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長
(山東聊城旭陽英語培訓學校,山東 聊城 252000)
新時期如何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張茂長
(山東聊城旭陽英語培訓學校,山東 聊城 252000)
作為人類社會偉大的思想理論,馬克思主義是建立在人類文化優(yōu)秀成果之上的,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本文就如何在新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問題粗略談了三點不成熟的看法,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現(xiàn)實意義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有效的途徑。
新時期;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首要任務就是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這一點在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就已經提出來了。馬克思主義既是建立在繼承人類文化優(yōu)秀成果的基礎之上,又是科學的世界觀和徹底的社會革命論,更是一個嚴謹、完整的理論體系。本人就新時期怎樣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早在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的題為《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中最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他指出:“沒有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具體的馬克思主義。所謂具體的馬克思主義,就是通過民族形式的馬克思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應用到中國具體環(huán)境的具體斗爭中去,而不是抽象地應用它。成為偉大中華民族之一部分而與這個民族血肉相聯(lián)的共產黨員,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xiàn)中帶著中國的特征,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并亟待解決的問題?!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涵義可以概括為:從認識角度看,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以了解中國的國情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為前提。否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無從談起。
從內容方面看,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的結合,不但包括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相結合,而且包括與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實際相結合。
從形式方面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具有了中國特有的形式和民族特色、風格、氣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作為一種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要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相結合,構成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內容;作為一種文化,馬克思主義要和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構成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形式。毛澤東曾表示,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經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踐結合,使之具體化,賦之以中國的民族形式。當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是用中國的民族語言重新表述馬克思主義的全部原理。
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給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新時期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更加具有現(xiàn)實的意義。
1、新時期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利于強化馬克思主義主導意識形態(tài)的地位。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成為全國范圍內的主導意識形態(tài),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柱,這是不爭的事實。堅定不移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我們才能解決發(fā)展中面臨的諸多矛盾與問題,更好地應對在社會發(fā)展中遇到的各種風險與挑戰(zhàn)。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雖然仍有各種形式的意識形態(tài)等外來噪音的干擾,但終究不能動搖其主導地位?,F(xiàn)在全黨始終有著鞏固的領導核心,有正確的理論指引,社會主義建設的取得的成果更是有力的佐證。
2、新時期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利于開展理論的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本質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與中國實際的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注重注入新鮮的信息,易于引起群眾的關注,從而產生更多的互動。多維度、多視角的信息整合,也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fā)展和豐富。融入在創(chuàng)新的氛圍之中,人民群眾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了一定的情感認同,這也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深入發(fā)展提供了心理基礎。
3、新時期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利于加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凝聚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需要自己的精神支柱。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就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眾多理論成果,是中國最廣大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意志和愿望的表達,是中國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總結,是黨心民心的強大精神力量的凝聚,是中華民族智慧的表現(xiàn)和理論的概括。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薄安粩嗤七M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這是對黨的建設這一偉大工程歷史經驗的科學概括,是黨的建設的理論創(chuàng)新。
1、必須進一步普及馬克思主義理論,使之大眾化。馬克思說過,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yè),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毛澤東指出,要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中走出來,變?yōu)槿罕娛种械募怃J武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包括:一是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理論武器的作用,使之武裝人民群眾的頭腦,使廣大人民群眾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人民群眾只有掌握了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理論武器,才能對社會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矛盾做出正確的評判。二是人民群眾的理解和運用。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革命者清楚地認識到,要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面貌,必須使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使之變?yōu)槔碚摰奈淦?,才能在更大范圍內發(fā)揮馬克思主義對中國革命的指導作用。為了讓更多的群眾參與到這一實踐中去,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統(tǒng)一人民群眾的思想,指導人民群眾的行動。這就要求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深入群眾、深入人心,讓更多的群眾掌握這一理論、運用這一理論。
當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需要注意:首先,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當形成人民大眾共同的理想,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成為人民大眾的價值追求;其次,必須把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與人民大眾的實踐需要、實踐目標、實踐方式密切結合起來。馬克思曾講:“如果說革命是不成功的,那么,并不是因為革命喚起了群眾的熱情,并不是因為它引起了群眾的關懷,而是因為對不同于資產階級的絕大多數(shù)群眾來說,革命的原則并不代表他們的實際利益,不是他們自己的革命原則,而僅僅是一種觀念,因而也僅僅是暫時的熱情和表面的熱潮之類的東西?!币虼?,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必須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群眾誠心實意辦實事,這樣才能激發(fā)群眾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馬克思主義需要與時俱進,富有時代特色。恩格斯指出:“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痹谛聲r期,我們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一是馬克思主義要與時代特征相結合,準確把握時代主題,回應時代挑戰(zhàn)。二是要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認清時代的基本矛盾和時代主題,推斷世界歷史發(fā)展所處的時空,精確把握時代特征。三是依據馬克思主義理論準確解讀重大時代課題。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國際力量對比也呈現(xiàn)出新態(tài)勢,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綜合國力競爭更趨激烈。我們必須用馬克思主義回答時代提出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四是為馬克思主義賦予新的時代特色。當前,根據時代特征和發(fā)展要求,認真總結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和改革開放的經驗,進行理論概括和理論升華,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注入新的時代內容。
3、必須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學風的建設。不同的學風,可以導致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完全不同的結局。所以,在新時期要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致力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的轉化,使之走出書屋,真正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毛澤東同志講過:“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痹谛碌臍v史條件下,鄧小平對如何學習和應用理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1985年,他在黨的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要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不斷結合變化著的實際,探索解決新問題的答案,既把我們的事業(yè)推向前進,也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推向前進。
發(fā)揚馬克思主義學風、深入學習理論,當前主要是深入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首先,只有準確地掌握了理論,才能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因此,我們要大力倡導認真學習理論的風氣,更加準確地掌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和基本觀點,要提升學習理論的水平,不斷提高個人的理論素養(yǎng)。其次,要緊密結合實際,認真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我們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即在實踐中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也就是推進理論本身的過程。我們要以當前中國社會主義深化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xiàn)的實際問題為抓手,結合本地區(qū)、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分析矛盾,解決問題,推進各項工作深入開展。最后,要把理論學習與改造主觀世界結合起來。改造主觀世界,是學風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馬克思主義理論,能否用來改造主觀世界?回答是肯定的。比如,學習了這個理論,是否堅持了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否堅持用全面、聯(lián)系、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是否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問題?是否堅持群眾路線?……這些,都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但能指導我們改造客觀世界,也是我們改造主觀世界的有力武器。
[1]毛澤東選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534.
[2]毛澤東選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707.
[3]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學習問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4.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6]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3卷)[M].人民出版社.
B27
A
1005-5312(2014)11-02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