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 楠
匯聚正能量 抒寫中國夢
——沈陽音樂學院學報編輯部學習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文/姜 楠
近日,沈陽音樂學院學報編輯部召開專題座談會,組織《樂府新聲》《音樂生活》兩刊工作人員深入學習、領會、討論、貫徹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由學報編輯部主任王進主持。
首先,王進在會上傳達了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10月22日我省宣傳思想文化戰(zhàn)線學習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發(fā)言摘編,并就貫徹講話精神談了自己的體會。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樸實親切、內涵豐富,深刻闡述了文藝和文藝工作的重大使命,科學分析了文藝領域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事關文藝繁榮發(fā)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對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我國文藝大繁榮大發(fā)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是指導文藝工作和文化建設的綱領性文獻,為文藝工作樹立了精神燈塔。講話明確了社會主義文藝工作的功能定位,為繁榮文藝創(chuàng)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文藝工作與市場的關系。編輯部全體工作人員要把學習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要任務,從部門工作實際出發(fā),深刻領會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講話精神上來?!稑犯侣暋贰兑魳飞睢穬蓚€刊物是文藝戰(zhàn)線的重要陣地,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刊物應有的作用,把握住、堅持住正確的輿論導向和標準,大力推介音樂理論研究成果,不斷鞏固拓展音樂理論研究陣地,推動文藝的大發(fā)展大繁榮。我們要努力打造學報在全國音樂類刊物中的地位,在載體上下功夫,為社會、為地區(qū)、為學院開展音樂藝術活動、開展音樂藝術理論研究和創(chuàng)作活動服務;在管理上下功夫,進一步加強對文化藝術陣地的管理,防止娛樂化和低俗傾向,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高品位的文化需求;在評論上下功夫,積極傳播主流價值觀和正能量,加強文藝評論陣地和隊伍建設,形成良好的批評風氣;在隊伍建設上下功夫,先從編輯人員自身素質提高做起,大力加強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立業(yè)先立德、為藝先為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甘為他人作嫁衣”的奉獻精神,為讀者服務、為師生服務,培養(yǎng)現(xiàn)代意識,努力提高專業(yè)水準。發(fā)揮好展示學院科研和教學成果的窗口作用,把刊物打造成學院的一張重要“學術名片”,使其真正成為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園地。
接著,編輯部副主任吳家軍也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讓我們備受鼓舞。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是鑄造靈魂的工程。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因此,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并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新的精神文化需求中提高自己,努力創(chuàng)作出無愧于偉大時代、偉大人民的優(yōu)秀作品。作為音樂院校的藝術工作者,我們要緊跟時代的脈搏,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要勇于擔當,開拓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立足東北地域文化土壤,學習先進工作經驗,以提高刊物質量、提高刊物影響力為著眼點,加強規(guī)劃,刊載更多傳遞正能量的精品佳作。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通過采風、調研,了解讀者、作者所思所想所需,提高刊物品位、美化風格,不斷提高編輯自身學養(yǎng)、涵養(yǎng)和修養(yǎng),不斷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備和專業(yè)技能培訓。開闊《音樂生活》辦刊思路,加強對外宣傳,在創(chuàng)建品牌、特色和優(yōu)勢上下功夫,為作者、讀者服務。重視編輯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編輯的政治責任、業(yè)務責任和文字責任,采取多種辦法組織優(yōu)質稿源,打造品牌欄目。
編輯部的每一名同志都將學習講話精神與自己的工作實際相結合,暢談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大家表達了對文藝創(chuàng)作的觀點,暢談了對當前文藝工作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的看法,并紛紛表態(tài),要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增強文藝工作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將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標準貫穿到音樂藝術理論、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藝術評論當中,齊心協(xié)力推動《樂府新聲》《音樂生活》兩個刊物的發(fā)展。
72年前,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開啟了人民文藝的嶄新紀元; 72年后,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是現(xiàn)階段我國開創(chuàng)文化建設新局面的指南,是新時期中國文藝的發(fā)展政策和路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充分體現(xiàn)了黨中央對文藝工作的重視和關懷。《樂府新聲》和《音樂生活》兩個刊物是音樂傳播和音樂理論研究的重要陣地,是音樂藝術科研與教學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重要載體和重要平臺,是展示學院學術水平和科研實力的重要窗口,是服務社會、引領先進文化的重要媒介,對傳遞音樂研究新信息、進行文化儲存和文化積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次專題座談會的召開,極大地鼓舞了編輯部全體工作人員的工作熱忱,他們將更加努力地服務于學院的教學、科研和藝術創(chuàng)作,進一步提高刊載文章的學術質量,聚焦學術前沿,擴大學術境界和理論視野,進一步開發(fā)稿源,開辟、策劃、推出更多更具影響力的研究專欄和研究專題,進一步明確辦刊目標,堅持正確的宣傳和輿論導向,發(fā)揮在音樂藝術研究領域的引領輻射作用,以嚴肅的辦刊理念、超前的刊物定位、強大的學術影響力,保持學術上的先進性,進一步加強編輯隊伍梯隊建設,促進編輯隊伍的和諧發(fā)展。增強核心競爭力,在刊物學術質量、編校質量、裝幀質量等多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責任編輯 董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