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云龍 張旭東
新課程標準提出以來,各科教師都在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設計,努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瘜W作業(yè)作為化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不僅是檢驗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而且能對學生的化學學習起到導向作用。傳統(tǒng)的書面作業(yè)批改模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標準,新課程背景下作業(yè)的類型和評價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且應該是高效的。
一、化學作業(yè)現(xiàn)狀以及批改狀況分析
1.化學作業(yè)數(shù)量太多、難度不當
一般而言,如果教師不布置化學作業(yè),化學成績肯定不會理想。因此,很多化學教師也采用與其他科目教師一樣的方法布置相應多的作業(yè),增加學生的作業(yè)壓力,“題海戰(zhàn)術”再次被運用起來,而且愈演愈烈,學生學習效率卻很低。并且部分教師布置作業(yè)之前,并沒有仔細估測作業(yè)難度,不能做到:學生能“全對”的題目不布置或少布置,都不能解答的題目不布置或布置前給予必要的提示。
2.教師工作時間太長、任務繁重
通常來講,一名化學教師任教兩個班級,每個班級按照35位學生計算,如果全批全改化學作業(yè),每本作業(yè)花費1分鐘,批改作業(yè)就得花1個多小時,要是碰到批改文字題,花費的時間還會更長一些。有些時候化學也需要進行默寫,批改默寫本又是一個多小時,加上平時備課上課、實驗儀器的準備、學校工作、學生工作等,化學教師任務非常繁重。長此以往,化學教師用于鉆研教學改革的時間會相對減少,新課程標準就很難得到落實。
3.作業(yè)評價方式單一,有待創(chuàng)新
我國一直以來的作業(yè)評價都是通過簡單的作業(yè)批改實現(xiàn)的?,F(xiàn)行作業(yè)批改的主要方式是打“√”、“×”,末尾加上一個“閱”字和日期,復雜一點的給出具體的分數(shù),或者打上“A、B、C、D”等級或“優(yōu)、良、差”。在新課程改革的廣泛實施和推動下,教師對作業(yè)評價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不少教師對作業(yè)批改的方式、方法進行了改革,提高了對作業(yè)評價的重視,采取了一系列增強批改效果的做法。部分教師選擇了學生互批的方法,這樣教師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但是實踐效果并不理想,學生認知水平的局限性決定了此方案不能廣泛實施。部分
教師采用了請班級部分成績相對優(yōu)秀的學生來幫助老師分擔作業(yè)批改任務,但是筆者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此方法雖能幫老師“減負”,但是效果不明顯。第一,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有更高的追求目標,并不樂于花更多的時間來幫助老師批閱相對他們而言的簡單題,機械的重復讓他們產生了反感情緒;第二,批閱過程需要消耗他們寶貴的課后時間,不利于他們更好的自我總結,取得更大的進步。因此,筆者認為這種簡單的學生互批、請學生批的模式效率太低,應該取消。
二、化學作業(yè)批改的深層次思考
1.增設課堂練習,當堂批閱
新課程標準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化學課堂也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型、灌輸型的教學模式,應該把時間留給學生自己來掌握。本人對課堂45分鐘做了一個簡單的劃分:28分鐘的新課時間,10分鐘的課堂作業(yè)時間,主要解決選擇題與簡單的填空題,當堂批閱,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手批改。可能有的教師會覺得課堂時間緊張,但是實踐證明,以一個班級35名學生為例,學生10分鐘的課堂練習時間教師當堂批改12分鐘能全部解決。這種方法不僅能夠節(jié)約時間,而且能夠隨時了解學生掌握情況,最后留有5分鐘的評講時間查漏補缺。這樣的教學模式效率非常高,學生整體得到了鍛煉,且不存在抄作業(yè)等其他不良行為。
2.鉆研課程標準,精選習題
傳統(tǒng)的“題海戰(zhàn)術”不僅令學生反感,而且也使教師批改作業(yè)的工作量大,工作效率很低。因此,教師應該認真鉆研課程標準,分析近幾年的中考習題,精選精練,對于中考必考題重點練習,但又不能簡單地機械重復,教師應該變化問題思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提問。
例如:
這兩個方程式在中考中幾乎年年出現(xiàn),所以必須保證百分百書寫正確。因此筆者設計了如下問題:
(1)如何將CO2轉化為CaCO3,CaCO3轉化為CO2?
(2)盛有石灰水的試劑瓶口為什么會有白色物質形成?如何除去?
(3)實驗室制取CO2的方法和檢驗CO2的方法各是什么?
(4)石灰抹墻上后表面為何會“出汗”?墻壁為什么會變硬?
(5)稀鹽酸除水垢時產生氣泡的原因是什么?
筆者通過反復而不重復的練習,使學生掌握此知識點的準確率大大提高。
3.改進批改方式,提高效率
作為教師,筆者認為作業(yè)就應該自己批,但是為了提高效率,筆者會選擇粗批與精批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批閱。如選擇一組學生前半粗批后半精批,另一組學生前半精批后半粗批,剩余的學生隨機粗批和精批相結合,這樣教師既能基本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作業(yè)評講時也能有的放矢,且批改時間僅為原來的三分之一??赡芙處煏倪@種批閱方式不全面,學生的錯誤不能完全找出,部分家長也會認為老師作業(yè)批改不認真。其實不然,由于學生不知道自己的作業(yè)到底哪里有錯誤,上課需要全面關注進行訂正,而原來學生可能會只選擇自己錯誤的題目來聽,不能全程關注老師的教學。教師在批改當天作業(yè)的同時必須關注前面的作業(yè)訂正情況,通過二次批閱了解學生聽課情況。通過幾年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這種批閱方式不僅沒有使學生成績下降,反而有所提升,且學生聽課比以前更專注了。
4.增設具有學科特色的家庭小實驗的課外作業(yè)
新課程十分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實驗,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學生對于動手類的作業(yè)更有興趣,通過手腦并用,對相關知識記憶更牢固,降低遺忘率,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如學生剛接觸化學的時候,筆者布置了這樣一個家庭小實驗。器材準備:一根棉線、一瓶普通食用白酒、一個空啤酒瓶、一個洗臉盆和一個打火機。實驗操作:將棉線用食用白酒浸泡后繞在啤酒瓶上,用打火機點燃棉線,等棉線燒滅后將瓶子放入裝有水的洗臉盆中,瓶子正好從燃燒處裂開,而且裂口很整齊,分開后的啤酒瓶能夠給學生做裝飾品,部分學生將自己的實驗成果還帶到學校里來,對自己的實驗結果很滿意。學生對化學學習興趣大大增強,并且教師可以通過這個實驗設置一些化學習題。具有不可燃性;棉線燒一段時間后熄滅的原因;啤酒瓶遇冷水裂開的原因,等等。
5.互出錯題、互批互練
為了減輕化學教師獨自批改作業(yè)的繁重負擔,使其能抽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鉆研教材教法,可以讓學生參與化學作業(yè)批改,強調作業(yè)批改主體的多元化、多維化。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掌握情況有更深刻的了解,因此學生總結出的錯題更貼近自己,所以筆者讓學生選擇一些有難度的題目摘抄下來并且記住答案。課堂上學生之間相互交換練習,完成后交給出題人批閱,兩位同學再進行討論,教師此時也應參與解答。這不僅能找出學生的學習難點,而且教師課后可以收集這些題目進行整理和變化形式,修改后再給學生練習,教學難點得到了很好的突破,這種方法的教學效率比單一的隨便找題目應付要高得多。
輕松的教學過程、優(yōu)秀的教學成績、快樂的教學人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標,教師只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才能真正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