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鳳
又是米餅飄香時
楊瓊鳳
春節(jié)前后,在家鄉(xiāng)的村頭巷尾走動,總能聞到一種熟悉的香味,濃濃的炒米香、炒花生香、炒芝麻香,多種香味混雜在一起,身處其中,讓人品味家鄉(xiāng)的味道,年的味道。在藤縣鄉(xiāng)下,人們習(xí)慣用自己家種的糯米印制大米餅,作為春節(jié)走親訪友時的見面禮。
記得小時候,我們家人多田少,很少種糯米,所以很少印米餅。而大年初二,姑姑們來探年的時候,總會帶很多東西:米餅、粽子、糍粑、發(fā)糕等。那時候我的幾個兄弟姐妹都是“小饞貓”,總是在大年初二的早上,就站在木板做成的小陽臺上,透過木欄柵的縫隙,去看姑姑們到來沒有。有時候看到路過的探親人,在鄰居大哥、大姐的慫恿下喊:“去村(探村)娘,比(給)只粿嘗嘗?!庇袝r候不知道是誰把一朵小野花放到我的頭上,接著又會引來一陣嘲笑:“頭頂有朵花,今日齊人明日嫁。”
就這樣笑笑鬧鬧中,姑姑們挑著茶籮來到了村口,我們興奮地喊著:“姑姑來了!姑姑來了!”姑姑們總是慢吞吞的、婀娜多姿地向我們家走來,我們卻迫不及待地跑下小陽臺,向姑姑們沖去……當(dāng)然,在半路是不能打開茶籮拿東西吃的,姑姑們知道我們饞,所以總在衣袋里裝一些糖果,讓我們解饞,而我們一邊含著糖果,一邊急跑回去向家人報告:“姑姑來了!”其實(shí)家人早就預(yù)知,因?yàn)楣霉脗兠磕甓际钦鲁醵硖侥甑摹?/p>
姑姑們終于進(jìn)到廳屋了,把茶籮放到八仙桌上,把里面的東西一一陳列出來:豬肉是大塊的,通常是圓蹄(豬腿的圓肉),其他的就是粿和糖果餅了。我們最喜歡米餅,因?yàn)槊罪炞钕恪?/p>
印制大米餅的工序挺復(fù)雜的,首先要把米洗干凈,然后放到簸箕上晾干,接著放到鍋里爆炒,稍稍有點(diǎn)黃就拿起來。這時候的炒米香味四飄,整個村屯都能聞到香味。待炒米涼下來,就放到碾米機(jī)里碾成粉末。這些糯米粉還不能印制米餅,還要放到桶里、盆里,上面用薄膜蓋好,放到陰涼的地方潤一段時間,土話叫潤粉。據(jù)說潤過一段時間的糯米粉更有韌性,印大米餅的時候不容易裂開、露餡。
粉潤好了,就要煮糖水,想要白凈一點(diǎn)的餅就用白糖,想要艷一點(diǎn)就用紅糖,燒好開水再把糖放進(jìn)去,拿勺子攪拌,使糖溶于水中成糊狀。糖水弄好后,每次取一兩碗糯米粉放到簸箕上,加適量糖水?dāng)嚢?,用手搓這些粉,搓到粉柔柔的、富有彈性的,就可以取來印米餅的工具,開始印了。
先在餅印環(huán)下放一點(diǎn)糯米粉,鋪勻,中間放一塊用白糖腌好的肥肉,再放一些炒過的花生米、芝麻等餡料,上面再添一層糯米粉,接著用刻有字的餅印從上面壓下去,用雙手的大拇指擠壓餅印,其余的手指稍稍移動餅印環(huán),這樣可以預(yù)防下面黏底(大米餅黏住簸箕)。印好后,放到蒸籠里,還要蒸一段時間,這樣比較衛(wèi)生,也可以延長保質(zhì)期。
剛蒸出來的大米餅,熱氣騰騰、香味很濃、松松軟軟的很好吃,吃不了那么多就要放到陽光下晾一陣子,大米餅就變硬了,這時候可以拿去打包裝了。在以前,大米餅打包裝很簡單,用報紙一卷,上面粘上一小塊紅紙了事。但是現(xiàn)在,人們講究衛(wèi)生了,要用消過毒的保鮮膜包裝大米餅,有些人家還買了包裝機(jī),用有圖案的包裝紙包裝,更加美觀。
正月初二,回娘家,家婆讓我?guī)纤H手印制的大米餅,這些大米餅用塑料袋裝好,一小袋十個大米餅,再放到一個大紙箱里。然后用紅色的包裝繩把紙箱捆綁一下,就提去探年了。我娘家的親戚多,堂伯、堂哥、姑姑、兄弟姐妹多,這些親戚都是在正月初二這天集中在一起,大家互相贈送新年禮品、談?wù)劰ぷ?、拉拉家常。我?guī)Щ厝サ拿罪炌弧盁徜N”,因?yàn)榧移庞〉拇竺罪灪贸裕罪灷锶?、花生米、芝麻混成的餡多。
家婆印的米餅很多,因?yàn)槲覀兗业挠H戚朋友多。婆家有個習(xí)慣,凡是有人來我們家拜年,自己家也要回禮。通常別人來我們家是提水果來,而家婆總是給一些米餅讓人家?guī)Щ厝?。家婆還讓孩子們帶一些米餅去工作單位,給同事們分享一下。米餅就成了親戚朋友之間聯(lián)絡(luò)的禮品。
鄉(xiāng)親們把家鄉(xiāng)的米餅帶去廣東,讓來自各地的朋友嘗到來自藤縣的特產(chǎn),讓外地的人們由米餅而了解藤縣。米餅成了藤縣的品牌。
家鄉(xiāng)的米餅,洋溢著濃濃的味道,那是家鄉(xiāng)的味道,這味道里夾雜著濃濃的親情。
責(zé)任編輯:傅燕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