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孝君,韓艷萍,王艷芳,屠肖肖,陳丹丹
整體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孫孝君,韓艷萍,王艷芳,屠肖肖,陳丹丹
慢性心力衰竭;整體護理;情緒障礙;生活質量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心肌收縮和/或舒張功能障礙,使心排血量絕對或相對低于全身組織代謝需要,預后較差[1]。我國CHF的患病率逐年升高,患者在心功能性惡化過程中常出現(xiàn)焦慮等負性心理,生活質量明顯下降,治療依從性差,常采取一些不良的應對方式,因此有必要對CHF患者采取整體護理干預。本研究對76例CHF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進行分析,探討整體護理對于慢性心理衰竭患者的負面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寧波市鄞州人民醫(yī)院就診的心力衰竭患者76例,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齡52~83歲,平均(64.1±5.2)歲。心肌病12例,原發(fā)性高血壓21例,風濕性心臟病3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4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基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
1.2 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整體護理,包括心理護理、常規(guī)護理、用藥護理、宣傳教育及院外護理。利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患者生存質量測定方法中文版簡表(WHOQOL-100)對護理前后患者生存質量進行評定,包括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和環(huán)境領域。利用癥狀自評量表對患者的健康狀態(tài)以及生活質量進行調查。
1.3 評定標準[2]利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護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狀況:焦慮評分低于29分者為無焦慮,30~39分者為輕度焦慮,40~49分者為中度焦慮,50分以上者為重度焦慮。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分
1.4 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2檢驗。<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干預前后WHOQOL-100評分比較護理干預前,兩組各項生存質量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83、0.37、0.77、1.21,均>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生存質量各項指標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7.83、6.33、5.29、8.71,均<0.05)。見表1。
2.2 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比較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0.26,>0.05);整體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5.92,<0.05);觀察組患者在整體護理干預后患者焦慮評分低于干預前(=6.61,<0.05)。見表2。
3.1 常規(guī)護理保持病房的整潔、舒適、安靜,指導患者放松心情。關注患者的脈搏、體溫和呼吸的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要立即報告醫(yī)生,及時進行處理。飲食上以高蛋白、高熱量、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為主,避免攝取多渣難以消化的食物[3]。對失眠患者,可采用多條途徑進行疏導,在必要時可以給予鎮(zhèn)靜劑;疼痛的患者要及時地給予鎮(zhèn)痛藥。
3.2 心理護理[4]護理人員應與CHF患者積極地溝通,以更好地把握住患者的心理變化,逐步調動患者治療積極性,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多給患者講一些積極治愈的病例情況,幫助患者消除對疾病的恐懼,擺正心態(tài),正確地認識疾病,積極地配合治療。
3.3 用藥安全護理[5]做好用藥指導,讓患者明確藥品的基本常識。對于需要做藥敏試驗的患者,在進行試驗之前應按照規(guī)定由2名或者2名以上的護理人員確認后方可使用。護理人員在用藥過程中應根據具體藥物的性質選擇合理規(guī)范的給藥方式,注意滴注藥物的速度。建立完善的藥品管理制度。
3.4 宣傳教育注意對患者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解心內科疾病的有關知識,使患者熟知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和并發(fā)癥等,以及對待疾病的正確方法,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生活習慣,以利于疾病的治療。向患者講解相關治療護理的意義,提高患者依從性。向患者詳細講解治療后的注意事項,以及治療可能會引發(fā)的并發(fā)癥,以及該采取何種預防措施,只有讓患者對病情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讓他們的信心增強。
3.5 院外護理[6]根據患者住院期間掌握的患者基本資料,對患者的自我護理的能力進行評估,與家屬和患者本人共同制定護理計劃,并隨訪督促實施。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并對患者出院后的心理狀況、服藥情況、飲食狀況、睡眠狀況以及病情相關指標進行詳細的了解記錄,以確定患者院外進一步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構建有效密集的社會支持網,加強患者與家屬之間的溝通,鼓勵患者與人多交流,改善心情。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焦慮評分比較分
[1]周潔蘭,盧慧英.對老年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療效觀察[J].廣州醫(yī)藥,2012,43(1):68-70.
[2]朱正炎,沈彬,張紅衛(wèi),等.性別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和社會支持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1,20(6):501-504.
[3]李森,姜亞芳.冠心病患者心臟康復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干預措施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5):454-456.
[4]孫路路,呂蓉,季詩明,等.用生活質量預測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狀況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7):29-32.
[5]Bisognano JD,Beck R,Connell R.Manual of outpatient cardiology[M],Springer-London,2012:281-324.
[6]FreedlandKE,CameyRM,RichMW.Effect of depression on prognosis in heart failure[J].Heart Fail Clin,2011,7(1):11-21.
10.3969/j.issn.1671-0800.2014.04.077
R473.54
B
1671-0800(2014)04-0497-02
312000浙江省紹興,紹興第二醫(yī)院
蔣穎,Email:1412177944@qq.com
作者單位:315040寧波,寧波市鄞州人民醫(yī)院
通信作者:孫孝君,Email:sunxiaojun 6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