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岑
(成均館大學(xué)東亞學(xué)術(shù)院,韓國)
明朝前期,頗具文才的翰林院侍講倪謙出使朝鮮。使行于景太元年(1450)閏正月初一進入漢城,完成出訪,離開漢城的回程途中,在落腳的驛館云興館旁邊,倪謙發(fā)現(xiàn)了一塊題有“孝女金四月之門”七字的石碣,他詢問了朝鮮接待人員,才知道這是朝鮮王為旌表斷指療親的孝女金四月所立。這個異域的傳奇故事大大地震撼了倪謙,他沒想到在這樣偏遠蠻荒之下邦,教化文明所難及之地,竟有如此忠孝節(jié)義的女子,不禁慨然為之題詩①倪謙的孝女詩載《庚午皇華集》,見臺灣珪庭出版社編:《皇華集》,第83頁,臺灣珪庭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二年版。,詩前附小序,詳細(xì)記載了他所聽來的這個故事。
倪謙在詩和序中熱情贊揚了金四月的孝行,認(rèn)為她的孝行感動神明,將她比作曹娥和《召南》中的齊季女,并進而指出這是“我朝列圣教化”遠被朝鮮的表現(xiàn)。據(jù)《朝鮮王朝實錄》記載,金四月的故事發(fā)生在世宗四年(1422),已是倪謙出使朝鮮28年前的事情。②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朝鮮王朝實錄·世宗實錄》,四年六月二十七日條。
倪謙作為第一位出使朝鮮的高級文臣,是后來明代使朝文臣學(xué)習(xí)的榜樣,其作品被編輯成《皇華集》出版。因此,被倪謙寫入詩歌的金四月也不斷成為明使題唱的對象,其作為忠孝典范的形象不斷得到確認(rèn)和提升。
七年后,即明天順元年(1557),陳鑒繼倪謙之后出使朝鮮。路過郭山郡金四月石碣時,他也題詩一首,詩前附小序,簡單言明了他作詩的動機:“郭山郡道旁,有石表題曰:孝女四月之門。乃郡之民女金氏,斷指以療母疾,藩王樹之以旌其孝者也。予憐其志,抒之以辭,雖不能如高愍女之碑之必傳,然讀斯文者,亦足以知孝女之心矣?!雹叟_灣珪庭出版社編:《皇華集》,第140頁。
朝鮮會把明使所作詩歌做成詩板,懸掛于其所經(jīng)過的驛館。陳鑒若未直接從倪謙口中得知此事,必定也會由倪謙的題詩了解到金四月的故事。他在序中所說的高愍女乃唐代著名孝女,其母兄為賊所執(zhí)后,不愿獨生,與母兄一同就義,年僅7歲。陳鑒顯然認(rèn)為金四月堪與之相比。陳鑒的楚辭體詩作,一唱三嘆,將金四月描寫成一位婉孌毓秀的女子:“吁嗟孝女之婉且孌,萃和毓秀兮凝其全。”熱情贊揚她的孝行:“匪由學(xué)問兮啟其天,孝發(fā)于中兮身可捐?!睂λ龘]刀斷指的描寫更為形象動人,如“一揮俄爾兮落春蔥,紛紛血隆兮衣裳紅”,仿佛親眼目睹一般。
陳鑒之后的陳嘉猷、張寧、金湜、祈順等幾次使行,作詩都不多,亦未曾言及金四月。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董越使朝,繼承倪謙開創(chuàng)的傳統(tǒng),作《郭山孝女》一首:“曾讀文僖孝女詩,久知東國重民彜。死生已落千年夢,表樹猶存三尺碑。云鎖北山天漠漠,水聲南澗草離離。經(jīng)春使節(jié)還過此,欲繼前人覺思遲?!雹倥_灣珪庭出版社編:《皇華集》,第 848,997,1143,1141,1454,2006,2009,2542,2719,2823,2870,3319 頁。由董越之作可知,他來朝鮮之前已讀過倪謙所作《郭山孝女詩》,對金四月是慕名而來。副使王敞也作有一首《題孝女金四月詩》,詩中將孝女想象成一位弱質(zhì)溫婉的女子,她面對母病難治而滿懷憂愁,稱贊她的孝行能傳千秋。②
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唐皋和史道使朝。唐皋以“孝女金四月之門”七字為韻,接連創(chuàng)作了兩組七絕,贊美金四月的孝行不遺余力,如“孝女埋山骨已金,芳名耿耿到如今”“為問云興盈尺板,何如黃娟色絲碑”,并說“藩邦空有《朝鮮志》,留取貞名與史存”,質(zhì)問《朝鮮志》里為什么沒有記載。唐皋對金四月弱質(zhì)女流卻能有如此孝行贊嘆不已,進而大膽想象:“夜半誰來叩寢門,女郎應(yīng)有未銷魂。春風(fēng)一破元無意,為報詩存跡亦存?!雹叟_灣珪庭出版社編:《皇華集》,第 848,997,1143,1141,1454,2006,2009,2542,2719,2823,2870,3319 頁。這種女鬼報恩,以身相許的幻想,溫柔旖旎,足堪續(xù)尾崔致遠《雙女墳》,透露了唐皋心中對金四月由欽佩而生的仰慕之情。唐皋的書寫為金四月的故事抹上了一縷浪漫的色彩,讓這個忠孝節(jié)義的女子更為動人。副使史道也作有次韻組詩,在詩中他首次將金四月比作漢代的緹縈:“漢家唯有緹縈孝,代父捐生生可報。金娥斷指療母心,豈是聞風(fēng)知所效?!雹芘_灣珪庭出版社編:《皇華集》,第 848,997,1143,1141,1454,2006,2009,2542,2719,2823,2870,3319 頁。
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龔用卿使朝,作詩稱贊金四月的孝行。由“空山故宅走鹿麋,落花荒草沒殘碑。慾尋遺址不可得,悵望園林春露滋”⑤臺灣珪庭出版社編:《皇華集》,第 848,997,1143,1141,1454,2006,2009,2542,2719,2823,2870,3319 頁。的描寫來看,他是專門找尋而來。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華察和薛廷寵以正副使出使朝鮮。華察也寫詩贊美金四月:“所以殷勤意,幾希大丈夫。緹縈尚存父,曹女獨傳娥?!雹夼_灣珪庭出版社編:《皇華集》,第 848,997,1143,1141,1454,2006,2009,2542,2719,2823,2870,3319 頁。將金四月的孝行類比緹縈和曹娥。薛廷寵在詩中甚至認(rèn)為金四月的孝行已經(jīng)超過了緹縈:“從前緹縈感漢皇,未有此女行奇絕?!闭J(rèn)為其名將與山岳共存:“綽約蘭芳閨女流,孝心天地為昭灼。”“宜知此女名不磨,貫日行空齊山岳?!雹吲_灣珪庭出版社編:《皇華集》,第 848,997,1143,1141,1454,2006,2009,2542,2719,2823,對金四月的贊揚,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
明使對金四月的不斷題唱,也引起了朝鮮王朝的注意。例如,這次全程陪伴華察的蘇世讓,在明使回國后,就向朝鮮中宗大王提出了修繕金四月之碑的建議。⑧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朝鮮王朝實錄·中宗實錄》,三十四年五月二十八日條。
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1545),張承憲使朝⑨臺灣珪庭出版社編:《皇華集》,第 848,997,1143,1141,1454,2006,2009,2542,2719,2823,2870,3319 頁。,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許國使朝,二人都作詩贊美金四月,尤其是許國,他在詩中寫道:“窮荒下女天性有如此,絕裾枉自稱男子。”⑩臺灣 珪庭 出版 社編:《 皇華集 》,第 848,997,1143,1141,1454,2006,2009,2542,2719,2823,2870,3319 頁 。使用了溫嶠絕裾的典故來襯托金四月。明穆宗隆慶二年(1568),成憲使朝,作《金孝女》詩一首[11]臺灣珪庭出版社 編:《皇華集》,第 848,997,1143,1141,1454,2006,2009,2542,2719,2823,2870,3319 頁 。,贊美金四月毫不吝惜,如“川原萬里生顏色,姓名千載輝圖史”。尤可注意的是“試觀落指兒,何如分羹子”一句,使用了漢高祖“烹父分羹”的典故,用劉邦的無情無義來反襯金四月的卓越孝行。以帝王來反襯下邦民女,其對金四月的贊美可謂登峰造極了。
明神宗萬歷元年(1573),韓世能使朝,也作詩贊美金四月的卓越孝行:“男兒口誦圣賢書,染指功名忍絕裾,胡迺真心不女如?”[12]臺灣珪庭出版社編:《皇華集》,第 848,997,1143,1141,1454,2006,2009,2542,2719,2823,2870,3319 頁。同樣使用了溫嶠絕裾的典故,以讀書男子的不孝來反襯金四月這個民間女子的深明大義。明神宗萬歷十年(1582),黃洪憲使朝,作《孝女碑》,詩前有小序:“割股非孝也,其事不經(jīng)見。高皇帝時,有割股療親者,始見旌異。后卒深禁之。雖然,漢俎分羹,晉裾割別,士也罔極于女,有慚德矣,低回感咽,情見于詞。”序中所提到的高皇帝時的割股療親者,即孝婦劉真定,后來作為有明一代孝女的代表被載入《明史》中 。黃洪憲對這類極端的行為似乎頗有微詞,但他隨即又舉出劉邦烹父分羹和晉代溫嶠絕裾的故事,認(rèn)為他們的不孝行為和金孝女比起來“有慚德矣”,“懸思俎上分羹語,可似閨中斷指情”,實際上仍是在感嘆金四月孝行的卓絕特出。[13]
明神宗萬歷三十四年(1606),朱之藩使朝,其對于金孝女的故事也有題唱。[14]臺灣珪庭出版社編:《皇華集》,第 848,997,1143,1141,1454,2006,2009,2542,2719,2823,2870,3319 頁。他詳細(xì)描寫了孝女在母病后的憂愁和揮刀斷指的堅決,稱贊她“與母 ② 臺灣珪庭出版社編:《皇華集》,第 848,997,1143,1141,1454,2006,2009,2542,2719,2823,2870,3319 頁。2870,3319 頁。[13]黃洪憲所作孝女詩及序,見臺灣珪庭出版社編:《皇華集》,第3036頁。骨同朽,不朽留英芳。碑受蒼蘚蝕,名爭日月光”。本詩最可注意的是最后一句“圣朝孝治廣,箕封古教長。勉旌敦倫紀(jì),庶不愧冠裳”,進一步點出了金孝女產(chǎn)生的原因,將產(chǎn)生的根源追溯到明朝孝道的廣泛和箕子對朝鮮的教化。
明代文臣出使朝鮮共25次,其中13次使行都有金四月題唱,除去早期和晚期一些文采不夠、作詩不多的使臣外,中期的大部分使臣,特別是從唐皋到朱之藩的這10余次,只有1602年的顧天峻未有題唱??偣步y(tǒng)計下來,13次使行共有正副使19人題寫了金四月詩歌40多首。①此數(shù)據(jù)根據(jù)臺灣珪庭出版社所編《皇華集》統(tǒng)計,故未收入劉鴻訊1621年使朝后所編的《辛酉皇華集》,筆者亦未曾寓目,故未統(tǒng)計。這些詩歌在內(nèi)容上大同小異,從上述分析可知,一方面不斷強化對金四月孝行的贊揚,不僅將其比擬中國古代如緹縈和曹娥等孝女代表,而且用劉邦和溫嶠的例子來反襯金四月孝行的卓絕;另一方面,詩歌在結(jié)尾處又都不忘將這種孝行產(chǎn)生的根源歸結(jié)于圣朝教化遍及東藩,實際上在傳統(tǒng)宗藩關(guān)系下,這是身為使臣的一種當(dāng)然態(tài)度。中國古代的許多孝親記載中,不乏如割心、割肝以療親疾的比金四月斷指療親更為特出者,但是金四月作為下邦民女的這種身份和她的卓越孝行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正是這種反差引起了明史的感嘆,他們把金四月的孝行歸因于圣朝的教化,無疑能極大地證明這種教化的成功。金四月的孝行既是這種教化的結(jié)果,也是這種教化成功的一種表現(xiàn),所以明使不遺余力的贊美金四月,實際上是在贊美自己所代表的這種文化和文明。正是這種文化有力量讓一個下邦的女子變得如此深明大義,從這個女子身上,明使們感受到的無疑是對自己所代表的這種文化的深深肯定。
總之,明使對金四月的認(rèn)同就是對中華禮樂文明的認(rèn)同。正是在這樣意識的左右下,明使不斷強化著對金四月孝行的褒揚。
金四月斷指療親,既不是朝鮮歷史上此類事件唯一的記載,也不是最早的記載,更不是最為慘烈的一例。在她之前和之后此類事件皆有發(fā)生,有些甚至更為駭人聽聞。比較而言,金四月并不算突出。但只有金四月因偶然得到明使贊揚題唱而聲名遠播,幸運地成為此類記載中最著名的一例。
根據(jù)現(xiàn)存文獻記載,最早一例斷指療親事件發(fā)生在朝鮮太宗十二年(1412)。②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朝鮮王朝實錄·太宗實錄》,十二年十二月一日條。世宗二年(1420)又發(fā)生了石珎斷指療親的事件。③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朝鮮王朝實錄·世宗實錄》,二年十月十八日條。這兩例不僅比金四月斷指療親發(fā)生得早,事例主人公純孝的行為也絲毫不遜色于金四月,尤其是石珎還被朝鮮王朝當(dāng)作孝子的典型編寫進了《三綱行實圖》一書中,可以說其典型意義超越了金四月,但只可惜其未為明使所知。在石珎和金四月斷指療親事件發(fā)生后,朝鮮國內(nèi)斷指療親的事跡逐漸增多,世宗年間就發(fā)生多例。僅根據(jù)《朝鮮王朝實錄》里的記載簡單統(tǒng)計,總數(shù)就有約百例之多。④筆者在《朝鮮王朝實錄》網(wǎng)站分別以“斷指”和“人骨”為關(guān)鍵詞檢索,得結(jié)果如下:太宗朝1例,世宗朝8例,端宗朝10例,世祖朝1例,睿宗朝1例,成宗朝1例,燕山君朝1例,中宗朝26例,仁宗朝1例,明宗朝24例,宣祖朝3例,光海君朝1例,仁祖朝5例,孝宗朝2例,顯宗朝2例,英祖朝5例,共計92例。但考慮到檢索詞的局限,遺漏當(dāng)不在少數(shù),《朝鮮王朝實錄》里記載的斷指療親總數(shù)肯定超過百例。如世宗二十一年四月五日條:
禮曹啟:“全羅道萬頃縣人金佛守父仁哲患急疾,弗守斷指治療,請旌門敘用?!睆闹?。端宗二年八月十七日條:
議政府據(jù)禮曹呈啟:“黃海道鳳山郡金德連、忠清道扶馀縣徐恭、禮山縣李開祐、慶尚道慶州許調(diào)元、彥陽縣樸孝元、金海府宋允和等,其親得惡疾,并斷指和藥以進,疾皆愈。”
早期的這些記載主要發(fā)生在士人和平民中,但是從中宗年間開始,斷指療親的記載不僅暴增,其發(fā)生的階層也進一步擴展到奴婢階層。如中宗十二年八月十九日條:
私奴多勿年十二時,其父銀孫得急疾,良久氣絕,多勿,以斧自斷其左手無名指,取血餌父,以其斷指,待干磨進,父病即差。節(jié)孝可嘉,請旌門復(fù)戶。中宗六年七月六日條:
命旌私奴金石門,以事母盡孝,所行卓異。其母暴死,斷指救活,有是命。中宗三十七年三月十日條:
私奴巾金,其母得惡疾氣絕,自截其指,出血和酒飲之,燒其指骨又和酒飲之,其母復(fù)生而還死,孝行尤異。
同時,斷指療親的對象也變得多樣,雖然仍然以子女?dāng)嘀钢委煾改讣膊橹?,但也出現(xiàn)了孫輩為祖父母、妻子為丈夫、弟弟為兄長斷指療疾的例子。如中宗二十一年一月二十三日條:
義興居良女有今,不惜身體,斷指和藥,以救祖父之病。
中宗二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條:
平安道價川郡居良女莫時,斷指燒火,以救病夫。
明宗十二年八月十二日條:
道內(nèi)蔚珍居學(xué)生崔世累年宿病,其妻召史斷指饋之,其病即差。
中宗三十七年三月十日條:
營奴江哲,年十三歲時,其兄得惡疾,斷指飼之,使瘳其病,友受益篤。
甚至還出現(xiàn)了奴婢為主人斷指的記載,如顯宗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條:
如永興私奴萬金之為主斷指……皆古今卓絕之行,宜令該曹,首施旌表之典。
與早期相比,此一時期斷指者的年級也越來越小。金四月的年紀(jì)為19歲①《稗官雜記》的記載頗詳細(xì):“郭山郡有孝女金四月,年十九,母得狂疾,經(jīng)年不愈,為夫所棄。四月聞生人之骨可已疾,自斷手指,為藥以進,病即愈?!保倘蝗詫偕倥?,但如中宗十二年所記載的私奴多年僅12歲,中宗三十七年為兄長斷指的江哲也才不過13歲,都還是孩童。中宗八年記載的元壽為父斷指,年僅15歲,顯宗六年為父斷指的擇建僅有13歲,顯宗二十一年記載的先后為父母斷指的稷山人鄭世廉女兒只有14歲,這些都還不算最小,明宗二十一年為母親斷指療疾的司奴龍鶴只有9歲,英祖三十五年的尹殷聘年僅8歲。
斷指療親的風(fēng)氣從中宗朝開始流行,并在士人階層普及,士大夫中斷指療親的事例層出不窮。如中宗二十七年十月十八日條:
是日,文科出榜,取八人。生員李賢讜居首,幼學(xué)姜應(yīng)臺與焉。應(yīng)臺,晉州人也。其父患惡疾,斷指和藥以進,病即愈。
明宗十年三月二十九日條:
南部居參奉金大觀,友愛兄弟,同居一室,父得重病,斷指以進,其病即愈。
東部居生員洪潤妻李氏,其夫得疾,醫(yī)云:“當(dāng)餌生人肉”,即以刀割斷足指,自磨和藥以進,夫病向歇。
不僅《朝鮮王朝實錄》中記載了許多士人斷指療親的例子,《韓國文集叢刊》中也記載了大量斷指療親的事例。斷指療親作為一種孝行的標(biāo)志被廣泛地贊美和肯定,甚至被寫進了很多人的行狀和墓志中。如:
母嘗疾病垂絕,公斷指和藥以進,母復(fù)生。時公年未十歲矣?!豆虑嗑邮啃旃鬼巽憽发谝姟妒剽窒壬z稿》卷之二,見韓國民族文化推進會編:《韓國文集叢刊》,第34冊,第126頁。
十六歲,厥考疾革。君龥天悶絕,斫斷指骨為藥,創(chuàng)重幾死?!斗罱汤罹鬼巽憽发垡姟独豕认壬珪肪碇撸婍n國民族文化推進會編:《韓國文集叢刊》,第34冊,第126頁。
屬公疾甚危,倉卒無醫(yī),夫人斷指和藥以進?!敦懛蛉吮R氏墓志銘》④見《芝峯先生集》卷之二十三,見韓國民族文化推進會編:《韓國文集叢刊》,第66冊,第231頁。
君誠孝天得,服禮無違,方先生疾病之時,斷指進血。——《龍宮縣監(jiān)趙君行狀》⑤見《白軒先生集》卷之三十五,見韓國民族文化推進會編:《韓國文集叢刊》,第96冊,第316頁。
母夫人疾革,斷指進血?!顿洃舨苷滈h公墓碣銘并序》⑥見《宋子大全》卷一百七十六,見韓國民族文化推進會編:《韓國文集叢刊》,第114冊,第68頁。
通德公疾革,公斷指以進之。——《孤山先生文集附錄行狀》⑦見《孤山先生文集》附錄卷之一所載《行狀》,見韓國民族文化推進會編:《韓國文集叢刊》,第126冊,第159頁。
天性至孝,父母病革,皆斷指。——《撫松孫公墓碣銘并序》⑧見《立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八,見韓國民族文化推進會編:《韓國文集叢刊》,第254冊,第129頁。
以上幾例只是從《韓國文集叢刊》中簡單抄錄而出,據(jù)筆者粗略統(tǒng)計,其總數(shù)當(dāng)不下兩百條,分布極為廣泛,給人一種如若不曾斷指療親便不足以稱孝的感覺??梢姰?dāng)時朝鮮社會從底層到上層,無不信奉斷指能療親疾。即使是文化層次較高的兩班士族,在親人抱疾之際,斷指以救疾也是被大量采用的方法,當(dāng)時這似乎已成為一種普遍風(fēng)氣。作為掌握知識和權(quán)力的兩班階層,他們對斷指療親的實踐無疑讓這種孝親行為更加合理化。這種風(fēng)氣甚至波及到朝鮮王室,如《朝鮮王朝實錄》仁宗一年六月二十九日條記載,仁宗病危,王后情急之下,即欲斷指:
申時,上證極為危急。中宮無可奈何,欲斷指以進之。言洩于外,領(lǐng)相尹仁鏡等亦泣數(shù)行下,仍以斷指事無益于此證,請止之。
又仁祖十三年十二月九日條記載,仁祖王后氣絕,世子即欲斷指:
后氣絕,世子欲斷指,上止之。
又仁祖十七年五月八日條記載,時仁祖病危,世子即斷指:
世子左手指血出淋漓,蓋世子斷指,而賴大君救之,得不斷骨。
作為當(dāng)時朝鮮的最高統(tǒng)治者,竟然對斷指療親的說法也深信不疑,足見當(dāng)時社會上這種風(fēng)氣之濃厚。隨著斷指療親觀念的深入人心,似乎斷指本身真能具備神奇的藥力,以致于出現(xiàn)了殘害他人生命以截取手指的極端事例發(fā)生。據(jù)明宗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條記載,就有人殺害小兒以取指治病。
針對斷指療親觀念的風(fēng)行,并非無人提出質(zhì)疑,如《世宗實錄》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條記載,議政府啟就認(rèn)為“然斷指則過常之事,不必如是而后以為孝也”。顯然其不是很認(rèn)可斷指療親的行為?!吨凶趯嶄洝肥甓露諚l記載,針對朝廷大量旌表斷指療親事跡,李元湜提出異議,他指出存在有人因此而邀名的可能,提醒朝廷要注意。同時,對于“斷指”這種自殘身體的極端行為與儒家傳統(tǒng)觀念一定程度上的背離,也不是沒有人意識到,如寒岡鄭逑等不少人就曾指出斷指行為不符合圣人的中行之則。但當(dāng)時占主導(dǎo)地位的觀念認(rèn)為斷指療親是一種值得肯定的孝行,子女為了父母而犧牲一點皮肉是理所當(dāng)然、義不容辭的行為,其強調(diào)的是斷指行為所表現(xiàn)出來的精誠孝心。斷指療親和儒家論理間的這種緊張關(guān)系,恰恰促成了一種超越的沖動,賦予了斷指療親更為特出的價值。如《世宗實錄》十四年十一月二日條記載,世宗大王針對臣下“若割指等事,雖過中制”的意見,即回應(yīng)說:
學(xué)者尚未知道理邪正,況愚民不知學(xué)問,其為親惑于佛事,惑于巫覡,以至斷指之類,雖不合于正道,然其為親心切者,則取之可也。英祖五年九月八日條:
上曰:“明太祖設(shè)禁者,為親病斷指等事也。父母病則不暇愛身,何論中與不中乎。然一一皆出于愛親之至誠,則固不可禁,而其流必有弊,故禁之矣。……太祖亦杜其弊源而已,非禁其至情也?!?/p>
寒岡鄭逑認(rèn)為:“斷指愈疾,雖非圣人中行之訓(xùn),而實出于人子切迫哀痛之至誠?!雹佟逗畬壬募肪碇陡胬钺阅刮摹罚婍n國民族文化推進會編:《韓國文集叢刊》,第53冊,第330頁。愚伏鄭經(jīng)世也指出:“斷指之事,古人論之備矣,余無用贅。獨其年方幼,未有知識,而能為父致命如此,非其深愛之得于性者,能之乎?”②《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四《斷指者說》,見韓國民族文化推進會編:《韓國文集叢刊》,第68冊,第247頁。強調(diào)的也是斷指表現(xiàn)出來的精誠孝心。對此,木齋先生所論最為明白:
夫斷指救病,孝之一節(jié),君子以為過中。然子之支體,乃父母之所遺也,喘息呼吸,一氣流通,取子之血,可以療父之病,則其理容或可為也。霎然之頃,本心呈露,而自不能遏,豈復(fù)知其過于中道而不當(dāng)為也?③《木齋先生文集》卷之五《李孝子璨傳序》,見韓國民族文化推進會編:《韓國文集叢刊》,第124冊,第427頁。
木齋先生的議論,顯然本之于程朱性理學(xué)。性理學(xué)對《大學(xué)》“誠心正意”的闡發(fā)猶為突出,而斷指療親正是孝子“誠心”的一種表現(xiàn),所以不能以其過于中道而認(rèn)為不當(dāng)為,因為這種行為正是人的本心,即善的自然流露。如朱熹本人對這類自殘身體的孝行也是贊賞的,他曾說:“今人割股救親,其事雖不中節(jié),其心發(fā)之甚善,人皆以為美?!雹芾杈傅戮?《朱子語類》卷五十九《孟子九》。朝鮮士大夫?qū)嘀傅目隙?,大致與朱子的意見相同。
總之,作為一種社會風(fēng)氣,斷指療親在當(dāng)時的朝鮮普遍存在,其流行的程度極其廣泛,下至奴婢賤民,上至王室宗親,不論是什么身份階層,都對此篤信不已。雖然從《朝鮮王朝實錄》和《韓國文集叢刊》的大量記載來看,斷指療親似乎確實有一定效果,當(dāng)時其能廣泛流行,固然與人們對其療效的確信難以分割,但毫無疑問,其行為背后隱藏的精誠孝心,才是這種行為得到肯定的根本原因。
斷指療親之所以能發(fā)生,一個重要的原因即在于人們認(rèn)為人肉包括人骨和人血能治病,如朝鮮的斷指療親事件中就主要是以斷指后的鮮血淋入病人口中,或?qū)嘀改コ煞蹧_飲。據(jù)有關(guān)研究①參見邱仲麟:《不孝之孝——唐以來割股療親現(xiàn)象的社會史初探》,載《新史學(xué)》1995年第6卷第1期。,人肉入藥的出現(xiàn)可能屬于中國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以來人部藥發(fā)展的衍生現(xiàn)象,同時還和佛教思想密切相關(guān)。
根據(jù)《新唐書》記載,唐開元時期陳藏器寫有《本草拾遺》一書,謂人肉可治羸疾,自是民間以父母疾,多割股肉以進。②《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孝友傳》。宋代《冊府元龜》也記載了這一說法。明代《本草綱目》對陳藏器人肉入藥的記載更為詳細(xì),根據(jù)李時珍的記載,陳藏器把人肉、人骨、人血、人膽等都作為藥方載入其《本草拾遺》中。③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十二《人部》,第2955—2968頁,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2年版。這種看法的形成可能和魏晉時代佛教思想在中國的興盛有關(guān)。據(jù)有關(guān)研究④參見金寶祥:《與印度佛教寓言有關(guān)的兩件唐代風(fēng)俗》,見《唐史論文集》,第35頁,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涅磐經(jīng)》和《彌勒所問本愿經(jīng)》中記載有兩個佛本生故事,其中講到人肉和人血可以治病,唐朝時期人們認(rèn)為“人肉治羸疾”的看法或即由此而來。可以肯定的是,人肉可治疾病的看法至唐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并被載入醫(yī)書??紤]到羅唐以來中韓交流頻繁,有大量的遣唐留學(xué)生往來中韓之間,以及佛教思想很早就傳入海東,高麗時佛教思想極為興盛,所以人肉治病的看法在高麗時或許即已有之,且很可能是由僧人首先傳播的。如在朝鮮第二例斷指療親的記載中,就是僧人直接告訴石珎活人骨可以療疾,在金四月的例子中,所謂“術(shù)有云”,或許也是僧人之術(shù)。朝鮮時代雖然佛教思想受到壓制,知識階層主要信仰儒學(xué),但在兩班體制下生活困苦的下層平民中,具有救苦救難特色的佛教信仰仍然普遍存在。同時佛教思想又常常與一些民間鬼神信仰、巫術(shù)等結(jié)合起來,共同促成了斷指療親行為的出現(xiàn),如世宗大王對此就頗有認(rèn)識,他曾說:“愚民不知學(xué)問,其為親惑于佛事,惑于巫覡,以至斷指之類?!?/p>
斷指療親思想一開始產(chǎn)生于平民和鄉(xiāng)村中,如石珎和金四月就屬于這種情況。他們斷指療親,也和家庭貧困、醫(yī)療水平低下、無力醫(yī)治不無關(guān)系。如成宗十八年所記載的朝鮮君臣間的對話,就透露了這方面的情況:
首孫又啟曰:“孝子節(jié)婦旌表門閭者,外方則有之,京都無聞焉,豈非搜訪未盡也?”上曰:“或斷指療親之病,或搏虎捍親之禍者,多出于鄉(xiāng)村。京中則有藥物、無豺虎而然乎?”
人肉能治病的思想一旦踫到艱苦的環(huán)境,再加上孝親思想的刺激,就容易發(fā)生斷指療親這類極端行為。對于斷指療親行為中表現(xiàn)出來的特殊孝親價值,上一節(jié)已有議論,但是斷指療親行為的大量涌現(xiàn)則是因為朝鮮王朝的極力提倡和表彰。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首先,朝鮮以儒教立國,大力提倡和表彰孝親行為。
朱子性理學(xué)自高麗末期傳入海東,及李成桂建立朝鮮,遂以之為國家意識形態(tài)。性理學(xué)反映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就是非常注重綱常名節(jié)、倫理大義,極端褒獎忠孝節(jié)烈行為。朝鮮王朝既然以朱學(xué)為指導(dǎo)理念,自然不會例外。
《朝鮮王朝實錄》中記載了大量表彰孝親行為的事例,如太祖李成桂在自己的即位詔書中就提到要旌表忠臣孝子:“忠臣、孝子、義夫、節(jié)婦,關(guān)系風(fēng)俗,在所獎勸。令所在官司,詢訪申聞,優(yōu)加擢用,旌表門閭?!碧嫠哪暧窒铝?“今各道所報孝子順孫義夫節(jié)婦,各有實跡,宜加褒賞,旌表門閭。其有役者則復(fù)之,貧乏者則周之,以勵風(fēng)俗。”此后,這一類旌表孝子的記錄多不勝數(shù),各種卓越孝行包括斷指療親等事情,無不得到朝鮮王朝的表彰,表彰的目的亦即在教化民眾,砥礪風(fēng)俗。旌表忠臣孝子還被作為律條寫進了《朝鮮經(jīng)國大典》,讓褒獎行為具有了可依憑的標(biāo)準(zhǔn),后來的表彰多依此而行。
朝鮮王朝對孝親的表彰,既能促進這些孝親行為的傳播,也能讓普通民眾了解到政府的支持態(tài)度,所以無疑能大大促進這類孝親行為的發(fā)生。如果說最早表彰的“石珎斷指”和“金四月斷指”具有某種原發(fā)性的話,其后大量的斷指療親行為可以說都受到前面這些典型例子的影響,是一種習(xí)得性孝親行為??梢?,政府的表彰還是非常有實效的?!妒雷趯嶄洝范晔率巳諚l在分析石珎斷指的意義時就特別強調(diào)了他的榜樣作用:“夫傷其身體,非孝之中道,然其孝行足以感動人心,……請報于朝,旌表其閭,以光圣朝之孝,以勵人子之心?!睆暮髞聿粩喑霈F(xiàn)的斷指療親事件來看,可以說最后是達到了“以光圣朝之孝,以勵人子之心”的目的。
其次,《三綱行實圖》的編寫和頒布對斷指療親行為的興盛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三綱行實圖》是世宗年間由世宗大王下令編寫的一部教化民眾的忠臣孝子烈女事跡圖集。促成《三綱行實圖》編纂的直接原因,是世宗十年發(fā)生了“金禾殺父”事件。①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朝鮮王朝實錄·世宗實錄》,十年九月二十七日條。世宗大王對這件大逆不道的事情極為震驚,于是決定把以前的《孝行錄》《二十四孝》等記載綜合在一起,編纂一本新書,以扶植綱常,敦勵風(fēng)俗,化民從善。②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朝鮮王朝實錄·世宗實錄》,十年十月三日條。世宗十四年此書編寫完成,十五年即完成刊板,印刷頒布。世宗大王為了進一步宣揚此書,考慮到下層民眾不認(rèn)識文字,還安排專人訓(xùn)示教授。③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朝鮮王朝實錄·世宗實錄》,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條?!度V行實圖》里收錄的故事以中國的忠孝故事為主,朝鮮的故事并不多,但“石珎斷指”被幸運的收入其中,與中國的“劉真定割股孝姑”故事一起作為自殘療親的典型。隨著《三綱行實圖》的流行,斷指療親的故事必定廣為人知。《三綱行實圖》頒布之前,只有趙存富、石珎和金四月等少數(shù)幾例斷指療親的事件發(fā)生,但世宗十五年此書頒布之后,就于十六年發(fā)生1例,十八年發(fā)生1例,二十一年發(fā)生3例,端宗年間就發(fā)生了10例。
后來為了便于學(xué)習(xí),又從《三綱行實圖》中挑出人所易感的孝子烈女共105人,另成一書。刪定本《三綱行實圖》的份量只有原書的三分之一,“石珎斷指”的記載仍收錄其中。中宗九年,不僅編寫了《三綱行實圖續(xù)》,還刊印了大字諺解本。諺解本是為不懂漢文的朝鮮下層民眾所制作的。在世宗發(fā)明諺文后,《三綱行實圖》是少數(shù)幾種被翻譯成諺文的典籍之一,可見朝鮮王朝對其有多么重視。經(jīng)過這一系列的宣傳,尤其是刪定本和諺解本頒布以后,大大方便了下層民眾的學(xué)習(xí),促進了《三綱行實圖》在底層民眾中的影響。在中宗之前,關(guān)于斷指療親的記載并不多,可見其時由于卷帙和語言的關(guān)系,本書并未深入民間,但是至中宗年間,斷指療親的記錄突然暴增,有近30例發(fā)生,而且很多發(fā)生于不懂漢文的奴婢階層,這顯然當(dāng)歸因于刪節(jié)本和諺解本的出現(xiàn)。中宗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五日條就記載有模仿《三綱行實圖》中斷指療親的事例:“閱《三綱行實》,見斷指得效事,潛引斧,自斷手指,燒磨調(diào)水以進,其疾遂愈?!笨梢?,《三綱行實圖》在促進斷指療親風(fēng)氣的形成上起到了巨大的引導(dǎo)作用。
再次,明使的金四月題唱對朝鮮斷指療親風(fēng)氣的形成,應(yīng)該也有一定影響。
明代文臣使朝,朝鮮必然安排當(dāng)時第一流的文人擔(dān)當(dāng)遠接使和從事官員,沿途陪伴,如徐居正﹑申叔舟﹑蘇世讓﹑李荇﹑鄭士龍﹑許筠﹑李滉﹑李珥等都是漢文造詣深厚的著名人物,他們在朝鮮的地位遠超明使在明朝的地位。明使但凡有作,朝鮮官員必定次韻唱和,這些唱和之作都保留在《皇華集》中。所以,明使們的金四月題唱,朝鮮官員也多有唱和。如唐皋使朝時,以“金孝女四月之門”七字為韻,作有七絕組詩,朝鮮方面就有李荇、鄭士龍、李希輔、蘇世讓等四人次韻唱和。后來文人金安老閱讀《皇華集》,被他們的唱和所吸引,忍不住連作兩組:“唐修撰皐行過郭山,以孝女金四月之門七字為韻,伴接諸從事皆和之。偶閱皇華集,戲用其韻。斷指以療母病,事聞旌門?!雹堋断诽梦母濉肪碇?,見《韓國文集叢刊續(xù)》,第21冊,第336頁。
因受明使和朝鮮官員金四月唱和的影響,朝鮮文人路過孝女門,或閱讀《皇華集》時,也多次韻明使原作為詩。朝鮮文人的唱和詩作,數(shù)量超過了使臣所作。這些唱和的詩歌,從內(nèi)容來看,也是追步明使,以夸耀金四月的卓絕孝行為主,同時從朝鮮的立場出發(fā),更多將金四月的孝行歸因于自己國家的忠孝傳統(tǒng),如蘇世讓所云“東方孝理著自古”等,但對金四月的贊美則是相同的。明使對金四月孝行的題唱,正符合了朝鮮君臣的自我忠孝期許,他們自然樂意順?biāo)浦?,錦上添花??傊?,因為明使上國使臣的身份,朝鮮陪同人員在朝鮮文壇的地位,以及后來朝鮮王朝隆重的《皇華集》編撰事業(yè),金四月無疑聲名遠播,至少在知識階層是這樣的。金四月斷指療親在后來變成了人人皆知的典故,如曹友仁評論白光宏所作的《關(guān)西別曲》,就認(rèn)為他不應(yīng)該忽略掉金四月:“金孝女之?dāng)嘀?,李鐵州之死義。究諸白詞,皆不及焉?!雹荨额U齋集》卷之二《題出關(guān)詞后》,見《韓國文集叢刊續(xù)》,第12冊,第302頁。金四月斷指療親的行為被大力認(rèn)可和贊賞,這應(yīng)該也對斷指療親風(fēng)氣的形成產(chǎn)生了一些推動作用。
最后,斷指療親的發(fā)生可能還與貪圖獎賞和規(guī)避徭役有關(guān)。
由《朝鮮王朝實錄》中眾多旌表斷指療親的例子可知,很多人不僅得到了贊揚和獎勵,還免去了徭役,尤其是對一些底層的奴婢來說,他們?nèi)桃粫r的痛苦,就有可能改變命運,是很值得的。而且當(dāng)時的斷指主要是斷小指和無名指,這并不會對生活造成較大影響,所以不排除一些人因而鋌而走險。
自殘身體以療親疾的事例,在中國古代也多有發(fā)生,但以割股療親的方式為主①關(guān)于中國古代割股療親的研究,已有較多成果,可參看邱仲麟《不孝之孝——唐以來割股療親現(xiàn)象的社會史初探》《人血與藥氣——割股療親現(xiàn)象中的醫(yī)藥觀念》等文,其對此所言甚詳,分別載《新史學(xué)》第6卷第1期和第10卷第4期。,斷指療親則相對較少,這就與朝鮮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在朝鮮古代,割股療親的事例也有發(fā)生,但不及斷指療親普及,數(shù)量也較少。
已有研究表明,割股療親的事例在唐代已不希見,宋元以后則更為盛行,各種文獻中記載頗多。以《古今圖書集成》的《學(xué)行典》之《孝弟部》和《閨媛典》之《閨孝部》《閨義部》《閨烈部》《閨節(jié)部》為例,初步統(tǒng)計有2 470多個割身體各個部位以治療親疾的例子。其中割股占絕大多數(shù);其次為割臂,有140例;再次為割肝,有85例;其下為割胸、割脅、割乳,合起來有46例;此下則為斷指,僅有10例;最后為割心、割肺、割耳等,也有零星個例。②此一統(tǒng)計轉(zhuǎn)引自邱仲麟:《不孝之孝——唐以來割股療親現(xiàn)象的社會史初探》,載《新史學(xué)》第6卷第1期。從上面的統(tǒng)計可見,中國古代主要以割股即割大腿肉療親為主,割臂肉也較多見,而斷指療親的記載相比而言就非常稀少了。但朝鮮時代,則主要以斷指療親的記載為主,如《朝鮮王朝實錄》中記載的斷指療親事件超過100例,而割股療親只有17例,《韓國文集叢刊》中斷指療親的記載不下200例,而割股療親則不到50例。③筆者在《朝鮮王朝實錄》網(wǎng)站,以“割股”為關(guān)鍵詞檢索,得割股療親記載17例。在韓國古典綜合數(shù)據(jù)庫分別以“斷指”和“割股”為關(guān)鍵詞檢索,統(tǒng)計得斷指例超過200例,割股則不足50例。數(shù)據(jù)或有出入,但大體上反映出了實際情況。
中朝都信奉儒家忠孝思想,割股療親和斷指療親在體現(xiàn)精誠孝心這一點上是一致的。但之所以會產(chǎn)生這種差異,筆者以為主要是初始時榜樣的引導(dǎo)作用和統(tǒng)治階層的宣傳表彰所致。唐代已有割股療親的事例,但其時未有斷指療親的事例發(fā)生。如現(xiàn)存最早的記載就是唐代王友貞割股肉以治療母疾,并因此得到武后的表彰,此事被寫進了《舊唐書》。④《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二《王友貞傳》。這些事件可能具有某種原發(fā)性,為后來自殘療親的人作出了榜樣。從唐宋至明清,政府對此類事件以表彰為主,其間也有對割股不予鼓勵的時期,但都為時甚短;整個知識階層除韓愈等個別人,大體上也都是從誠孝的角度出發(fā),認(rèn)可了這種自殘療親的行為。在程朱理學(xué)興盛的明清時代,割股療親的風(fēng)氣最為流行,《古今圖書集成》中所記載的眾多割股療親的孝子孝女,大部分出現(xiàn)在這一時期。洪武年間曾下令表彰的割股療親的孝女劉真定,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成為有明一代最著名的孝女,最后還被寫進了《明史》。⑤《明史》卷三百一《列女傳》。
劉孝姑割股療親在明代發(fā)生最早,是第一例被旌表的割股療親的事件,當(dāng)時在社會上流傳甚廣。此事發(fā)生僅30余年后,劉孝姑就被朝鮮王朝當(dāng)作孝女典型記錄在了《三綱行實圖》中。1582年黃洪憲出使朝鮮,得知金四月斷指療親的事跡后,首先想到的也是與之不無類似的劉真定。所以明清時代眾多的割股療親事件,或許與此一事件的激勵作用有關(guān)??傊?,當(dāng)時各種記載中,割股療親事件最多,也最典型。
朝鮮的情況則如前所述,在初始時就首先產(chǎn)生了斷指療親的事件,金四月被明使廣泛贊揚,石珎則載入《三綱行實圖》中,成為朝鮮斷指療親的典型,他們都受到了朝鮮王朝的大力表彰,為后來的孝子孝女們作出了榜樣,引導(dǎo)了斷指療親風(fēng)氣的形成?!冻r王朝實錄》記載了大量對此類孝行的表彰,大大促進了這種風(fēng)氣的形成?!度V行實圖》同時收錄了劉真定割股孝姑和石珎斷指療親的事例,但劉真定在朝鮮的影響顯然比不上石珎,這或許是因為斷指比起割股,危害似乎更小,更不會危及到生命,在醫(yī)療條件相對落后的朝鮮,斷指的可操作性更強,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斷指療親中不乏小孩的頻繁出現(xiàn)。
華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4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