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迪
(阜陽師范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安徽 阜陽 236041)
高校思政課特色實踐教學研究
——以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為例
亓迪
(阜陽師范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安徽 阜陽 236041)
高校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實踐教學時應注意各種資源的整合和利用,以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為例,通過拓展多種實踐方式,建立多類型的教學實踐基地,依托校本資源及本土文化資源等增強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走出一條特色之路.
思想政治課;特色實踐教學;實踐基地
為做好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年來,各大高校都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進行積極的探索.胡錦濤書記曾提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緊緊抓住理想信念教育這個核心.高校思政課程教學要緊緊圍繞這個核心,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學既要進行傳統(tǒng)的思政課教學研究探索,更要結(jié)合自身高校的特色,挖掘、整合和依托本土資源,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多年來,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思想政治教學部在學校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悉心鉆研,不斷探索,構(gòu)建出多層次、有特色、全覆蓋的理論教學內(nèi)容相配套的實踐教學體系,走出了一條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特色之路,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就以筆者所在的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為例,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研究,建立符合高校自身背景條件的實踐教學體系,從而提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效果.
伴隨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zhì)的需求變化,創(chuàng)新能力已經(jīng)成為衡量人才標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高校思政理論課必須在加強理論教學的同時,注重實踐教學的跟進,讓學生有思考實踐的空間,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后總結(jié)規(guī)律,形成研討式學習的模式,營造一種主動研究、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的氛圍,從而有利于學生智力潛能的開發(fā),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高校思政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社會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拓展和深入,加強思政課實踐教學,讓學生全方位參與教學過程,增強了學習的自主性,可以極大的增強學生參與的熱情,增強學生在思政課學習上的主動性;幫助他們關(guān)注了解社會現(xiàn)狀,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合作研討,提升思政課理論教學效果,也有助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課的實效性.理論聯(lián)系實踐,增強理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凸顯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這是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效果的基本途徑和努力方向,從而能進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和諧師生關(guān)系的發(fā)展,推動建立和諧校園文化.
加強思政課實踐教學對提升思政課實效性意義重大,但如何讓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覆蓋面更廣,是困擾各大高校的核心問題.很多高校在推進思政課實踐教學時,最大的困難在于思政課教學者與學生的日常管理是脫節(jié)的.并且校團委、學工部等部門也會組織各種類似的實踐活動.為解決這一問題,我院建立了以思政部為主體,校思政領導組領導,由教務處、學工部、團委和各系共同指導參與的實踐教學全覆蓋體系.該體系的最大特點是:將我院學生自發(fā)實踐與學校組織實踐相結(jié)合、將思政理論課教學內(nèi)容和寒暑假社會實踐以及大學生“三下鄉(xiāng)”等活動有機結(jié)合,做好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學校各部門的對接工作,避免在實踐課題及團隊組建上出現(xiàn)重復現(xiàn)象,造成人力及財力的浪費,更合理的利用學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形成了思政課老師出題,思政部、學生工作部門及團委共同指導的工作模式,從而做到了讓思政課實踐教學覆蓋我院大部分學生,教學效果良好,也很好的實現(xiàn)了教育目的.
思政課教學不能僅僅是課堂理論講授,還應該拓展多種實踐方式,讓學生在調(diào)查、參觀、考察等實踐中獲得教育.可由思政課老師布置與思政課堂內(nèi)容相關(guān)的作業(yè),學生利用寒暑假、雙休日等節(jié)假日進行實際調(diào)查研究,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去了解觀察社會,寫出相關(guān)調(diào)查報告.也可組織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等,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參與實踐,讓學生在親自調(diào)查走訪中得到鍛煉,并獲得相應的教育.我院為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建立了多層次、多類型的教學實踐基地.首先從實踐方式著手,拓展多種實踐實習方式,將社會調(diào)查實踐、參觀考察、志愿服務等有機結(jié)合,使得實踐類型多元化,立體化,提高了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實效性.在學生親身體驗中,不僅幫助學生解決了思政課學習中的難題,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進行相關(guān)調(diào)查研究的能力.另外,我院將教育基地及就業(yè)實習基地有機結(jié)合,讓實踐與專業(yè)結(jié)合,實踐與就業(yè)掛鉤,綜合利用這些教育資源,使得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大大增強,也為學生的就業(yè)實習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對于思政課實踐教學,很多高校往往重視度不夠,認為通過教師的課堂理論教學,把黨的方針政策傳達清楚,把書本知識講授清楚,就算完成了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和任務.重視度不夠給很多高校思政課的實踐教學造成了很多障礙,很多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開展得不到學校部門的支持,同時也讓思政課教師在組織實施相關(guān)實踐教學時沒有底氣,缺乏信心,即使開展一定的實踐教學,也無法及時的將實踐教學成果及心得進行及時的交流,更好的指導課堂.
在思政課教學實踐中,我院指定了貫穿整個教學實踐活動的“六有”教學環(huán)節(jié):即事先有實踐計劃、實踐考察有主題、實踐過程有講解、實踐考察有交流報告、交流過后有評價.在掌握思想政治課相關(guān)理論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聽報告”、“辯論賽”、“演講比賽”、“上講臺”等形式讓實踐理論成果得到進一步的凝練與提升,這“六有”教學步驟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在我院思政課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具體的貫徹落實,也受到了老師及學生的一致好評,根據(jù)此項方法及教學內(nèi)容,我院思政課老師們以實踐檢驗理論,又通過交流報告成果將理論反饋到教學實踐中,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既增強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參與能力,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鼓勵學生廣泛聯(lián)系社會實際,自主思考,合作研討,從而提高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同時實現(xiàn)了對理論的超越.
大學校園文化作為高校思政課程本土文化資源中的一部分,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是可供挖掘的,身邊最佳的本土文化資源.校訓“明德、勵志、求真、向?qū)W”是我院辦學理念、辦學目標以及校園文化精神的凝練,是我院校園精神及文化的表達,體現(xiàn)了我院辦學的目標及追求.筆者認為在思政課程教學中要考慮到對于自身所在大學進行內(nèi)涵的挖掘,依托校本資源,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到最直觀的校園文化情景及精神,最終產(chǎn)生情感信服及道德折服.
我院還積極挖掘本地紅色文化資源,對學生進行革命理想主義教育,如我院在本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阜陽“四·九”暴動舊址紀念館、太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魏野疇烈士陵園及阜陽市博物館,利用這些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和生動教材,我院開展了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了大學生的愛國熱情;而潁州西湖、生態(tài)園則成為我們對學生進行“人與自然”的環(huán)保意識教育的絕佳教材.我院對于本土課程資源的挖掘和利用尚有很多環(huán)節(jié)需要探索和突破,其他高校也可以利用當?shù)仡愃频募t色教育基地來開展思政課教學實踐活動,結(jié)合當?shù)貙嶋H利用本土文化資源及校本資源,對相關(guān)內(nèi)容進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講解和分析,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啟發(fā)學生,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內(nèi)外相結(jié)合,既能增強理論的教育性和說服力,又能活躍課堂,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1〕郭華鴻.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內(nèi)涵及其體系的構(gòu)建[J].高教論壇,2010.
〔2〕熊曉燕.走出認識誤區(qū)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實效[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7.
〔3〕錢廣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07.
〔4〕彭庚.開發(fā)紅色地方課程——基于重慶紅色資源的思考[J].重慶與世界,2011.
〔5〕李芬.運用地方特色教育資源增強高校思政課教學魅力[J].德育,2012.
〔6〕韋國友.論地方特色教育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中的作用[J].南寧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
〔7〕檀向群.高校思政課地方課程資源探析——以池州學院皖南特色思政課程體系建設為例[J].池州學院學報,2012.
〔8〕唐華清.民族院校增強思政課教學實效性須突出五特色——以桂越邊境民族地區(qū)為例 [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1.
G642
A
1673-260X(2014)03-0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