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音樂等藝術類教學在高校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方位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逐漸成為現(xiàn)代教學的宗旨和目標。音樂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和意識形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社會成員的喜愛和價值取向、審美品位。如何加強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情操已成為高校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大眾傳媒背景下,如何加強音樂審美教育。
關鍵詞:音樂 審美 教育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就說過,人類智慧掌握著三把鑰匙,其中一把是開啟音符??梢娨魳吩谌藗兂砷L過程中扮演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學習音樂不僅可以培養(yǎng)人們嚴謹而踏實的學習態(tài)度、自覺刻苦的學習能力,增加人們文化素質(zhì),還可以陶冶人們的性情,提高個人的修養(yǎng),培養(yǎng)高雅的藝術氣質(zhì)。音樂對人們的文化素養(yǎng)、道德風尚、情操性格等精神內(nèi)在多方面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然而現(xiàn)階段高校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層出不窮,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漲,教學效果不突出。特別是在通俗、流行歌曲等音樂成為大眾傳媒主要傳播對象的時候,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國民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及其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如何有效的利用大眾傳媒的有效條件,加強對高校學生音樂審美教學的培養(yǎng)?作者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jīng)驗,淺析了在大眾傳媒背景下的音樂審美教育。
一、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音樂是一種常見的藝術形式,是人們情感和思想表現(xiàn)、傳達的有效途徑。音樂作為一門藝術,通過運用節(jié)奏、旋律、音程和音符等等元素以一種特設的組合傳達了人們情感變化、人生意境。因此,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學是音樂教學的前提和核心。審美教學即是通過學習,掌握對音樂這一藝術內(nèi)在美的理解和把握,從而在實踐生活中,能夠發(fā)現(xiàn)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實現(xiàn)自我的藝術欣賞和審美修養(yǎng)。然而現(xiàn)階段高校的音樂教學,教師往往過于注重對學生藝術能力、藝術技巧等方面的教學,忽視了加強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音樂借助于二胡、長笛或者鋼琴等西洋樂器等載體演奏出來,本生也是一種美的表現(xiàn)。審美教育是藝術類教育的宗旨和核心。審美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緒,增強學生的藝術氣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還可以有效的促進音樂教育,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服務于音樂教學。審美學習讓學生能夠體會到音樂教學所帶來的情感魅力,從音樂學習中切身所領略到美感和美妙,以至于更好地全身心投入到音樂學習中。
二、有效的音樂審美教學法
(一)興趣法
愛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鬃右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眱晌粋ト说脑挘紡娬{(diào)了興趣對學好一門功課的重要性。的確,興趣是基于人們的精神需要。人們?nèi)魧δ臣挛锘蚰稠椈顒痈械叫枰?,他就會熱心于接觸、觀察這件事物,積極從事這項活動,并注意探索其奧秘。認識該事物越深刻,情感越熾烈,興趣也就會越濃厚。因此,對音樂的審美教育而言,教師應該首當其沖的培養(yǎng)學生對審美的興趣愛好。比如說,教師可以引用大眾傳媒時下流行音樂,從學生生活中熟悉的歌曲入手,通過和學生一起探討和分析音樂歌曲的意境,引誘學生領悟和感知音樂聲中的情感美、音樂美,誘發(fā)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但是。在興趣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興趣法教學是一個較漫長且成效偏低的教學方法,教師切忌心急、半途而廢。另外教師在教學中也必須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學生之間的審美和感悟差異,切忌不要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過于偏激的差別對待。
(二)情感法
音樂本生是一門情感藝術,音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音樂情感的體驗學習。因此,在音樂審美教學中教師應當采用情感教學方法。情感教學法也就是說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以音樂情感為教學核心,運用豐富的情感表現(xiàn),比如說豐富的面部表情、得體的肢體語言、生動飽滿的教學用語等多方位的表現(xiàn)出音樂所內(nèi)藏的情感意境。有序地遵循審美的心理過程規(guī)律,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對音樂本身產(chǎn)生的整體感知,在運用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描繪出內(nèi)心所領悟體驗到的音樂畫面,從而使抽象的音樂藝術形轉變成形象具體的音樂情感。因此,在審美教學中,教師還應當注重學生的想象、聯(lián)想、感知、理解等方面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音樂情感等多方面的音樂素質(zhì)。另外教師應當加強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訓練,并對學生的音樂情感進行一對一的專項分析,具體針對性的提出學生在音樂情感中的不足和問題。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積累到豐富的音樂情感經(jīng)驗和寶貴的學習方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還可以加深教師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交流和溝通,有助于培養(yǎng)和建立良好的教學氛圍和深厚的師生友情。
(三)多通道感知法
音樂感知心里和音樂教學研究表明,在音樂審美教學活動中對音樂美感的理解和領悟,感知通道越多、感官途徑越豐富,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把握越能深刻、精確。音樂教學大綱也表明,音樂審美教學是作為一種情感體驗,傳統(tǒng)的講座式教學方法及其簡單的交流溝通是不能夠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審美品位。因此,在音樂審美教學中,教師還要全方位、多通道地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多角度地理解和把握音樂特有的美感和藝術性。特別是在大眾傳媒的今天,多媒體、音樂設備等現(xiàn)代化電子產(chǎn)品已經(jīng)成為高校教必備的教學設備,教師應當運用良好的教學條件和音樂器具。比如說,在音樂審美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幻燈片、插圖、錄像等來營造良好的音樂審美教學氛圍,使學生從感官上感受音樂的視覺美。還可以組織學生觀賞一場音樂會,音樂舞廳里的特有的燈光色彩,音樂大師的高雅氣息及其音樂展廳里的藝術氛圍等,就如清泉汩汩地流入學生心田,打開學生對音樂美的認知,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和興趣。
總之,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逐漸的提高,音樂等藝術將會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應當不斷開拓新的教學方法,更好的服務于學生對音樂的需要,致力于教學的有效性和教育宗旨,培養(yǎng)尖端的音樂人才。另外,還應當不斷加強自我學習,不斷提高自我的音樂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氣質(zhì),更好的投身于我國音樂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中。
參考文獻:
[1]禇曉冬.普通高校音樂審美教育現(xiàn)狀分析[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06).
[2]王小飛,金岳祥.審美文化:高等教育的“第三文化”[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
[3]陳宏超.賦予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的真正內(nèi)涵——音樂教育應借助審美形態(tài)實施美育[J].成人教育,2010,(02).
作者簡介:
[1]毛亞雄: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