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山西大同大學教務處,山西大同037009)
高校分類應從“本科教學工程”抓起
——兼論應用型本科的“本科教學工程”建設
李春燕
(山西大同大學教務處,山西大同037009)
探索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制定分類管理辦法,克服同質化傾向,推動地方高校轉型發(fā)展,是新形勢下我國高等教育分類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從目前來看,導致高校千校一面的原因很多,但管理層面上的分類指導和要求是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從分析過去“本科質量工程”實施情況入手,提出了高校分類須從“本科教學工程”抓起的一些政策思路和辦法.
高校分類;分類要求;本科教學工程
為了貫徹落實胡錦濤同志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進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大力提升人才培養(yǎng)水平,教育部針對當前影響和制約質量提高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突出問題,圍繞高校承擔的歷史責任和使命,出臺了《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三十條具體措施,并強調要探索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制定分類管理辦法,克服同質化傾向,進一步明確了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發(fā)展階段,高等教育要分類發(fā)展、分類指導、分類管理;同時還強調要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模,逐步建立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需要的應用性高等教育體系.2014年2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的引導部分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的戰(zhàn)略部署,進一步突破了傳統(tǒng)的以學術型人才為主的認識局限[1].這些具有導向意義的戰(zhàn)略措施和政策,對構建更加合理的高等教育結構,引導地方院??茖W合理定位,面向地方、服務地方,樹立科學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推動地方高校轉型發(fā)展,建設中國特色應用技術型大學,為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就目前來看,由于長期受精英教育辦學理念、教育思想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影響,高等教育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大多還停留在對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的認識上,呼吁聲高,見諸行動少.總體上看,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理念尚未完全確立,改革的廣度和深度不夠.在宏觀管理層面上,教育行政部門對于本科教學工作的宏觀指導,還是采取大一統(tǒng)的政策措施,沒有體現(xiàn)分類指導的原則,具體表現(xiàn)在如特色專業(yè)建設、精品課程建設、教材建設等的項目建設上,客觀上導致了“千校一面”.在微觀操作層面上,許多地方本科院校定位缺失,在人才培養(yǎng)上依然遵循傳統(tǒng)觀念,沿用傳統(tǒng)做法,使用傳統(tǒng)方式,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學術型人才培養(yǎng)為目標,而不是根據(jù)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對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以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為目標,最終難以克服“同質化”.
要想徹底扭轉“千校一面”局面,加快高等教育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切實建立起學術性高等教育和應用性高等教育兩大體系,除需要靠實際承擔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任務的廣大地方院校自覺行動外,從現(xiàn)實情況看,更重要的還在于有效發(fā)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盡快建立起高校分類體系和分類管理辦法,盡快制定出專業(yè)類質量標準,并從基礎抓起,分類實施本科教學工程,以此來引導地方本科院校步入應用型本科的辦學軌道上來.
“十一五”期間“本科質量工程”建設,抓住了影響本科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選擇具有基礎性、全面性、引導性的項目,推動了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初步形成了國家、?。▍^(qū)、市)、校三級“本科質量工程”建設體系.但是從高等教育分類的視角來看,國家、?。▍^(qū)、市)級質量工程主要建設項目對舉辦應用型本科的地方院校特別是新建本科院校的指導、引領和示范作用不強,甚至帶來了負面影響.
1.1 特色專業(yè)建設方面
項目的宗旨是根據(jù)國家經濟、科技、社會發(fā)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引導不同層次、類型的高校根據(jù)自己的辦學定位,確定自己的專業(yè)特色.但從評審出的國家級本科特色專業(yè)建設點來看,“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省部共建院校以及辦學歷史長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居多,而舉辦應用型本科的地方本科院校數(shù)目不多,而且多數(shù)是重點學科或重點建設學科所屬的本科專業(yè),能突出應用型本科特色的則很少,似乎歷史長、實力強、“高水平”、高層次即特色.如山西省的本科特色專業(yè)或品牌專業(yè),是辦學歷史較長的“老八所”院校占去了絕大多數(shù),這樣的特色專業(yè)難以起到示范、引領作用,不利于調動地方本科院校按照自己的辦學定位建設特色專業(yè)的主觀能動性.
1.2 精品課程建設方面
課程建設是本科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建設項目.從2003年4月開始,作為“本科質量工程”的先期啟動項目,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精品課程建設,形成了國家、?。▍^(qū)、市)、學校三級精品課程建設體系,全面推動了課程建設工作.從數(shù)量上來看,2003到2007年間建設了約127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在這些國家級精品課程中,占高校絕大多數(shù)的、主要承擔應用型本科教學任務的地方本科院校所占比例很小.如山西省“十一五”期間的省級精品課程,辦學歷史較長的“老八所”院校占了72%,其余本科院校只占了28%.從內容來看,這些精品課程從課程設置理念、編排體系、教學方法要求到課程評價體系仍然是精英教育模式下的產物,大多是針對學術型人才培養(yǎng)的課程,而真正適用于應用型本科的、具有“應用型”特征的精品課程則少之又少.這樣的精品課程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引領、示范作用不強.從精品課程的評審來看,按“五個一流”設置的指標體系,評審標準相對籠統(tǒng),目前只有本科和高職高專兩種標準,缺乏針對應用型本科的評審標準,客觀上導致了“千校一面”的同質化.再從校級精品課程來看,由于受國家和省級精品課程的影響,往往不顧自身的辦學定位,忽視了培養(yǎng)目標和規(guī)格,只是盲目照搬國家和省級精品課程評審指標與辦法,在教學內容上過分注重知識的量化和信息化,在方法和手段上片面追求技術化和形式化,弱化了課程在教學中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提升作用,不能彰顯特色,失去了個性,從而很難保證課程建設在人才培養(yǎng)中應有的作用.另外,從精品課程的學科分布來看,也存在著理工大于人文社科的現(xiàn)象.這種不均衡現(xiàn)象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精品課程建設缺乏分類指導和長遠規(guī)劃.
1.3 教材建設方面
教材是體現(xiàn)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是課程的具體化.課程是通過教材的中介形式在教學中“流通”而付諸實踐的.作為教育過程的重要要素之一,教材的質量不僅直接體現(xiàn)著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的發(fā)展水平,也直接影響著高等教育質量.因此在“本科質量工程”中將教材建設作為一個重要建設項目無疑是非常正確的.審視“十一五”期間,國家、?。▍^(qū)、市)和校三級教材建設情況,也沒有從高校分類的視角鼓勵和引導編寫出版適合不同類型高校需要的、不同風格和特色的教材.2007年《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指出:“啟動萬種新教材建設項目,加強新教材和立體化教材建設,鼓勵教師編寫新教材,積極做好高質量教材推廣和新教材選用工作”.在這一意見指導下推出的“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基本上還是適用于培養(yǎng)學術型人才的“理論體系”教材,即按照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來組織教學內容,將本學科涉及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基本方法與典型事實按照認知規(guī)律進行編排的教材,是過分強調教學內容完整性、系統(tǒng)性和內在邏輯性的教材.應用型本科選用這樣的教材,容易忽視實踐應用,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最終滿足不了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2].再從校級教材建設來看,多數(shù)舉辦應用型本科的地方院校,由于對本科教學評估相關指標體系內涵要求的誤解,在“教材選用和質量監(jiān)管制度”中,不考慮定位與目標,盲目追求“高質量”教材,幾乎都把選用規(guī)劃教材作為硬性規(guī)定.這種狀況對于此類院校深入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專業(yè)綜合改革,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是不利的.
綜上所述,在以往實施“本科質量工程“中,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和觀念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擺脫精英教育模式的束縛,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理念還沒有完全深入人心,因而自覺不自覺地又陷入了同質化.在高等教育全面進入大眾化的當今時代,必須徹底改變這一現(xiàn)狀,建立高等教育分類體系,努力實現(xiàn)高校發(fā)展的多樣化和人才培養(yǎng)的多元化,這既是高等教育貫徹落實《規(guī)劃綱要》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歷史選擇.而要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還要從本科“質量工程”這一基礎性建設抓起,即通過實施基于分類的“本科質量工程”來作政策引導.
2011年7月1日,教育部和財政部聯(lián)合委印發(fā)了新一輪的“本科教學工程”實施意見,啟動了“十二五”期間的“本科教學工程”.在實施中,本文建議:
(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成立專門的“應用型本科教學工程”領導機構,負責“應用型本科教學工程”的分類指導和總體規(guī)劃.
(2)建立國家和省(區(qū)、市)應用型本科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充分發(fā)揮專家的咨詢、評議、指導等作用,組織研究制定應用型本科專業(yè)類教學質量標準,引領和指導應用型本科的專業(yè)綜合改革和質量標準建設.推進地方本科院校從教師隊伍、課程、教材、實踐教學等的一系列應用型本科的專業(yè)綜合改革工作,使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真正成為這些高校的自覺要求和行為.
(3)國家和?。▍^(qū)、市)兩級高教學會應建立應用型本科教育分會,充分發(fā)揮學術組織的作用,組織大多數(shù)地方本科院校作為會員單位,深入開展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研究與改革.有針對性地制定應用型本科教學研究課題指南,進一步促進應用型本科的教學研究與改革工作.
(4)為避免同質化傾向,應進一步細化“十二五”國家“本科教學工程”建設目標、內容和要求,或單列專門針對應用型本科的“本科教學工程”建設項目,單獨管理,單獨列項,單獨評審.充分發(fā)揮國家級項目在推進?。▍^(qū)、市)、校級應用型本科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建設、提高教學質量上的引領、示范、輻射作用.
(5)將精品課程升級為精品資源共享課,并加以分類,建設一批國家和省(區(qū)、市)級應用型本科精品資源共享課,從根本上改變精品課程定位與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不相符的狀況.潘懋元先生曾指出,任何教育的最終效果取決于直接面對學生的課程建設和實施過程,因此課程建設是當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高校分類的依據(jù)是人才培養(yǎng)類型,所以高校分類最終也要落實到與人才培養(yǎng)類型密切相關的課程上[3].因此,建設應用型本科課程是推進高校分類的重要措施.在這方面首先要制定符合應用型本科課程設置特點的精品課程評審標準,科學界定應用型本科精品課程應具備的“五個一流”具體內涵,用評審指標作導向,引導高校積極開展應用型本科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其次,開放教學資源,加強和完善應用型本科課程網絡平臺建設,逐步實現(xiàn)應用型本科精品課程的資源共享,有效發(fā)揮其在應用型本科課程建設中的示范輻射作用.最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高校還要科學制定應用型本科課程建設規(guī)劃,有計劃地分步推進地方本科院校的課程建設工作.
(6)分類實施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建設工作,逐步建立適用于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教材體系.目前教育部已啟動了“十二五”國家級本科教材建設工作,并將鼓勵編寫、出版適應不同類型高等學校需要的不同風格的特色教材,積極推進高等學校與行業(yè)合作編寫實踐教材.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本文建議在此基礎上,和高職高專規(guī)劃教材單列一樣,從“十二五”開始,將應用型本科教材單獨列出,分類實施規(guī)劃教材項目.因此希望把“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設的任務和基本要求具體化,加強對應用型本科教材建設的指導和管理,并在政策支持、經費保障、激勵機制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鼓勵地方院校充分發(fā)揮在應用型本科教材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專家與行業(yè)組織在應用型本科教材建設中的作用,遴選和推出一批示范性的適用于應用型本科的主干基礎課程教材、專業(yè)核心課程教材和實驗實踐類教材,以此來推動國家、省(區(qū)、市)、高等學校三級教材建設,不斷滿足多樣化人才培養(yǎng)需求.
[1]劉博智.推進地方高校轉型發(fā)展建設中國特色應用技術型大學[N].中國教育報,2014-4-28.
[2]吳仁華.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加快新建本科院校改革和發(fā)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0(22):11-14.
[3]潘懋元,周群英.從高校分類的視角看應用型本科課程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09(3):4-7.
責任編輯:畢和平
Classifi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ject"-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in"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ject"
LI Chunyan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Datong University,Datong 037009,China)
It is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lassification to explore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stablish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overcome the homogeneity tendenc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At present,guidance and requirement of management agenc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the homogeneity of universitie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mplementation of"undergraduate quality engineer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policy ideas and method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must starts from"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ject".
classifi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lassification requirements;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ject
G 807.4
A 文章編號:1674-4942(2014)02-0222-04
2014-02-28
山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資助項目(J201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