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琴
(福州大學化學學院 福建福州 350116)
簡析構(gòu)建高校和諧班級的建設
華 琴
(福州大學化學學院 福建福州 350116)
班級作為高校行政管理的基本單位,是高?;鶎咏M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建設、發(fā)展、壯大不容忽視的重要成分。新形勢下高校內(nèi)外環(huán)境存在一些對班級建設不利的因素,如何建設一個和諧班級、培養(yǎng)一批具有高凝聚力人才成為高校老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高校;班級建設;制度
制度決定家國命運,牽動小我福祉,世界上很少有一種事物能像制度一樣具有強大的力量。若無先進的社會制度作保障,將實現(xiàn)不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也支撐不了江山永固的久安長治。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在認真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之后,結(jié)合自身工作感悟,深刻體會在新形勢下高校班級制度建設對于構(gòu)建高效和諧班級,對于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的重要性。
1.高校班級制度建設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作為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要組織載體,班級是高校結(jié)構(gòu)中核心的學生組織,也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基本單位。班級管理制度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班級的凝聚力,大力推進班級制度建設將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制度建設是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重要保障,同時對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和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都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好的班級制度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班級風氣。加強高校班級凝聚力建設,對于促進當代大學生健康全面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1]。
2.高校班級制度建設對學生的責任感有著很好的加強作用
責任感是現(xiàn)代青年學生思想品質(zhì)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在制定制度的過程中應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首先,制定制度從一定程度上給學生提供了實踐機會,實現(xiàn)了學生權(quán)利與義務的統(tǒng)一,讓學生擁有主人翁的感覺。其次,在討論制度的過程中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增強了同學間的情感。在大家的意識深處,學生總希望自己的權(quán)利和義務能保持一致,只有在權(quán)利得以保障的情況下,學生才可以履行其義務,才會更好激勵學生建立起責任感。
3.高校班級制度建設對班級的凝聚力有著很好的提升作用
在90后學生標榜個性自由的今天,每位學生都想自身的個性在一個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下發(fā)展,但是也容易導致以集體利益為基礎的班級出現(xiàn)松散的局面。班級制度可以保障學生的權(quán)利,進而促進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且在制定制度的過程中,很好的將自己的學習生活目標與集體目標充分融合,并且對一些不符合集體利益的行為進行適時的調(diào)整,很好的實現(xiàn)對班級凝聚力的提升。
1.時代特征鮮明的“90”后學生對班級建設的負面影響
隨著“90”后開始進入高校,其思想觀念、學習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均較前輩們有著較大差異,各種自由主義、功利主義、享樂主義充斥在學生頭腦中,再加上他們從小生活在父母長輩的羽翼保護下,很少接觸社會,缺乏對社會的了解,情感較為脆弱,抗挫折能力不高,造成他們更加關(guān)心自我,關(guān)注自身的價值實現(xiàn)和個性的發(fā)展,集體意識不夠濃厚,班級凝聚力、向心力嚴重下降。
2.高校學分制改革導致對班級建設的不利影響
學分制以修滿各高校專業(yè)所要求的總學分為合格標準,計算學生的學習量也以學分為基本單位。學分制的實施途徑之一是網(wǎng)絡自由選課,學校根據(jù)學生選課情況進行編班, 同時實行彈性學制和相應免修制度,導致教學班與行政班出現(xiàn)不重合[2]。在學分制的要求下,大家在一定范圍內(nèi)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課程,甚至對于一些專業(yè)課程,也會有好幾個老師供大家選擇,這從一方面增加了大家的自主選擇性,提高了學習興趣,但卻導致教學班與行政班的不重合,在教室間穿梭的過程中也給同班學生之間交流接觸增加阻礙。
3.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的發(fā)展猶如一把雙刃劍,對班級建設產(chǎn)生的消極影響
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的高速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和生活方式,為信息傳播和獲取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網(wǎng)絡技術(shù)也改變了高校的教學和管理,紙質(zhì)的會議通知改在網(wǎng)絡上發(fā)布,學生通過學校的教務系統(tǒng)進行選課,老師使用多媒體而不是傳統(tǒng)的黑板板書進行教學,學生的班集體意識淡化,他們更加在乎個人的成長、成才,與班級建設相脫節(jié)。加上目前的大學生們基本上都配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現(xiàn)代化通信工具,網(wǎng)絡游戲的盛行,人與人的之間直面交流、聯(lián)系和依賴相對減少,學生寧愿呆在宿舍也不愿走進教室參加活動。
隨著高校擴招,在校學生數(shù)急劇上升,教學體制發(fā)生變化,傳統(tǒng)的以班級為管理團隊的教育模式受到強烈沖擊,班級觀念有所淡化、措施有所弱化、功能有所退化,如何在新形勢下加強高校班級建設成了廣大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3]。針對以上高校班級管理中呈現(xiàn)的問題,我有一下幾方面思考:
1.以思想教育為先導,提高凝聚力
凝聚力是指集體對成員的吸引力以及成員之間心理上的相容和親近,主要體現(xiàn)在同學之間人際關(guān)系的協(xié)調(diào),同學可以體會到集體的溫暖,同學會為班級爭取榮譽而努力,以生活在這樣的集體中而感到自豪。因此,如何加強班級凝聚力成為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工作重點。當代高校學生具有較強的競爭、參與意識,學??梢宰寣W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成才,以思想教育為先導,指導學生自我成長??紤]到當代大學生生活在價值觀多元化的年代,我們必須統(tǒng)一思想,堅持團隊合作和集體主義作為班級核心價值,提倡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綜合素質(zhì)人才,堅決反對個人主義以及重才輕德的錯誤思想。
2.以班級制度建設為保障,增強約束力
俗話說: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通過加強班級制度建設,實現(xiàn)班級規(guī)范化管理。通過主題班會、討論會等形式,以民主的做法討論出符合班情和班風,能真實反映出班級成員的需求,制定出人人擁護、響應的班級制度,定能使班級管理事半功倍。首先是制定、完善班干部選拔、培養(yǎng)、考核制度。一支有能力、有干勁的班干部隊伍是建設和諧高校班級的保障。班級學生干部的選舉、培養(yǎng)、考核機制直接影響到班集體的長久穩(wěn)定發(fā)展。其次,在征求意見、民主投票的形式下,建立適合班級實際情況的日常管理規(guī)范體系。再次是建立懲罰分明的獎懲制度。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對有優(yōu)秀表現(xiàn)的同學要給予充分肯定和表彰,而對于有違反班級制度的同學要及時給予批評和懲罰,以便對同學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3.以開展班級活動為契機,增加歸屬感
班級要以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為載體,努力拓寬課堂、宿舍片區(qū)、寢室、學生社團和網(wǎng)絡等陣地,開展以班委會、黨支部、團支部為領(lǐng)導,全體同學都能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參與各自感興趣的文體、實踐、學術(shù)、志愿服務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將班級成員的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使個人與集體“共呼吸、同命運”。事實證明,班級活動開展的越有創(chuàng)意性、趣味性,同學參與的積極性越高,輔導員及班委的領(lǐng)導水平越高,班級向心力、凝聚力和群體共識越容易得到提升。
4.以加強學風建設為目標,提升競爭力
學風是特指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風氣,是學生通過長期積累形成對待學習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精神風貌。良好的學風可以形成一個良性的學習環(huán)境,便于學生高質(zhì)量的水平完成學業(yè),為學生進入社會做好前期準備基礎。在班級學風建設中,要充分發(fā)揮各學科專家、專業(yè)教師、輔導員的重要作用,嚴抓上課出勤情況,勤抓上課紀律,完善考勤制度。要以狠抓紀律為輔,激發(fā)學生主動性為主,只有學生的內(nèi)在積極性提高了,才能有效地提高班級的學風。思政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要多多關(guān)注學生困難的學生,爭取讓學習優(yōu)秀學生一對一幫助后進生,實現(xiàn)班級成員的整體成績提升。
健全的班級制度有利于班級事務的順利開展,也有助于架構(gòu)一個和諧的、被認可的、有集體榮譽感的集體組織。不容忽視的是,健全的班級制度少不了對制度的長效執(zhí)行、落實,這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公平、融洽的環(huán)境的關(guān)鍵。
[1]謝根坦.高校班級制度建設探索與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14.
[2]張艷萍.當前高校班級建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1.05.
[3]畢玉鳳.淺談新形勢下高校班級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管理科學,2009.03.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output orient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s, clearly defined OSTTANE teaching mode, with example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points out that the model is an effective teaching mode, can enhance learner autonomy,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the output hypothesis; task-based teaching; the university English
[責任編輯:周 天]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class
Hua Qin
(Fuzhou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Chemistry, Fuzhou Fujian, 350116, China)
Class as the basic unit of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should not be ignore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some adverse factors on construction class, how to build a harmonious class and cultivate a batch of talents with high cohesion become university teachers urgently needs to solve the proble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lass construction; system
[責任編輯:周 天]
Guided by the outpu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
Deng T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ilin Guangxi, 541004, China)
G640
A
1000-9795(2014)012-00058-02
華 琴(1986-),女,安徽青陽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