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哈爾濱 150040)
二氧化氯氣體在19世紀初被發(fā)現[1],但由于其性質不穩(wěn)定、易燃易爆,近百年間一直難以推廣應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類對生活環(huán)境要求的提高,本世紀初二氧化氯開始受到廣泛重視和深入研究。但真正大量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是在三十年前才開始的,美國首次將二氧化氯用于水廠中控制酚臭,防止水藻和蔬菜等產生的異味,發(fā)現二氧化氯比氯、臭氧等殺生劑更安全可靠?,F在歐美已有數千家水廠采用二氧化氯處理飲用水[2]。70年代初二氧化氯開始用于工業(yè)循環(huán)冷卻水的處理劑。
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已在很多領域大量推廣穩(wěn)定性二氧化氯的應用,上海、江蘇、廣東、山東等地已把二氧化氯應用于醫(yī)療衛(wèi)生、食品工業(yè)等各個領域,很多時候利用二氧化氯為器械、設施的消毒,并作為畜、禽加工廠控制微生物、霉菌的消毒劑[3-7]。近年,我國在合成氨廠等的工業(yè)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中,對二氧化氯的應用進行了大量試驗研究,以此為基礎,將二氧化氯在多家石油化工、煤化工廠,化肥廠的多個循環(huán)水系統中推廣應用[5-7]。
二氧化氯的分子式為ClO2,價層電子總數為19,有一對孤對電子和一個單電子各占據一個軌道,分子構型為V型。O-Cl-O鍵角為117.7°,Cl-O鍵長為1.78埃,雖然為奇電子分子(有順磁性),但沒有明顯的二聚傾向。
二氧化氯的分子結構可以由三電子π鍵的共振結構和生成離域π鍵等兩種方式來描述[8]。
二氧化氯的分子量為67.46,熔點為-59℃,沸點為11℃。在常溫下是一種從黃綠色到橙色不斷變化的氣體,氣體密度為3.09 g/L,具有和氯氣、臭氧相類似的刺激性氣味。
二氧化氯易溶于水,并且在水中具有相當快的擴散速度,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與其分壓和水溫有關。二氧化氯在水中是純溶解狀態(tài),基本上不會發(fā)生水解反應,也不會構成二聚體或多聚體,所以它的消毒作用受水中pH的影響極小。但是二氧化氯的水溶液容易揮發(fā),不穩(wěn)定,通常會發(fā)生歧化反應,生成次氯酸鹽和氯酸鹽,從而加強其穩(wěn)定性[9]。
細菌表面帶有一定的負電荷,這些負電荷可以避免細菌受到帶負電的殺菌劑的影響。二氧化氯以中性單分子形態(tài)存在并進人細胞內部,其殺菌效果不受細胞表面負電性的影響。從進入細胞內部的方式上看,二氧化氯透過細胞膜的方式可能為單純擴散不需要載體蛋白(滲透酶)參與,所以無論細菌的代謝活力如何,二氧化氯均可起到殺菌的作用。
另外二氧化氯能破壞微生物的葡萄糖氧化酶,使其不能參加氧化還原活動并導致細胞的代謝機能發(fā)生障礙。二氧化氯還可與細菌中的部分氨基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使氨基酸分解破壞,進而控制蛋白質的合成,最終導致細菌死亡[10]。
pHS-25型pH計,DH 5000型恒溫培養(yǎng)箱,電熱恒溫水浴鍋,YXQ·SG46·280型電熱手提式壓力蒸汽消毒器等。
亞氯酸鈉,硫代硫酸鈉,氫氧化鈉,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鈉,硫酸鎂等。
二氧化氯由自制反應器制得,純度由96.8%粗制到98%,配制的儲備液濃度為2.5%mg/mL。
含菌水樣取自哈爾濱某煤氣廠循環(huán)水裝置,所有的分析方法均采用國家標準方法。
(1)二氧化氯投加濃度對殺菌率的影響
在本實驗中,主要研究了在pH=7.0和20.0℃下反應10 min后二氧化氯在不同濃度(0.2~1.0 mg/L)下對異養(yǎng)菌、硫化菌和鐵細菌的殺菌效果。其結果如圖1所示。
由圖1可見,隨著二氧化氯投加濃度的提高,它對三種細菌殺滅率也逐漸提高,且滅菌效果很好。其中,二氧化氯對異養(yǎng)菌的殺滅效果最好,在濃度為0.6 mg/L時,其對異養(yǎng)菌的滅菌率已經達到99%以上;二氧化氯對鐵細菌殺滅效果也很好,稍次于異養(yǎng)菌,濃度為0.8 mg/L時,滅菌率達到99%;相比之下,二氧化氯對硫化菌的殺滅效果最差,但在濃度為0.5 mg/L的時候,滅菌率也達到90%。比較低濃度時二氧化氯對三種菌種殺滅率,發(fā)現二氧化氯濃度為0.2 mg/L時,它對三種菌種的殺滅率均達到80%以上,可見二氧化氯在低濃度時也有很好的滅菌率。
圖1 投加濃度對殺菌率的影響
(2)pH對二氧化氯殺菌率的影響
本試驗考察二氧化氯投加濃度為0.6 mg/L,溫度為20.0℃,反應時間為10 min,pH分別為6.0,7.0,8.0,9.0和10.0時,二氧化氯對三種細菌的殺滅率。具體結果如圖2所示。
由圖2可見,pH的變化對二氧化氯對異養(yǎng)菌的殺菌率幾乎沒有影響;比較之下,不同pH二氧化氯對硫化菌和鐵細菌的殺菌效果略有變化,但總的來說變化不大,在pH為6~10的范圍內都能達到85%以上的滅菌率。這是因為二氧化氯溶于水后即以游離分子形式存在,不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自身也不形成二聚或多聚結構,故在pH為6~10的范圍內有很好的殺菌能力。
圖2 pH對殺菌率的影響
(3)反應溫度對二氧化氯殺菌率的影響
在二氧化氯投量為0.6 mg/L,pH為7.0和反應時間10 min下,進一步研究了溫度對異養(yǎng)菌、硫化菌和鐵細菌的殺菌效果的影響。其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反應溫度對殺菌率的影響
圖3表明,二氧化氯對三種細菌殺滅效果均受溫度影響,溫度越高,殺菌效果越好。例如20℃時,二氧化氯對異養(yǎng)菌的殺菌率為95.1%,50℃時就已接近100%,可見溫度升高,有利于殺菌效果的提高。在相同溫度下,二氧化氯對異養(yǎng)菌和鐵細菌的殺滅效果優(yōu)于對硫化菌的殺滅效果。
(4)反應時間對二氧化氯殺菌率的影響
考察了pH值為7.0,投加濃度為0.8 mg/L,反應溫度為20.0℃,反應時間分別為3、15、30、60、120 min時二氧化氯對三種細菌的滅菌效果。結果如圖4所示。
由圖4可見,隨著時間的延長,二氧化氯對三種細菌的滅菌率均提高,15 min后對異養(yǎng)菌和鐵細菌的滅菌率均達到90%以上,硫化菌失活時間較長,但30 min后也達到90%以上的殺滅率??梢姸趸葰⒕俣群芸欤@是因為二氧化氯溶于水后,基本不水解或聚合,在低濃度下該特點更為突出。
圖4 反應時間對殺菌率的影響
在實驗室中通過考察投加濃度、溫度、pH、反應時間多個因素對二氧化氯殺菌率的影響,根據實驗結果可得出如下結論。首先二氧化氯對三種細菌殺滅效果隨著投加濃度的增加而提高,在0.5 mg/L左右的低濃度時,二氧化氯有很好的殺菌效果。其次pH的變化對二氧化氯對異氧菌的殺滅率幾乎沒有影響;比較之下,不同值二氧化氯對硫化菌和鐵細菌的殺菌率略有變化,但總的來說變化不大,在pH為6~8范圍內都能達到85%以上的殺菌率。另外二氧化氯對三種細菌的殺滅率均隨著溫度升高而提高。最后隨著時間的延長,二氧化氯對三種細菌的滅菌率均提高。實驗室研究結果表明,作為殺菌劑,二氧化氯能有效的應用于循環(huán)冷卻水中。
[1]毛成坤.二氧化氯及其發(fā)展趨勢[J].氯堿工業(yè),2000,41(1):42-46.
[2]黃君禮,吳明松.飲用水二氧化氯消毒技術的現狀[J].凈水技術,2010,29(4):16-18.
[3]鄧小紅,郭潔.二氧化氯消毒劑治理醫(yī)院污水的研究[J].現代預防醫(yī)學,2008,35(21):4137-4140.
[4]于溟雪,張文福.二氧化氯消毒劑及其消毒應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2,29(2):132-135.
[5]何婷婷,周祾.二氧化氯殺生劑在油田水和循環(huán)冷卻水中的應用[J].廣東化工,2013,40(9):91-92.
[6]龍瀟,高燕寧,莫宗寶.二氧化氯在中水用作電廠循環(huán)水中的殺菌特點[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0,36(2):1-3.
[7]熊夢輝,覃華鋒.二氧化氯在循環(huán)水殺菌滅藻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大氮肥,2012,35(1):66-69.
[8]單欣梅,陸俊晨.二氧化氯及其測定方法的研究進展[J].污染防治技術,2013,26(4):60-65.
[9]馮淼,崔亞偉.二氧化氯在水處理技術中的應用[J].水處理技術,2012,38(12):12-15.
[10]韋明肯,賴潔玲.二氧化氯殺菌機理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報,2012,52(4):429-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