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余
“微課堂”,顧名思義,時間一般在10~15分鐘,最長不超過20分鐘。其與正式課堂的本質區(qū)別在于,這種教學模式遵從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在寓教于樂的形式中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而科學微課堂更鼓勵學生以睿智創(chuàng)新的精神來探索科學的奧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如何構建一個有效的、充滿活力的初中科學微課堂,實現(xiàn)“微”言大義的教學目標。
一、發(fā)揮趣味實驗“拋磚引玉”的作用
實驗是建設科學微課堂最為關鍵的一步。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進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達到對知識深入探索的目的。趣味實驗則是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器物進行實驗,將科學生活化,以“獨辟蹊徑”的設計思維,顛覆學生固定的認知模式和思維模式,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趣味實驗的設計首先要符合科學微課堂的“微”這一特點,實驗過程不能過于拖沓和繁雜。因此,教師設計的實驗最好不超過2分鐘,否則就會喧賓奪主,影響內容的講解??刂茖嶒灂r間主要掌握以下兩個方面:實驗器材應該挑選平常易得到的物品;實驗步驟要簡潔明了。如在學習“壓力”的時候,教師可以用紙杯設計實驗,作為課堂知識的引入點,步驟簡單,學生一看就會。
另外,實驗不能脫離教學目標而存在,還應具有針對性、參與性強等特征。因此,教師在設計實驗時,要明確實驗的目的,正確揭示實驗與課本教材的關系。比如,為了深化學生對壓強與流速之間關系的認識,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實驗:1)將臉盆置于水龍頭下,打開水龍頭,放入半盆水;2)取一個乒乓球放到水流落點處,仔細觀察乒乓球。我們會發(fā)現(xiàn),乒乓球被水流牢牢吸附住了。教師可以借機闡釋這一原理:由于水流的速度大,壓強與外部相比則較小,因此我們只看到乒乓球在水里不斷翻轉??梢?,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夠充分地發(fā)揮趣味性實驗在課堂中的作用。
二、知識點講解有詳有略,突出重點
由于時間有限,教師必須做到科學地分配課堂時間,實現(xiàn)資源的最優(yōu)化配置。因此,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做到知識講解詳略得當,突出重點和難點。
1.以線構面
教師在課堂的講解中,應當圍繞著一條主線,一以貫之,確保教學內容集中,從而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比如在進行題目分析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錯題原因”這條線索進行題目講解,如有些題目是由于學生審題不清,教師可以督促學生改掉這個毛?。挥行╊}目是由于學生知識概念掌握不清,教師就要將知識點與題目相結合,進行講解;而有些則是因為沒有掌握解題技巧而導致解題錯誤,教師應當注意對這一類題目的歸納和總結。通過以線帶面的講解不僅可以理清學生的思路,順暢其邏輯,還可以節(jié)約時間,達到資源的最優(yōu)化利用。
2.知識點詳略得當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PPT已經成為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不僅可以全面、直觀地反映知識點,還可以突出不同知識點在教學目標中的不同要求。比如在學習“功率”的時候,功率的概念、單位和公式是知識要點,教師可以在PPT中突出展示。
此外,教師還可以對重要知識點進行多角度的講解,以強化學生的記憶。首先,教師可以對個別知識點的概念和含義進行重點分析,以便學生掌握其具體要義。然后,將知識點與實際題目的運用結合起來,以達到學以致用、靈活變通的目的。這種授課方式遵循了“理解——運用”的認知規(guī)律,通過反復練習和強化,扎實基礎。比如在學習“焦耳定律”的過程中,教師先闡述定律的內容,再通過試題檢驗強化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例】一個5Ω的電阻通過它的電流為2A,在10s內放出的熱量為 J,如果通過它的電流減少為原來的1/2,在相同時間內所消耗的電能是原來的 。(設電阻值不變)
這一道例題通過具體的計算來了解電流發(fā)生變化是如何對電能產生影響的,從而概括出公式的一般性質,使學生理解公式中蘊涵的科學規(guī)律,不僅充分考查了學生對公式的掌握情況,還要求學生對知識點“活學活用”。
三、充分運用趣味記憶
趣味記憶方法的引入很大程度上強化了科學微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趣味記憶是指通過諧音、編歌訣或者形象比喻等方法,使枯燥的、難于記憶的知識點趣味化,從而使學生能夠迅速、準確地掌握知識,從而有效活躍課堂氛圍。趣味記憶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歌訣記憶是趣味記憶中最普遍的一個形式,通過節(jié)奏和押韻的手法總結知識,便于學生記誦。如“一價鉀鈉氟氫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價磷。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銅汞二價最常見”這首歌訣,就方便了化學元素的記憶。
諧音記憶法也是常用的一種方法,它通過合理的諧音使所記憶的內容前后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如金屬活動性口訣: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可以諧音成“賈蓋那美驢,新蹄喜牽輕,統(tǒng)共一百斤”。通過合理的聯(lián)想和諧音可以將晦澀的知識點簡化,形成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從而方便記憶。
濃縮記憶法可以將復雜的知識點進行概括和簡化,提煉出關鍵字詞,從而減少學生所需記憶的量。比如將實驗室制氧氣的七個實驗步驟縮減為檢、裝、夾、點、收、移、熄七個字。學生只要牢記這七個字,在掌握一定化學知識的基礎上,就能夠輕松地熟記氧氣制作的過程。
四、“美化”聲音
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微課堂中教師的肢體語言相對不易施展,聲音就成了講課過程中的關鍵因素,是溝通師生雙方的重要橋梁。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充分地“潤色”“美化”自己的聲音,使學生能夠清晰、準確地接受信息。
1.優(yōu)美生動
很多學生表示,如果教師的聲音過于疲乏或者保持同一個音調,他們的聽課興趣就會銳減。因此,保持語言的優(yōu)美生動、聲音的抑揚頓挫就尤為重要。在講解知識的時候,教師首先要理順自己的思路,保持思維的清晰,然后再循循善誘地、用簡明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的講課方式嚴謹、周密,便于學生的接受和理解。當然,教師也可以適當?shù)剡\用一些例子或者科學小故事,使課堂顯得立體豐富、生動形象。比如,在學習“壓力”的時候,教師通過講述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的木桶注水的實驗,來增加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2.自信而有感染力
教師只有對自己所講的內容信心十足、熱情投入,才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帶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首先,教師授課要脫離講稿,而照本宣科會泄露教師備課不充分或教學經驗不足等弊病,在學生群體間難以樹立威信,從而使教師的教學魅力大打折扣。其次,教師要充分地顯示出對科學這門科目的熱情,以積極的心態(tài)帶領學生在科學的世界里遨游。這就需要教師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語言溝通,準確地讀懂學生心理,及時地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和弱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科學教學。
3.耐心細致
重點和難點往往是學生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這就要求教師能夠耐心細致地施展教學,循序漸進,深入剖析和挖掘,幫助學生解答疑難。由于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教師教學應該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因材施教,從而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收獲一定的知識果實。
五、結束語
微課堂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其優(yōu)勢主要在于形式靈活、趣味性高、針對性強,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挖掘學生的潛能。因此在科學微課堂的構建中,教師要凸顯個性特色,做到知識講解翔實、表現(xiàn)形式豐富多樣、重難點突出,積極創(chuàng)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康市第四中學)
(責任編輯:張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