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嘉(重慶市長安醫(yī)院,重慶400023)
B-Lynch縫合術在剖宮產術中的應用
夏麗嘉(重慶市長安醫(yī)院,重慶400023)
目的分析剖宮產術中宮縮乏力引起產后出血采用B-Lynch縫合術的止血效果及近期和遠期并發(fā)癥。方法將該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剖宮產術中產后出血患者112例分為對照組60例及研究組52例,研究組行B-Lynch縫合術,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處理方法。觀察兩組術中、術后出血量及近遠期并發(fā)癥。結果研究組出血量[(750.32±246.78)mL]與對照組[(1 050.00±256.40)mL]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研究組近期和遠期并發(fā)癥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B-Lynch縫合術對剖宮產術中宮縮乏力引起的產后出血有明顯作用,手術操作簡便實用,可以在基層醫(yī)院推廣應用。
B-Lynch縫合術;剖宮產術;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
隨著我國目前剖宮產率日益升高,剖宮產術引起的并發(fā)癥日益突顯,第8版《婦產科學》明確指出,剖宮產胎兒娩出24 h內失血量超過1 000 mL稱為產后出血,是分娩期的嚴重并發(fā)癥,占我國產婦死亡原因首位[1]211。其主要原因有: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胎盤滯留、胎盤植入)、軟產道裂傷、凝血功能障礙而子宮收縮乏力是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本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B-Lynch縫合治療剖宮產術中大出血,取得滿意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剖宮產術中發(fā)生宮縮乏力性出血112例,其剖宮產指征為胎兒窘迫、頭位難產、臀位、瘢痕子宮、前置胎盤、重度子癇前期等,分為對照組60例及研究組52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0~40歲,孕周34~41周,孕產次大于或等于2次40例;研究組產婦年齡20~39歲,孕周34~40周,孕產次大于或等于2次3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112例產婦均采用腰硬聯(lián)合麻醉,手術方式為子宮下段切口剖宮產術,術中在胎兒娩出后立即給予宮體注射縮宮素,如出現(xiàn)子宮收縮差、質軟,立即徒手按摩子宮,同時檢查子宮切口有無明顯裂傷,出血量800~1 500 mL。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保守治療方法,在靜脈加壓輸血、靜脈滴注的同時,按摩子宮、靜脈或宮體,再次使用縮宮素、米索前列醇或卡孕栓直腸塞入,明顯出血處行八字縫合,紗布壓迫出血部位數(shù)分鐘,宮腔填塞紗條。其中1例無效,仍出血較多,行子宮次全切除術。
1.2.2 研究組采用常規(guī)止血方法效果不理想,立即采用B-lynch背帶式子宮縫合術,將子宮暴露于腹腔外,清除宮腔積血,雙手壓迫子宮,將子宮切口下緣左側中外1/3處切緣下3 cm處作為進針點,用1個0喬線全層貫穿縫合,從對應的上緣切口處出針,繼續(xù)在宮底靠近左側宮角處褥式縫合2~3針,繞過宮底,在子宮后壁相當于切口水平橫行貫穿縫合,縫線從右側后壁穿出,縫法同左側,從后面繞過宮底至子宮切口處,最后在右側下緣切口對應部位出針,緩慢拉緊縫線兩端的同時,助手需幫助擠壓子宮,使宮體縮小呈縱向壓縮狀至最小,打結,連續(xù)縫合子宮切口,觀察15~30 min,確認陰道出血量明顯減少,子宮質地變硬、關腹。
對照組均行保守治療,1例因治療無效行子宮次切除術,出血量平均(1 050.00±256.40)mL,術后5例出現(xiàn)不同程度發(fā)熱,1例出現(xiàn)傷口感染(此例為宮腔填塞紗條)。研究組早期采用背帶式子宮縫合術后,出血量明顯減少,平均(750.32±246.78)mL,患者血壓很快上升,心慌、頭昏癥狀好轉,尿量正常。術后無因為繼續(xù)出血而再次手術者,無發(fā)熱患者,傷口均甲級愈合,術后3個月常規(guī)B超檢查子宮附件未見明顯異常,術后3~12個月恢復月經。
產后出血是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發(fā)生率約10.83%[2]。國內外很多研究證明,剖宮產產后出血發(fā)生率明顯高于陰道分娩,第8版《婦產科學》定義陰道分娩產后出血量為大于500 mL,剖宮產為1 000 mL,剖宮產術中發(fā)生的出血70%~80%主要為子宮收縮乏力所致[3]。當患者出血較多后會進一步加劇子宮收縮乏力,形成惡性循環(huán),嚴重威脅產婦的生命。傳統(tǒng)處理方法有:按摩子宮,使用宮縮劑加強子宮收縮,宮腔紗條填塞等[1]213-214,宮腔填塞紗條要求術者經驗豐富,填塞松緊適度,不能過緊或過松,填塞后特別是經驗不足的術者,容易發(fā)生隱性出血,不易發(fā)現(xiàn),術后很多患者出現(xiàn)高熱,易發(fā)宮腔及全身感染,術中結扎子宮動脈,要求術者有較扎實的解剖學知識,即便成功找出子宮動脈,可能損傷較大,結扎后,也會形成較多的側支循環(huán),發(fā)生再次出血。有報道指出,子宮動脈及髂內動脈結扎控制出血的有效率僅42%[4]。在實力雄厚的三級甲等醫(yī)院可以行介入治療,栓塞子宮動脈,雖然此法止血效果可靠,但對手術設備、術者要求較高,難以在基層醫(yī)院廣泛推廣,臨床上常見的是對于常規(guī)止血效果不好,危及到產婦生命的時候,往往需行子宮切除術,雖然保全了患者生命,但不僅對盆腔原有的解剖結構造成了破壞,還使育齡女性不再具有生育能力[5],同時,切除子宮還影響卵巢血供和內分泌功能,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6]。
B-Lynch縫合術是由英國MiltonKeynes醫(yī)院報道的一種外科手術控制產后出血的縫合方法,主要用于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尤其適用于剖宮產術中經一般治療無效的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子宮切除及一些嚴重并發(fā)癥可能[7]。B-Lynch縫合術的原理是機械性擠壓子宮,子宮處于縱向擠壓狀態(tài),使交織于子宮壁肌纖維的血管被有效擠壓,血竇被動關閉,出血迅速停止[8]。醫(yī)用可吸收線縫合子宮將縫線固定于子宮,不會造成術后縫線滑脫引起腸管嵌頓和異物殘留等并發(fā)癥[9]。因該術式簡單,易于掌握,術后感染率低、并發(fā)癥少,能有效達到止血目的,減少臨床用血風險及用血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二次手術及子宮切除術,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提高了生活質量。另外,該縫合方法對手術器械材料要求不高,可以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作者認為,在剖宮產術中使用子宮背帶式B-Lynch縫合術時需注意以下幾點:(1)B-Lynch縫合術尤其適用于宮縮乏力引起的產后出血,對于如前置胎盤、胎盤植入性出血,不能作為首選,但可以在宮腔填塞紗條、縫合子宮切口后,在平子宮切口兩側闊韌帶無血管區(qū)進針,繞過子宮宮底,同側打結,形成外背帶,從而使子宮內外均受壓迫,止血效果更佳。(2)為了使拉線打結時子宮前后壁受力均勻,用可吸收線縫合時,必須要貫穿縫合子宮全層,而且前后進出針點需保持在同一水平,并且進針點不能太靠近血管豐富的宮頸旁,以免損傷血管引起血腫,對于那些膀胱位置較高者,需要下推膀胱腹膜反折,以免造成膀胱損傷。(3)術中應由助手邊向下、向內擠壓同時拉緊縫線打結,緩慢漸進、均勻和適度用力,縫線拉緊后以提起能容手指為宜,拉線太緊,可影響血液供應,導致子宮缺血、壞死;反之,子宮肌壁血管不能有效壓縮,可導致該縫合術失敗[10]。(4)運用宮縮劑配合治療,在術中及術后應用宮縮劑如縮宮素、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甲酯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欣母沛)等,能夠更好地鞏固療效、減少出血。(5)縫合完成后不要急于關腹,需繼續(xù)觀察10~15 min,例如陰道流血量、子宮質地是否變硬、子宮顏色有無缺血蒼白、患者的生命體征是否平穩(wěn)等,盡可能做到萬無一失。
綜上所述,對于治療剖宮產術中發(fā)生的嚴重宮縮乏力性出血,B-Lynch縫合術憑借簡單、安全、高效、迅速、藥物不良反應小、并發(fā)癥少、經濟實惠的優(yōu)勢,可以在臨床推廣應用。
[1]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
[2]張惜陰.實用婦產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454.
[3]高云荷.產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3,19(5):258-259.
[4]Hansch E,Chitkara U,McAlpine J,et al.Pelvic arterial embolization for control of obstetric hemorrhage:a five-year experience [J].Am J Obstet Gynecol,1999,180(6 Pt 1):1456-1460.
[5]顧衛(wèi)華,唐珊玲,倪春梅,等.B-lynch縫合術在剖宮產術中嚴重宮縮乏力性子宮出血的應用[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1,14(1):13.
[6]鄧成艷,湯德民,郁琦,等.子宮切除術與卵巢功能[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02,24(6):639-642.
[7]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801-802.
[8]Goddard R,Stafford M,Smith JR.The B-Lynch surgical technique for the control of massive postpartum haemorrhage:an alternative to hysterectomy?Five cases reported[J].Br J Obstet Gynaecol,1998,105(1):126.
[9]曾玉華,周洪貴,李佳評,等.改良式B-Lynch縫合術在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的運用[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1,27(4):312-313.
[10]李澤瓊.改良式B-Lynch外科縫合術在剖宮產中子宮收縮乏力大出血中的運用[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9,8(10):94 -95.
10.3969/j.issn.1009-5519.2014.09.038
B
1009-5519(2014)09-1361-02
2014-01-16)
夏麗嘉(1977-),女,重慶人,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E-mail:1130671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