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關于高校體育教學
冬季體能訓練與機能儲備探究
楊濤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江蘇蘇州215137)
高校體育教學應將培養(yǎng)學生體育意識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以便培養(yǎng)出合格的21世紀所需人才。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體能訓練是關鍵內容。然而,由于季節(jié)的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就會發(fā)生諸多變化,間接的導致訓練方法大不相同。特別是冬季體能訓練更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這對于提高人體生理機能,改變精神面貌、增強意志意義重大。
體育教學;體能訓練;機能儲備
近年來,伴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所追求的不僅僅是教學內容,還包括教學質量的好壞。尤其是針對體育教學而言,更是希望在培養(yǎng)運動員一技之長的同時,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對此,本文將從冬季體育教學出發(fā),對運動員冬季體能訓練和機能儲備方法和結果進行研究。
眾所周知,北方地區(qū)冬季比較寒冷,由于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也就間接地導致大多數(shù)運動項目處于閑置狀態(tài)。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逐漸借助候鳥式的遷徙方式向南方轉移,先不評價該轉移的教育成效,僅花費費用就不是小數(shù)目。為了能夠在減輕經濟負擔時達到訓練目的,諸多教練開始利用冬季氣候特點,采用循環(huán)式的訓練來為運動員進行身體機能的儲備。
從運動訓練的角度出發(fā),雖然春季屬于倦怠期,但也能激發(fā)出人體活力。如果適當?shù)牟捎每茖W、有效的方法對其進行訓練,使人體相關機能得到有效調節(jié),能大幅度提高該運動成績。因此,須牢牢抓住春季時光,強化自身體能訓練。夏季炎熱,運動過程中會排除大量汗水,消耗身體機能,一旦補充不及時,將會導致運動員出現(xiàn)嗜睡現(xiàn)象,這可以說是運動員普遍存在的生理現(xiàn)象。要想改變這一現(xiàn)狀,應采用相對靈活的方式進行訓練,除加強運動員體能訓練外,還須重點加強和改善運動技能,從而最終達到提高運動成績的目的。秋季,人體機能經過春季和夏季的消耗,到了秋季自然而然成了疲乏期。然而,秋季也是創(chuàng)造成績的最佳時期,將秋季作為收獲季節(jié)是運動教練多年來的工作經驗,是儲備運動員機能的有利保障。冬季,很顯然是較為休閑的季節(jié),將其轉變?yōu)閮淙梭w機能的季節(jié),是教練的首要前提。運動訓練過程中,既不能違背所謂的人體運動規(guī)律,又不能被傳統(tǒng)陳舊習慣所束縛,而是借助科學、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這一自然規(guī)律,從而改變人體適應力,為運動訓練提供可靠服務。下面,本文將采用周期性循環(huán)方式,并結合季節(jié)性特點,將重點放置在體育冬季體能訓練與技能儲備上,確保成效顯著,從而更好地促進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一)研究對象
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該如何提高并完善該教學,是廣大教育學者的重要課題之一。各個高校教育人員也在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踐,探索著符合自身學校的教育方式。筆者將學校運動員40名作為對象,將其分成兩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名,兩組學生的各項資料都不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比如:觀察組運動員身高1.78cm,俯臥撐46個/min,立定跳遠2.6m;對照組運動員身高1.76cm,俯臥撐48個/min,立定跳遠2.4m等,可進行有針對性的比較。
(二)研究方法
兩組訓練人員除進行常規(guī)訓練外,觀察組學員還借助周期循環(huán)訓練方法進行相應的訓練,具體措施為:
第一,訓練時間。入冬后每一周為一個周期,采用相對特殊的強度進行訓練,例如:第一天為小強度訓練,第二~第四天為中強度訓練,第五天為大強度訓練,最后兩天為休息時間,學員訓練時間為半年,訓練結束后再對其指標進行測定。
第二,訓練內容。試驗組學員小強度訓練為俯臥撐、快跑,每組3次,然后安排兩名學員進行推車、足球等訓練。中強度為每天進行往返程跑步、雙足跳、跨欄、滑雪等。大強度訓練除了中強度訓練外,還應加倍訓練杠鈴訓練,每次10次,共3組。
(三)研究結果
將上述訓練發(fā)現(xiàn),兩組學員的各項指標都得到提高,其中,觀察組學員經周期循環(huán)訓練后,100米速度、俯臥撐數(shù)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學員(觀察組100米12秒,對照組100米13秒。觀察組俯臥撐52個/min,對照組俯臥撐45個/min),且立定跳遠也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2.98cm,對照組2.66cm),兩組結果具有明顯差異。這一結果說明:該試驗研究內容符合人體運動訓練相關規(guī)律,具備可行性??蓮囊韵聨c表明:
首先,體能儲備依據(jù)。由于冬季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運動量得到大幅度減少,人體生理機能逐漸減弱,部分機能也在不斷退化。為了能夠保持和增加運動員體能,以便適應運動需求量,采用上述特殊方法進行訓練,能明顯改善和增加運動員機能儲備。并且,該訓練方法具有這樣幾個特點:第一,訓練內容可行性。按照設計模式,冬季所安排的體能訓練,不但促進了運動員力量、素質的發(fā)展,還培養(yǎng)了運動員的協(xié)調性,同時,該訓練方法對加強運動員心肺功能訓練也具有重大意義;第二,訓練強度適應性。冬季所設定的訓練強度,是根據(jù)運動員自身身體特征而定的,該周期循環(huán)訓練方法,在注重強度增加的過程中,也在調節(jié)著訓練的趣味性。另外,在強度訓練的安排上,還格外兼顧了運動員品質的培養(yǎng)和身體機能的發(fā)展。所安排的這些訓練,不僅僅只是單純地符合體育教學實際,還有足夠的能力沖擊高難度的訓練。因此,周期循環(huán)訓練法具有較強的季節(jié)性和身體機能的靈活適應性;第三,訓練方法的靈活性。從周期循環(huán)訓練所安排的訓練內容、訓練強度以及結合冬季特點適當?shù)剡M行冰雪訓練結果上來看,不但克服了訓練過程中枯燥無味的做法,還充分調動了運動員的訓練積極性,通過學員興趣的提高,來改善其神經系統(tǒng)所存在的變異性。因此,周期循環(huán)訓練方法具有科學性和靈活性。
其次,運動員身體機能的變化和穩(wěn)定。通過長期實踐的總結,人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運動可有效改變人類的生理機能。通過冬季進行的特殊訓練,使人類生理機能在相對平穩(wěn)的狀態(tài)下發(fā)生系列變化,從而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最終達到訓練目的。主要表現(xiàn)為這樣幾點:第一,改變能量的消耗和退化。人體能量的消耗可分為自然消耗和運動消耗,對于那些不能長期參加運動的人來說,自身機能會逐漸失去應具備的能力;第二,人體心肺功能的變化和適應。經常參加運動的人,心肺功能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強,而那些不經常參加運動的人,當運動量超過自身承受能力后,由于心肺功能無法適應這一需求,也就間接的導致其出現(xiàn)惡心、嘔吐、乏力等癥狀。冬季進行的體能訓練,不但能激活人類肌肉的惰性,還能在較為低的氣壓下加速肌肉收縮,改善心肺功能,從而達到儲備機能的目的;第三,人類情緒的變化和穩(wěn)定。人類的情緒會伴隨著運動強度的變化而變化,情緒的大幅度波動不僅會影響到機能的儲備,還會給自身運動成績造成直接影響。要想具備較為穩(wěn)定的情緒,就必須通過運動強度的變化來培養(yǎng)。因此,適當?shù)亩倔w能訓練,對于運動強度變化的適應性以及穩(wěn)定運動員心態(tài)來說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從上述所講相關內容得知:由于冬季氣候條件的限制,運動員很難長時間進行體能訓練并儲備機能,也就無法提高自身運動成績。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筆者采用周期循環(huán)訓練方法進行體能訓練,不但能提高運動員自身運動成績,還能充分調動運動積極性,從而達到最終的訓練目的。當然,上述所講內容并不是很完善,還希望相關研究學者和體育教育人員不斷進行研究,以便在確保冬季正常訓練的同時,為運動員創(chuàng)造更好地運動條件,進而促進全面發(fā)展。
[1]閆雪輝.高校體育教學冬季體能訓練與機能儲備[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28(03):135~136.
[2]陳雷.高校體育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的可行性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1,24(10):115~117.
楊濤(1973-),男,江蘇鹽城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及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