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雪
“新加坡,三天還不夠”,在出行之前,我的腦海里就一直回響著這句新加坡旅游宣傳片中的廣告詞。盡管有朋友表示新加坡地方不大,可玩的東西不多,向來喜愛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我也略有疑惑在一個現(xiàn)代化的大都市究竟能發(fā)掘多少有趣的東西,但是待到離開那一天——正好是第四天的早晨,回頭一想,且不說其他,光憑美食都讓人忍不住嘆道:真真是三天還不夠。
滿足中國胃
不說別的,光說吃這一項,新加坡就值得吃貨們慢慢發(fā)掘。作為東南亞一個多種族聚居,多元文化交匯融合之地,新加坡的美食簡直是網(wǎng)絡(luò)天下精華,中餐、馬來菜、印度菜、娘惹菜、西餐,以及各種口味不同,精致非常的甜點(diǎn)和小吃,使得這里成為了老饕不能錯過的天堂。所以說,如果要細(xì)品一番的話,恐怕十天八天都吃不完。
來到新加坡,首推的一道名菜就是黑胡椒炒蟹,這道菜的知名程度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新加坡的國菜了,也是游客來到這里的必吃。跟中國人熱愛的大閘蟹不同,新加坡黑胡椒炒蟹的最佳選項是斯里蘭卡蟹,每只都在一公斤上下,上菜的瞬間能讓人驚掉下巴,因為這大塊頭的螃蟹光憑一只蟹鉗就能有手掌那么大,而且掰開來滿滿都是雪白鮮嫩的蟹肉,啃上一口就讓人頗為滿足。鮮甜多汁的蟹肉,配上香辣嗆口的黑胡椒,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真味。而另外一種做法:辣椒炒蟹,則又有不同,帶有湯汁,辣椒湯汁融合了蛋花和絲絲的蟹肉,最佳吃法是用一盤金銀小饅頭沾著湯汁一起吃,又是一番不可多得的美味。除此兩種之外,食客們最愛點(diǎn)的一道特色菜是麥片蝦,新鮮彈牙的龍蝦蝦球,裹上清脆甜美的麥片,既像甜食,又是一道美味的主菜,正好緩解一下被胡椒和辣椒刺激的味蕾的壓力。新加坡最有名也最受游客推崇的兩家吃黑胡椒炒蟹的館子莫過于珍寶海鮮和無招牌海鮮,兩家在新加坡各大商圈都有分店,因此想要享受一次螃蟹的美味,不妨一試。
總的來說,中國同胞在新加坡絕對不會有偏偏長了個中國胃,適應(yīng)不了任何外國菜的問題。因為這里的中餐是最值得挖掘的寶藏,廣式的鹵味、燒臘、點(diǎn)心、湯粥、海鮮、客家人創(chuàng)造的豆腐中塞入魚滑的美味釀豆腐、肥而不膩瘦而不柴,湯頭鮮美的肉骨茶、清香嫩滑的海南雞飯、如果你吃膩了粵式口味想來點(diǎn)重口味的,這里不但有正宗的四川冒菜可以選,甚至還有我們非常熟悉的海底撈!總之在濱海灣、烏節(jié)路、牛車水、克拉碼頭、圣淘沙等熱門商圈,都可以輕松找到想要的中華美食。
多元美食也精彩
當(dāng)然了,除了中餐,多元文化下的美食選擇也是值得體驗的。使用了大量香料生姜、姜黃、高良姜、檸檬草、咖哩葉、蝦醬以及辣椒的馬來菜也非常值得一試,配有花生醬的沙嗲烤肉就是其代表菜色。獨(dú)特的娘惹菜結(jié)合了中餐、馬來菜和印尼菜的風(fēng)味,也喜歡使用檸檬香茅、辣椒、羅望子醬、蝦醬和椰子汁之類的香料,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蒸菜、燉菜和咖哩菜。叻沙(laksa)是本非常喜歡的一道菜,是由面條或米粉,魚餅、蝦肉、蛤蜊、碎豆芽和辣椰汁湯一起烹制而成的,撒一些叻沙葉片作為點(diǎn)綴。在新加坡的加?xùn)| (Katong) 區(qū)可尋到著名的椰漿叻沙,其中的面條被切為碎塊,因此食客們可直接用湯匙食用。米粉細(xì)嫩可口,湯頭鮮甜濃郁,簡直就是味覺享受。吃叻沙,最有名的地方是在新加坡加?xùn)|叻沙,雖然道路難尋但仍然有無數(shù)老饕尋味而去,方顯得吃貨本色。不過即便是找不到那么經(jīng)典有名的,其實在吐司工坊這樣常見的連鎖店中也可以找到叻沙,而去味道也非常好,加上一杯清涼爽口的薏米水,簡直是絕配。
咖椰吐司也是新加坡有名的一道小吃,這是新加坡人廣為喜歡的早餐吃法。所謂咖椰,是用雞蛋、糖、椰漿和香蘭響亮制作而成的一種醬,將面包片烤得外酥里嫩,涂抹上咖椰醬,非常美味,而最正宗的吃法是要搭配煮得半熟的雞蛋,然后用吐司沾著吃,吃完后再來一杯黑咖啡,才算是開始了元?dú)獾囊惶?。雖說大多數(shù)的小吃店都能提供這道吃食,不過新加坡最有名的吃咖椰吐司的老字號則是亞坤吐司店,鄙人在這里完成了自己的下午茶,雖說沒有生雞蛋也不愛黑咖啡,但是奶茶卻非常令人驚艷,而去也不能免俗地買走了咖椰醬以便回到國內(nèi)之后還能延續(xù)新加坡的甜美。
如果來到小印度,印度的拋餅、拉茶、酸奶和咖喱不能不嘗嘗,而印度拋餅是由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傳統(tǒng)煎餅改進(jìn)而成,馬來語叫“Roti prata”,意思是“扁平的面包”,不過卻不如面包這般瓷實,而是輕薄柔軟的。雖然正宗的印度煎餅通常搭配木豆或咖喱,但如今已經(jīng)演化出無數(shù)種令人喜愛的新口味,加入香蕉、榴蓮、冰淇淋、奶酪、巧克力,越發(fā)大眾化也更惹人喜愛。
新加坡的特色甜點(diǎn)紅豆冰也同樣值得一嘗。最初的冰凍甜點(diǎn)是一種將碎冰做成球狀后澆上彩色糖漿,用手指直接食用的冰球。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的常見食品,路旁街角都有這樣的甜點(diǎn)小推車。如今的紅豆冰則是在碗或者高杯中,底層放上果凍、紅豆、甜玉米和棕櫚籽,上面鋪上小山一樣的刨冰,再淋上色澤誘人的糖漿和煉乳。在遍布城市的各大食品中心,比如牛車水的麥?zhǔn)客肥焓持行?,都能嘗到這種五顏六色的甜點(diǎn)。在長年炎熱的新加坡,這種沁人心脾的甜點(diǎn)當(dāng)然是隨時必備的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