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是那個守在“新聞聯播”前揣摩領導意圖的“聰明人”嗎?或者,你還在希望從眾多平庸得不能再平庸的對政府工作報告的解讀中尋找機會?當然我知道,更多人駐足觀望是因為他們的理由看上去那么理所當然——領導說了,在改革大計上不能搶跑。
與擔心一步錯、步步錯的心態(tài)不同,我寧愿你更加大膽。因為在我看來,現在沒有人能說得清什么是搶跑,或者跑出去多少算作搶跑。相反,發(fā)令槍響的時候,你一定會發(fā)現你落在了最終成功者的后面。
如何理解領導的精神,一直是我們孜孜以求的事情。盡管真正的成功者并不需要這方面的過人之處,但是,大多數人還是相信領導人和政府的關照是不可或缺的。于是,在當下這樣的重要的歷史轉型之際,人們變得更加小心謹慎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只是,來自官僚階層的維穩(wěn)怕輸的氣息實際上更具破壞力,這種氣息已經讓本已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的社會變得更加懶惰。
我想說,是該干點什么了,在它還沒有完全晚了的時候。
如果你是一個投資家,就去投資;如果你是一個公司老板,去做生意;企業(yè)家,趕緊開啟新的項目;如果你只是一個年輕人,要么去創(chuàng)業(yè)、要么去一家新公司上班。
如果你是一個小官員,或者在政府單位謀生,我甚至勸你離開那里。我不敢說政府的改革力度足以大到令你生計不穩(wěn),但是,機關、事業(yè)單位或者國有企業(yè)只會注定越來越無聊、越來越沒有希望。如果你是一個大官,我會勸你主動地從現有的崗位上淡出,這很可能是保證你平穩(wěn)降落的最好選擇。年紀輕一點的,可以選擇投入到市場那個決定性力量中去——要知道,上一輪官員下海潮中誕生了很多億萬富翁;年紀大些的,可以提前享受生活,把你積累下的特殊財富花掉、算作是對中國經濟轉型的實質貢獻。
也許你會問我為什么發(fā)此感慨。其實很簡單,我們在一種莫名其妙的等待、觀望中花去的時間太久了,從十八大、到三中全會,從新領導人集體形成、到新領導人上臺做事,粗粗算來已經有三四年了吧。
看看我們的新領導人,他們比我們實干得多。頂層設計已經從中南海的各個小組中走出,貪官也越抓越多、越抓越大,節(jié)儉之風、勤政之風越刮越烈。而我們呢?投資者、企業(yè)家、社會中堅力量都在做什么呢?也許你還沒有完全走出經濟危機,但是,你必須清楚的是,整頓和收縮不會給你帶來改變,只有你自己真的改變,改變才會發(fā)生。
如何改變一定困擾著我們,特別是當我們從剛剛經歷過的相當大的成功跌落下來后,無論對于這個國家,還是具體到企業(yè)和個人?,F實社會又是令人沮喪的,人際間、族群間的緊張關系與籠罩在整個中東部地區(qū)的霧霾一起,讓人難以建立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但是,我們就是需要改變,馬上做起。如果大家都不清楚如何改變,事情其實剛好變得簡單。那就是你只要不再做以前的事情、做以前沒做過的事情,就是邁出了第一步。對于投資者,你完全可以轉換從前的標的,買入新股票或者進入新的領域;對于企業(yè),換一個生意、換一種產品、或者換一種方式;而個人,只要換一換工作就可以??傊?,我們迫切地需要改變已經變得十分僵硬的心態(tài),改變我們以為不能改變的那些東西。
會有人爭辯說這樣做的風險很大,那又如何呢?想想,誰能告訴我尋求一個徹底的改變風險大,還是因為擔心而不去改變的風險大?對于冒險家,人們總是喜歡談論他們獲得的巨大收益;在淡泊寧靜面前,人們又不甘心成為一個平凡者。事實上,我們不愿意冒險和或者平凡,完全是因為我們更貪婪,因為貪婪,我們才會失敗,才更容易受到懲罰。
我想對這個專欄的讀者說,我已經決心改變,如果你們中間有人想換換投資對象,可以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