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傳松,肖金,陳玲,趙興麗
(江油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四川 江油 621700)
1.1 標本來源 收集某醫(yī)院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入住NICU患兒的鼻前庭拭子、直腸拭子,取樣嚴格按照第3版《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操作。對鼻前庭拭子篩查是否有MRSA,對直腸拭子篩查是否有產ESBLSs腸桿菌。
1.2 主要試劑與方法 試劑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鑒定培養(yǎng)基(ChromID MRSA)和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s)腸桿菌鑒定培養(yǎng)基(ChromID ESBLs),方法采用直接接種法,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使用前平板應恢復至室溫,接種后平板置于37℃,18~24h觀察結果。MRSA在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鑒定培養(yǎng)基(含混合抑制劑)上生長成綠色菌落;在產ESBLs腸桿菌鑒定培養(yǎng)基上產ESBLs的大腸埃希菌可呈現(xiàn)粉紅色至酒紅色菌落,克雷伯菌、腸桿菌呈現(xiàn)綠色、褐色或藍色,變形桿菌屬呈現(xiàn)深棕色至淺棕色。
調查期間622例患兒入住NICU,622份鼻前庭拭子有176份在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鑒定培養(yǎng)基生長出綠色菌落 (MRSA),陽性率28.30%;直腸拭子經培養(yǎng)產ESBLs的腸肝菌陽性率為42.44%(264/622),其中133例生長產ESBLs的大腸埃希菌,112例生長產ESBLSs的克雷伯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19例同時生長產ESBLs的大腸埃希菌和克雷伯菌。
調查發(fā)現(xiàn)產ESBLs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MRSA是NICU定植/感染的主要多重耐藥菌。MRSA和產ESBLs的腸桿菌在NICU患兒定植率分別為28.3%、42.44%,這與黃湘寧調查ICU的結果相近[1],重癥監(jiān)護室的患者病情較重,抵抗力較低,抗生素應用較多有關。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有助于選擇耐藥細菌和耐藥菌在醫(yī)院的傳播擴散,使用抗生素是控制耐藥性發(fā)生的重要手段[2]。
主動篩查耐藥菌,為醫(yī)院感染早防早治提供依據。陳先云等人研究顯示主動篩查可早期評估新生兒感染風險[3],主動篩查多重耐藥菌意義重大,對定植/感染多重耐藥菌患者應及時采取消毒、隔離措施,切斷傳播途徑,做到早防早治,可有效降低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
[1]黃湘寧,鄭俊,劉華,等.重癥監(jiān)護病房多重耐藥菌主動篩查及定植與感染狀況調查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39(13):3357-3359.
[2]Moellering RC.NDM-1,a cause for worldwide concern[J].N Engl J Med,2010,363(25):2377.
[3]陳先云,李茂軍,王曉敏,等.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定植菌篩查臨床應用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0):4237-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