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佳, 劉 雪
(阜陽師范學校,安徽 阜陽 236000)
淺論譚嗣同的體育強國思想
孫 佳, 劉 雪
(阜陽師范學校,安徽 阜陽 236000)
譚嗣同作為我國近代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作為中國近代改良資本主義派的代表人物,清末的時候作為“維新運動”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一生中熱愛體育等強身健體的活動,同時他自己又能夠精通一些武術(shù)的內(nèi)容,他還是中國近代湖南的武術(shù)名人之一.處于自身對于體育的愛好,譚嗣同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將體育強國作為自己進行體育改良救國的思想.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譚嗣同的體育強國的思想是值得探討的.
譚嗣同;體育強國思想
在譚嗣同生活的時期正是中國處于外國侵略者凌辱的時期,國人也受到了英國鴉片輸入的毒害,人們在積貧積弱的環(huán)境中生活.作為當時的愛國人士,譚嗣同看到這樣的一個歷史現(xiàn)實狀況,就積極的民間進行倡導體育強國的思想.他的這種體育強國思想今天看來對于當時那個時代,提升人們的身體素質(zhì)來積極的反抗外來侵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給后來的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歷史基礎(chǔ).
譚嗣同早年的時候受教育的影響,他對于墨家的俠義思想非常的贊賞,同時在《仁學》自敘中,譚嗣同還寫到“墨有兩派:一曰‘任俠’,吾所謂仁也,在漢有黨錮,在宋有永嘉,略得其一體”.從這個序言中我們就可以看出譚嗣同受到墨家思想的影響較為深厚,而且他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將自身的處境也放到了這樣的一個墨家思想的體系之內(nèi).在后來他所從事的維新運動我們還可以看出,他具有的是以:“墨家的人格理想和自我犧牲精神為支撐,同時他將這樣的精神作為變革社會,拯救人類的理想和信念的源泉.”在進行維新運動之前,譚嗣同就已經(jīng)做好了為國家獻出生命的打算,他認為自己擁有強壯的身體和勇于變革的思想,同時譚嗣同還在日常生活過程中注重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的觀念,提出了身體健康,并且延長自己的年齡能夠為國家多做貢獻.這也就是譚嗣同在救國思想上體現(xiàn)出來的有效的愛國的思想.在1898年,譚嗣同及其友人創(chuàng)立了“延年會”,該延年會章程規(guī)定要有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另外還規(guī)定“居處不凈、衣服不潔,皆在禁例”、“無故不得請客”等這些內(nèi)容實際上就是為了讓人們能夠訓練出相對強壯的體魄,在人們生活的不斷變化發(fā)展過程中,樹立起積極的為改善人們的身體素質(zhì),而進行不斷的訓練.
中國古代對于婦女纏足這種束縛婦女發(fā)展的思想,一直延續(xù)到了譚嗣同這個年代,從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角度上來看,婦女纏足是對人的身體的摧殘,同時也是對于人類進行體育鍛煉活動根植了較為困難的一步.婦女纏足其實是封建社會中“重男輕女”男女不平等思想的外在形式的展現(xiàn),譚嗣同對于這樣的一種封建思想極其反對,并且深惡痛絕.由于譚嗣同作為資產(chǎn)階級改良思想的杰出代表人物,其實當時的:“民主、自由、平等”的道德觀念已經(jīng)深刻的植入到了譚嗣同的大腦中,譚嗣同非常痛恨的就是對婦女進行纏足,他覺得這樣做就是在身體上對婦女進行了傷害,同時還影響到了婦女的身體發(fā)育,還不利于婦女的身體健康.最主要的是割裂開了男女平等的基礎(chǔ),讓男女平等的思想得不到真實有效的實施.也難以使得婦女從事體力勞動和救國運動.從譚嗣同極力反對婦女纏足這個事情上,我們就可以看出譚嗣同的男女平等的思想得到了回應(yīng),同時也看到了譚嗣同加強體育強國思想在實際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表現(xiàn).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約束人的身體發(fā)育的悲慘行徑,對于婦女裹足譚嗣同一直都是堅持要將婦女從纏足的運動中解放出來,只有將纏足解放出來,才能夠讓婦女享受和男人同等的社會地位和同等的工作的機會,以及同等的愛國行為.由于婦女的足被纏了之后,婦女就被約束到了家庭里面進行勞動,她們只能夠在家庭里面從事簡單的勞動,這樣就限制了婦女接觸社會的機會,給婦女帶來了非常小的活動的范圍.譚嗣同極力反對婦女纏足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解放更多的婦女,從事接受新的資產(chǎn)階級的改良思想,為救助積貧積弱的晚清政府作出該有的貢獻.
譚嗣同對于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文化中,對于人們修養(yǎng)身心、延年益壽的做法感到非常的難以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往往非常重視的“靜”、“思”、“坐”.這三種鍛煉身體的方式是很難得到驗證的,他就極力反對這樣的一種鍛煉身體的方法,另外他還對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人老子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同時譚嗣同還認為中國這些思想中的老子的思想中的“無為”思想進行了批判,這里最重要的一個內(nèi)容就是要求人們在生活中,不進行創(chuàng)新與活動,這其實是封建統(tǒng)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制度.讓人們能夠在不斷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中,保持自身位置的不變,不要給統(tǒng)治者帶來任何的威脅.但是譚嗣同卻不是這樣認為的,他覺得在作為人應(yīng)該不斷的活動,才能夠強壯身體、鍛煉思維,才能夠提升救國、愛國的措施,這中動的思想也是譚嗣同體育愛國思想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形式.因此,譚嗣同“力主參加體育運動,以培養(yǎng)‘威力、奮迅、勇猛、大無畏、大雄’的氣質(zhì),使整個中華民族堰動奮歷而雄強剛猛”.為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以及改良中國社會制度打下堅實強壯的身體的基礎(chǔ),為人們進行體育鍛煉樹立了榜樣和信念.
譚嗣同所處的歷史年代,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封建社會由強盛到衰落的過程,同時又是西方列強對于我國進行瘋狂的侵略瓜分的時代這個時期的中日甲午海戰(zhàn)剛剛結(jié)束,甲午海戰(zhàn)的失敗更是將我國社會的亡國滅種的殘酷現(xiàn)實擺在了老百姓的面前.面臨著內(nèi)憂外患的嚴重社會危機,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進行拯救民族的生死存亡就是擺在那個時代中華民族每一個有愛國思想的人的面前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在那個時代洋務(wù)運動的失敗,給當時以譚嗣同為首的維新派一個能夠順理成章的登上歷史政治舞臺的機遇,維新運動的組織者所希望的是能夠通過國家自上而下的改革,將處在國家滅亡的前提下的人們進行拯救.這個時期譚嗣同的體育救國思想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大的社會背景下形成起來的,作為百日維新運動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譚嗣同所提出的各種變革的思想和主張,體現(xiàn)了當時資產(chǎn)階級的改良派的樸素的愛國主義的思想.
他們在主張各種形式進行愛國運動,體育愛國的思想是當時譚嗣同作為一種喚起全國人民的一種愛國主義思想,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揮.這里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體育愛國思想最能夠以較為迅速的形式傳遍到全國各地,讓人們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認識到自身的重要性所在.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提倡出了“俠義”的精神喚起中華民族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的思想,這些都是譚嗣同所處的當時的歷史實際情況所決定的.譚嗣同的體育愛國思想是維新運動中的一個重要的表現(xiàn)形式,這里就可以看出,當時的維新運動過程中,譚嗣同通過對于晚清政府進行提建議和改良政府的措施,對于普通的民眾則是通過一些現(xiàn)實的思想意識和行為進行教育.在這期間所建立起來的那種體育愛國思想可以稱之為,人們進行樸素的愛國主義的一種訓練,將這種思想充分的展示到人們的實際生活當中,讓老百姓能夠意識到自己處于水深火熱當中,通過強壯身體來不斷的提升愛國主義思想的升華.
譚嗣同的體育愛國思想是受到一定的歷史原因才建立起來的,但是就人類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變化我們同樣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發(fā)展趨勢是阻礙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的設(shè)計制度,人們只有從這個社會制度中解放出來,才能夠改變當時中國積貧積弱的歷史現(xiàn)實局面.譚嗣同非常重視的一個內(nèi)容就是提倡“俠義”思想精神,通過這樣的一種思想精神來喚醒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分子加入到救國的行列中去.當然今天的社會不存在著救國存亡的歷史現(xiàn)實情況,對于當前的青少年和普通老百姓來說,加強其體育鍛煉的思想,樹立起通過體育鍛煉來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譚嗣同的體育愛國思想在今天看來還是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的,特別是針對接受教育的青少年來說,讓他們能夠看到譚嗣同當年的社會背景下的體育愛國思想的重要性,尤其是譚嗣同在體育思想里面提出的那種“動”的體育思想,不僅可以作為當前加強體育鍛煉的思想標準,還可以作為保持健康的一種生活的理念,通過體育愛國思想加強對于當前的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的教育,有著積極的意義和啟發(fā).
加強對于青少年體育愛國主義的教育,讓青少年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國家觀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青少年作為國家未來發(fā)展的不竭的動力和來源,他們是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接班人和建設(shè)者,通過廣大的青少年的體育鍛煉活動,讓這些學生通過體育鍛煉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只有具備了一個強壯的體魄才能夠,在建設(shè)社會主義的征程中,不斷的完善各項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譚嗣同的體育愛國思想在今天看來仍然具備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他從改變?nèi)藗兊膶嶋H思想然后到改變?nèi)藗兊纳眢w,譚嗣同體育愛國思想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提出了,加強體育鍛煉能夠延年益壽,活得更長就能夠給國家作出更多的貢獻來.他的這樣的一種普遍的思想觀念,在今天看來還是沒有落后,這也和當前我國積極推行的全民健身的活動是息息相關(guān)的.作為祖國未來的青少年,更應(yīng)該從小就樹立起體育鍛煉的思想,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讓體育鍛煉成為和學習生活相互促進、相互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來看待,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的完善各項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我國國民身體素質(zhì)的提升.
〔1〕李勝前.譚嗣同體育思想研究[D].湖南大學,2009.
〔2〕谷世權(quán).中國體育史[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7.
〔3〕王雅潔,黃益蘇.譚嗣同武術(shù)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的研究[J].搏擊(武術(shù)科學),2011(07).
〔4〕趙書文,律海濤.譚嗣同體育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5).
G80
A
1673-260X(2014)11-0086-02體育強國的思想在我國從古代到現(xiàn)代都受到了那些愛國仁人志士的追求,這樣的一種愛國形式往往受到了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的影響.譚嗣同作為我國清末民初時期的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中國改革維新歷史上占據(jù)了重要的歷史地位.同時譚嗣同還積極的倡導人民群眾加強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