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峰
張抗抗作為知青女作家擁有著八年的北大荒生活經歷,或許正是這片神奇和蒼茫的黑土地賦予其靈感,讓她當年摸索著走上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曾經有人評價她是“像水一樣流動著的女人,富于變化且常變常新”。這句簡短的評價不僅概括出她行走于大江南北的人生軌跡和她所具有著的女性流浪精神,而且也概括出她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創(chuàng)新精神。對人性的思索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出發(fā)點、落腳點和創(chuàng)新點,小說《白罌粟》和《殘忍》中對人性惡的血淋淋的揭露就是一個突出的表現(xiàn)。她的中篇小說《殘忍》與短篇小說《白罌粟》相比,是對人性惡的進一步升級和創(chuàng)新,將一個個殘忍、丑陋的精神內核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小說《殘忍》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連長傅永杰作惡多端,后被知青牛錛和馬嶸給活埋了,為了阻止工作組追認連長為烈士,重情講義的牛錛獨自承擔了罪與罰。小說《殘忍》是作者對真實故事不斷進行反思、批評和超越之后的結晶,寫作的目的不僅是表層結構上的揭示荒誕和瘋狂歲月里人性惡的種種表現(xiàn),而且也是從深層結構上引導讀者進行人性惡的反思、批判以及超越。作者對人性惡的反思、批判和超越是從感性和理性兩個維度展開的,感性和理性自身的畸形和片面發(fā)展以及二者之間的不協(xié)調作用共同導致了人性惡的產生,從而使小說富有著感性與理性的張力美,使文章升華為一顆貯滿哲理的璀璨珍珠。
人是感性與理性的統(tǒng)一體,感性與理性的和諧統(tǒng)一才能塑造出完美的人性,任何一方的畸形、片面發(fā)展以及二者的不和諧作用都可以導致人性惡的產生?!掇o?!分袑Ω行缘慕忉屖?“在實踐中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而產生的感覺、知覺和表象等直觀形式的認識?!睆倪@句精煉的概括中可以看出,感性強調的是感覺性、形象性和直觀性。一般意義上來說,感性往往因為看不清事物的內在本質,所以它又具有著盲目性的特點。此外,人的內心世界復雜多變,當人的某種情緒過于激動時,感性就會表現(xiàn)出某種沖動性。
“那么什么是理性呢?一般指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或發(fā)展活動。意思和感性相對,指處理問題按照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自然進化原則來考慮的態(tài)度,考慮問題、處理事情不沖動,不憑感覺做事情?!崩硇跃哂兄橄笮?、概括性和理智性的特點,能夠在尊重事物客觀規(guī)律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與感性的感覺性、形象性、直觀性、盲目性和沖動性形成鮮明對比。作者在小說中將“狼”這一富有著北大荒地域色彩的動物加以巧妙地運用,具有著鮮明的人格象征意義,將牛錛、馬嶸和連長鮮明生動的刻畫為披著人皮的狼。人性的狼性的爆發(fā)是感性和理性相互作用的結果,既感性壓倒理性、感性沖破了理性規(guī)則的束縛。
1.擬物手法下的人:披著人皮的狼。人性的狼性是人性惡的突出表現(xiàn)之一,狼性使人具有著殘忍、兇狠的性格特征。工作組對連長傅永杰失蹤的原因展開初步調查時,知青提供的線索就包括連長被狼給報了私仇的描寫?!暗樽永镉欣?,白臉瘸腿的那種,記人仇。去年傅正連想弄張狼皮褥子,帶人下過狼夾子,夾住過一只小狼,那老狼拖著夾板跑了,后來每到半夜常在連部四周嗥叫,也許就是那只老狼等在了路邊,撕回去一張人皮褥子,報了它的私仇?!边@段文字富有著豐富的內涵:首先,狼具有著記人仇的特點,為后來敘述牛錛和馬嶸的復仇行動埋下了伏筆,影射出牛、馬二人人性狼性的一面;其次,連長想整一張狼皮褥子可以折射出他人性的殘忍和貪婪,喪失了人類應當具有的人性的善良和美好;再次,狼撕回一張人皮褥子象征著連長后來被牛錛活埋,以惡制惡,殘忍至極;最后,也可以看出作者在這里運用了擬物手法,將牛錛和馬嶸比擬成殘忍、兇狠的老狼。
小說中連長在被推下井底時,也有將其比擬為狼的形象描寫,“傅正連突然像只孤狼一般惡狠狠嚎叫起來。好你們這兩個兔崽子王八蛋,等老子回去再同你們算賬!你們敢這樣整治我?不要命了!死罪沒跑!”作者在這里也將連長比擬成了狼,讀者從這里可以管窺出連長兇狠、殘忍、霸道的狼性;同時,也為連長后來交代自己犯下的累累罪行奠定了基石。在小說中,作者將牛錛、馬嶸和連長刻畫成披著人皮的狼,是因為她看清了荒誕歲月里人性具有著狼性的精神內核,也是對真實故事中所包含著的人性惡不斷進行反思、批判和超越的結果。
2.感性的膨脹:狼性的凸顯。感性與理性的和諧統(tǒng)一才能形成完美的人性,實現(xiàn)人的自由、和諧和全面發(fā)展。席勒在《美育書簡》中論述感性與理性之間的關系時提到:“直觀的知性和思辨的知性現(xiàn)在敵對地占據(jù)著各自不同的領地,互相猜忌地守衛(wèi)著各自的領域。不是這一邊旺盛的想象力毀壞了知性辛勤得來的果實,就是那一邊抽象精神熄滅了那種溫暖過我們心靈并點燃過想象力的火焰?!笨梢钥闯觯諏τ诟行耘c理性之間矛盾關系的認識是比較深刻的,看到了感性片面和畸形的發(fā)展對理性具有著巨大的破壞力,理性的過渡膨脹會導致人情的冷漠和生活的單調、枯燥。
連長傅永杰作惡多端,不論是企圖強暴女知青楊泱,還是對不聽話的知青進行的拷打,都是感性與理性相互斗爭和作用的結果,確切的說是感性壓倒理性的結果。當感性沖破理性藩籬的束縛,連長的本能和欲望就得到了永無止境的滋長,人性的狼性就會凸顯,人性惡就會觸目驚心的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牛錛的瘋狂舉動更是將感性膨脹推向了極限,“牛錛的臉色突然由青發(fā)紫,整個脖頸都變得黑紅黑紅。他將手中未燃盡的煙猛地往井里一扔,抓起腳邊一塊干硬的土疙瘩,往傅正連腦袋上狠狠砸下去。傅正連哎了一聲便癱倒在泥水里。牛錛又抄起腳邊的鐵鍬,劈頭蓋臉地把泥土向著井里揚去。鐵鍬發(fā)了瘋一般旋轉著,揮舞著,實沉而厚重的黑土,如同推土機的鏟斗,往井中狂瀉一氣?!贝丝膛eQ的感性沖動已經膨脹到了極點,道德、法律的神性光輝在他的內心世界已經蕩然無存,或許唯一的理性就是連長作惡多端死有余辜,將潛意識中的人性惡赤裸裸的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馬嶸在牛錛瘋狂的活埋連長時,他沒有給予及時的勸告和阻止,任由牛錛發(fā)泄自己怨恨和殘忍的本能沖動,實質上就是默默許可。也許當時他在內心世界進行著復雜的思想斗爭,但是最終也是感性壓倒了理性,喪失了人類應有的理智,成為一個牛錛思想和行為上的幫兇,人性的狼性也暴漏無遺。
感性的膨脹造成狼性的凸顯,人性的殘忍和兇狠充斥在讀者的腦海里。作者作為一個心靈家園的守護者,實質上是向世人發(fā)出了反思、批判和超越人性惡的吶喊聲。她看清了荒誕歲月里感性過度膨脹的現(xiàn)象,感性擺脫了理性的束縛,人性惡包圍著人們的外部世界和內心世界。旨在呼吁理性的回歸,回歸到感性與理性的和諧統(tǒng)一,形成完美人性。
感性強調多樣性和變化性,理性強調普遍性和統(tǒng)一性。感性能夠使單調枯燥的生活變得生動形象和豐富多彩,也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的交流和溝通。理性能夠按照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辦事,避免實踐的盲目性、沖動性和片面性,充分發(fā)揮人的自覺性、自主性和能動性。但是,感性的畸形發(fā)展會導致個人主義盛行,注重感官享樂;理性的片面發(fā)展不僅會壓抑個性,而且受現(xiàn)實中功利因素的影響,當把理性僅僅作為實現(xiàn)目的最大化的手段或工具時,也就更進一步產生了現(xiàn)實社會中人們的急功近利、人際關系的冷漠和精神世界的沙漠化?;伟l(fā)展的感性和理性相互作用形成畸形的人性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狐貍具有著狡猾、奸詐和貪婪的性格特征,人性的狐貍性是小說中人性惡的另一個突出表現(xiàn)。與人性的狼性形成原因不同,人性的狐貍性是感性和理性自身片面、畸形發(fā)展并相互作用的結果。小說中在連長被陷害之前,就有一段有關狐貍的精彩描寫?!罢f來也怪了,剛才我們路過這兒,看見一只狐貍,兜來兜去地繞圈子,我們去追,它一家伙猛跑,一竄就竄到那眼井里去了… … 這是只銀狐吶,沒看過電影嗎?那銀狐皮的大衣領……傅正連兩只迷迷糊糊的小眼睛,忽地閃出狐貍般幽幽的綠色?!边@段描寫既流露出牛錛和馬嶸狡猾、奸詐的狐貍性一面,又刻畫出傅正連貪婪的狐貍性一面,將三個人物的精神內核的一個棱角生動、鮮明的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工作組對連長傅永杰失蹤的事件開展調查時,表現(xiàn)出了偏袒和包庇態(tài)度,認為知青提供的線索毫無參考價值。對于連長收藏的煙酒、手表等,要求每個知情者守口如瓶。認為被連長整過的人都有報復動機,一一進行審查,急于定論,并打算將連長作為光榮犧牲的烈士報上去。究其原因在于,十三連作為建團以來全團連續(xù)兩年的先進典型,提供上來的線索和調查結果不僅對傅永杰不利,而且也對團部有百害而無一利。工作組的感性和理性變成了維護團部和傅永杰利益的手段和工具,人性的狡猾和奸詐就突顯出來了。連長傅永杰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欺下媚上,成為一個人性狐貍性的標志人物。行賄、受賄、拷打知青無惡不作,但最終目的是為自己攫取最大化的利益。感性的片面發(fā)展讓他自私自利,個人主義盛行;理性的畸形發(fā)展讓他把理性作為實現(xiàn)最大利益的手段和工具,變得貪婪、殘忍、冷漠。后來走上經商道路的馬嶸,也具有著人性畸形化的鮮明特征。二十年后認為兄弟當年重情講義的行動沒有太大價值,僥幸的認為沒有牛錛的慷慨就義和楊泱的永久失蹤就成就不了自己逍遙成功的人生?;位母行宰屗A粼诟泄傧硎?、本能釋放的層面,工具化的理性讓他執(zhí)著于金錢的追逐。從而變得利益熏心、貪圖享樂、人情冷漠和精神荒蕪,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充斥著他的整個靈魂世界。
感性和理性的扭曲化發(fā)展和相互作用,形成了人性的狐貍性,使人變得自私冷漠、狡猾奸詐、貪婪無恥、拜金享樂。人性的狐貍性使人的物質世界得到極大豐富,精神世界卻變得極度空虛、無聊和荒蕪。人性的美好和善良幾乎喪失殆盡,人性惡卻明目張膽的出現(xiàn)在世界的角角落落。人類被緊緊地束縛在了此岸世界的是非功利關系當中 ,離彼岸世界的靈魂皈依之所和心靈棲息之地也就越來越遠了。作者作為社會良知的脊梁,在這里也發(fā)出了反思、批判和超越人性惡的呼聲。
總之,《殘忍》作為知青女作家張抗抗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中人性的狼性和人性的狐貍性是人性惡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她將人性惡推向了人生的解剖臺,并從感性和理性兩個維度進行了血淋淋的剖析,看清了感性和理性片面、畸形發(fā)展和相互不協(xié)調作用才是荒誕歲月中人性惡產生的根源,富有著感性和理性的審美張力,將文章升華為一顆貯滿哲理的貝殼,旨在引導人們不斷反思、批判和超越人性惡,追求真、善、美,守住精神家園的棲息地,綻放出人性光輝的靈性和神性,形成完美人性,實現(xiàn)人類的自由、和諧和全面發(fā)展。
[1]孟曉云,張抗抗.在南北文化中行走[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04-18(2).
[2]辭海[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
[3]公隋.沉思錄 告訴你的88條人生智慧[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4]張抗抗等.殘忍[M].北京:臺海出版社,2001,11.
[5]席勒.美育書簡[M].徐恒醇譯.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