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不是病,困起真要命
中國自古有“春困秋乏夏打盹”一說。每到春天,很多人會覺得神倦力乏,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上班上課打瞌睡的狀況,就是所謂的“春困”。
“春困”是因為季節(jié)轉(zhuǎn)換給人們帶來的生理變化的一種反應。
寒冷的冬天,人體受到低溫的影響和刺激,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血液流量相對減少,汗腺和毛孔也隨之閉合,以減少熱量的散發(fā),維持人體正常體溫。
春天來了,隨著氣溫的升高,人的身體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皮膚血液循環(huán)也旺盛起來。這樣一來,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隨著天氣變暖,新陳代謝逐漸旺盛,耗氧量不斷地加大,大腦的供氧量則顯得不足了。加上暖氣溫的良性刺激,使大腦受到某種抑制。因而人們就會感到懶洋洋的,無精打采,昏昏欲睡,總覺得睡不夠。
“春困”雖然不是病,但也會影響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比如對學習壓力大的學生、工作繁忙的白領、須精力集中的司機等,都是很苦惱的一件事。
防“春困”有妙招
1.睡眠調(diào)節(jié)
古語說“春眠不覺曉”,每到初春時分,想必有不少人變得特別好睡,而且睡醒后精神不佳,但是恐怕也有剛好相反的情況,晚上變得難以入眠。想要早點入睡,且睡醒后精神百倍的人,不妨試試以下小秘訣。
◆注意睡眠。俗話常說:早睡早起精神好。睡眠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成年人每天8小時,中學生8~9小時,小學生9~10小時。
◆不要錯過入眠時機。人體到了夜晚,自然會體溫下降,新陳代謝減緩,身體進入放松狀。但是如果體溫太低,身體發(fā)冷,反而不容易入睡。一般理想的就寢時間是晚間十一時到十二時之間。
◆給自己選一個好枕頭。理想的枕頭能夠維持頸部與頭部之間的自然曲線,又不會對頸部造成壓力。
◆起床后別忘了為大腦上發(fā)條。起床后喝一杯冷開水,或是淋熱水浴、做簡單的體操,都有助于讓大腦清醒。此外,起床后吃點甜食,有助于讓睡眠時下降的血糖上升,一樣有振奮精神的效果。
2.運動調(diào)節(jié)
運動可改善人體的代謝過程,增強血液循環(huán)和呼吸功能,對中樞神經(jīng)等系統(tǒng)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春季應多運動。
◆慢跑。慢跑有助于細胞和組織得到額外的氧,促使大腦清醒。
◆游泳。游泳能增強身體的耐力,而不增加關節(jié)的負擔,抗擊春困,趕走疲勞。
◆蒸氣浴。每周一次蒸氣浴,可以消除冬季留在體內(nèi)的“廢料”,從而使血管得以凈化,血液循環(huán)重新振作起來。
3.科學膳食
春天,身體非常需要水果和蔬菜,因此不妨吃幾天生的素食:蘿卜、辣椒、香蔥、水果等,能幫助你克服極度的倦意,使你精力充沛。
◆早餐攝取較多的熱量。理想的飲食安排是:早餐攝入熱量最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
◆飲食要清淡。油膩的菜肴可使人飯后產(chǎn)生疲憊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體溫、血糖降低,情緒低落,工作效率下降,所以春季飲食宜清淡適口。
◆攝取足夠的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是由各種氨基酸構成的,所以從瘦肉、雞肉和低脂奶制品中攝取的蛋白,有助于提高人的精力。
◆常吃水果和飲果汁。鉀的缺乏會使人感到軟弱無力,也會影響注意力的集中,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鉀。
輕松“刺激”走“春困”
當“春困”襲擊了你,你又該如何把它趕走呢?以下是頗為實用的一些方法:
●觸覺刺激。困倦思睡時,用具有芳香氣味的牙膏刷牙漱口,并用冷水洗臉,提高機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度,從而達到消解春困的目的。
●視覺刺激。走出室外,到郊外、湖畔、泉側(cè)、海濱、山巔,舉目眺望。如果長期在室內(nèi),也可在室內(nèi)添置一些色彩艷麗并富有生機的飾物以及花草,給人以一種賞心悅目之感;良好的視覺刺激,有利于消除春困。
●味覺刺激。吃點苦酸麻辣的食品,亦可泡杯濃茶或咖啡,以解困意。
●嗅覺刺激。困倦時,可聞聞風油精、清涼油、花露水以及點燃的衛(wèi)生香味道,可驅(qū)除困意,振作精神。如果能因地制宜,在居室、陽臺或庭院中種養(yǎng)一些有芳香味又可提神的時令花草,對緩解乏意也有益處。
●聽覺刺激。困倦時,常聽些曲調(diào)優(yōu)美明快、有激勵振奮人心作用的音樂或歌曲,以愉悅身心,或者欣賞一些相聲、小品、笑話及喜劇影視,在獲得歡笑中,興奮神經(jīng),驅(qū)除困意。
●活動肢體。困意時,活動活動肢體,可舒經(jīng)活血,通利關節(jié),使大腦興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