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 江 陳榮安/文
第一次被人稱之為美食家的時候,對酸甜苦辣特別敏感的我,還真說不出心中是什么滋味呢!
《禮記·中庸》篇說:“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比颂焯煲裕缘匠蔀橐粋€“美食家”,對食物本身的特質(zhì)、口感、食物與食物之間絕妙的搭配,必須能品其神髓,達(dá)到盡美,近乎藝術(shù)的境界,儼然成“家”的地步方可。而好吃如我,充其量只能說是個“好吃美食者”吧!
近日偶讀陸文夫先生的《美食家》,驚嘆他的文筆雋永幽深,圓熟老辣,毫無斧鑿痕跡,短短數(shù)萬言,借著高小庭和嗜吃如命的朱自冶之間糾葛四十年的生活,帶出了一層又一層足以讓讀者挖掘不盡的深意。猶如走在大街,無意被街角二胡的樂音吸引,駐足傾聽,樂音悠揚深遠(yuǎn),仿佛走過百年滄桑,世事變化了然于胸。漸行漸遠(yuǎn),余音猶在,繞梁三日,仍不絕于耳。
陸文夫的《美食家》貼近市井小民的生活,當(dāng)?shù)氐娘L(fēng)土人情、文化背景,幽默反諷地引出中國近半個世紀(jì)的歷史和社會的變遷。人物外在特質(zhì)的描寫、人性內(nèi)在善惡的刻畫、個人和社會的價值觀的改變,娓娓道來處處牽引著讀者的心。歷史掌故、文學(xué)典故運用得渾然天成,格局小巧,卻包含了大千世界。讀之令人嘆息,久久不已!
讀了這本書,讓我想到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提及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為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為第二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第三境界。嗜吃如命的朱自冶,在追求美食之中,仿佛也經(jīng)歷此三大境界。為了一嘗美食,大街小巷找去,望盡天涯,此為第一境界;爾后,文革期間終有不能盡興之時,仍想盡辦法要吃美食,真?zhèn)€是為食消瘦也心甘,走入第二境界;最后遇到孔碧霞,吃到食物真髓,這才到達(dá)最后第三境界。
愛吃是天性,講究吃卻是慢慢養(yǎng)成的。青原行思大師謂參禪有三階段,參禪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禪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參禪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飲食上,朱自冶也走過這三階段。初始像一般人就不過是吃吧,而后追求更高境界,覺得餐館菜佐料、花樣都多,爐火大、鑊氣旺,燒的菜才夠味,才能入口,根本不信家宴菜入得了口,此時吃的境界走入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浮面程度。直到遇到了孔碧霞,進(jìn)而走入孔氏美食殿堂。
書中并未提及孔碧霞怎么燒她的菜,連最后的花園宴也只是細(xì)細(xì)描述那些菜,卻不提如何燒,吊足了好吃如我的胃口??吹胶髞碇荒車@一口氣!
但細(xì)思,孔碧霞連燒一道紅燒鰻魚,買回來的鰻魚還得用特殊的方法養(yǎng)一個禮拜,最后的花園宴要足足準(zhǔn)備八天,可想見必是精妙。
父親燒得一手好菜,年輕寄居北京時認(rèn)識一位前清御廚,沒事時兩人就切磋交流,廚藝更上層樓。記憶中,家里常是高朋滿座,每個客人吃過后,都想盡辦法再來。
菜式當(dāng)然也有一般的,譬如全家福、紅燒甲魚、炸八塊、蜜汁火腿等,但是材料可不比一般。家里廚房總有整只金華火腿掛著,好讓燒排翅或其它講究菜時可用。北平醬肉的醬該到哪家買,抹上醬,又要大石壓著,夜里又要放在屋外某處晾著,總是幾經(jīng)繁復(fù)處理。上桌時色澤之美、口感之滑潤,不知感動多少人。南乳扣肉的乳也是特定某家的才行,肉也要老板親自挑出鮮肉讓父親選取最完美部位,食后口頰余香,回味再三。
其他菜,諸如流(溜)黃蛋、八寶填鴨、熗白菜等數(shù)不清的菜,是餐館沒法做的。譬如流黃蛋,先要煉出雞油來,還得另燉上一鍋土雞高湯,再滿街去找蟹黃。雞油、蛋、雞湯、蟹黃,加點鹽,滑炒出嫩之又嫩、香滑豐腴入口即化的美味來。簡單的菜,如芹菜炒鮮魷,新鮮水嫩的芹菜,大火配上專人挑選的肥嫩鮮魷,不過用上幾根辣椒爆炒,百吃不厭。
父親的菜精巧,佐料不多,卻是極其講究食材的。想想孔碧霞為了燒鰻魚,還得用特殊的方法養(yǎng)一個禮拜,也就不稀奇了。孔碧霞花園一宴,各道菜,怎么做,其中細(xì)節(jié)又如何,陸文夫并沒有明點出來。想來她對食材本身的特質(zhì)、精華掌握得十分精確,又深具食材之間搭配的慧心,慢工細(xì)活,讓食物本身的精華互搭出驚艷的滋味,早已超越嘩眾取寵的層次,回歸到食物原味,進(jìn)入到飲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最高境界。
近年生活清簡,做菜也益發(fā)地回歸以原味為主的烹調(diào)方式,時蔬多半來自后院的有機(jī)菜園。偶爾鮮花、時令水果入菜,調(diào)味上多以鹽為主。一位朋友吃過我的菜,說好吃是因為舍得放材料。食物搭配得巧妙,鹽之外,其余都多余了。另一位朋友說,吃我的全麥面包,竟然吃出了谷類特有的香甜。
不敢以美食家自居,但是我卻享受了食物本身的精華,享受了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