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華靜
寒冬臘月,昆明街頭還吹著陣陣和煦的風,在醫(yī)院病房淡淡的來蘇水味中,我見到了我的采訪對象蘇音老人。老人滿頭白發(fā)掩不住當年的英姿,雖然她躺在病床上不能講話,但和她握手時還是感受到了她強健的心。聽著老人兒子林飛的介紹,我心中更是欽佩不已,蘇音和她已故的老伴林亮不愧為忠誠的革命志士。
用表演和歌聲為抗戰(zhàn)出力
1935年,14歲的蘇音還叫著父母起的名字王偉亞。這年夏天她跟著姐姐王一銘一起,去上海法租界的一心小學女工夜校聽課,一下子就被夜校新鮮的教學內(nèi)容、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迷住了?;丶液笏活櫦胰说姆磳?,毅然從教會學校退學,跟著姐姐到女工夜校讀書去了。學習僅僅一個月后,蘇音下定了“共產(chǎn)黨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的決心,立下了“爭取當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志向。
與此同時,作為清華大學進步學生的林亮也在積極地參與學潮。1935年12月9日,北平數(shù)以千計的大中學生在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走上街頭,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游行。21歲的林亮走在同學中間不停地揮舞著雙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反對華北自治!”
“一二·九”學生運動后,蘇音女工夜校的老師陳克寒、齊速等參加了職業(yè)界救國會或國難社,學生中的積極分子則參加了婦女界救國會,蘇音是夜校婦女界救國會十人團的代表。她積極參加抗日宣傳,走上街頭演說、演出和唱歌,沒過多久就在鄭山尊介紹下參加了上海業(yè)余歌詠團。業(yè)余歌詠團的活動由呂驥主持,經(jīng)常有冼星海、何士德、賀綠汀等音樂家參加活動。
盧溝橋事變后不久,淞滬抗戰(zhàn)打響。在前方將士浴血奮戰(zhàn)的同時,上海社會各界也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愛國運動,其中就包括一群年齡多在十五六歲的孩子,蘇音是其中的一份子。
誕生于炮火硝煙中的“孩子劇團”成立之初僅有22人。年齡最大的張鶯16歲,最小的吳培尼才9歲。干事長吳莆生也不過19歲。雖然只是一群孩子,“孩子劇團”卻有著嚴明的紀律和完善的組織。
在“孩子劇團”的成立宣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知道不能上前線去和鬼子拼,不能做大人做的事情。我們只有以我們所有的力量,團結起來,以過去所愛好的工作來為國家服務,為民族盡力。我們愿意永遠演戲,愿意上前線去演,也愿意到受難的同胞里演?!比绻f前線將士用血肉構筑中國長城的話,“孩子劇團”就是用表演和歌聲來為抗戰(zhàn)出力。
蘇音和大家一起到處演說和歌唱《義勇軍進行曲》《救亡進行曲》和《誰說我們年紀小》,還上演了話劇《捉漢奸》和《放下你的鞭子》。演出中隨著劇情的發(fā)展,時常有觀眾跟著劇情大喊口號,并且逐漸圍攏上去,假如不是別人攔阻,他們都會自動融入到戲里去。
蘇音在《回憶錄》中說:“現(xiàn)在的人聽到孩子劇團,也許難以理解,這么小的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有志氣,有理想,有能力。其實,他們之中有許多人在小小年紀,已經(jīng)歷了許多坎坷。我也不例外,我參加孩子劇團時才16歲,但那之前已經(jīng)在女工夜校接受過革命的啟蒙教育,正是女工夜校的經(jīng)歷決定了我人生的信念,使我永生難忘!”
1937年11月12日,蘇音隨上海地下黨員吳競、齊速離開上海,經(jīng)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的安排,三人來到山西臨汾八路軍駐晉辦事處的學兵隊學習,蘇音于1938年1月在學兵隊入黨。當時我黨的北方局就在駐晉辦事處,北方局的領導同志劉少奇、楊尚昆、彭雪楓都親自到學兵隊授課,蘇音有幸聆聽他們系統(tǒng)講授的《當前形勢與任務》《政治工作》《游擊戰(zhàn)爭》等課,受益匪淺。
從清華大學到新四軍
1937年林亮從清華校園畢業(yè)時,已經(jīng)參加了黨領導的“犧盟會”。是年秋,林亮開始在開封北倉女中任教,10月他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他把課堂作為宣傳黨的抗日救國思想的講壇,頗受學生的歡迎。同年冬林亮組織開封師范、開封高中、北倉女中、開封女中的一些進步學生,組建了“光明話劇團”,他任團長,由中共河南省委直接領導。該劇團在豫東、豫中、豫南的20多個縣宣傳抗日救亡運動,在河南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
從1938年10月到1939年4月,林亮受黨的指派,在汝南國民黨專署當秘書,黨給予他的主要任務是動員專員張振江抗日。林亮經(jīng)常向張振江談論發(fā)動群眾、組織抗日武裝的問題,宣傳我黨的抗日主張和竹溝新四軍的情況。林亮還為張振江編輯了一個名為《民則》的刊物進行抗日宣傳,并多次向新四軍竹溝留守處和在竹溝的河南省委有關領導同志陳少敏、王恩久、王盛榮等匯報有關國民黨汝南專署的情況,在短短的半年時間里,很好地完成了黨交予的任務。
自1938年冬到1939年冬,豫東地區(qū)有一支地方武裝叫西華抗日自衛(wèi)軍,我黨想將其編入新四軍。黨組織派林亮打入這支軍隊,經(jīng)過深入細致地工作,最終林亮將整支部隊拉到新四軍彭雪楓六支隊。當部隊到達渦陽北郊新興集彭雪楓部駐地時,六支隊開了萬人歡迎大會。彭雪楓師長得知林亮是清華大學的畢業(yè)生時,將他留在師政治部做秘書,后又任直屬隊總支書記,從此開始了他在新四軍的生涯。
1944年,林亮和蘇音在皖東北的邳睢銅地區(qū)結為夫婦。
進軍西藏
1949年12月底,十八軍進駐川南,組建川南行署,張國華軍長任行署主任,林亮被分配到瀘州市工作。川南是四川最富庶的地區(qū),能在天府之國安家,蘇音喜出望外。
次年1月,蘇音帶著兩個幼小的孩子從南京西南服務團留守處出發(fā),輪船下四川與丈夫會合。誰知輪船行至三峽途中,傳來十八軍即將進藏的消息。
當時祖國大陸除西藏地區(qū)外已全部解放,進軍西藏,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這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偉大任務。經(jīng)過半年的準備,他們出發(fā)了。臨行前,蘇音將孩子寄托在托兒所就匆匆離去。
7月15日,他們在昌都組建了進藏先遣部隊。這支約500人的先遣部隊與阿沛同行,于9月9日勝利到達拉薩。10月上旬,內(nèi)部宣布中共拉薩市委成立,市委委員僅三人:林亮、楊振凡、蘇音。林亮為拉薩市委第一任書記,楊振凡任市公安局局長,蘇音任市委組織部部長。
毛主席在“十七條協(xié)議”剛簽訂后,就指示張國華:“你們在西藏考慮任命問題,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的問題這兩件事,一切工作必須慎重穩(wěn)進。我們要用一切努力和適當辦法,爭取達賴及其上層集團的大多數(shù),達到不流血在多年內(nèi)逐步改革西藏經(jīng)濟政治的目的?!?/p>
因而,他們進駐拉薩后的首要任務,是大力宣傳和堅持貫徹執(zhí)行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條協(xié)議”。工作切入點首先是積極而穩(wěn)妥地廣泛發(fā)動群眾,在藏族群眾中樹立進藏部隊的良好形象,進而采取各種形式開展爭取上層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
拉薩市委還大力開展團結教育貴族子女的工作,不時邀請貴族子女到市委與機關干部一起開茶話會、聯(lián)歡會,在愉快活躍的氛圍中,向他們宣傳“十七條協(xié)議”及黨的有關西藏問題的方針政策,提高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增進相互了解,建立友誼。市委還與共青團西藏工委、西藏自治區(qū)婦聯(lián)等配合,建立了拉薩市愛國青年文化聯(lián)誼會,參加的人員由開始的上層幾十人,發(fā)展到社會中上層的好幾百人。
到達拉薩后他們聽說西藏的酷刑駭人聽聞,剁手、剁腳甚至剝?nèi)似ざ际浅S械氖?,奴隸主鞭撻奴隸司空見慣。于是拉薩市委決心采取“民貸”的方式,用銀元換取“差巴”(農(nóng)奴)和“堆窮”(平民小戶)的自由。
一次蘇音在回市委的路上途徑朗子廈,看見人們在圍觀什么,她擠進去一看驚呆了。大門口臺階下,趴著一位20多歲的藏族姑娘,全身被綁動彈不得,身邊兩個手執(zhí)皮鞭的衙役,聽著臺階上一位官吏的命令,不緊不慢地抽打著那位姑娘。蘇音站在一旁義憤填膺,卻不能插手,只能憤憤離去?;氐郊抑校K音難受得吃不下飯,更加堅定了要推行“民貸”。
經(jīng)過拉薩市委的努力,上中層人士開始逐漸接受銀元與“差巴”等同的概念,使得藏族的農(nóng)奴制有所改善。
看著躺在病床上的母親,林飛說:“一直長大到六歲才知道,我和弟弟妹妹也有爸爸媽媽。那時我們還小,不理解父母不能陪在我們身邊的原因,但心里知道他們是在保衛(wèi)國家,深深地為他們做的事感到驕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