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娜,邱賽紅,肖錦仁,曾曉燕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208)
階段推進教學模式在《中藥學》教學中的實踐
余 娜,邱賽紅*,肖錦仁,曾曉燕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208)
《中藥學》作為中醫(yī)藥學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知識點繁多而關聯性不強,采用傳統灌輸性教學模式,難以培養(yǎng)出自主的、有明確目的的學習者。我們采用階段推進的教學模式,將教學分為以傳統灌輸式教學法(LBL)為主的啟蒙階段、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內容的推進階段、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PBL)為主的升華階段。此種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為核心任務,更有利于培養(yǎng)出具有專業(yè)精神及社會責任感的創(chuàng)新型中醫(yī)藥人才。
中藥學;階段推進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
《中藥學》課程是中醫(yī)藥學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其主要內容是介紹中藥的基本理論,及藥物的性能、功效、配伍和臨床應用,是中醫(yī)理、法、方、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醫(yī)學中連接中醫(yī)基礎理論與臨床各科的橋梁課程。教材中通篇使用中醫(yī)專業(yè)術語,由于知識點繁多而關聯性不強,如采用傳統灌輸性教學模式,常令學生感覺晦澀枯燥,難以培養(yǎng)出自主的、有明確目的的學習者。我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采用階段推進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效果,尤其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中藥學的主要內容是中藥基本理論與藥物的功能和實際應用,是中醫(yī)藥實踐應用的基礎。故繼承中醫(yī)藥的特色和優(yōu)勢, 從理-法-方-藥四個層次來構建學生的完整中醫(yī)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在開始接觸《中藥學》課程的第一步,教師應在教學內容上體現以中醫(yī)藥基礎理論為主體,圍繞理法方藥逐層展開的教學特征,注重學生中醫(yī)思維的培養(yǎng)。具體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1 回顧中基、中診相關內容
開學初期,對于講課時遇到的中基中診內容,應讓學生及時查閱相關書籍進行溫習,以利本課程的學習。如講理氣藥時,讓學生首先復習氣滯與氣逆證的病理特點,以及各臟腑氣滯、氣逆證的不同臨床表現后,再講具體藥物時就非常輕松。如記住陳皮理脾胃、肺之氣,那么陳皮所有的功效與主治都能自行推導。
1.2 解釋教材中的生僻中醫(yī)術語
如教材中提到的“風水”、“脾癉”等證,應結合臨床,做出簡單的介紹,讓學生通過對病證的理解來總體上加強對藥物作用特點及應用的把握。
1.3 利用古代典籍原文
不少藥物可直接引用古籍原文講解,既方便記憶又將中醫(yī)藥理論講得原滋原味。如活血化瘀藥川芎功效較多,容易混亂。但圍繞“上行頭目,下調經水,中開郁結,血中氣藥”12個字展開講解,其功效及作用特點也就一目了然。
1.4 采用藥證結合、方藥結合、藥性-功效-應用三位一體等方式貫通知識點
如講大黃、芒硝時,引入“痞滿燥實”四癥見的“陽明腑證”概念,針對此證要同學們選藥,最后確定大黃蕩滌腸胃,芒硝軟堅潤燥,另加兩味行氣藥厚樸、枳實助硝、黃推蕩積滯,并改善痞滿癥狀,四藥組成有名的大承氣湯。由此建立起證-藥-方貫通的中醫(yī)思維。
此階段的教學重點是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將中醫(yī)藥基礎課程各知識點及其內在聯系進行講解,將書本中大段內容化解為精簡的數個關鍵詞,讓學生既能理解又容易記憶,構建學生完整的中醫(yī)思維模式 。
經過啟蒙階段后,課程的內容與形式應及時豐富起來。我們廣泛收集教學圖像、視頻資料,借助能載大量信息、速度快、形象生動的多媒體技術,引入中藥研究的新進展及與課程相關的社會熱點新聞等內容,制作重點突出、生動活潑的教學課件,加強直觀性教學,使中藥學從平面教學向立體教學過渡。
2.1 更新中藥新用及現代藥性知識
隨著臨床實踐的深入,自然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中藥的研究已日漸精深,中藥學的功效應用內容不斷擴充,中藥的作用機制不斷得以深化、闡明。因此教學上應注意引進相關學科的新知識、新進展,不斷充實和改革教學內容, 突破原來的以傳統的功用組織教學的單科獨進模式, 增加中藥的現代臨床新用,以及相關藥理、化學等領域的發(fā)展,使傳統認識與現代認識相結合。如艾葉的現代臨床驗證其有明顯的平喘、鎮(zhèn)咳、祛痰作用, 用治慢性氣管炎、過敏性哮喘等疾??;青蒿的截瘧作用,與其化學成分青蒿素抗瘧相關聯;益母草善活血調經,主治血滯經閉、痛經、產后惡露不盡、瘀滯腹痛,與其化學成分益母草堿收縮子宮相吻合。
2.2 補充與課程有關的社會熱點新聞
對大學生的教育不但要注重知識的灌輸,還應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的敏感度,以增強學生對專業(yè)的熱愛與時代的使命感。在課程教學中,教師的備課內容應注意搜集跟本專業(yè)相關的社會熱點焦點新聞,及時的拋磚引玉。此種聯系當前熱點案例的教學法,??勺屨n堂氣氛瞬間活躍,激發(fā)學生強大的興趣,不但可以引導學生自覺查閱資料,增強對社會問題及專業(yè)的關注度,還能塑造學生強大的社會責任感與學科創(chuàng)造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如講青蒿時,可用圖片或視頻資料給大家講述屠呦呦獲得拉斯克世界生物學大獎的新聞。重點介紹屠呦呦嚴謹、求實的科研精神以及中醫(yī)藥寶庫的可貴,由此增強學生對專業(yè)的熱愛與自豪感。再如講夏枯草時,可用“一味中藥把曾因地震捐款1億元而享有極高美譽度的王老吉推上了風口浪尖,這味中藥就是——夏枯草”開頭,將王老吉因夏枯草而吃上官司的新聞在課堂中介紹,引出中藥的安全性,不良反應監(jiān)測等熱點問題。
PBL,即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現美國許多藥學院采用這種教學方法[1]。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知識的引導者[2]。強調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 以問題為基礎的討論式和啟發(fā)式教學。經過前兩個階段的教學過程后,大部分學生已建立起基本的中醫(yī)思維能力,并對本課程的知識框架有了總體把握。此時的中藥學的教學進度應已進入各論部分一段時間,這個時期采用PBL教學法能一改傳統教學的枯燥乏味并且迅速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中藥學各論部分具體藥物教學主要側重于藥物的個性特點,可以通過提出問題——查閱文獻——成果共享——教師總結等過程完成學習。如提出問題“祛風濕、利水滲濕、化濕、勝濕之間有什么異同”,指導學生幾個為一組,在課后通過查閱書籍、網絡、數據庫資源等方式,形成統一的文字性意見,然后由一位代表進行現場回答,最后讓教師對學生查閱資料、文字意見、表達能力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評價。使用PBL教學法,我們發(fā)現能迅速提高學生全方位的學習能力, 提高其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讓傳統填鴨式的教學轉變?yōu)榻探o學生學習的本領,給予學生終身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以適應知識不斷更新、社會不斷發(fā)展的要求。
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將實踐課安排在藥植園、中藥標本館、中藥標本室、藥房、藥材市場、藥材加工廠等地學習與參觀。對藥用植物、中藥飲片的認藥實踐是學生特別感興趣的內容,特別是由于中醫(yī)臨床專業(yè)未開設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等藥學類課程,他們有關中藥材的學習主要是通過本課程。因此,對于中醫(yī)臨床專業(yè),在此期間應注意講解藥用植物與鑒定學的簡單知識。另外,舉辦中藥學專題講座,組織開展學生中藥學知識競賽,通過多種方式讓課堂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向外延伸,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熱情,擴大知識面,熟練基本技能。并將積極的學習情緒與態(tài)度延伸到課堂外,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也是非常好的形式。
以上分階段推進的《中藥學》課程教學模式,采用傳統講授與PBL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配合教學內容的革新與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讓中藥學的教學改革進入一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核心的時代。教師應該把握好課程重點,充分應用各種教學方法,適時拋磚引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培養(yǎng)出有創(chuàng)造力、有專業(yè)精神及社會責任感的新一代中醫(yī)藥人才。
[1] 周芳明,王振械.PBL在美國藥學教育中的研究現狀[J].藥學教育,2003, 19(1):58-61.
[2] 王 玥,陳云華.將思想道德教育融入課堂教學[J].藥學教育,2010,26(4): 47-49.
(本文編輯 韓志濤)
Exploratory study on “promotional stage” teaching model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urse
YU Na,QIU Sai-hong*,XIAO Jin-ren,ZENG Xiao-yan
(TCM University of Hunan,Changsha,Hunan 410208,China)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basic specialty cour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Because of its various and scarcely relevant knowledge point, it is dif fi cult to cultivate autonomous, purposeful learner, if using the traditional infusion teaching mode. We use the “promotional stage” teaching mode, dividing the teaching into to the enlightenment stage of 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 , the promotion stage of renew teaching contents advance with times, the lifted stag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This kind of teaching mode with th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s the core task, could better for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onal talents with professional spiri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motional stage teaching mode; Problem-based learning
R9
A
10.3969/j.issn.1674-070X.2014.02.040.054.02
2013-05-21
余 娜,女,講師,主要從事中藥學的教學及相關科研工作。
*邱賽紅,教授,E-mail:qiusaihong@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