定名為紫紅色巖屑長石砂巖。

    2 分析方法

    砂巖樣品破碎和鋯石挑選由河北省區(qū)域地質(zhì)調(diào)查大隊地質(zhì)實驗室完成。碎屑鋯石 U-Pb同位素定年在西北大學(xué)大陸動力學(xué)國家重點實驗室完成。使用儀器為 激光 剝 蝕-等 離子 體 質(zhì)譜 儀 (LA-ICP-MS),激 光 剝 蝕 系 統(tǒng) 為 德 國 MicroLas 公 司 生 產(chǎn) 的GeoLas200M。激光剝蝕以氦氣作為剝蝕物質(zhì)的載氣,斑束直徑為 44 μm, 頻率為10 Hz, 激光能量為 90 mJ,每個分析點的氣體背景采集時間為 30 s, 信號采集時間為40 s, 并用哈佛大學(xué)國際標(biāo)準(zhǔn)鋯石91500標(biāo)準(zhǔn)鋯石作為外標(biāo)進(jìn)行元素和同位素分餾校正, 具體測試過程詳見Yuan et al. (2008), Diwu et al. (2008)。同位素 比值 數(shù)據(jù) 處理 采用 GLITTER(Ver. 4.0)進(jìn)行 ,實驗數(shù)據(jù)運用Andersen (2002)的方法進(jìn)行普通Pb校正, 年齡計算采用ISOPLOT進(jìn)行。

    3 年代學(xué)測定結(jié)果

    本文選擇了龍江縣濟(jì)沁河鄉(xiāng)老龍頭村東山的 2件砂巖樣品進(jìn)行鋯石 U-Pb 年齡測定, 測試結(jié)果見表1、表 2。鋯石陰極發(fā)光圖像及分析點表面年齡見圖3a 和圖 4a, 其 U-Pb 年齡諧和圖和年齡分布曲線圖分別見圖 3b, 3c 和圖 4b, 4c。

    上二疊統(tǒng)林西組 LLT-5 砂巖樣品中鋯石多為無色透明, 少量呈紫色, 晶形以次渾圓、次棱角狀、柱狀為主, 少數(shù)為棱角鈍化的自形柱狀, 晶體中可見凹坑、溝槽及斷口磨蝕痕跡, 見裂紋和固氣相包體, 粒徑以 0.1~0.15 mm 為主, 大多數(shù)鋯石不同程度地保留有巖漿結(jié)晶成因特征的振蕩環(huán)帶, 個別鋯石邊部發(fā)育細(xì)窄增生邊和殘留的晶核結(jié)構(gòu), 反映鋯石在搬運沉積前經(jīng)歷了變質(zhì)事件, 或遭受巖漿捕獲(反應(yīng) 多 期 巖 漿事 件 )后 再 沉積 (圖 3a), Th/U 介 于0.24~1.69 之間, 絕大多數(shù)大于 0.4, 說明絕大多數(shù)鋯石為巖漿結(jié)晶鋯石(Hoskin and Black, 2000)。任意地對64個鋯石顆粒, 選擇無環(huán)帶重疊、裂隙和包裹體的區(qū)域, 做 U-Pb定年分析, 共獲得了64個數(shù)據(jù)點,碎屑鋯石年齡諧和圖和年齡分布曲線圖見圖3b, 3c,不 諧 和 度 值 全 部 小 于 5%, 表 明 數(shù) 據(jù) 可 靠 , 鋯 石206Pb/238U年齡分布范圍介于254±2 Ma和1944±9 Ma之 間 ,206Pb/238U 年 齡 峰 值 集 中 在 254~303 Ma, 332~388 Ma、440~525 Ma三組, 還有一個老的前寒武紀(jì)年齡見圖3c, 這說明晚二疊世時期源區(qū)巖石類型非常復(fù)雜。

    表 1 林西組砂巖樣品(LLT-5)碎屑鋯石 LA-ICP-MS U-Pb 測試結(jié)果Table 1 LA-ICP-MS U-Pb results for the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Linxi Formation (LLT-5)

    續(xù)表1:

    圖 3 林西組砂巖樣品(LLT-5)代表性碎屑鋯石陰極發(fā)光圖像(a)、年齡諧和圖(b)和年齡分布曲線圖(c)Fig.3 Representative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s (a), U-Pb concordia diagram (b), and histogram of age (c) for the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Linxi Formation (LLT-5)

    續(xù)表 2:

    早三疊世老龍頭組 LLT-2 砂巖樣品中鋯石多為無色透明, 晶形以次棱角狀、柱狀為主, 少數(shù)為棱角鈍化的自形柱狀, 晶體中可見凹坑、溝槽及斷口磨蝕痕跡, 粒徑以0.1~0.2 mm為主, 絕大多數(shù)鋯石不同程度地保留有巖漿結(jié)晶成因特征的振蕩環(huán)帶,部分鋯石發(fā)育特征較單一的細(xì)窄增生邊, 少數(shù)鋯石顆粒具有扇形分帶、面狀分帶等變質(zhì)鋯石特征(圖4a), Th/U介于0.24~1.21之間, 絕大多數(shù)大于0.4, 多數(shù)鋯石應(yīng)為巖漿結(jié)晶鋯石(Hoskin and Black, 2000)。任意地對68個鋯石顆粒, 選擇無環(huán)帶重疊、裂隙和包裹體的區(qū)域進(jìn)行分析, 共獲得了68個數(shù)據(jù)點, 碎屑鋯石年齡諧和圖和年齡分布曲線圖見圖4b, 4c, 不諧和度值全部小于5%, 表明數(shù)據(jù)可靠, 鋯石206Pb/238U年齡分布的范圍介于247±2 Ma和1881±11 Ma之間,年齡峰值集中在247~303 Ma, 316~374 Ma, 437~516 Ma 三組, 還有一些老的前寒武紀(jì)年齡, 這說明早三疊世時期源區(qū)巖石類型極為復(fù)雜。

    圖 4 老龍頭組砂巖樣品(LLT-2)代表性碎屑鋯石陰極發(fā)光圖像(a)、年齡諧和圖(b)和年齡分布曲線圖(c)Fig.4 Representative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s (a), U-Pb concordia diagram (b), and histogram of age (c) for the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Laolongtou Formation (LLT-2)

    4 討 論

    4.1 林西組與老龍頭組沉積時代討論

    眾所周知, 各地質(zhì)時期不同氣候帶對陸相沉積物的形成和生物生存具有重要影響, 在同一區(qū)域內(nèi)沉積物和生物留下的信息是地層劃分與對比的重要依據(jù)之一。零星分布在大興安嶺地區(qū)的老龍頭組普遍發(fā)育有紫紅色泥巖、粉砂巖或同色砂巖、砂礫巖,其中所含孢粉組合與冀北地區(qū)早三疊世在干熱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孢粉組合面貌基本一致, 且賦存化石的巖 性近 似 , 從 而表 明 , 東 亞地區(qū) 早三 疊 世氣 候 干熱事件至少也波及老龍頭組, 可用此區(qū)分老龍頭組與林西組(楊雅軍等, 2012)。野外實測剖面顯示老龍頭組底部以紫色層為標(biāo)志與林西組整合接觸, 樣品LLT-5位于林西組砂巖的頂部, 林西組碎屑鋯石的最小年齡為254 Ma(表1), 說明林西組頂部沉積形成于254 Ma之后, 根據(jù)2013年國際地層表確定晚二疊世與早三疊世的界限為 251±0.4 Ma(Cohen et al., 2013), 老龍頭組紫色泥巖上部的砂巖樣品LLT-2碎屑鋯石的最小年齡為247 Ma(表2), 兩個樣品的碎屑鋯石年齡接近, 故可認(rèn)為林西組與老龍頭組為整合接觸關(guān)系, 與野外研究結(jié)果一致。

    內(nèi)蒙古東部大興安嶺地區(qū)大面積缺失三疊系,侏羅紀(jì)地層不整合覆蓋于上二疊統(tǒng)林西組之上: 如科爾沁右翼前旗豐林鎮(zhèn)地區(qū)上侏羅統(tǒng)滿克頭鄂博組與上二疊統(tǒng)林西組呈不整合接觸(圖5a), 科爾沁右翼前旗哈拉黑地區(qū)上侏羅統(tǒng)白音高老組與上二疊統(tǒng)林西組呈不整合接觸(圖5b)。三疊紀(jì)地層的缺失存在兩種情況, 一種是研究區(qū)晚二疊世地層沉積之后,由于構(gòu)造運動整體抬升缺失三疊紀(jì)沉積, 另一種情況是由于三疊紀(jì)沉積之后研究區(qū)發(fā)生構(gòu)造運動抬升,剝蝕三疊系, 導(dǎo)致其在地表僅零星出露。野外調(diào)查顯示, 內(nèi)蒙古東部龍江縣老龍頭村存在早三疊世老龍頭組地層, 內(nèi)蒙古東部索倫軍馬場北部出露早三疊世的哈達(dá)陶勒蓋組的一套火山巖、碎屑巖。胡桂琴等(1999)對二連盆地阿拉坦和力凹陷坦參1井的孢粉研究認(rèn)為二連盆地存在早三疊世地層, 從露頭區(qū)到盆地都有早三疊世地層的分布, 可以認(rèn)為內(nèi)蒙古東部區(qū)域上應(yīng)存在下三疊統(tǒng), 由于后期構(gòu)造運動,地表才保留較少的露頭。在野外實測剖面(圖2)中根據(jù)林西組和老龍頭組牙形刺確定的時代(郎嘉斌等, 2010①), 也顯示為連續(xù)沉積, 綜合以上資料可以確定大興安嶺中段晚二疊紀(jì)世林西組與早三疊世老龍頭組為整合接觸。

    圖 5 上侏羅統(tǒng)滿克頭鄂博組(a)、白音高老組(b)與下伏上二疊統(tǒng)林西組不整合接觸關(guān)系Fig.5 Unconformity between the Upper Jurassic Manketouebo Formation (a), Baiyingaolao Formation (b) and the Upper Permian Linxi Formation

    4.2 碎屑鋯石測試結(jié)果反映的物源信息

    近 年 來 周 建 波 等 (2011)、Zhou et al. (2010a, 2010b) 等對東北地區(qū)佳木斯地塊、松嫩地塊和額爾古納-興安地塊內(nèi)的變質(zhì)表殼巖系(富鋁、富炭片巖及片麻巖)做了系統(tǒng)鋯石測年研究, 認(rèn)為東北各地塊內(nèi)均發(fā)育區(qū)域變質(zhì)作用, 發(fā)生時間在500 Ma左右。塔河巖體花崗巖年齡為490 Ma(葛文春等, 2005), 漠河西部的洛古河巖體二長花崗巖的鋯石U-Pb年齡為517 Ma(武廣等, 2005), 在額爾古納地塊的俄羅斯境內(nèi)也發(fā) 現(xiàn) 存在467~472 Ma的 U-Pb年齡的 花 崗巖(Sorokin A A et al., 2004), 鄰近的佳木斯地體麻山群具有相同的年齡區(qū)間: 484~510 Ma(溫泉波等, 2008),此外, 東北地區(qū)存在與早古生代古亞洲洋俯沖有關(guān)的 巖 漿 帶 , 例 如 大 石 寨 玄 武 巖 的 年 齡 為 439±3 Ma(Guo et al., 2009), 以及一些蛇綠巖帶, 例如蘇尼特左旗等地蛇綠巖的形成時間為477~497 Ma(Jian et al., 2008)。林西組和老龍頭組砂巖中存在 512 Ma和 496 Ma 的峰值年齡, 這一年齡區(qū)間對應(yīng)于東北各地塊的基底年齡以及與早古生代古亞洲洋俯沖有關(guān)的巖漿帶以及一些蛇綠巖帶。因此, 認(rèn)為東北各地塊的基底巖石、早古生代古亞洲洋俯沖有關(guān)形成的巖漿巖和蛇綠巖是林西組和老龍頭組砂巖的物源區(qū)。

    林西組和老龍頭組砂巖中358 Ma和約362 Ma的兩個峰期年齡暗示物源區(qū)存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巖漿巖。Li (2006)認(rèn)為大興安嶺北部-蒙古南部存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弧-盆體系, 趙芝等(2010)認(rèn)為大興安嶺北部發(fā)育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巖漿弧,其形成與額爾古納-興安地塊和松嫩地塊的拼合過程有關(guān)。此外, 在呼瑪?shù)貐^(qū)分布有同位素年齡值為307~336 Ma的俯沖型花崗巖, 在嫩江縣附近分布有334 Ma的藍(lán)片巖, 這些資料表明, 早-中泥盆世曾經(jīng)發(fā)生過洋殼向額爾古納-興安地塊的俯沖事件, 并在泥盆紀(jì)末額爾古納-興安地塊與松嫩地塊完成對接(余和中等, 2001)。

    林西組和老龍頭組砂巖中均明顯存在~274 Ma和~278 Ma的兩個峰期年齡(圖3c, 4c), 其鋯石CL圖像顯示出巖漿鋯石的振蕩環(huán)帶(圖3a, 圖4a), 280 Ma左右的年齡峰值與該區(qū)域廣泛分布的早二疊世大石寨組火山巖時代相當(dāng)(Zhu et al., 2001; Zhang et al., 2008; 呂志成等, 2002; 曾維順等, 2011)。

    4.3 華北板塊北緣與其北部地塊的閉合過程

    大興安嶺中段龍江地區(qū)林西組和老龍頭組碎屑鋯石年齡中均具有1800 Ma左右的峰期年齡, 這兩個峰期鋯石的CL圖像特征顯示以變質(zhì)鋯石特征為主, 區(qū)域年齡資料顯示這組年齡峰期在華北北緣地區(qū)有大量的報道(毛德寶等, 1999; 李江海等, 2006;劉樹文等, 2007; 鳳永剛等, 2008; 胡波等, 2009),體現(xiàn)華北板塊北緣基底年齡組成特征信息。近年來東北地區(qū)也發(fā)現(xiàn)了大量>1000 Ma的鋯石年齡, 例如錫林郭勒雜巖的碎屑鋯石(Shi et al., 2003)、興華渡口群變質(zhì)碎屑鋯石(Miao et al., 2008)、松遼盆地南部基底碎屑鋯石和捕獲鋯石(Pei et al., 2007)以及巖漿鋯石(Wang et al., 2006)等, 對于這些鋯石的成因認(rèn)識存在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rèn)為東北地區(qū)存在古老結(jié)晶基底(李錦軼等, 1995; 章鳳奇等, 2008); 另一種觀點認(rèn)為這些鋯石源自于周圍鄰區(qū)的古老克拉通地塊 的碎屑 鋯 石(Miao et al., 2007; Chen et al., 2009), 部分被后期巖漿事件捕獲(Miao et al., 2007),而對于1800 Ma左右鋯石年齡組合, 多數(shù)學(xué)者更傾向 于 認(rèn) 為 其 直接 或間 接 來 自 華 北 板塊 (Shi et al., 2003; Miao et al., 2007; Chen et al., 2009)。因此, 筆者認(rèn)為林西組和老龍頭組中1800 Ma碎屑鋯石來自于華北板塊。

    華北板塊北緣及鄰區(qū), 從內(nèi)蒙古東部到吉林中部, 集中出露了大量早-中三疊世的侵入巖, 其同位素年齡介于 230~250 Ma 之間, 區(qū)域上有內(nèi)蒙古東部雙井子巖體 237 Ma(李錦軼, 2007), 吉林中部大玉山巖體 248 Ma(孫德有, 2004), 內(nèi)蒙古蘇尼特左旗哈拉圖巖體 228 Ma (Chen et al., 2009), 它們集中分布于古板塊縫合帶及附近地區(qū), 以富鉀富鋁的酸性巖為主, 基本可以歸入高鉀鈣堿系列, 其 εNd(t)基本都為負(fù)值, 特別是沒有同時期的幔源鎂鐵質(zhì)超鎂鐵質(zhì)巖石, 這類侵入巖成分總體上類似于后碰撞巖漿演化晚期的侵入巖(Liégeois, 1998), 是造山區(qū)地殼演化晚期的產(chǎn)物。這些花崗巖的形成可能源于造山帶區(qū)加厚地殼重熔, 其形成時的構(gòu)造背景, 是以碰撞造山作用演化晚期的區(qū)域性擠壓為主, 標(biāo)志著碰撞造山作用的結(jié)束。Miao et al. (2008)對內(nèi)蒙古賀根山縫合帶中花崗閃長巖定年為 244 Ma, 該花崗閃長巖是為仰沖的古亞洲洋殼熔融形成, 代表了古亞洲洋閉合的結(jié)束, 據(jù)此認(rèn)為華北板塊北緣與其北側(cè)地塊最終閉合的時間應(yīng)在 P3-T1。

    5 結(jié) 論

    (1) 林西組和老龍頭組碎屑鋯石最小年齡分別為 254 Ma 和 247 Ma, 結(jié)合區(qū)域地質(zhì)綜合分析認(rèn)為大興安嶺中段上二疊統(tǒng)林西組和下三疊統(tǒng)老龍頭組為整合接觸關(guān)系, 研究區(qū)內(nèi)存在的上侏羅統(tǒng)滿克頭鄂博組、白音高老組與下伏上二疊統(tǒng)林西組的角度不整合接觸, 是后期構(gòu)造抬升剝蝕的結(jié)果。

    (2) 林西組沉積物源年齡構(gòu)成主要有 254~303 Ma, 332~388 Ma、440~525 Ma 三組, 還有一些老的前寒武紀(jì)年齡; 老龍頭組沉積物源年齡構(gòu)成主要有247~303 Ma, 316~374 Ma、437~516 Ma 三組, 說明了源區(qū)物源類型比較復(fù)雜; 林西組和老龍頭組存在280 Ma、370 Ma 和 500 Ma 的三組峰值年齡, 分別代表物源區(qū)存在早二疊世大石寨組火山巖、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巖漿弧以及北側(cè)統(tǒng)一地塊基底的年齡。

    (3) 根據(jù)上二疊統(tǒng)林西組和下三疊統(tǒng)老龍頭組中碎屑鋯石 1800 Ma 左右的典型華北板塊基底年齡和兩者的整合接觸關(guān)系, 結(jié)合內(nèi)蒙古賀根山縫合帶中花崗閃長巖 244 Ma 的年齡以及雙井子巖體、哈拉圖巖體、吉林中部大玉山巖體的后碰撞地球化學(xué)特征, 認(rèn)為華北板塊北緣與其北側(cè)地塊群最終閉合時間為 P3-T1。

    致謝: 吉林大學(xué)周建波教授和中國科學(xué)院廣州地球化學(xué)研究所郭鋒研究員對本文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筆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曹從周, 孫 芳 林, 田昌烈, 袁朝 . 1986. 內(nèi)蒙 古 賀根山 地區(qū)蛇綠巖及中朝板塊和西伯利亞板塊之間的縫合帶位置. 中國北方板塊構(gòu)造論文集. 北京: 地質(zhì)出版社: 64-86.

    鳳 永剛, 劉樹文, 呂勇 軍 , 張 臣 , 舒 桂明, 王長秋. 2008.華北克拉通北緣隆化地區(qū)S型花崗巖的獨居石年齡圖譜. 巖石學(xué)報, 24(1): 104-114.

    葛文春, 吳福元, 周長勇, Rahman A A. 2005. 大興安嶺北部塔河花崗巖體的時代及對額爾古納地塊構(gòu)造歸屬的制約. 科學(xué)通報, 50(12): 1239-1247.

    郭勝哲. 1986. 中朝板塊與西伯利亞板塊拼合時限的確定及其生物地層學(xué)依據(jù). 中國地質(zhì)科學(xué)院沈陽地質(zhì)礦產(chǎn)研究所文集, (14): 127-136.

    胡波, 翟明國, 郭敬輝, 彭澎, 劉富, 劉爽. 2009. 華北克拉通北緣化德群中碎屑鋯石的LA-ICP-MS U-Pb 年齡及其構(gòu)造意義. 巖石學(xué)報, 25(1): 193-211.

    胡 桂 琴 , 徐曉峰, 孫平. 1999. 內(nèi)蒙古二 連 盆 地 早 三 疊 世地 層 及 孢 粉 組 合 的 發(fā) 現(xiàn) . 地 層 學(xué) 雜 志 , 23(4): 263-269.

    李江海, 牛 向 龍, 程素華, 錢祥 麟 . 2006. 大 陸 克拉通 早期構(gòu) 造演化歷史探討: 以華北為例. 地球科學(xué)——中國地質(zhì)大學(xué)學(xué)報, 31(3): 285-293.

    李錦軼. 1986. 內(nèi)蒙古東部中朝板塊與西伯利亞板塊之間的縫合帶的初步研究. 科學(xué)通報, 31(14): 1093-1096.

    李錦軼. 1998. 中國東北及鄰區(qū)若干地質(zhì)構(gòu)造問題的新認(rèn)識. 地質(zhì)論評, 44(4): 339-347.

    李錦軼, 高立明, 孫桂華, 李亞萍, 王彥斌. 2007. 內(nèi)蒙古東部雙井子中三疊世同碰撞殼源花崗巖的確定及其對西伯利亞與中朝古板塊碰撞時限的約束. 巖石學(xué)報, 23(3): 565-582.

    李錦軼, 牛寶貴, 宋彪, 徐文喜, 張雨紅. 1995. 黑龍江省東部中太古代碎屑巖漿鋯石的發(fā)現(xiàn)及其地質(zhì)意義.地球?qū)W報, (3): 331-333.

    劉樹文, 呂勇軍, 鳳永剛, 張臣, 田偉, 閆全人, 柳小明. 2007. 冀 北單 塔子 雜巖 的 地 質(zhì) 學(xué) 和 鋯 石 U-Pb 年 代學(xué). 高校地質(zhì)學(xué)報, 13(3): 484-497.

    呂志成, 段國正, 郝立 波 , 李 殿 超, 潘軍, 董廣華. 2002.大興安嶺中段二疊系大石寨組細(xì)碧巖的巖石學(xué)地球化學(xué)特征及其成因探討. 巖石學(xué)報, 18(2): 212-222.

    毛德寶, 鐘長汀, 陳志宏, 林源賢, 李惠民, 胡小蝶. 1999.承德北部高壓基性麻粒巖的同位素年齡及其地質(zhì)意義. 巖石學(xué)報, 15(4): 524-531.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地質(zhì)礦產(chǎn)局. 1991.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區(qū)域地質(zhì)志. 北京: 地質(zhì)出版社: 324-345.

    邵濟(jì)安, 唐克東, 王成源, 臧啟家, 張允平. 1991. 那丹哈達(dá) 地 體 的 構(gòu) 造 特 征 及 演 化 . 中 國 科 學(xué) (B 輯 ), (7): 743-751.

    孫德有, 吳福元, 張艷斌, 高山. 2004. 西拉木倫河-長春-延吉板塊縫合帶的最后閉合時間——來自吉林大玉山 花 崗巖 體 的證據(jù) . 吉林大 學(xué)學(xué)報 (地球 科學(xué)版 ), 34(2): 174-180.

    唐克東. 1992. 中朝陸臺北側(cè)褶皺帶構(gòu)造演化及成礦規(guī)律.北京: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1-277.

    王成文, 金巍, 張興洲, 馬志紅, 遲效國, 劉永江, 李寧. 2008. 東北及鄰區(qū)大地構(gòu)造屬性的新認(rèn)識. 地層學(xué)雜志, 32(2): 119-136.

    王荃, 劉雪亞, 李 錦 軼 . 1991. 中國華夏與安加拉古陸間的板塊構(gòu)造. 北京: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1-151.

    溫泉波, 劉永江, 李偉民, 韓國卿, 丁凌. 2008. 佳木斯地塊花崗質(zhì)片麻巖的獨居石年齡及其地質(zhì)意義. 吉林大學(xué)學(xué)報(地球科學(xué)版), 38(2): 187-193.

    武廣 , 孫豐月 , 趙財勝 , 李之彤 , 趙愛琳 , 龐慶幫 , 李廣遠(yuǎn). 2005. 額爾古納地塊北緣早古生代后碰撞花崗巖的發(fā)現(xiàn)及其地質(zhì)意義. 科學(xué)通報, 50(20): 2278-2288.

    吳福 元 , 李 獻(xiàn)華, 楊進(jìn) 輝 , 鄭永飛. 2007. 花崗巖 成 因研究的若干問題. 巖石學(xué)報, 23(6) : 1217-1238.

    吳泰然, 何國琦, 張 臣 . 1998. 內(nèi)蒙古阿拉善地區(qū)古生代構(gòu)造演化. 地質(zhì)學(xué)報, 72(3): 256-263.

    徐備, 陳斌. 1997. 內(nèi)蒙古北部華北板塊與西伯 利亞板塊之間中古生代造山帶的結(jié)構(gòu)與演化. 中國科學(xué)(D輯), 27(3): 227-232.

    郗愛 華 , 葛 玉輝, 李緒 俊 , 李碧樂. 2006. 中亞蒙 古 造山帶東段造山事件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學(xué)證據(jù). 中國地質(zhì), 33(5): 1060-1065.

    楊雅軍, 張立東, 張立君, 周國民, 龐雪嬌. 2012. 大興安嶺地區(qū)三疊系劃分與對比. 地質(zhì)與資源, 21(1): 67-73.

    余和 中 , 李 玉文, 韓守 華 , 易萬霞. 2001. 松遼盆 地 古生代構(gòu)造演化. 大地構(gòu)造與成礦學(xué), 25(4): 389-396.

    曾維 順 , 周建波, 張 興 洲, 邱海 峻 . 2011. 內(nèi)蒙古科 右 前旗大石寨組火山巖鋯石LA-ICP-MS U-Pb年齡及其形成背景. 地質(zhì)通報, 30(2-3): 270-277.

    張艷 斌 , 吳福 元 , 孫德 有 , 李惠民 . 2002a. 延 邊 “早 海 西期”棉田花崗巖和仲坪紫蘇輝石閃長巖的單顆粒鋯石U-Pb定年. 地質(zhì)論評, 48(4): 424-429.

    張 艷 斌 , 吳 福 元 , 李 惠 民 , 路 孝 平 , 孫 德 有 , 周 紅 英 . 2002b. 吉林黃泥嶺花崗巖體的單顆粒鋯石U-Pb年齡. 巖石學(xué)報, 18(4): 475-481.

    章 鳳奇, 陳漢林, 董傳萬, 余星, 肖駿, 龐彥明, 曹瑞成,朱德豐. 2008. 松遼盆地北部存在前寒武紀(jì)基底的證據(jù). 中國地質(zhì), 35(3): 421-428.

    趙芝, 遲效國, 劉建峰, 王鐵夫, 胡兆初. 2010. 內(nèi)蒙古牙克石地區(qū)晚古生代巖弧巖漿巖: 年代學(xué)及地球化學(xué)證據(jù). 巖石學(xué)報, 26(11): 3245-3258.

    周建波, 張興洲, 鄭常青. 2011. 中國東北~500 Ma泛非期孔 茲 巖 帶 的 確 定 及 其 意 義 . 巖 石 學(xué) 報 , 27(4): 1235-1245.

    Andersen T. 2002. Correction of common lead in U-Pb analyses that do not report204Pb. Chemical Geology, 192(1): 59-79.

    Chen B, Jahn B M and Tian W. 2009. Evolution of the Solonker suture zone: Constraints from zircon U-Pb ages, Hf isotopic ratios and whole-rock Nd-Sr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related magmas and forearc sediments.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34(3): 245-257.

    Cohen K M, Finney S C and Gibbard P L. 2013. The ICS international chronostratigraphic chart. Episodes, 36(3): 199-204.

    Diwu C, Sun Y, Yuan H, Wang H, Zhong X and Liu X. 2008. U-Pb ages and Hf isotopes for detrital zircons from quartzite in the Paleoproterozoic Songshan Group on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3(18): 2828-2839.

    Guo F, Fan W M, Li C W, Miao L C and Zhao L. 2009. Early Paleozoic subduction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Geochron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 from the Dashizhai basalts, Inner Mongoli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52: 940-951.

    Hoskin P W O and Black L P. 2000. Metamorphic zircon formation by solid-state recrystallization of protolithigneous zircon. 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 18(4): 423-439.

    Jian P, Liu D Y, Kr?ner A, Windley B F, Shi Y R, Zhang F Q, Miao L C, Zhang Q, Zhang L Q and Ren J S. 2008. Time scale of an early to mid-Paleozoic orogenic cycle of the long-lived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Inner Mongolia of China: Implications for continental growth. Lithos, 101: 233-259.

    Li J Y. 2006. Permian geodynamic setting of northeast Chinaand adjacent regions: Closure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and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6: 207-224.

    Liégeois J P. 1998. Preface-Some words on the 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 Lithos, 45: xv-xvii.

    Miao L C, Fan W M, Liu D Y, Zhang F Q, Shi Y R and Guo F. 2008.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Hegenshan ophiolitic complex: Implications for late-stag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Inner Mongolia-Daxinganling Orogenic Belt,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32(5-6): 348-370.

    Miao L C, Liu D Y, Zhang F Q, Fan W M, Shi Y R and Xie H Q. 2007. Zircon SHRIMP U-Pb ages of the “Xinghuadukou Group” in Hanjiayuanzi and Xinlin areas and the “Zhalantun Group” in Inner Mongolia, Da Hinggan Mountain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2(8): 1112-1124.

    Pei F P, Xu W L, Yang D B, Zhao Q G, Liu X M and Hu Z C. 2007.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of basement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Songliao Bas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2(7): 942-948.

    Shi G H, Liu D Y, Zhang F Q, Jian P, Miao L C, Shi Y R and Tao H. 2003. SHRIMP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he Xilin Gol Complex, Inner Mongolia,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8(24): 2742-2748.

    Sorokin A A, Kudryashov N M, Li J Y, Zhuravlev D Z, Pin Y, Sun G H and Gao L M. 2004. Early Paleozoic granitoids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Argun'terrane, Amur area: First 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 data. Petrology, 12(4): 367-376.

    Wang H and Liu X Y. 1986. Paleoplate tectonics between Cathasia and Angaraland in Inner Mongolia of China. Tectonics, 5(7): 1073-1088.

    Wang Y, Zhang F Q, Zhang D W, Miao L C, Li T S, Xie H Q, Meng Q R and Liu D Y. 2006. Zircon SHRIMP U-Pb dating of meta-diorite from the basement of the Songliao Basi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1(15): 1877-1883.

    Wu F Y, Sun D Y, Ge W C, Zhang Y B, Grantc M L, Wildec S A and Jahnd B M. 2011. Geochronology of the Phanerozoic granitoids in northeastern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41: 1-30.

    Xiao W J, Windley F B, Hao J and Zhai M G. 2003. Accretion leading to collision and the Permian Solonker suture, Inner Mongolia, China: Termination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Tectonics, 22(6): 8-17

    Yuan H L, Gao S, Dai M N, Zong C L, Günther D, Fontaine G H, Liu X M and Diwu C. 2008.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s of U-Pb age, Hf isotopes and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s of zircon by excimer laser-ablation quadrupole and multiple-collector ICP-MS. Chemical Geology, 247(1): 100-118.

    Zhang X H, Zhang H F, Tang Y J, Wilde S A and Hu Z C. 2008. Geochemistry of Permian bimodal volcanic rocks from central Inner Mongolia, North China: Implication for tectonic setting and Phanerozoic continental growth i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Chemical Geology, 249(3): 262-281.

    Zhou J B and Wilde S A. 2013. The crustal accretion history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E China segment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Gondwana Research, 23: 1365-1377.

    Zhou J B, Wilde S A, Zhang X Z, Zhao G C, Zheng C Q, Wang Y J and Zhang X H. 2009. The onset of Pacific margin accretion in NE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Heilongjiang 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belt. Tectonophysics, 478: 230-246.

    Zhou J B, Wilde S A, Zhao G C, Zhang X Z, Wang H and Zeng W S. 2010a. Was the easternmost segment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derived from Gondwana or Siberia: An intriguing dilemma. Journal of Geodynamics, 50(3): 300-317.

    Zhou J B, Wilde S A, Zhao G C, Zhang X Z, Zheng C Q, Wang H and Zeng W S. 2010b. Pan-African metamorphic and magmatic rocks of the Khanka Massif, NE China: Further evidence regarding their affinity. Geological Magazine, 147(5): 737-749.

    Zhu Y F, Sun S H, Gu L B, Ogasawara Y, Jiang N and Honma H. 2001. Permian volcanism in the Mongolian orogenic zone, northeast China: Geochemistry, magma sources and petrogenesis. Geological Magazine 138(2): 101-115.

    Cont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pper Permian and Lower Triassic Strata in the Central Great Xing’an Ranges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 Constraints from the Detrital Zircon U-Pb Ages

    LIU Bing, WEN Quanbo, LIU Yongjiang, LI Weimin, FENG Zhiqiang, ZHOU Jianping and SHEN Liang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1, Jilin, China)

    Timing of the closure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betwee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te and the blocks to the north is important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ocean and continent. The Late Permian and Early Triassic were the two important periods for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Great Xing’an Ranges, during which the Paleo-Asian Ocean tectonic regime switched to the Paleo-Pacific Ocean regime. In this paper, the U-Pb dating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sandstones in the Upper Permian Linxi Formation and the Lower Triassic Laolongtou Formation in the Longjiang area of the central Great Xing’an Ranges was carried out. The dating results show three age populations of 280 Ma, 370 Ma, and 500 Ma.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ovenances of the rocks should be the Early Carboniferous to Early Permian magmatic arcs,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Late Devonian, and the basement of the uniform blocks in the study area, respectively. The youngest U-Pb zircon ages of zircons from the Linxi Formation and Laolongtou Formation are 254 Ma and 247 Ma, respectively. The 1 ∶ 200 000 geologic mapping of the Great Xing’an Ranges shows that the Triassic strata are absent in most of the region. Regionally, the Late Jurassic Manketouebo Formation and the Baiyingaolao Formation overlay unconformably the Late Permian Linxi Formation. Considering the scattered outcrops of the Early Triassic strata and the Early Triassic sequences in the bore-holes in the Erlian Basin, we propose that the Early Triassic strata occur in an area larger than was previously considered in NE China. The absence of the Early Triassic strata in most of the region might be attributed to the subsequent regional uplifting and erosion. According to the detrital zircon U-Pb age of 1800 Ma, which is typical for the basement in the North China Plate, from both the Linxi and Laolongtou Formations, along with the granitoids with 244 Ma from the Hegenshan suture zone, and the plutons with the post-orogenic geochemical features from the Shuangjingzi, Halatu, Dayushan areas as well, we conclude that the final collision betwee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te and the blocks to the north took place during the Late Permian to Early Triassic.

    zircon U-Pb age; Linxi Formation; Laolongtou Formation; central Great Xing’an ranges

    P535; P597

    A

    1001-1552(2014)02-0408-013

    2014-01-02; 改回日期: 2014-01-26

    項目資助: 科技部 973 課題(編號: 2013CB429802)、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青年基金(批準(zhǔn)號: 41102140)和西北大學(xué)大陸動力學(xué)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聯(lián)合資助。

    劉兵(1984-), 女, 博士研究生, 從事區(qū)域構(gòu)造、造山帶演化和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學(xué)研究。Email: liubing719@ jlu.edu.cn

    溫泉波(1978-), 講師, 從事構(gòu)造地質(zhì)學(xué)、地質(zhì)年代學(xué)研究。Email: wenquanbo@jlu.edu.cn

    猜你喜歡
    林西碎屑鋯石
    手機(jī)裝裱師,年入300萬
    Sweet Carrots甜甜的胡蘿卜
    一種具有塑料碎屑收集機(jī)構(gòu)的水磨床
    林西礦業(yè)煤場網(wǎng)殼抗推支座設(shè)計與受力分析
    燒不掉的兄弟情
    故事會(2020年20期)2020-10-20 05:31:12
    俄成功試射“鋯石”高超音速巡航導(dǎo)彈
    軍事文摘(2020年24期)2020-02-06 05:56:36
    夜闌聽雨
    清潔攪拌機(jī)的小妙招
    伴侶(2018年2期)2018-02-28 20:38:24
    渤中X油田沙一段生物碎屑白云巖井場識別方法
    錄井工程(2017年4期)2017-03-16 06:10:28
    紅鋯石
    中國寶玉石(2016年2期)2016-10-14 07:58:30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很黄的视频免费|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制服丝袜大香蕉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91蜜桃|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国产真实乱freesex|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av免费在线观看| 一a级毛片在线观看|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色哟哟哟哟哟哟|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了| 国产av不卡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有码 亚洲区|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一级黄片播放器|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 国产成年人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男女做爰动态图高潮gif福利片|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 在线播放无遮挡|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少妇的逼水好多| 国产真实乱freesex|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三级毛片av免费| 成人鲁丝片一二三区免费|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直男gayav资源| 老女人水多毛片| av在线老鸭窝|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在线十欧美十亚洲十日本专区| 激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高清|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全| 午夜免费成人在线视频|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九色国产91popny在线|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1区二区|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亚洲第一电影网av|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搞女人的毛片|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亚洲精品一区av在线观看| 色吧在线观看| 长腿黑丝高跟| 少妇的逼好多水|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69人妻影院|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久99久视频精品免费|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亚洲不卡免费看|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免费版|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av| 亚洲av一区综合| a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二区| 91麻豆av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在线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嫩草影院精品99| а√天堂www在线а√下载|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的特点| 1000部很黄的大片|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桃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九色国产91popny在线|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日本 av在线| 国产成人福利小说| 成人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日韩高清综合在线| 99riav亚洲国产免费|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精品日产1卡2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网在线观看| 人妻丰满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熟女人妻在线| 午夜免费激情av|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91在线观看av| 不卡一级毛片| 黄色女人牲交|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久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舔av片在线| 别揉我奶头~嗯~啊~动态视频| av在线老鸭窝|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亚洲自拍偷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可以在线观看的亚洲视频|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中出人妻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ponron亚洲| 757午夜福利合集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av欧美777|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18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黄片| а√天堂www在线а√下载|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直播|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熟妇午夜|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 av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另类|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不卡一级毛片|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给我免费播放毛片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3abv| 亚洲 国产 在线|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免费看美女性在线毛片视频|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欧美精品国产亚洲| 午夜免费激情av| 99久久成人亚洲精品观看| 日本熟妇午夜| 亚洲自拍偷在线|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亚洲国产色片|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美女大奶头视频| av欧美777| 亚洲,欧美精品.| 欧美精品国产亚洲|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最大成人av| 日韩欧美免费精品|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免费大片18禁| 我要搜黄色片|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日本 欧美在线| 青草久久国产|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 18+在线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观看| 51国产日韩欧美|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乱色亚洲激情| 人人妻人人澡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亚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欧美日本视频|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国产亚洲| 国产真实乱freesex|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波多野结衣高清作品|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欧美区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色惰| a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影片大全网站|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真人一进一出gif抽搐免费|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av欧美777| 夜夜爽天天搞|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院|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制服丝袜大香蕉在线|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国产日本99.免费观看|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国产野战对白在线观看|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精品日产1卡2卡| .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91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老妇女一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日韩大尺度精品在线看网址| 欧美日韩黄片免|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ponron亚洲|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aaaaa片日本免费|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野外av| 99riav亚洲国产免费| 淫妇啪啪啪对白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影片大全网站| 天堂√8在线中文|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久久人妻av系列|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3d第一页|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美女免费视频网站|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99久久成人亚洲精品观看|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日韩中字成人| 久久午夜福利片|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1000部很黄的大片|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色综合欧美亚洲国产小说| .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欧美日本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色av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成人欧美大片|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欧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x7x7x7水蜜桃| 成人国产综合亚洲| 在线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搡老岳熟女国产| 俺也久久电影网| 国产色婷婷99| 欧美又色又爽又黄视频|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老女人水多毛片|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舔av片在线|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 欧美日韩瑟瑟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久久午夜福利片|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真实乱freesex|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国产真实乱freesex|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久久中文看片网| 97超级碰碰碰精品色视频在线观看|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亚洲内射少妇av|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午夜免费成人在线视频| 18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香蕉av资源在线| 桃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亚洲,欧美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欧美在线黄色|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女生性感内裤真人,穿戴方法视频|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乱码在线| 欧美3d第一页|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av天堂在线播放| 露出奶头的视频|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在线观看舔阴道视频|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火全软件 |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av高清观看|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九色国产91popny在线|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蜜豆|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成人无遮挡网站| 在线观看舔阴道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九色国产91popny在线|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蜜豆|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 亚洲成人久久性|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本熟妇午夜|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又粗又长| 日韩高清综合在线|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亚洲激情在线av|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 午夜福利18|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亚洲| 99久国产av精品|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日本深夜| 少妇的逼好多水|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日本熟妇午夜|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少妇的逼水好多|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99精品在免费线老司机午夜|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日本深夜|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搞女人的毛片|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国产精品一及|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影|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看| 性插视频无遮挡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院|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琪琪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6080|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波多野结衣高清作品|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别揉我奶头 嗯啊视频| 男人舔女人下体高潮全视频| 色av中文字幕| 欧美bdsm另类| 亚洲avbb在线观看|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成人鲁丝片一二三区免费| av中文乱码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麻豆| 国产av在哪里看| 国产视频内射|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97超级碰碰碰精品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露出奶头的视频| 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舔av片在线|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人在逋| 好看av亚洲va欧美ⅴa在|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吃奶| 精品福利观看|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1024手机看黄色片|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又粗又爽又猛毛片免费看|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另类|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亚洲第一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黄色|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色惰|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人妻丰满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 一卡2卡三卡四卡精品乱码亚洲| eeuss影院久久|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 天堂√8在线中文|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不卡一级毛片| 97超级碰碰碰精品色视频在线观看|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aaaaa片日本免费| 欧美在线黄色|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直男gayav资源|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av专区在线播放|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的特点| 色播亚洲综合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1000部很黄的大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第一电影网av|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