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迅
(河南省唐河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唐河 473400)
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何紅迅
(河南省唐河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唐河 473400)
目的 探討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臨床療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將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抽簽法隨機地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給予拉米夫定與恩替卡韋治療,對兩組臨床療效以及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進行比較、分析。結(jié)果 兩組患者各時點HBV-DNA水平不可檢測率、ALT復常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兩組在治療過程中均會出現(xiàn)胃潴留、惡心、嘔吐以及發(fā)熱等不良癥狀,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2.00 %(11/50),觀察組為12.00 %(6/50),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顯著,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應在臨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中加以推廣并應用。
恩替卡韋;慢性乙型肝炎;臨床療效;不良反應
恩替卡韋(ETV)是新一代抗HBV核苷類似物[1],大量的臨床實踐研究表明,其能夠有效地抑制HBV在機體內(nèi)復制過程,其療效要明顯優(yōu)于拉米夫定(LAM)以及阿德福韋酯(ADV)[2]。本文主要回顧性分析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ETV與LAM的臨床治療慢性乙肝(CHB)的療效及安全性,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收集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病程為1~4年,平均(2.33±1.02)年;將本組患者按照抽簽法隨機地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在性別構(gòu)成、年齡、病程、HBV DNA水平等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統(tǒng)計均衡性。
1.2 診斷及排除標準
診斷標準:均符合2005年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臨床診斷標準,即HBeAg呈陽性,HBV DNA>1000拷貝/mL,無核苷類似物治療史;排除標準:排除肝硬化、重疊其他病毒性肝炎或者肝癌等肝臟疾病患者[3]。
1.3 治療方法
觀察組應用ETV(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237號)0.5 mg加以治療,每日口服1次;對照組應用LAM(葛蘭素史制藥(蘇州)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81號),兩組服藥均為1個療程(48周)。在1個療程結(jié)束之后,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肝功能、HBV DNA等進行綜合性的檢查與評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由SPSS15.0軟件加以統(tǒng)計及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卡方檢驗的方法,計量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的方法,以P<0.05表示組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患者各時點HBV-DNA水平不可檢測率對比:見表1。由表1可知,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患者在治療12、24及48周HBV-DNA水平不可檢測率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各時點HBV-DNA水平不可檢測率對比[n( %)]
2.2 兩組患者各時點ALT復常率對比:見表2。由表2可知,對照組與觀察組在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患者在治療12、24及48周ALT復常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ALT復常率比較[n( %)]
2.3 兩組治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兩組在治療過程中均會出現(xiàn)胃潴留、惡心、嘔吐以及發(fā)熱等不良癥狀,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2.00 %(11/50),觀察組為12.00 %(6/50),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乙型肝炎的治療中最重要措施抗HBV治療改善其預后,最終清除HBV,核苷類似物治療乙型肝炎療效較明確,相對干擾素的治療更為方便,不良反應少且輕,臨床運用較普遍。研究表明,ETV能夠抑制HBV聚合酶3個全部作用環(huán)節(jié)系統(tǒng),分別為:HBV多聚酶啟動;前基因組mRNA逆轉(zhuǎn)錄負鏈形成。相關臨床研究表明:ETV能夠明顯地阻止上述過程的發(fā)生,因此對慢性乙肝的治療起到有效的作用[4]。
本研究主要觀察指標為:兩組患者各時點HBV-DNA水平不可檢測率、兩組患者各時點ALT復常率及兩組治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5],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各時點HBV-DNA水平不可檢測率、ALT復常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兩組在治療過程中均會出現(xiàn)胃潴留、惡心、嘔吐以及發(fā)熱等不良癥狀,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大于觀察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顯著,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應在臨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中加以推廣并應用。
[1] 祐紅 瑞,段 東杰,馬琳.國產(chǎn)恩替卡韋與阿德 福韋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72周療效對比觀察[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2,33(12):106-108.
[2] 朱子彬,黃 瑾,王昌華,等.阿德 福韋酯和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1,14(3):210-217.
[3] 孔弘偉,王亞 東,竺 添雨.恩替卡韋、拉 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 肝 炎臨床療效比較[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2,11(19):1537-1539.
[4] 彭錫 其.拉 米夫定治療20例兒童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21):140-141.
[5] 郭振軍.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血清脂類 代 謝紊 亂的觀 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0,23(4):365-405.
R512.6+2
:B
:1671-8194(2014)01-00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