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白楊
2013年全國高職高專四批(二)錄取分數(shù)線為200分,我校錄取的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英語高考成績在50分以下(總分為150分),英語基礎普遍較差。為了真正實現(xiàn)高職英語教學要求與目標,英語教師必須首先分析學生的英語學情,以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措施。
一、高職生英語學情分析
在開學之初我對所擔任的信息工程學院教改專業(yè)八個班級共305名學生進行了英語學情調查,結果如下。
(一)詞匯量匱乏。
調查結果顯示:95%以上的學生英語詞匯量不足1000(高中生應具備4000個單詞),大部分學生由于詞匯量有限,課堂上無法進行正常的聽、說、讀、寫、譯活動。
(二)語法基礎薄弱。
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對最基本的英語語法知識如詞類、句子成分及結構都不了解,更不會運用動詞時態(tài)、從句、非謂語動詞、虛擬語氣及倒裝等較復雜的語法規(guī)則。因此,他們對較長和較復雜的句子無法進行正常的閱讀和翻譯。
(三)英語學習缺乏興趣。
由于英語基礎較差,大多數(shù)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少數(shù)學生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將英語當做苦差事完成,往往帶著消極情緒上課,而《大學英語》是必修課程,為了完成學分,他們被迫學習英語。
(四)學習方法不當。
調查顯示,很多學生沒有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他們課前沒有預習習慣、課堂上不會做筆記、課后也不及時復習。由于學習方法不當,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約有80%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自信,他們在課堂上非常緊張,往往沉默不語,一言不發(fā)。
二、對策
針對以上學情,在教學中主要采取以下對策:
(一)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
1.高職英語教學應緊貼專業(yè),突出專業(yè)性和實用性。
高職英語教師應首先了解所帶班級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與規(guī)格,了解學生未來工作崗位對英語基本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將英語教學與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緊密聯(lián)系起來,真正做到讓學生“學以致用”?;谶@一點,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因專業(yè)施教”,不同專業(yè)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靈活掌控教材,精心準備與專業(yè)相關內容,增加未來工作崗位中實際應用的真實語料,既能提高語言能力,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技能,同時也將學習內容與工作內容相結合,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對接,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最大限度地將專業(yè)課知識滲透到英語教學中,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會感到很新鮮、實用,從心理上減少對英語學習的抗拒感,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
2.教學方法多樣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备呗氂⒄Z教師應精心組織教學,通過多種途徑不斷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學中可進行單詞拼寫競賽、課文朗讀比賽、單詞趣味記憶法、英語短劇或音樂表演等多種多樣的競賽。課堂上適當?shù)母傎?,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xiàn)欲望。此外,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運用多媒體教學容易把學生帶入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為學生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使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富有感染力。
3.關注學生情感,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
學生只有對所學課程懷有積極的態(tài)度,才能保持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學應做到:(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2)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特別是學習有困難或性格內向的學生,盡可能為他們創(chuàng)造發(fā)言的機會并及時進行鼓勵,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二)注重詞匯、語法教學,夯實學生英語基礎。
根據(jù)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這一情況,教學中應幫助學生積累詞匯,要求學生掌握所學詞匯并經常進行檢查,同時課堂上給學生補習語法,讓他們掌握基本語法規(guī)則。這樣才能為英語的聽說讀寫譯打好基礎,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三)注重學法指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高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原因之一是學習方法不當,因此教學中首先應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授之以漁,從讓學生“學會”變?yōu)椤皶W”。具體做法是:
1.指導學生課前預習。
大學英語由于詞匯量較大,語法較復雜,因此,對學生來說,課前預習尤其重要。每次課前我都指導學生認真預習,如:要求學生利用工具書預習生詞,給學生布置問題去思考和討論等,下次上課課前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計入學生的平時成績。
2.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
(1)幫助學生制定學期目標和階段性學習目標并時時督促他們的學習。
(2)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并根據(jù)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1)給學生提供合適的參與機會,鼓勵他們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錯誤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
(2)課堂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
(四)注重文化輸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英語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工具學科,更是一門人文素養(yǎng)課。英語教學不僅具有獲取信息、積累知識、培養(yǎng)能力、開發(fā)智力的價值,而且具有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價值。英語教學的意義絕不僅僅在于交給學生一些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要通過一篇篇凝聚著作家靈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類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響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種浸潤著人文精神的英語教育才是英語學科性質的完整體現(xiàn)。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文化知識的滲透,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人文工具課的作用。
(五)注重品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
英語不僅是一門語言學科,而且是一門德育學科,英語課本中含有豐富的德育內容。因此,教學中應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識為載體,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
(六)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
評價可以使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學中應對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進行評價,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提高。通過評價,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七)加強學習。
“親其師,信其道”,“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高職英語教師平時應加強對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和專業(yè)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yè)水平,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努力做一名反思型、研究型、學者型、專家型的教師。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3]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4]周可榮,龔麗英.個性化教學和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J].外語界,2006(1):46.
[5]郭莉萍.基于學情分析的高職大學英語教學心得[J].科教文匯,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