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1
閱讀下面的文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們處于遙遠的地方,看不見一棵在地平線上努力生長的小草。
寫作指導(dǎo)
材料涉及對象主要有二:一是小草,二是人們。
參考立意:1.“小草”要想使人們看見它,就要讓自己長得足夠翠綠、茂密、高大、魁梧。2.人們要想看到“小草”,不能只是遙遠地觀望,而要親近“小草”,給“小草”的努力以鼓勵與肯定。3.“小草”無需贏得人們的矚目,它只要努力地生長,活出自我就夠了。4.人們與“小草”因為距離遙遠而彼此陌生,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由此產(chǎn)生。
文題2
閱讀下面的文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國大詩人彌爾頓曾說:“心,乃是你動用的天地,你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國,亦可將天國變成地獄?!?/p>
寫作指導(dǎo)
本題寫作角度參考:
1.彌爾頓一語道出了拒絕煩惱的真諦——把握自我的“心”。拒絕煩惱須練就一番抵御心外之物對自己內(nèi)心作用的功夫,保持樂觀、愉悅的心境。
2.一個人是活在天堂還是活在地獄,不在乎你財物的多少、年齡的大小、職務(wù)的高低、工作的好壞,而在于你的心情,在于你對生活的理解和態(tài)度。
3.填充心靈的是那豐富的情感,當(dāng)自己的情感被風(fēng)雨淋濕時,適時地表達、傾訴,重新營造一份好心情,定能開墾出芳菲滿地的精神桃源,使人終身受益。
文題3
閱讀下面的文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人說過: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
寫作指導(dǎo)
材料中有如下幾個關(guān)鍵詞語:“生活”“向后看”“懂得”“向前看”“能”;而關(guān)鍵之關(guān)鍵在于“向后看”和“向前看”?!跋蚝罂础笨梢岳斫鉃樯钪幸朴诜此迹谟诳偨Y(jié)經(jīng)驗和教訓(xùn),這樣才能“懂得”生活的合理內(nèi)涵;“向前看”可以理解為要看到希望,要有憧憬和追求,要努力拼搏,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的生活。寫作時最好二者兼顧,首先點明“向后看”和“向前看”的內(nèi)在含義,然后聯(lián)系實際談出自己的感悟與體會。
文題4
閱讀下面的文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李密蓭詩云:“帆張半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wěn)便。半中歲月盡幽閑,半里乾坤寬展??雌聘m過半,半之受用無邊。”相對完整而言,“半”無疑是未完成的一種狀態(tài),是令人遺憾的一種缺失,然而,對于文學(xué)藝術(shù)、自然哲學(xué)、人生修養(yǎng)等方面來說,“半”又是一種高妙的技法,一種至高的境界,一種寬大的胸懷,一種過人的智慧。
寫作指導(dǎo)
參考立意:1.知曉“半”的哲學(xué),掌握“半”的藝術(shù),達到“半”的修養(yǎng),方能無邊受用“半”的恩賜與大智慧。2.恩格斯曾說,人是尚未完成的存在。上帝造人,只造出了一半,留給了人許多空白,讓人不斷地填補,從而修煉自身,完善自我。一旦人生的空白被填滿,一旦修煉得十全十美,人的生命也就到了盡頭。所以,聰明的上帝總是讓人的一生處在“半”的狀態(tài)中。
文題5
閱讀下面的文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農(nóng)夫把收割好的糧食放入糧倉。燕子看見了,馬上告訴麻雀,麻雀飛進窗戶啄食谷子。農(nóng)夫發(fā)現(xiàn)了,便布下套索,但是麻雀卻沒來。農(nóng)夫收起繩索并大聲說不打算活捉鳥類了,說完悄悄地在糧倉外面布好捕雀工具。燕子就馬上告訴麻雀,說不會有什么危險了。麻雀飛來啄食谷子,結(jié)果全部被關(guān)在糧倉里。
麻雀對燕子說:“你撒謊,說我們沒有危險。”燕子卻回答:“是農(nóng)夫騙了我??磥砣思艺f的話不能全信?!?/p>
寫作指導(dǎo)
燕子最后的回答“看來人家說的話不能全信”,揭示了供料寓意。作文參考角度:1.燕子自始至終都將所聽到的如實告訴麻雀,但是燕子對聽到的話不加分析,最終導(dǎo)致麻雀被俘。2.麻雀對燕子提供的信息不加甄別就相信了,以致落入圈套。3.農(nóng)夫巧妙地設(shè)置圈套,最終解決了難題。
參考立意:1.要善于甄別來自他人的信息;2.不要偏信謠言;3.不做錯誤信息的傳播者;4.要善于思考問題并靈活處理問題。
文題6
閱讀下面的文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維奧斯特是美國著名女作家。一次,有人問她最難忘的事是什么,她說:“是我21歲生日?!苯又?,維奧斯特很有感觸地敘述了那天的情形:父親帶我到紐約去玩,作為生日禮物。我穿上盛裝,自覺漂亮極了。途中進了洗手間,我在洗手間里照鏡子,得意得不能自已。當(dāng)我從洗手間出來下樓時,人人都在看著我,難道我如此引人注目?隨后我聽到身后有響聲,回頭一看,原來我的鞋跟上沾著擦手紙,一卷紙正跟著我滾下樓。我明白了為什么大家都在看我?!皬哪翘炱?,”維奧斯特說,“每當(dāng)我覺得不可一世時,總要回頭看一看?!?/p>
寫作指導(dǎo)
材料共三層,第一層提出“難忘”的話題,第二層用比較多的文字詳細敘述了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這也為接下來的感悟作了鋪墊,第三層則是作家對此事的體會和認識,也是材料的點睛之筆:“每當(dāng)我覺得不可一世時,總要回頭看一看”。在當(dāng)前社會節(jié)奏加快,我們?yōu)榱嗣彼偾斑M時,回首是一種比對,是一種反思,是一種校正,是一種成長,同時也是心靈充實的體現(xiàn),是一種淡定從容的瀟灑,更是一種陽光樂觀的幸福。
由此可見,材料傳遞出的是一種生存智慧,一種生命體驗,一種生活法則。作文參考立意:回頭看看,往往會發(fā)現(xiàn)一些人生的疵點,這些疵點無不給人以反思與警醒。
文題7
閱讀下面的文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希臘亞歷山大大帝未即位時,每聽到父王在國外打勝仗的消息,就憂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王征服了,自己將來會無用武之地。
唐詩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一座豐碑。對宋代詩人來說,唐詩既是豐厚的遺產(chǎn),也是巨大的挑戰(zhàn)。所以錢鐘書先生說,有了唐詩做榜樣,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寫作指導(dǎo)
有些同學(xué)只摳住“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大談史鐵生、海倫、霍金、貝多芬的“幸”與“不幸”,談“塞翁失馬,焉知非?!?,談“心情決定看法”等;也有的同學(xué)只抓住亞歷山大“憂心忡忡”,大談人應(yīng)該有憂患意識,談“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談勾踐忍辱滅吳、史遷憤懣著史等,這都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做法。
兩則材料的實質(zhì)應(yīng)該是:理性地對待前人的成績、辯證地對待祖輩的功績,基礎(chǔ)與提升、傳承與創(chuàng)新、獨辟蹊徑與超越他人等。
文題8
閱讀下面的文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復(fù)旦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王安憶在給復(fù)旦大學(xué)研究生的畢業(yè)致辭中,勸告畢業(yè)生“不要盡想著有用”“不要過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競爭”。她的這三個“囑咐”引發(fā)不少年輕人關(guān)注和熱議。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wǎng)和中國雅虎,對3705人進行的在線調(diào)查顯示,61.1%的受訪者認為,王安憶的三項“囑咐”適合當(dāng)下的年輕人,其中22.3%的人認為這三個“囑咐”“非常適合”。
寫作指導(dǎo)
“不要盡想著有用”是“無用之用”的通俗表達。在喧囂浮躁的社會里,很多人會生出“沒用”的感慨,因此,所作所為都想奔著“有用”而去,以“有用”為目標。比如,我們讀書的目的就不單單是為了尋找用處,因為讀書本身就是讀書最高和最終的歸宿,這也是讀書的最高境界。人生也是這樣,過分強調(diào)“有用”,就很難領(lǐng)悟到人生的真諦。
“不要過于追求效率”即大家熟知的“過程之美”。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如果總是念念不忘目的地,人就容易變得浮躁,而那些從容淡定并且堅持不懈的人,他們像享受登山的過程一樣,去享受追求的過程,內(nèi)心越平和,反而越容易獲取成功。
“不要急于加入競爭”是對“競爭之失”的善意提醒。王安憶告誡畢業(yè)生們“不要急于加入競爭”,實際上就是在提醒他們,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人生得失,用歲月和生活慢慢磨平“爭”的鋒芒,如此才能使內(nèi)心豐盈、純凈、坦然,才能享受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