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盼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河南 洛陽 471000)
淺析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
史 盼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河南 洛陽 471000)
目的 對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相關危險因素以及相應的護理對策進行分析探討,為今后的臨床預防與護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方法 隨機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間我院收治的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臨床患者病例和非進展性腦卒中患者病例各45例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進展組患者糖尿病病史、發(fā)熱、高血糖、內外動脈狹窄、白細胞增加等發(fā)生率均顯著高于非進展組(P<0.05)。結論 影響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包括有糖尿病病史、發(fā)熱、高血糖、內外動脈狹窄、白細胞增加等,臨床應給予關注,采取積極措施降低進展性腦卒中的發(fā)生。
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危險因素;護理對策
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是在卒中發(fā)生后的一段時間內,醫(yī)療干預的影響下導致患者的卒中病理過程呈現(xiàn)繼續(xù)發(fā)展的態(tài)勢,會使神經缺失癥狀以及體征繼續(xù)不斷的發(fā)生惡化的一個臨床過程,且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近年來有學者經研究證實對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產生影響的危險因素較為復雜,臨床應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本次研究中出于對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相關危險因素以及相應的護理對策進行分析探討的目的,對我院收治的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和非進展性腦卒中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對比分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來源為我院收治的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和非進展性腦卒中臨床患者病例,各抽取其中的45例為研究對象,進展組中有男24例,女21例,年齡33~84歲,平均(65.8±12.5)歲;非進展組中有男25例,女20例,年齡32~83歲,平均(64.9±13.4)歲。以上統(tǒng)計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如患者的年齡、性別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將以上統(tǒng)計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進行整理,針對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史和高血壓史、空腹血糖水平、白細胞計數(shù)結果、有無發(fā)熱癥狀腦動脈狹窄情況等展開回顧性對比分析。
1.2.2 治療方法
均接受胞二磷膽堿、川芎嗪以及能量合劑靜脈滴注,并對尼莫地平、維生素E以及維生素C等予以口服支持治療,針對存在腦水腫者對其給予20 %甘露醇進行脫水,從而降低顱內壓;并每間隔12 h給予患者臍旁2 cm皮下注射1次低分子肝素5000 U,兩側交替,持續(xù)用藥7~10 d。在用藥期間不對患者給予溶栓劑以及抗血小板等藥物進行治療。
1.2.3 護理對策
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其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包括有:①心理干預;②密切觀察患者血壓,發(fā)現(xiàn)異常后及時采取處理措施;③針對吞咽障礙者給予相應的護理對策;④飲食干預;⑤皮膚護理;⑥基礎護理。
1.3 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幅度在90 %~100 %之間,無病殘;顯著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幅度在46 %~89 %之間,1~3級的病殘程度;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幅度在18 %~45 %之間;無變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低或增加幅度在18 %之內。
表3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n(%)]
1.4 數(shù)據處理
采用SPSS14.0統(tǒng)計學數(shù)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針對計數(shù)資料和組間對比分別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在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危險因素統(tǒng)計
經統(tǒng)計得知,進展組患者糖尿病病史、發(fā)熱、高血糖、內外動脈狹窄、白細胞增加等發(fā)生率均較非進展組發(fā)生了顯著升高(P<0.05),詳見表1、2。
表1 兩組患者糖尿病史、高血糖以及白細胞增多等觀察指標對比結果統(tǒng)計[n(%)]
表2 兩組患者腦動脈狹窄情況比較結果統(tǒng)計[n(%)]
2.2 治療效果
經統(tǒng)計得知,進展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顯著低于非進展組(P<0.05),詳見表3。
研究證實進展性腦卒中發(fā)生的主要原因為腦血管自身發(fā)生損傷,經正規(guī)治療后由于腦缺氧、細胞的水腫等諸多介質因素的影響會對大腦一系列病理生化過程的進展產生促進作用,從而擴大腦梗死面積,最終導致神經細胞壞死凋亡過程發(fā)生惡化進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1-3]。本次研究中對比分了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與非進展性腦卒中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發(fā)現(xiàn),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主要為糖尿病病史、發(fā)熱、高血糖、內外動脈狹窄、白細胞增加等,而高血壓、高脂血癥等因素則不會對其產生顯著影響,因此在今后的臨床治療與護理過程中對其給予關注。
綜上所述,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生機制較為復雜,影響因素較多,危害性較大,然經過相應的對癥治療以及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后,可以改善臨床治療效果,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患者預后,臨床應給予關注。
[1] 馮遠,鄭自龍.進展性腦梗死的病因、相關危險因素及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4):39.
[2] 王靖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進行性缺血性腦卒中相關性的臨床研究[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09,26(1):55.
[3] 冷崇健.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 2009,2(5):8.
R473.74
:B
:1671-8194(2014)02-0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