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久祥
超級媽媽
今天來了一對母女,母親四十歲左右,皮膚黝黑,留著很短的頭發(fā),背個雙肩包。女兒約摸十一二歲的樣子,跟母親的短發(fā)相比,女兒的頭發(fā)特別長,挽起來扎著都過腰了,估計放下來能到膝蓋。
媽媽一看就是個敞亮人,說話非常干脆,噼里啪啦像炒黃豆,沒一會兒,她已經(jīng)把自己和孩子的背景大致介紹了個底朝天。
女兒樂樂,上小學六年級。各方面都挺好,成績不錯、也聽話,就是打小身體不好,三天兩頭生病,病也不是大病,也就是感冒發(fā)燒什么的,去醫(yī)院也查不出問題來。媽媽也愛好心理學,看了好些兒童教育方面的書,了解到有些身體疾病可能是因為心理原因引起的。眼看女兒就要小升初了,怕中考那幾天她身體出問題,于是來找我。
媽媽在一家大型百貨商場里當部門主管,手下管著一百多號人,也算一行業(yè)女強人。說起兒童教育的專業(yè)詞匯也是頭頭是道,據(jù)她說,她已經(jīng)給了孩子盡可能多的愛和科學教育,包括這次帶女兒來看心理醫(yī)生,她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頭腦很開放。
媽媽還在滔滔不絕,我突然覺得有些東西不對,媽媽事業(yè)上很成功,從小對樂樂注意科學養(yǎng)育,似乎是個完美媽媽,但恰恰這一點讓我覺得有些不安:這個媽媽太過完美了,家里家外所有事情她都大包大攬了,爸爸呢?
我婉轉(zhuǎn)地問起樂樂爸爸在哪,她說基本都在外地,忙他自己的事,兩三個月能回一次家。
“你們這樣兩地分居有多久了?”
“從孩子一歲多就開始了。沒事,我都應付得來,孩子我也帶得很好?!睒窐穻寢屗坪醪煊X到了什么,趕緊解釋。
“那樂樂生病時,她爸爸回來嗎?”
“嗯,趕上過幾次,后來怕他擔心,基本就我自己帶樂樂去醫(yī)院,沒告訴他。”
身體不會撒謊
真可以給樂樂媽媽打100分,體貼丈夫,照顧女兒,自己的事業(yè)也沒耽誤。我決定暫時把樂樂媽媽放一放,跟樂樂直接聊一會兒。
樂樂,生病的感覺是什么樣的?
頭疼,難受。
生病時想做什么?。?/p>
就躺著。
媽媽如果在旁邊陪著你,會不會好些呢?
嗯。
如果爸爸也在旁邊陪你呢?樂樂有些猶豫,但還是點了點頭。
我繼續(xù)跟樂樂聊著,話題聚焦在對生病的感覺、對媽媽和爸爸的感覺上。確實像她媽媽說的,樂樂被教育得很好,聽話,懂事。能感覺出來,母女倆感情也很好。但身體是不會撒謊的,有時,身體會把無法說出來的話找機會表達出來。
我想起以前處理過的類似案例,一般是單親家庭,離婚后,媽媽不讓爸爸看孩子或者夫妻經(jīng)常吵架,孩子得到的情感滋養(yǎng)不夠,心里會產(chǎn)生一種自我不承認感、不完整感,當這些感受太強烈時,孩子身體的免疫力會下降。
最容易出問題的是腸胃。心理壓力會讓腸胃持續(xù)緊張,長期的痙攣又導致腸胃炎癥,比如,腸胃的蠕動功能不強導致消化類的疾病,表面呈現(xiàn)的就是胃腸感冒、消化不良。
類似的心身疾病還有哮喘。哮喘是情感上受到壓抑的結果,父親過于嚴厲,不讓孩子表現(xiàn)自己、表達自己的愿望和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孩子長期欲求不滿,非常容易得哮喘類疾病。
心病還需心藥醫(yī)
樂樂的家雖然不是單親家庭,但父親長期的角色缺失可能會導致孩子的不完整感,媽媽雖然也努力去彌補,還是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心身方面的影響。
我謹慎地把我的意見說了出來,樂樂媽媽畢竟是看過很多育兒書籍的,非常好溝通,以前可能是沒意識到,一旦意識到了,也開始采取相應的措施去彌補:比如考慮讓爸爸換一份離家近的工作;平時爸爸雖然不在身邊,可以多打一些電話、視頻聊天什么的,加重爸爸的角色在孩子生活中的分量;中考前,考慮讓爸爸請假回來陪一段時間,都有可能改善孩子的情況。
根據(jù)國內(nèi)有關資料顯示,在綜合性醫(yī)院的初診病人中,有近1/3的患者所患的是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的軀體疾病,但一般人包括臨床醫(yī)生很少把內(nèi)科的疾病看成與精神科相關,心理社會因素很少得到關注?;颊咦约阂埠苌僖庾R到這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但古詩有云:解鈴還須系鈴人,心病還須心藥醫(yī) 。早一點了解相關知識,早預防,早治療,都會對健康有所幫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