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軍
幼兒教育新《綱要》關于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從這一表述中,我們獲得這樣的信息:數學教育的價值已不再注重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注重幼兒情感體驗和如何培養(yǎng)兒童在探究學習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他的生活教育內容博大無比。他告訴我們,教育要面向現實生活,才能顯示成效。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幼兒園數學教育實際上都是數與形的教育,我們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中到處都隱含著數與形,只要教師善于發(fā)現、善于捕捉教育契機,就能充分利用生活環(huán)境中提供的數學材料,引導幼兒學習數學知識。幼兒園的自然環(huán)境中有數也有形體,室內的門窗、桌椅、樓梯,室外的花草樹木等,教師可以根據數學活動目標,利用這些材料引導幼兒發(fā)現、學習數學知識。大自然就是一個大課堂,它為孩子的學習提供無窮的資源,我們應充分地利用這些資源。
而且我們也要常常抓住時機,開展隨機的數學教育活動。如請幼兒在吃飯前分碗,又能給幼兒鍛煉的機會,也能增強他們的數學能力。我們班吃飯時分成10桌,每桌上都坐4個人,每人兩個碗。如果桌上是4個人,就需要去數兩個“4”的碗,一開始孩子們會從1數到4,再從1數到4地數兩次,現在,我發(fā)現有的幼兒能一次性地數8個碗,有一次,我問一個小女孩:“你怎么知道自己數對了呢?”她回答我:“兩個‘4就是8啊!”我心中一樂,哎,她居然知道了4和4合起來是8。幼兒的認知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性為主的,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讓幼兒自己親身體驗,讓幼兒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到數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二、教學環(huán)境生活化
根據幼兒期思維發(fā)展的特點,小班幼兒處于思維發(fā)展的感覺運動水平,中、大班幼兒處于感覺運動階段向具體形象階段發(fā)展的思維水平,因此幼兒很難掌握抽象的數學概念,教師最好讓幼兒通過和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進行數學學習。所以課前要為幼兒準備各種各樣的嘗試操作的材料。例如:在小班數學活動《給圖形寶寶排隊》中,我為幼兒設計制作了生動形象的圖形寶寶,創(chuàng)設了開火車的游戲情境,引導幼兒在開火車的游戲中學習將圖形寶寶按形狀特征分類和排序?;顒又薪處熛茸層變嚎匆豢?、比一比,讓幼兒意識到圖形寶寶的兩種特征以后,再讓他們進行分類,鼓勵幼兒依據不同的特征(形狀、大?。┓謩e把圖形寶寶送到合適的車廂里,這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操作的目的性,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把幼兒當成合作伙伴,在平等的關系中,幼兒的心理上感受到安全、放松,加上環(huán)境上的寬松、和諧,幼兒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充分地“學”和“玩”,顯得興致勃勃,非常的愉悅。
三、教學過程生活化
由于幼兒樂于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我們就應當盡量使數學教學過程生活化。在以往的數學教學活動中,老師要準備大量教具,象變戲法似的,將教具一件一件地拿出來用,生怕順序打亂了影響整節(jié)課的效果,為了上課而上課,一個活動下來,自己往往累得滿頭大汗,而幼兒被眼花繚亂的教具搞得暈頭轉向,被教師牽著鼻子走,知識掌握情況不甚理想。作為教師,我覺得更應該具有一種敏銳的分析和觀察應變能力,捕捉發(fā)生在幼兒生活中隨時出現的教育契機,選擇現實生活中的自然物品作為部分數學活動的操作材料,既受幼兒的喜愛,又更具有變通性。其次,教育活動情節(jié)的設計要貼近生活,幼兒的數學學習活動是在教師所設計的情節(jié)的引導下產生展開的。如果教師所設情節(jié)是幼兒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能喚起相應體驗的,幼兒的興趣會更濃。如:請幼兒按穿鞋子的種類排隊,進行分類、排序記數、比較、制作標記等訓練。我還可以利用戶外活動玩排隊游戲,從高到低怎么排?從低到高怎么排?按一男一女怎么排?按兩男一女怎么排?……并鼓勵幼兒想出多種排列方法。在這之后,我又提出:“生活中什么場合要排隊”等問題組織幼兒討論,同時請幼兒回家找可以排隊的物品,看誰找得多,并且?guī)У接變簣@來,與其它小朋友一起玩排隊游戲。這樣,教師也可從制作材料的繁重任務中解脫出來,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幼兒的觀察指導中。
四、教學內容游戲化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把抽象的數與生動活潑的游戲緊密結合起來,能使幼兒自發(fā)地應用數學,獲得數學的經驗。如在學習單、雙數及相鄰數時,我利用《找朋友》的游戲,讓孩子自己設計游戲,單、雙數以桌子兩邊為界,單數回單數的家找朋友,雙數回雙數的家找朋友。此外,玩撲克牌游戲,將幼兒分組玩牌,使孩子們在歡樂的氛圍中,練習了認數和排數的能力。此外,區(qū)域游戲中,也有大量的學習機會。教師通過精心組織以上的游戲,使幼兒在游戲中了解游戲的規(guī)則,在執(zhí)行規(guī)則中又發(fā)展了控制能力,形成了科學嚴密的思維習慣。既使幼兒的身心得到了極大愉悅,同時通過孩子愉快的情緒體驗,獲得了數、形的經驗和知識,形成了初步數的概念。
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教育”是一份寶貴的教育財富,對幼兒園數學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教師選擇的教材、情節(jié)貼近幼兒的生活,注重讓幼兒感受并喚起生活的體驗,就會引起幼兒濃厚的興趣。在傳授數學知識和訓練數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教師引導幼兒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為自己的生活服務。這樣的設計,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的需要,使他們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得更緊密。也讓數學教學充滿生活氣息,真正調動起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生活中處處有教育,我們要把教育與幼兒的生活聯系起來,要把數學的概念融入到生活中去,把生活中的元素搬到課堂教學中來,相輔相成,有機整合,讓數學活動更生活化更游戲化,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促使幼兒輕松主動地學習數學。
【作者單位:昆山市機關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