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高新技術的不斷提高,從小培養(yǎng)學生對于信息技術手段的熟練掌握,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的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特別是隨著素質教育實施的不斷深入,未來教育更加注重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在這樣的形勢下,創(chuàng)新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從教學角度來講,小學的信息技術本來就是一門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學科,對于實現(xiàn)素質教育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進一步認清形勢,理清思路,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模式,促進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現(xiàn)新發(fā)展。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創(chuàng)新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水平和效果,核心就是要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樂于學習。因此,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必須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從小學生的個人特點出發(fā),設計一些帶有游戲性質的教學內容,徹底抓住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將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課堂教學任務有效地結合起來。比如,在進行文字編輯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文字編輯的內容和形式,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編寫小故事,然后逐一在臺前進行展示,這樣就提高了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主動性。同時,也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對計算機知識和產生過程的講解,讓學生們對計算機技術產生和發(fā)展歷史有著全方位的了解,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二、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學習
在充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之上,就必須對學生學習主動性進行提高。因為,計算機技術是一項非常重視獨立操作的技術,如果單純地對學生進行灌輸和統(tǒng)一教學,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掌握能力將會受到嚴重的限制,能力也無法進一步得到提升。圍繞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學習這一重點,老師要進一步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要高度予以重視,尤其是在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一定不能過分注重專業(yè)性,而是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來進行合理安排。例如,在教授學生使用“畫筆”時,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制作新年賀卡、個人信件等,并鼓勵他們將自己的學習成果贈送給家人和朋友,提高學生們學習的成就感。
三、鼓勵學生進行團隊學習
信息技術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講,很多知識都是枯燥無味的,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針對這些特點,我們可以將學生們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對每個學習小組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們自己組織學習過程,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有效的開展討論,這樣通過團隊合作和溝通,有利于激發(fā)學習熱情。同時,教師也可以對每個小組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評比,對完成情況較好的小組進行獎勵,對沒有完成任務的小組進行鼓勵,并對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講解,這樣就提高了學生提高知識的針對性,并通過這種靈活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之間的配合意識和團隊意識,發(fā)揮不同學生的個人特點和長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欲望。
四、進行分層次教學
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來講,必須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個人特點不盡相同,必須進行分層次教學,否則就無法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具體過程中,絕不能簡單地進行一刀切,要充分照顧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特點,進行分層次教學,使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接受知識。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特點,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讓學生們都能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學習計劃,最終實現(xiàn)共同進步,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多地感受到信息技術知識的無窮樂趣,減少對計算機知識的排斥。
五、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信息技術是一項比較抽象和枯燥的學科,這對小學教學來講是一個難點問題。由于小學生大多對具體和形象的知識感興趣,針對這種現(xiàn)實特點,廣大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者,必須要研究如何將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感性生動的趣味知識。因此,就必須要借助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比如可以運用多媒體、網絡等信息技術,將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制作成幻燈片,將計算機的相關操作知識分解為操作圖像,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于操作知識的理解力。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演示操作,增強學生的直觀理解,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阜新市細河區(qū)四合鎮(zhèn)中心小學 遼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