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粲
紀伯倫在《先知》中有言:“靜獨是吹落我們枯枝的一陣無聲的風暴,但是它把我們活生生的根芽,更深地送進活生生的大地的活生生的心里?!比藷o靜而不立。沒了靜,一個人終生以漂浮不定的姿態(tài)存在于世上,怎可謂不丑?
國人喜愛熱鬧,這是自古以來的習慣?!氨衤曋幸粴q除”,逢年過節(jié),似乎響聲兒弄得越大,才說明這家人過得幸福。誠然,這一個個響炮洋溢著主人滿心的歡喜,但凡事皆有雙面,人們總會將炮聲的余韻攜到飯桌上,嘰嘰喳喳,好不快活。好不容易停歇了,一人醉眼惺忪,支吾不清道:“來,晚上下館子?!边@可好,小館子沸騰了,眾人的歡笑聲連幾里外的村戶都聽得見。是的,歡笑總愛與“天真”的人一起玩耍。真的是天真嗎?恐怕是放肆吧。人人都懷揣這樣一顆喧囂的心,所得之樂也只是浮華之趣吧。
聽過這樣一句話:“一片葉子,除非在全樹默許的時候,不能獨自變黃?!贝_實,一個巴掌拍不響。當你置身于瑞士街頭,環(huán)顧周圍井然有序的車輛、有條不亂的行人,縱然一人立于信號燈旁,你也是不敢闖紅燈吧?;仨b望祖國,卻仍有令人扼腕之事。曾聽一位韓國友人說起她的經(jīng)歷:“在中國東北,也是過紅綠燈,她分明看見紅色燈影印在燈上,幾個似乎不相識的中國人卻不約而同瞅見個沒車的空當,急匆匆奔了過去。韓國朋友萬分驚詫,但在看了兩三組這樣的人后,朋友自己也緊張地跟在人群后面——闖紅燈。誠然,一棵樹不可能單單幾片葉子發(fā)黃,但只要全樹默許,那看似不發(fā)黃的也在悄悄醞釀吧?!爸袊竭^馬路”實則反應了部分人無法在秩序中生存的可悲。不要學會著急,無法沉靜的姿態(tài)給人的永遠是毛躁,甚至是丑。
其實,戰(zhàn)國時期已有人道出這樣的話。屈原因小人之讒言被放逐,漫步于江邊時偶遇一老叟。老叟勸他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但屈原不愿隨波逐流,更喊出了“世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聲音,可謂用心一也。堅貞不移的精神,也是使屈原流芳百世的原因之一吧。因為只有一個信念,他才愈靜,靜則獨,獨則立。
美國歌手Pink在《try》里的歌詞讓我對“丑”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哪里有愿望,哪里就有火焰;哪里有火焰,必有人被灼傷。”很多人習慣用華美的“衣服”來掩蓋蓬勃的欲望,殊不知,“衣服”恰恰展現(xiàn)了最丑惡的一面。某企業(yè)家慈善捐款,最后卻讓百姓舉著捐款留影。這不正是用道德偽裝自己,而給人在其背后指點嗎?紀伯倫有言:“不是真心施予的人,什么也得不到?!?/p>
凡人不能免俗,也做不到無欲則剛,那就盡量別用欲望的火焰灼傷了自己,留下的,只有丑陋不堪的傷疤。
(指導老師:劉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