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財
加強產品成本控制 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
姜春財
沈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大型的化工原料生產企業(yè)之一,主要生產糊狀聚氯乙烯樹脂和離子膜法燒堿產品。近年來由于國家對節(jié)能減排要求更趨嚴格,陸續(xù)出臺了對高耗能企業(yè)的限制措施,高耗能企業(yè)能源價格多次提價,加之近年來全國聚氯乙烯和燒堿裝置新增產能的釋放,化工行業(yè)產品的無序競爭日益加劇,大部分氯堿企業(yè)舉步維艱。高耗能的原料電石和原鹽等資源品價格居高不下。加強成本管控和降本增效是擺在公司的首要任務。為了加強原料成本管理,公司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完善了對費用的事前控制,加大對月度、季度生產經營分析,針對公司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經過一年來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13年采購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7329萬元,為保證公司2013年生產經營目標按期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供應商管理辦法制定供應商等級評價和管理辦法,將供應商考核程序化,并堅持日??己伺c定期考核相結合,細化供應商表現、業(yè)績量化考核標準,從價格、質量及交貨時間三個方面對供應商考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幾年以來由于實施“優(yōu)勝劣汰”,今年已淘汰4家電石供應商,并科學調整供貨結構,引進了3家規(guī)模大、實力強的供應商。
為降低采購成本,公司科學分析市場趨勢,準確預測價格變化走勢,科學控制在途電石數量,并根據市場變化情況,及時對價格進行調整,全年共進行價格調整全面實施戰(zhàn)略合作,科學調整供貨和供應商結構,打造了具有一定實力的供應商群體,實現了采購最優(yōu)化。在電石采購上,針對因電石市場整體下滑的走勢,積極采取措施,大力推進降本增效,價格比去年同期降低11. 5%,全年實現降本6375萬元。一是科學調整采購發(fā)氣量,將發(fā)氣量由原基本發(fā)氣量 295L/KG調整為290L/KG,預計全年可降本72萬元;二是取消灰分沖減,實現“零損耗”,全年預計可降本200余萬元;三是在保證付款的基礎上,通過約談供應商,大力推進降本增效,實現采購價格比東北同行低30元/噸;四是強化供應商考核,實施“優(yōu)勝劣汰”,今年已淘汰4家供應商,并科學調整供貨結構,引進了3家規(guī)模大、實力強的供應商。
公司原有采購業(yè)務人員13人,平均年齡48歲,期中55歲以上4人,本科4人,大專學歷9人,原有采購人員的年齡和文化結構已經不能滿足工作的實際需要,為此公司將供應部門業(yè)務人員改革作為試點,通過德、能、勤、績考評和群眾測評以及使用部門測評相結合,將年齡偏大、業(yè)務能力不勝任的人員通過考核調離了采購隊伍,同時將懂管理、懂技術的專業(yè)人員充實到采購一線,調整改革后人員增加到15人,平均年齡43歲,其中本科學歷9人,大專學歷6人,業(yè)務人員整體實力和業(yè)務素質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為完成公司2013年降本增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主要原料原鹽采購上,以進一步優(yōu)化國內、國外兩種資源為根本,對全年原鹽市場走勢進行科學的分析與研判。針對因去年受自然天氣影響,今年上半年國內原鹽市場資源緊張,價格居高不下的情勢,一是加大進口原鹽采購量,全年共進口原鹽21萬噸,既保證了生產所需,提高了原鹽整體質量,又抑制了國內市場價格。進口原鹽質量全部在一級品以上,綜合效益降本15元/噸。二是將國內原鹽定價劃分成3個級差價格,通過實施按質量級差定價,降低成本30元/噸。1—12月份,原鹽價格比去年同期降6%,降低采購成本567萬元。
今年以來為了降低原材料和費用采購成本,公司招標委員會,充分發(fā)揮監(jiān)督職能,進一步強化了招標采購管理,創(chuàng)新采購管理模式,以性價比最優(yōu)為原則,在穩(wěn)定原料供應情況下,著力培養(yǎng)新用戶,優(yōu)化客戶結構,加強同核心用戶的合作,做到互贏共贏。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加強建立供應商檔案和準入制度,對每一個客戶進質量跟蹤考核機制,淘汰信用記錄不良的供應商,拓展采購渠道,同時對新進的供應商進行實地了解、資質考核、技術交流,并建立質量跟蹤體系,通過比質比價,選擇信譽度高的廠家,對存在問題的供應商充分行使否定機制,努力降低采購成本。降本幅度在2012年平均價格基礎上達到8%以上。全年降低采購成本387萬元。
在加強招投標管理的同時,積極加強對電石等戰(zhàn)略物資采購管理,建立原材料價格檔案,嚴把大宗原材料入廠價格關。今年以來由于受通貨膨脹和電漲價影響,公司部分原材料漲價帶來公司生產成本持續(xù)上漲,主要原料電石價格全年調價累計達28次之多。為了加強到廠原材料管理,嚴把入廠價格關和質量管理關,公司積極建立原材料價格檔案,隨時掌握價格變化的動態(tài),財務部門、倉儲部門、質檢部門定期進行溝通,針對原材料到貨質量和價格變動情況認真進行核實,并定期對原材料價格及到貨質量情況進行跟蹤考核,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今年以來針對由于質量不達標讓步接收的原材料扣減采購成本達62萬元。
根據2013年生產經營目標,公司組織相關部門完善了公司成本考核方案的制定,加大了對生產部門消耗定額和可控費用的獎罰比例。針對材料采購和使用過程中個別存在的超計劃采購和領用不走帳等問題,規(guī)范了對公司材料費用的采購管理措施,先后出臺了《加強各部門材料費用控制有關規(guī)定》并下發(fā)到公司各部門,以文件形式對材料采購申請申報、審批、材料計劃控制和費用走賬進行了明確和規(guī)范,加大了對材料采購費用事前控制、超計劃材料采購的審批程序以及不按規(guī)定采購及領用的考核力度,首次將部門領導人作為第一責任人進行考核。由于實行了事前控制,杜絕計劃外采購和領用的情況發(fā)生,各部門在編制月度材料采購計劃時嚴格按費用計劃控制,并將費用計劃指標層層分解到工段和班組,班組可控費用發(fā)生的多少直接與班組經濟效益掛鉤,調動了各部門降本增效的積極性,扣除特殊因素后2013年可控費用完成8365萬元,比2012年同期降低85萬元,其中機物料消耗與去年同期比降低100萬元。
為了保證2013年公司生產經營目標,公司加強生產經營分析力度,從多緯度、多視野角度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全方面的分析,并從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作為切入點綜合分析,每月定期對各部門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分析,完善了對質量、費用、庫存、價格預警機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以來共提出存貨資金占用、應收賬款、客戶寄存增加、原料消耗定額超支以及產品結構造成虧損等存在的問題,除個別項目客戶寄存正在辦理外,都初步得到了解決,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總之,降本增效是企業(yè)管理和技術進步的永恒主題,作為一個企業(yè),在產品技術進步的同時,必須時刻關注產品成本,產品的成本和質量是企業(yè)的生命。
(作者單位:沈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