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冬花 (青海省大通縣畜牧獸醫(yī)站 810100)
奶?!皟刹 笔侵改膛=Y核病和布魯氏菌病,兩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和我國將“兩病”列為二類動物疫病。近幾年,隨著國家“放心奶”工程的實施,奶產品消費迅速上升,牛奶價格不斷上漲,一批奶牛養(yǎng)殖業(yè)相繼興起,成為市場的主要奶源供應者,并得到了國家大力扶持,但隨著全國市場的開放和流通,奶牛交易更加頻繁,在不斷提供奶源的同時,奶?!皟刹 耙渤蔀榱藵撛诘碾[患。因此,為了全面掌握全縣奶?!皟刹 钡母腥竞桶l(fā)病情況,分析發(fā)病特點和傳播風險因素,本縣近幾年加大、加強奶?!皟刹 暗谋O(jiān)測檢測工作,防止”兩病“的擴散和傳播,促進奶牛養(yǎng)殖業(yè)持續(xù)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確保奶源安全、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維護社會公共衛(wèi)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加強奶?!皟刹 狈乐喂ぷ鲃菰诒匦?。
1.1 奶牛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病原在肺部組織中寄生形成結節(jié),隨后變?yōu)楦衫覙訅乃溃纬煽斩?。患牛漸進性消瘦、衰弱,病牛除肺部外,還有乳房結核、淋巴結核、腸結核等。結核桿菌按其治病性可分為人型、牛性、禽型,但各型之間可相互感染,人可通過空氣及使用被污染的牛奶或其他食品而感染。
1.2 布魯氏桿菌病 布魯氏桿菌病(布病)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種急性或慢行傳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臨床上以母畜流產、公畜睪丸炎、暫時或永久性不育及產奶量下降為主要特征。本病在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給畜牧業(yè)生產和人類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
2.1 結核病 結核菌素奶牛皮內注射。
2.2 布病被檢血清 采自農戶、規(guī)模場(戶)、販運戶的奶牛血清,分離血清,-20℃保存?zhèn)溆谩?010年監(jiān)測奶牛布病4726 份、結核4726 份,其中規(guī)模場(戶) 2459份、散戶1160份、販運戶1107份;2011年監(jiān)測奶牛布病6538份、結核6538份,其中散戶4186份、規(guī)模場(戶) 1459份、販運戶893份;2012年監(jiān)測奶牛布病7151份、結核7151 份,其中規(guī)模場3266 份、散戶2383份、販運戶1502份。三年監(jiān)測奶牛數量占大通縣奶牛的63.7%。詳見附表。
附表 不同年份不同養(yǎng)殖戶奶牛兩病撿測數據表
2.3 檢測試劑 (1)結核菌素,購自哈藥集團生物疫苗有限公司;(2)布病?;⒓t平板診斷抗原、試管凝集抗原、陰、陽性血清,虎紅平板凝集試驗(RBPT)抗原購自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試管凝集實驗(SAT)抗原購自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3.1 結核病 在牛頸中部上1/3處剪毛,用酒精棉消毒后,皮內注射0.1ml,3月齡以內的犢牛,可在肩胛部作試驗。注射菌素前用卡尺測量術部中央皮皺的厚度,作好記錄,注射后72h時判定,觀察局部有無熱痛腫脹等炎性反應,并測量術部皮皺的厚度,作好記錄。
3.2 布病 (1)虎紅平板試驗方法。參照國標(GB/T 18646-2002)執(zhí)行[1]。將玻璃板上各格標記受檢血清號,然后加相應血清0.03ml.在受檢血清旁滴加抗原0.03ml,用牙簽類小棒攪動血清和抗原使之混合,每次試驗應設陰陽性血清對照。(2)試管凝集實驗方法。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1,2]。(3)檢測程序。奶牛血清用虎紅平板凝集實驗進行初篩,陽性者用試管凝集實驗復檢、確診。
4.1 皮內變態(tài)反應 陽性:局部有明顯炎性反應,皮厚查等于或大于4mm以上;可疑:局部炎性反應較輕,皮厚查2.1~3.9mm;陰性:無炎性反應,皮厚查在2mm以下。凡判為可疑的牛,即在另一頸側以一批菌素同一劑量進行第2次注射,再經過72h觀察反應,仍為可疑則判為陽性。
4.2 虎紅平板試驗 等量的被檢血清和虎紅平板抗原混勻后2~3min出現肉眼可見的凝集顆粒,判為陽性,無凝集現象判為陰性。
4.3 試管凝集試驗 被檢血清1:100稀釋,通過與比濁管對比,標記出現“+ +”以上的凝集現象時判為陽性血清,1:50稀釋,標記出現“+ +” 以上的凝集現象時判為可疑,可疑反應的奶牛經3~4周后,重新采血檢驗,如仍為可疑,在判為陽性。
3年共檢測奶牛結核、奶牛布病22915(頭)份,檢測奶牛數量逐年增加,而患畜陽性率逐年下降,2011年比2010年多檢測奶牛1808份,而陽性率下降0.07%,2012年比2011年多檢測奶牛618份,陽性率下降0.04%。這說明大通縣在奶牛兩病防控上,通過采取監(jiān)測檢測、及時淘汰陽性奶牛等綜合性防治措施后,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從根本上保證了奶源的安全。主要做到了如下幾點:(1)對檢出”兩病”陽性奶牛進行及時撲殺無害化處理,糞便堆積密封發(fā)酵,場地、用具進行嚴格消毒。對可疑牛群跟蹤調查,就地隔離,分區(qū)飼養(yǎng)進行復檢,加強消毒,固定工具,防止疫病傳播。(2)對有污染的地區(qū)加大檢疫、檢測力度;對奶牛集中,主要奶源供應地區(qū)的奶牛進行定點監(jiān)測,及時了解疫病,做到防患于未然。 此外還對可疑畜群的流動實行了嚴格的限制措施,確保健康牛群遠離病源。
“兩病”是人畜共患傳染病,事關畜牧業(yè)健康發(fā)展,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及公共衛(wèi)生安全。因此,大通縣狠抓奶?!皟刹 北O(jiān)測,采取檢測、檢疫、撲殺、消毒等綜合防治措施,逐步凈化,為確保全縣人民身體健康保駕護航。現就奶?!皟刹 狈乐喂ぷ魈岢鋈缦陆ㄗh:(1)加大規(guī)模養(yǎng)殖場的監(jiān)管力度,加強養(yǎng)殖場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制定嚴格的消毒程序,引導養(yǎng)殖場沿著正規(guī)化、合理化、科學化的軌道發(fā)展;加大科普宣傳力度,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奶牛調運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嚴格實行奶牛調運檢疫審批和“準調”制度。(2)對有污染的地區(qū)采取以檢測處理陽性畜為主的凈化措施,對可疑牛和檢測陽性牛撲殺前的牛奶,均需高溫等無害化處理??梢膳<皺z測陽性牛的胎兒、胎衣、排泄物均需深埋等無害化處理。為了鞏固“兩病”防治效果,防止疫情回升,還要做好疫情監(jiān)測工作,隨時掌握疫情動態(tài)。對種畜實行檢疫淘汰制度 ,減少傳染源,穩(wěn)定控制疫情。(3)縣級動物防疫監(jiān)督機構應加強對奶牛的檢疫,發(fā)放健康證,養(yǎng)牛戶憑健康證出售牛奶,乳品加工場憑健康證收購牛奶,起到追溯調查和“凈化”奶源的作用。(4)加大賠償力度,經費落實到位,及時撲殺。由于奶牛價格高、流動性大,如不及時處理,易造成疫源的擴散。如果畜群中傳染源不徹底清除,病畜長期保菌、排毒,將會嚴重威脅健康畜群和人。(5)“兩病”防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在工作中要堅持采取,以監(jiān)測、檢測、檢疫、隔離、封鎖、消毒、陽性畜撲殺綜合防治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只要每年嚴格檢疫,按省級下達的布病監(jiān)測任務,合理采樣、規(guī)范監(jiān)測,陽性畜嚴格撲殺深埋,做到加強聯防、畜間檢疫,注意疫情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并撲殺病畜,將疫情消滅在萌芽中,達到預警預報、凈化畜群的目的,直至成為無病畜群,確保奶源安全。
[1]動物布魯氏菌病診斷技術(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animal brucellosis)GB/T 18646-2002[S].北京.2009.
[2]中國農業(yè)標準匯編.動物布魯氏菌病診斷技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局,SN/T 1090-2002布氏桿菌病試管凝集試驗操作規(guī)程[m].北京,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