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會新,龐旭哲,耿 燁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醫(yī)院內分泌科,河北 石家莊 050011)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糖尿病患病率急劇增長,并且血糖達標率較低[1],即使采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血糖達標率只有37%[2]?;颊邔σ葝u素注射技術掌握不到位是重要原因之一[3]。胰島素是糖尿病的重要治療手段。注射技術在糖尿病治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規(guī)范的注射技術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4],其注射方法是否正確將直接影響著糖尿病的治療效果。胰島素注射知識量化教育是內分泌科護士根據(jù)健康教育計劃在一定時間內每天對每一個患者完成一定量的教育內容,而胰島素知識隨機教育則是內分泌科護士憑經(jīng)驗針對不同個體出現(xiàn)胰島素注射問題予以隨機指導教育。由于胰島素注射知識教育模式對患者掌握胰島素正確注射方法至關重要,進而影響著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因此,本研究探討胰島素注射知識量化教育與隨機教育對糖尿病治療效果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6月—2012年1月在我院內分泌科診治的糖尿病患者136例,男性70例,女性66例,年齡40~65歲,平均52歲。納入標準如下。①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關于糖尿病的診斷標準[5],均為首次接受胰島素注射知識健康教育。②意識清楚,語言表達清晰,無感覺障礙。③腹部皮膚無紅腫、皮下硬結、脂肪萎縮及其他皮膚病變。④每日注射胰島素3~4次,使用胰島素專用注射器或胰島素筆。⑤文化程度,小學文化30例,初中76例,高中及以上30例。
1.2 方法: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136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胰島素注射知識量化教育組和胰島素注射知識隨機教育組,每組68例。2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構成及病程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胰島素注射知識傳授均由在內分泌科工作3年以上??谱o士完成。胰島素注射知識隨機教育組由護士對患者進行胰島素正確注射技術(包括注射部位的輪換、注射角度和捏皮的合理運用[6])、注射部位選擇、護理和自我檢查的隨機宣教指導。宣教時間不固定,針對患者在胰島素注射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隨機進行指導。而量化教育組是指責任護士對患者先行評估后,視患者情況制定標準量化健康教育計劃。然后按其教育計劃對每位患者進行宣教指導。①注射方案、注射裝置(包括合適的針頭長度);②正確的注射技術;③注射部位的選擇、注射護理及自我檢查;④針頭使用后的安全處置;⑤注射相關并發(fā)癥及其預防。責任護士將胰島素注射知識的內容由淺入深做好安排,循序漸進每天宣教30min。在此期間責任組長不定期對患者進行抽查,以了解患者對胰島素注射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適時質量檢查、控制、持續(xù)改進教育措施。在出院前2d讓患者獨立完成胰島素注射。視患者掌握情況對其進行補充健康教育。2組患者均于出院前1d由責任組長通過知識問卷調查來判定其對注射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出院后每周復診檢測空腹及餐后2h血糖,并于出院3個月時門診檢測糖化血紅蛋白。評價標準如下。①知識掌握程度,能復述宣教內容75%以上為掌握滿意;②血糖控制滿意為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2h血糖<8.9mmol/L,糖化血紅蛋白<7.0%。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胰島素注射隨機教育組比,胰島素注射量化教育組的胰島素注射知識掌握滿意度、血糖值選擇率、糖化血紅蛋白達標率、患者滿意度均明顯增高(P<0.01)。見表1~4。
表1 2組對胰島素注射知識掌握程度比較Table 1 The knowledge grasping level between two groups (n=68,n,%)
*P<0.01vsrandom education group by χ2test
表2 2組血糖值達標率比較Table 2 The blood sugar concentr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n=68,n,%)
*P<0.01vsrandom education group by χ2test
表3 2組糖化血紅蛋白達標率比較Table 3 Th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between two groups (n=68,n,%)
*P<0.01vsrandom education group by χ2test
表4 2組對教育滿意度的比較Table 4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 educ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n=68,n,%)
*P<0.01vsrandom education group by χ2test
3.1 胰島素注射知識量化教育與隨機教育的比較:胰島素注射知識量化教育是以記憶和遺忘為基礎,責任護士依據(jù)患者心理-社會的行為方式、患者受教育程度及接受能力對患者量身制定的教育計劃。將教育的內容由淺入深做好安排,循序漸進在一定時間內每天針對每個患者完成一定量的教育內容。是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以個體、集體行為改變?yōu)橹埸c,根據(jù)健康問題特征和角色化而采取的多種教育方式。注重評估-計劃-實施-評價的教育活動。注意適時質量檢查、控制、反饋,強調教育的通俗化、個體化、量化,便于患者對知識的消化理解,便于記憶。而隨機教育是護士將胰島素注射知識單向的傳授給患者。對其行為進行指導,對象泛化,時間間隔不定,教育方式單一。對患者個體化目標不明確,缺乏預見性、整體性、系統(tǒng)性。缺乏反饋、持續(xù)改進措施,患者對所傳授知識容易遺漏[7]。
3.2 量化健康教育患者滿意度高:具有前瞻性。它使患者在胰島素注射不良反應(低血糖、局部皮膚感染、脂肪組織增生[8])出現(xiàn)前已掌握如何處理,掌握如何做好自我防護。消除了患者的恐懼和焦慮心理。另外量化健康教育能盡量讓患者提出問題,因勢利導地解答問題,能定期檢查患者知識和基本技能(如胰島素注射部位選擇、注射部位輪換、注射角度和捏皮的手法)的掌握程序,以及低血糖反應的防治方法。并且教育時深入病房,主動與患者接觸,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縮短了與患者的距離,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颊邼M意度高?;颊咧鲃訁⑴c積極性高,對治療依從性增強,所以對所傳授的知識掌握滿意度高。
3.3 量化健康教育提高了健康宣教質量:量化健康教育彌補了少數(shù)護士因年資低,業(yè)務水平不熟,經(jīng)驗不足造成的宣教過于簡單,或零亂的不足,且每天用較少的時間不會對工作造成太大的影響。與量化健康教育相比隨機健康教育由于是在患者出現(xiàn)問題時才進行指導,缺乏預見性和系統(tǒng)性,而且間隔的時間長短不一,內容不夠全面,患者容易遺忘,也不利于護理質量控制。結果顯示接受量化健康教育的患者對知識的掌握率高于接受隨機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且有效控制血糖的比例更高,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平穩(wěn)達標。
3.4 量化健康教育改善了血糖控制水平:空腹和餐后2h血糖反映患者短時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物,其濃度與紅細胞平均壽命(平均120d)和該時期內血糖平均濃度成正比,因此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體內過去6~8周的血糖控制水平??勺鳛樘悄虿¢L期控制評估的良好指標[9]。胰島素注射知識量化教育使患者對宣教內容的掌握,對治療主動參與性明顯高于隨機教育,患者通過規(guī)范掌握胰島素注射技術,能增強對治療的依從性和維持長期治療的自覺性,有利于控制疾病的進展,提高血糖達標率[10],從而達到控制和延緩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
胰島素注射時要求做到注射時間準、劑量準、劑型準、注射部位準、胰島素儲藏正確等,患者需反復練習、糾正才能掌握正確的注射技術,避免由于操作失誤導致的治療效果不理想[11]。因此,胰島素注射知識量化教育比隨機教育能使患者更好、更準確地掌握胰島素注射知識,可以提高患者管理疾病的知識和技能,患者因而能規(guī)范掌握胰島素注射技術,能增強對胰島素治療的依從性和維持長期治療的自覺性,更好地發(fā)揮胰島素降糖作用。提高患者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達標率,有利于控制和延緩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
[1]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1:3-4.
[2]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指南2011版[M].北京: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出版社,2011:617-618.
[3] 蔣巧巧,曾雯君,劉燕.社區(qū)糖尿病患者家庭胰島素注射技術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1C):339-340.
[4] 張麗娟.健康教育對使用胰島素筆患者注射技術的影響[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2,44 (6):748-749.
[5] 徐國賓.糖尿病診斷標準的完善及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的標準化[J].臨床檢驗雜志,2012,30(6):401-405.
[6] 于素云.護理干預胰島素注射技術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技能[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1):61-62.
[7] 趙亞娟,王冬梅,董健.量化與隨機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1,9(14):20-21.
[8] 田苗,陳程,尤志珺,等.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筆的皮膚護理體會[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2,41(10):1095.
[9] 吳鳳良.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30):73.
[10] 周敏平,潘麗云,張偉康.健康教育對規(guī)范胰島素注射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1,9(4):1029-1030.
[11] 張俊蕾,王瑞榮,張鶴.PDCA循環(huán)在強化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島素注射技術教育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2,11(1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