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語言的準確性體現(xiàn)著思維的周密性,語言的層次連貫性體現(xiàn)著思維的邏輯性,語言的多樣性體現(xiàn)著思維的豐富性。而思維的發(fā)展同語言的發(fā)展又緊密相關。因此,語言表達訓練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有著與其他學科同樣的重要性。它對學生邏輯思維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正處于起步階段,是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時期,可塑性強。因此,我在教學中重視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以此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以下是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有信心,讓學生“敢”說
一年級學生生活閱歷淺,接觸面還不夠廣闊,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強。再有,個體有差異,每個學生的語言發(fā)展都有所不同。但也因為年齡小,好奇心強,對任何事物都有試一試的沖動。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相信每一位學生他們都會說,都能說好。
首先,在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我注意營造和諧的表達環(huán)境,讓學生敢說。學生不敢表達的根源是擔心說錯了受到老師的指責和同學們的嘲笑。所以,我會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向他們傳遞“不要怕!老師相信你!”的信息,與學生做朋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于表達。
其次,在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我注重提問的技巧。在平時教學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我經常針對學生年齡小的特點結合學生生活提問題,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我注意避免提一些偏題,難題,使學生無從說起,以致挫傷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要有耐心,讓學生“會”說
在教學中,只有讓學生學會了說,才表示他已經完全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內容。
一年級的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差,詞匯量少,往往一句話說不完整或說很長時間。但無論如何,教師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耐心傾聽,細心指導。如10以內的加法表和減法表,我先出示加法表,讓學生自己分別橫著觀察、豎著觀察、斜著觀察,自己尋找規(guī)律,接著小組展開討論,然后請個別學生表達小組討論后的觀點。在發(fā)現(xiàn)學生歸納出的話出現(xiàn)欠缺時,我在學生說完后再規(guī)范完美他的表達。
讓學生思考一會,然后再回答,或許你現(xiàn)在覺得浪費了一分鐘或兩分鐘,但是我們留給學生的卻是一個回答前先思考的好習慣。所以在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要學會等待,給學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機會,耐心、細心地傾聽學生、了解學生,讓學生從敢說到會說。
三、教師要有恒心,讓學生“能”說
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它必須經過持之以恒的訓練才能得以提高。一年級學生往往需要反復強調某一知識才能熟記或運用自如。數學課堂上,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也是如此,只是訓練一兩次,學生并不能完全靠自己清晰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樣,也并不是每次都很好的表達。所以,教師要有恒心,要給學生提供說話的機會并引導學生說,讓學生能有機會表達自己,讓學生有話可說;能做到經常性地有效引導學生說,說好;不厭其煩地強調讓學生把語言表達連貫,說正確,說清楚,說完整,讓學生變成數學語言表達的能手。
我也會經常制造機會讓學生做回小老師,如教學看圖列式題型時,我會給學生機會,讓他們上前面來當小老師,把解題思路,或是自己的想法講給同學們聽。通過條理化敘述,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增強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可謂一舉兩得。另外,我還會讓學生以同桌間相互說,組內討論的形式進行語言交流,盡量多地制造機會讓學生多說,說好,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語言表達能力。
為了培養(yǎng)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興趣,我不光在課堂上注重訓練,我還要求學生回家跟家長說說今天數學課學到了什么,今天自己再數學課上表現(xiàn)怎樣,其他同學表現(xiàn)怎樣等。我還要求學生在家中,或出外,如超市等,尋找其中的數學關系說給家長聽,這樣對學生也是鍛煉。學生在這樣的交流中,不僅鞏固了數學知識,學會反思自己的學習,還培養(yǎng)了他們使用數學語言的習慣、提高數學語言表達的能力,體驗數學的樂趣,逐步促進自己的數學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讓學生從會說到能說。
四、教師要有愛心,讓學生“樂”說
一年級學生年齡雖小,但他們也有很強的自尊心和好勝心,他們不希望被老師責備,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贊揚。所以,教師要有愛心,當學生講錯或講的不好時,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不要一味批評、斥責,說話語氣要委婉,細心指導糾正,鼓勵學生再接再厲;當學生講的好,講的精彩時,要及時表揚,帶動下面的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同時我注意教育學生認識到嘲笑別人是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明白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都是難免出錯的,不應該嘲笑別人。這樣既鍛煉了孩子的數學語言,又讓學生體會了成功的喜悅和自豪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信心,讓學生樂于表達。
對于一些學困生,我降低難度,從基礎抓起。學困生也是愿意與教師親近、交流的,所以課后我常會親切地握握他們的手,摸摸他們的頭,并借此機會給他們提供一些具體的事物來練習。如獎勵學生幾粒糖,引導學生說“我的左手有2粒糖,右手有1粒糖,一共有3粒糖”。這樣的交流學生能同時獲得身心的滿足,自然也會變得樂于表達了。
總之,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是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思維訓練的基礎。作為一名一年級的數學老師,要有信心、耐心、恒心和愛心,從點滴做起,從基礎抓起,讓學生敢說、會說、能說、樂說,讓學生在數
學語言表達的培養(yǎng)與訓練過程中發(fā)展思維,促進學習。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qū)鱸鄉(xiāng)實驗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