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俊玲
(赤峰學院 外國語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多感官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閆俊玲
(赤峰學院 外國語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隨著英語的發(fā)展和教學改革的推進,英語在課堂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也有越來越多的獨特的教學方法出現在課堂中.而多感官教學法就是特別針對英語課堂的新穎又有效果的教學方法.由于當前我們的英語教育中的課堂大多采取灌輸式教法,學生被動接受,課堂沉悶無趣.本文提出的多感官教學法就是要改變這種現狀,采用更有趣新鮮的教法,調動學生的所有感官,讓學生認識到英語的魅力,理解到語言還可以有別的學法,從而對英語產生興趣,主動學習英語知識,從而提高成績.
多感官教學法;英語課堂;運用策略;運用意義
300 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他認為,直觀性教學是一切知識的起點,是一切教學的基礎.由此可知,感官的運用在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多感官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中更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在英語教育中我們不少老師的使用的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課堂沉悶而無趣,學生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大多活潑好動,這種教學法不適合他們的心理與年齡特征,有時甚至會產生厭煩心理.如果一開始就不喜歡英語,以后要想學好英語也就成了一句空談.多感官教學法恰好可以改變這一點.學生好動不容易集中注意力,英語又是語言類知識,更多偏向于說和記憶.如果只是一味的老師講課讓學生背誦,課堂很容易變得枯燥乏味.多感官教學法,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眼,耳,口,鼻,四肢,通過最直接的感知來學習.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使學生們更加愉快的接受知識,從而找到更加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讓英語課堂從被動變?yōu)橹鲃?學生也可以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課堂講解知識時的方法也更加豐富有趣,課堂也就可以變得生動有趣.這樣學生會認識到英語學習并不只是背誦記憶,他們可以在玩耍中記住知識,才可以使英語真正變?yōu)樽约旱牡诙N語言.
眾所周知,不同的學生因為不同的身體、心理、家庭教育及先天智慧和成長環(huán)境,對于事物的認知方法與能力和接受方法與能力都各有不同,所以,在學習英語知識時他們的學習方法也會各不相同.有的學生是聽覺學習者,他們對聽來的東西更有學習的欲望或通過聽力記憶東西會更容易;有的學生是視覺學習者,他們對看到的東西更有興趣學習或記憶;有的學生是嗅覺學習者,他們對味道更敏感,可以通過味道學習或記憶單詞或句子;還有的學生是動覺學習者,可以通過移動身體或表演使他們更容易學習或記憶英語.利用這些特點,在英語課堂中我們讓學生們觀看、聽聞、觸摸、表演、想象、體驗、探究和感覺信息,采用更加多姿多彩的教學方式來豐富學生們的課堂,因材施教來適應更多學生.
2.1 調動聽覺,增加學生注意力
耳朵,是用來聽的,但它其實也是左腦的外部延伸,用來分析辨別和記憶事物.人生來不會說話,但會聽,在聽多聽熟后才有說的欲望.在英語學習中,耳朵的應用尤其重要.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是用作交流之用.而交流,首先就要能夠聽懂,才可以給與回應,所以聽力的訓練是十分必要的.聽力是中國學生共同的問題和難題,在英語教學中要求“聽、說、讀、寫”中,“聽”也是排在首位.學生活潑好學,聽覺敏捷,模仿力和記憶力強,學生階段無疑是培養(yǎng)學生聽力的最佳時期.我們應該給予聽力足夠重視,從基礎抓起,一開始就著重鍛煉學生的聽力,讓學生認識到聽力的重要,并且通過聽力的訓練讓其在課堂上更加專注老師所說的內容.
通常學生英語課堂上有這樣的現狀:低年級學生好動、插話,愛做小動作,很難集中注意力聽老師所說的話.而中高年級學生又經常漠視其他學生的發(fā)言,在傾聽發(fā)言時不會很快找到關鍵信息,所問非所答.另外由于對英語不感興趣、對教師復雜冗長的課堂用語的聽不懂等,他們在課堂上聽的習慣很差.所以僅僅依靠老師在課堂上讀課文或聽磁帶很難提高聽力水平.因此,對于調動聽覺,提高聽力,我們需要做更多的準備,采用更多的方法:
首先需要老師的準備.目前學生可以直接使用的聽力材料很少,除了課本材料之外,我們還可以把看過的閱讀理解或有趣的故事通過翻譯、整理、加工,使之成為較為理想的聽力材料.另外學生喜歡聽歌唱歌,可以將一些節(jié)奏明快,內容簡單易懂的歌曲作為聽力材料.一方面可以降低學生做聽力時的焦慮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增加課堂注意力.在課堂上,老師也應該使用恰當的課堂用語,可以適當增加英語句子的使用,讓學生從熟悉到熟練,最后自己也可以使用.并且老師要足夠耐心,專心的聽學生的表達,這樣學生也會慢慢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
然后要注重聽力氛圍的營造.老師應盡可能用英語組織教學,英語課堂注意避免使用太難的句子或詞語.這樣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和表達思想的習慣,更能鍛煉學生的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學生生性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擾.我們應該充分應用多媒體,可以借助原聲電影或簡單英語動畫增加學生聽的興趣并且可以讓他們體驗到聽英語樂趣.
2.2 調動視覺,開拓學生眼界
眼睛,作為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通道是萬萬不可忽略的:有了豐富多彩的課堂教材或教具,學生的注意力就可以集中了起來.同樣,對于同一個主題,例如講授問候話語對話時,動態(tài)的對話小影片比靜態(tài)的對話圖畫會更吸引學生.越是生動的方式也就越容易讓學生記憶.隨著多媒體在英語課堂中的大量使用,老師可以準備的課堂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多彩.我們可以制作多媒體英語教學軟件,將各種不同的信息,如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有機結合在一起,用以展示教材信息,使那些抽象的英語知識變成直觀的圖文信息,學生感到賞心悅目的同時也會對上課內容產生很大興趣和集中力.老師還可以準備好的原聲電影,有趣的童話英語故事,或者是各種名勝古跡,著名風景,展示給學生多姿多彩的國外文化,既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更能夠拓寬學生眼界,了解更多書本以外的知識.這樣生動活潑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擁有絢麗的色彩、逼真的畫面、真實的聲音的多媒體課件,一定可以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身臨其境,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增加,視覺感官盡可能多的調動,就可以是學生真正走進課堂,走進教材,了解世界,拓寬視野,使學生也了解懂得英語世界的多樣性.
2.3 觸動嗅覺,增加對語言的理解
鼻子,是用來聞的,利用嗅覺來進行英語教學是目前教育中很少提及到的.所以,利用嗅覺的英語教學方法對于目前的英語教學活動也是一種新穎的嘗試.我們說“未聞其人,先聞其聲”,那么為什么不可以未見其事物,未聞其聲,而先聞其味道呢?比如教授水果一類的單詞時,例如apple, pear,orange,先準備這三樣水果,并且包起來,然后讓學生聞味道來分辨包里是什么事物,學生看不到里面是什么,但經過老師的引導,通過鼻子可以聞出水果并根據日常的生活經驗說出是什么水果,這時老師再說出這些水果的英語單詞,還可以增添描述這些水果的味道的詞語,這樣學生對于單詞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以后再見到這些水果時,可以說出水果英語單詞,還能聯想到描寫水果味道的詞語.這樣學習起來也能事半功倍,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良好品質.同樣,學生也可以通過學習的單詞或學習的對話來想象物體的味道或在特殊場景下會聞到的味道或體驗到的可以用味道形容的感覺.比如,在過生日的場景下,通過對話,我們可以聯想到蛋糕散發(fā)出來的甜蜜味道和過生日時的甜蜜心情.
調動嗅覺,把嗅覺應用到課堂的教學方法不但新穎,可以增加學生注意力,還豐富了課堂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方便記憶各種單詞句子和對話,還可以舉一反三,熟練應用所學知識.更重要地是對生活有了更多了解,對所學知識體驗和理解深刻.
2.4 調動動覺,使課堂活起來
手腳的運用在多感官教學法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手腳的運用可以使學生通過觸覺和動作對語言的實體進行感知,可以讓學生對語言的反應用動作來提高理解力,還可以運用在教學氣氛的調節(jié)中而讓學生更開心的學習.學生生性活潑好動,能夠“動”起來的課堂也更容易讓他們接受并融入其中.能夠親身體驗到自己所學,所想,所要表達的東西是很利于英語教學的.當然,一定要有合理的課堂活動安排,要避免課堂亂成一團,要管理統籌好學生,要精心設計課堂活動.
3.1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英語教學中,學習效果的好壞很大一部分依靠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關系的融洽,理解.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互相尊重是教學開端必不可少的.也是課堂進行順利,老師學生之間能夠配合良好的重要因素.多感官教學法的課堂靈活不死板,能夠采用多種方法如音樂、故事、多媒體、角色扮演、游戲等,極大可能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進行多感官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以多種感官刺激,使課堂教學形式活潑多樣,充滿歡笑,學生在笑聲中自己動手、動口、動腦.采用多感官教學法的小學英語課堂中,需要的不僅僅是老師單純的講解知識,更要老師可以帶動學生主動接受知識,這就要求老師耐心,專心,并且幽默活潑,老師自己能夠充分的融入這樣多彩的課堂中,才能帶動學生接受并融入課堂.多感官教學法可以讓學生緩解情緒,活躍課堂氛圍,只有學生真的放松精神,相信老師,并懂得學習其實并不是特別艱難的,學生才能主動且自然的學好知識.另外,特別是緩解了老師與“學困生”之間的矛盾,使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得到改善.
多感官教學法運用下的英語課堂中,由于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的充分互動,極大地縮短了老師與學生間的距離,活躍的課堂中,老師不再單一的講解知識,學生也自發(fā)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這樣的課堂會使學生更加信任老師,喜歡老師.因此,對于所要學習的知識也不再討厭.有了興趣,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英語的學習也會事半功倍.
3.2 拓展學生眼界,豐富課堂內容
多感官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可以極大豐富學生的課堂內容,使學生不僅僅局限于教材書本中,還可以學習領略到很多其他外界的知識.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基本上以教師講授為中心,教師往往把課堂上的多數時間花在對語法要點和詞匯的解釋上,幾乎沒有時間給學生獨立思考和互相交流.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以視聽為主,被視為裝知識的“容器”,其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和發(fā)揮,其原有的知識經驗也被忽視,學生并沒有真正經歷學習.而多感官課堂中,老師會引來很多有趣的課外小故事或者順口溜,國外的好聽的音樂,豐富多彩的PPT知識內容,適合學生觀摩的原聲電影,還有自己編排表演的小品、名劇等.多種多樣的課外知識引入,會讓學生見識到多姿多彩的英語世界.這些多樣的教學活動方法可以渲染情境,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引發(fā)學生的想象和聯想,給學生展現一個更為廣闊、豐富的學習天地,給英語課堂注入無限活力,學生對所學內容更感興趣,也就更容易學習英語知識,課堂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3.3 因材施教,適合更多學生
多感官教學法運用于英語課堂中的另一個重大原因,就是它可以適用于有不同學習方法的學生,可以因材施教,適合更多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不是一個機械的、被動的單向過程,而是一個復雜的、互動的過程.往常的英語課堂中,老師的單一講解,會使許多好動的學生不能認真聽課,因此,英語教學的效果并不令人滿意.在多感官互動學習中,學生不再被視為言語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是信息的主動加工者和意義的重構者.各種感官的調動,不是針對個別優(yōu)等生,而是面向各種性格和不同學習方法的所有學生.對于聽覺學習者,我們有標準清晰的英文聽說材料,月而動的音樂.對于視覺學習者,我們有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PPT,好看有趣的國外電影動畫,對于對味道敏感的學生,我們也可以充分運用各種道具,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場景,使其最大可能的學習和記憶所要學習的知識.而對于動覺學習者,豐富的課堂表演,活躍的課堂氛圍,最大的滿足了他們想要動的心理特點,還可以讓他們邊動邊學習,一舉兩得.這樣豐富的課堂內容,對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力,使抽象的文字與形象的動作相結合,達到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雙向交互作用,學生學得愉快的同時又記得牢固,還激發(fā)起了對英語的濃厚的學習興趣,感受到了英語的魅力,特別是對于一些“學困生”多感官教學法,可以讓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直觀、生動、有趣”地學習,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下,記憶、理解、掌握;在“交流、展示、互評”中,建立起自信;在聯系實際解決問題中,找到學習的樂趣,產生學習動力.多感官教學法使他們變厭學為樂學,充分體會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在各種互動活動中學生增強了學習體驗,使得教與學能夠和諧發(fā)展.多感官使不同的學生都得到了全面的發(fā)展.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老師的課堂講授也更加容易,這樣的課堂才是我們所想也要的.
在素質教育被提倡的今天,英語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在英語教育過程中,英語教師要更積極的更新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人們學習時,首先通過感官的接觸,才會傳達給大腦,而達到學習的目的.多感官教學法就是通過充分調動感官,應用感官而使老師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有效果的教學方法.學生正處于語言學習的關鍵期,語音的正確性、語音、語調的形成比較容易定型,學生接觸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對于他們的英語啟蒙學習顯得尤為重要.由于學生具備許多成年人都不具備的優(yōu)越條件,該時期學生的模仿力、記憶力、可塑性強,因此,這個時期豐富多彩的教學英語方法能充分發(fā)揮他們學習語言的潛力.英語學習是對一種語言的學習,語言的本質是交際,它強調的是對學生聽、說、讀、寫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教學與其他教學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更多地強調學生的互動,多感官全方面地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師是配角,是導演,學生才是主角.教室的中心絕不是在屏幕上,而是在學生中間.因此,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情境,讓學生置身于互動、真實的語境中,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提高.英語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不是靠死記硬背形成的,而是在互動過程中獲得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多感官教學法能夠具體形象地再現各種事物、現象和情景,貼近學生的經歷和生活,能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多感官教學的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等特點,可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易懂性,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生活英語—來源于生活回歸于運用,回歸于生活實際,在多感官互動學習中,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多感官教學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生使用適用于他們的不同方法教學,讓學生更加信任老師喜歡老師,全面提高了教學效率,因此是能夠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英語能力的好方法.
〔1〕黎天睦.現代外語教學法[M].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87.
〔2〕譚頂良.學習風格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3〕燕國材.智力因素與學習[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4〕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陳曉端.當代教學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22.
〔6〕陳文峰,江一波.多感官訓練體系的理念[J].社會福利,2011(04).
〔7〕徐娟.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多感官教學》.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07).
H319
A
1673-260X(2014)11-02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