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玲
旅澳學者
兒童心靈成長專家,羅玲心靈成長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當歸中醫(yī)學堂特邀專家。
致力于探索兒童及家長的心靈成長歷程。
一學習就鬧脾氣
Q 我女兒快4歲了,有時我會教她一些寫寫畫畫的知識,但是她總是寫兩筆就說“我不會”。她有時心血來潮也會自己寫幾下,發(fā)現(xiàn)寫不好后,就會大發(fā)脾氣。當看到同齡的小朋友會寫會畫時,她又很羨慕,嚷著要學。這是怎么回事?我該怎么做?
A 對于幼兒學習的指導,要把握兩點:時機和方法。時機就是細心觀察,尊重孩子自己成長的節(jié)奏。比如對于學寫字,恰當?shù)臅r機是孩子自己表現(xiàn)出想學寫字的意愿,同時,他的手部肌肉也發(fā)展到位。當這兩條都不具備時,孩子就是還沒準備好,這時家長去教,就是強人所難,自然效果不好。
每個孩子各方面發(fā)展的先后和速度都有不同。很多幼兒3歲多只能簡單的涂鴉,能畫直線、畫圓,不能很好地握筆。家長這時不如多引導孩子做一些為寫字而準備的活動,比如,畫畫、剪紙、做手工、擇菜,都能鍛煉手部肌肉。而看大人寫字、引導孩子觀察字、跟孩子玩互相留紙條的游戲(紙條上可以畫畫或者隨意亂寫,啟發(fā)孩子自己體會到字的意義——用一種符號來表達意思),都可以增強孩子的寫字動機。
幼兒因為正在構建自我,所以自尊心極強,容易追求完美,這些都使得孩子對家長的指導和批評極容易排斥。所以,家長在跟孩子溝通時,不應強迫孩子“虛心”,而是要講究方法。比如“三明治溝通法”,即:先肯定,再指出可提高之處,最后展望提高后的前景。另外,在孩子做一些學習嘗試時,家長最好少圍觀、少干預、少指導、少表露自己過多的期待,家長只負責在孩子有要求時提供支持、幫助,提供反饋和鼓勵。這樣做,可以減少孩子的心理壓力,并培養(yǎng)孩子獨立做事、對自己做的事情有責任感。
男孩“不男孩”
Q 我是全職媽媽,我老公的工作很忙?,F(xiàn)在兒子2歲了,幾乎對爸爸沒有什么感情,出門只找我牽手或抱著,在家連我洗澡他都跟著,一會兒都不跟爸爸玩。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他的性格也很女孩化,細膩敏感愛美,膽小不敢冒險,缺乏男孩子的活潑好動,而且他只喜歡跟溫柔乖巧的小女孩一起玩。如何避免他長成一個從外表到內(nèi)心都很“娘”的男生?
A 父親角色缺失是目前很普遍的情況。想要改善的話,首先需要媽媽爸爸一起努力,比如爭取爸爸能多安排出一些時間來跟孩子相處。有時爸爸對孩子不了解,溝通起來孩子容易抵觸,可以嘗試全家一起玩,然后媽媽逐漸撤出。平時媽媽帶孩子時,不必過于呵護和細膩,可以多一些粗獷、玩鬧和運動,比如,跟孩子玩搶東西、玩打仗、枕頭大戰(zhàn)、跟孩子一起在地上爬等等。另外,要找機會安排孩子跟更多人接觸,比如可以跟小區(qū)里其他家長一起帶孩子玩,多帶孩子接觸你的男性親友……接觸的人多一些,孩子觀察到更多,適應力也得到鍛煉,這對孩子的情感、心理發(fā)育都有好處。此外,可以留心找一些能鼓勵探索、勇氣、堅韌等品格的故事繪本給孩子講。很多科普、恐龍、探險故事,都是男孩的最愛。在虛構世界里,滿足男孩本性中對探索和英雄形象的渴望,疏導攻擊性。當孩子表現(xiàn)出任何你認為“不男孩”的跡象時,不要責備他。你心中的不接納情緒流露和表達出來時,孩子能感知得到。請記住:孩子最初的自信,來自父母的接納和支持,然后,才來自他自己做事的成就感。媽媽可以暗中調(diào)整生活的安排,但不要在心里給孩子貼任何標簽。
李建茹
心理咨詢醫(yī)生,多家媒體特約心理撰稿人
家暴的丈夫不離婚
Q 丈夫昨天動手打了我,這已經(jīng)不是他第一次動手了,每次都僅僅因為我們一言不合。他脾氣很暴躁,凡事只能聽他的,要不輕則暴跳如雷,重則一拳沒輕沒重地揮過來。我提出離婚,他不同意,說舍不得我,還說這輩子最大的驕傲就是娶了我,可是他又克制不住暴脾氣,我該怎么辦?
A 既然丈夫不是第一次打你,那你以前的態(tài)度和反應是怎樣的?我不是說你的態(tài)度一定能阻止先生再次動粗,但你的態(tài)度和反應至關重要。先生說娶你是他的驕傲,同時又對你如此不在乎或者說無理,不知你的感覺是怎樣的?你能容忍到什么程度?離婚的想法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嗎,還是容易在他的央求或恐嚇下放棄?希望你能認真思考后再決定,這個決定應出自于你內(nèi)心的清晰和堅定。通常情況下,女性在暴力家庭中生活,無法獲得自身的尊嚴感和安全感,其人格中的懦弱和忍讓也在一定程度上會讓暴力實施者有恃無恐,加之不便對外訴說和求助,往往使問題得不到解決,家庭內(nèi)部這種重復施暴、重復被傷害的關系狀態(tài)無法得到糾正。另外,一些妻子認為他只是脾氣不好,只要不打我,我們的關系還是可以的;還有的人覺得孩子需要一個完整的家,并成為其無力抗拒家暴的一個因素。
家暴歸結(jié)于實施者脾氣不好是最淺顯的解釋,根源是人格方面不健全,比如說成長經(jīng)歷中缺乏親情關愛,自幼沒有學會怎樣建立親密關系,不懂得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界限,不懂得好關系是使雙方感到愉悅,而不是只有自己滿足。
愛借錢的朋友
Q 我有個關系不錯的朋友,我們性格興趣都相投。但她有個愛借錢的毛病,經(jīng)常向我借幾百上千的,過后即使手頭寬裕了也不還,每次都得我催要才還給我,弄得我心里很別扭,她卻無所謂似的。有這樣習慣的朋友,還值得交往嗎?
A 與朋友關系不錯,說明她身上有吸引你的方面,愛花錢是她的習慣嗜好,這一點本身并不妨礙你們之間的來往。但她如果頻繁向你借錢,直到需要你每次催還的程度,你覺得這關系還愉快嗎,原有的投合感還在嗎?從你來信的字里行間看出你心中已經(jīng)很不爽了。
對方表現(xiàn)得無所謂,說明她根本沒有察覺自己的做法不妥。在她的心中,很可能對錢和友情這種人際關系都沒有具體概念和界限感,自然也就不存在錢屬于誰的這個問題,也就是說,她的錢是自己的,你的錢也是她的,花誰的都是一樣。我不清楚她每次借錢時是否寫借條,是否說明歸還日期,如果根本沒有這些手續(xù)或想到過但沒有做,說明在你們的關系中,你也缺乏界限感,你的無界限、不設防使對方覺得你好像也不在乎這錢由誰花,在錢的問題上你與她的理念也是一樣的。你能向她挑明這個事情,并協(xié)商著設定一個界限嗎?如果她能改變,實際上并不妨礙你們依然是朋友。但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或者會因此疏遠、翻臉,那對方就已經(jīng)不是你所說的朋友了。通常人們對于朋友的關系要看雙方對于關系的感覺是怎樣的,彼此吸引、渴望交往并在交往中感到愉悅的關系才有意義,才有維系的價值。我以為這是做朋友的基線和底線,而其他方面都是次要因素。
方剛
性與性別專家
北京林業(yè)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發(fā)表相關著作50余部
性趣影響干濕度
Q 我跟男朋友交往三年了,以前性愛方面一直挺和諧的??墒亲罱鼉蓚€月,我做愛剛一會兒就感到陰道很干,整個人的性趣也全消了。我是生病了嗎?
A 在通常情況下,健康女性的陰道潤滑度,取決于女性性興奮與性欲求的程度。如果你還不夠興奮呢,性欲求比較低,自然就會干澀。在性愛的過程中,如果“性趣”無增,不能全情投入,甚至走神兒想別的去了,陰道也會干澀。所以,陰道干的根本原因應該在于性趣低,而性趣低,則應該從檢視你們的感情入手。當然,也可以嘗試使用陰道潤滑劑來達到快速改善干澀的問題。
性愛需要學習嗎?
Q 我和老公是大學同學。結(jié)婚前,每次性生活因為受場地和環(huán)境的限制,都匆忙潦草,沒有太深刻的感受。大學一畢業(yè)我們就結(jié)婚了,以為有了自己的家就可以盡享性愛的美妙了,可是每次性生活時我都覺得他的表現(xiàn)好傻好笨,我自己也找不到書中和影視作品里那種翻云覆雨的激情。是我的期待太高,還是我們需要學習?
A 我們的社會關于應該怎樣做愛的教唆太多了,以至于許多年輕人對性愛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想像、期待和慌張不安,既渴望高手過招般的痛快淋漓,又很擔心自己做不好。其實,性愛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要允許自己在實踐中成長,不要幻想一夜之間成為性愛高手或床上健將。和你的配偶自然地摸索,按著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平靜地接受“不足”,這就是我的建議。不是說性愛指導之類的書不可以看,提供的姿勢與方法不可以模仿,而是警惕不要被它束縛,為其所累,為其所困。最美好的性愛,在我看來,就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沒有模式。
出軌后的性生活如何修復?
Q 前段時間我和一個網(wǎng)友發(fā)生了短暫的婚外情,現(xiàn)在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刹恍业氖?,我原本和丈夫很和諧的性生活,現(xiàn)在卻突然冷淡下來,對性生活沒了興趣。我該怎么辦?這種性冷淡有辦法治好嗎?
A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相比夫妻之間的性生活,你跟情人的性愛質(zhì)量更高一些,對比之下造成了你現(xiàn)在的性趣缺失?如果是這樣,那么還是相信時間的力量吧,時間可以沖淡更快感的記憶,從而使現(xiàn)實的性愛得到改善。當然,最好再做一些另外的努力,比如和丈夫分床,以便修復“審美疲勞”;比如將和情人做愛時喜歡的一些體位、調(diào)情方式試著引進夫妻生活中;還不妨選擇在自己性欲較強的時間段來跟丈夫做愛。也許,你和丈夫確實需要努力尋找一些新的、令夫妻雙方均能接受的增加性刺激和性快感的方式,如在床旁安裝一面大鏡子等。
雷明
國家發(fā)改委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科院研究生院兼職教授 北京晨暉心理咨詢有限公司主任
我的職場“三年之癢”
Q 我發(fā)現(xiàn)我做任何工作的熱情都超不過三年,開始時都轟轟烈烈,恨不得用力過猛。三年左右就覺得沒有任何挑戰(zhàn)和熱情了,感覺每天上班都是重復,可是來了新工作又嫌煩不想做。眼前這個工作又已經(jīng)到了這個檻兒,為什么我總是逃不開“三年之癢”?
A 我應該可以猜出,你雖然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N個三年,卻依然在職場中沒有什么建樹,因為缺乏堅持和進步,僅憑借最初的熱情,是無法為自己積累足夠的資歷、能量和人脈的。現(xiàn)在的你,需要靜下心來想一下,是什么造成了你的職場“三年之癢”:1.很快地安于現(xiàn)狀,沒有了成就動機;2.沒有找到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3.停止了學習,知識不更新就沒有新鮮刺激感;4.封閉自我,聽不得別人的良言也不關注別人的成長;5.習慣將一切理由都歸結(jié)于環(huán)境、別人等因素;6.內(nèi)心比較浮躁,不能靜下心去鉆研和精進;7.總是把事情拖到明天。
領導給我“穿小鞋”
Q 新領導上任后,我因為一件小事沒有領會好領導的意圖,辦得令她很不滿意,從而對我有了偏見,經(jīng)常處處為難我,看我不順眼。我的日子很難過,我該怎么辦?
A 職場沖突本身就是造成人際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根據(jù)我個人的經(jīng)驗,最終結(jié)局恐怕和當事者本人的性格特質(zhì)相關。有些人被上司打壓之后不善于自我調(diào)整,會感到挫折,并認為自己失去了未來的機會,對上司所有的言行都理解為“小鞋”;也有另一些人則從中總結(jié)經(jīng)驗,甚至找到樂趣,把上司當成磨礪自己的對手。在職場中成長起來并且逐漸變得老辣的,都是后者。
如何走出焦慮?
Q 我的工作是做公關活動的,經(jīng)常要處理一些突發(fā)狀況,總感覺自己的神經(jīng)繃得緊緊的,擔心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紕漏。久而久之,覺得自己越來越焦慮,經(jīng)常做夢都是在擔心和害怕,我該如何讓自己放松一些?
A 感覺你現(xiàn)在一味沉浸在自己的焦慮情緒中,卻找不到理清的思路。你的頭腦里如同堵車的路口,所有的司機(情緒)都在按喇叭催促和抱怨,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把它“摘”清楚。那么我建議你,找一張紙,1.寫下具體的你究竟在怕什么。2. 想象可能出現(xiàn)的最壞場景,寫下最壞的結(jié)果會是什么。3.如果最壞結(jié)果出現(xiàn)了,你會如何處理?其實很多恐懼是自己在嚇自己,把這三個問題仔細地梳理了,會解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