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名
吳越濤 山地車運動攝影師
提名理由
攝影師吳越濤,圈內(nèi)昵稱原野,國內(nèi)屈指可數(shù)的以拍攝山地越野騎行為主項的攝影師。2011年在國內(nèi)某知名自行車網(wǎng)站上以一組“情迷貢嘎”越野騎行圖片引起騎行圈內(nèi)不小的震動。隨后又成為“夏之舞”全明星山地車訓練營、騎跡—野騎中國和美國著名自行車品牌Specialized特約攝影師參與主題拍攝,攝影作品曾被多家戶外和騎行媒體刊登呈現(xiàn)。其作品更被《戶外探險》雜志選為2013年6月刊封面。山地越野車手們在與自然對話中展現(xiàn)出那些非凡的力量、速度和技巧,使他在2013年仍舊充滿創(chuàng)作激情。
outdoor:你是如何愛上攝影的?又是如何選擇了山地越野騎行作為你攝影的首選項目的呢?
原野:我生于70年代,在物質(zhì)匱乏的青少年時代沒有太多可以愛好的東西,記得在16歲時,出于好奇,從一個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同學家里借來一部海鷗牌120膠片相機,拍相片玩并且自己沖洗照片,整個過程很奇妙,從中也體會了不少的樂趣,不知不覺的就著了攝影的魔。
2006年,為了能鍛煉身體,我買了一輛硬尾山地車,后來因為和當?shù)厣降刈孕熊嚲銟凡康拿媳苷劦脕恚谑?007年在他的帶領(lǐng)下我完成了318川藏線騎行,這次騎行使我對自行車運動的理解發(fā)生了大的改變。接著在2009年我騎行了東南亞的老撾、柬埔寨和越南,去年又騎行了泰國。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很自然的就會把鏡頭對準自行車。2011年在貢嘎山地越野騎行的拍攝使我感受頗多,在那之前,我為這組題材的拍攝準備了整整兩年,雖然國外越野騎行的拍攝水平超高,但國內(nèi)相關(guān)野騎穿越的題材范本卻寥寥無幾,那次拍攝過程非常地辛苦,但是照片非常成功。也就是在貢嘎,我堅定了今后將鏡頭對準山地越野騎行的決心。
outdoor:那么你是如何學習、積累知識,最終能呈現(xiàn)出那么富有表現(xiàn)力的片子?
原野:首先要正確地理解這項運動,作為拍攝者更多的不是拍,而是觀察和思考,很多事物雖然表現(xiàn)的形式不同,但表現(xiàn)的意境都是相通的。攝影其實需要多方面知識的積累,如果僅僅單純關(guān)注自行車影像本身,會抑制想像力的發(fā)揮,因此除了學習國外高水平攝影師的作品,我還會從自然風光、野生動物和創(chuàng)意攝影方面尋找一些靈感。學習和積累的過程是漫長的,要拍出更具創(chuàng)造性的畫面,思維就不能只局限于自行車上,要有更廣的思維才會使畫面更具張力。
outdoor:你認為拍攝出好的越野騎行照片的幾個要素和條件是什么?
原野:越野騎行本身就是與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它不僅是一項極限運動,更是我們在騎行中通過自行車與自然的對話,這個過程極具誘惑力,定格下的畫面有很強的沖擊力,聯(lián)想豐富。要拍攝出好的越野騎行照片除了要熟練掌握拍攝技術(shù)以外,提高自身的藝術(shù)修養(yǎng)也是必須的,還要對這些運動非常了解,與車手的溝通同樣重要,只有更了解環(huán)境和車手才會拍出更好的照片。:你是如何愛上攝影的?又是如何選擇了山地越野騎行作為你攝影的首選項目的呢?
原野:我生于70年代,在物質(zhì)匱乏的青少年時代沒有太多可以愛好的東西,記得在16歲時,出于好奇,從一個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同學家里借來一部海鷗牌120膠片相機,拍相片玩并且自己沖洗照片,整個過程很奇妙,從中也體會了不少的樂趣,不知不覺的就著了攝影的魔。
2006年,為了能鍛煉身體,我買了一輛硬尾山地車,后來因為和當?shù)厣降刈孕熊嚲銟凡康拿媳苷劦脕恚谑?007年在他的帶領(lǐng)下我完成了318川藏線騎行,這次騎行使我對自行車運動的理解發(fā)生了大的改變。接著在2009年我騎行了東南亞的老撾、柬埔寨和越南,去年又騎行了泰國。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很自然的就會把鏡頭對準自行車。2011年在貢嘎山地越野騎行的拍攝使我感受頗多,在那之前,我為這組題材的拍攝準備了整整兩年,雖然國外越野騎行的拍攝水平超高,但國內(nèi)相關(guān)野騎穿越的題材范本卻寥寥無幾,那次拍攝過程非常地辛苦,但是照片非常成功。也就是在貢嘎,我堅定了今后將鏡頭對準山地越野騎行的決心。
outdoor:那么你是如何學習、積累知識,最終能呈現(xiàn)出那么富有表現(xiàn)力的片子?
原野:首先要正確地理解這項運動,作為拍攝者更多的不是拍,而是觀察和思考,很多事物雖然表現(xiàn)的形式不同,但表現(xiàn)的意境都是相通的。攝影其實需要多方面知識的積累,如果僅僅單純關(guān)注自行車影像本身,會抑制想像力的發(fā)揮,因此除了學習國外高水平攝影師的作品,我還會從自然風光、野生動物和創(chuàng)意攝影方面尋找一些靈感。學習和積累的過程是漫長的,要拍出更具創(chuàng)造性的畫面,思維就不能只局限于自行車上,要有更廣的思維才會使畫面更具張力。
outdoor:你認為拍攝出好的越野騎行照片的幾個要素和條件是什么?
原野:越野騎行本身就是與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它不僅是一項極限運動,更是我們在騎行中通過自行車與自然的對話,這個過程極具誘惑力,定格下的畫面有很強的沖擊力,聯(lián)想豐富。要拍攝出好的越野騎行照片除了要熟練掌握拍攝技術(shù)以外,提高自身的藝術(shù)修養(yǎng)也是必須的,還要對這些運動非常了解,與車手的溝通同樣重要,只有更了解環(huán)境和車手才會拍出更好的照片。
這是一幅在拍攝之前就始終縈繞在我腦海中的畫面,而拍攝時正好場景符合我要的條件—一名車手急速地從一條林道中沖出,我使用了一盞背光來照亮車手的輪廓,整個場景很幽暗,色調(diào)偏冷,而打在車手身后的光用了暖性光,這種反差會更突出車手,沒有照亮車手的面部是為了增加一些車手的神秘感,給觀者留下想像空間。
貢嘎,我和車手在海拔四千多米的玉龍西埡口已經(jīng)扎營住了兩個晚上,惡劣多變的氣候和高反已經(jīng)把我們折磨得有些心灰意冷,而相機涼得就像一塊冰,我真的不想碰它。第三天的早上貢嘎神山若隱若現(xiàn),我們知道拍攝的機會要來了,顧不上身體的疲憊,就在提前看好的地方開始了拍攝。天空中始終飄著小雪,坡度巨陡無比,路面濕滑,車手孟兵克服了種種不利的條件最終完成了這張珍貴的照片。所以作為越野騎行的攝影師一定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任何時候都要做到不妥協(xié),不放棄。
這是速降車手李顯一過彎時的照片,當時正好有強烈的陽光背景,大逆光下太陽的七彩光斑極為絢麗,車手的運動軌跡正好符合光束放射的角度,這樣的對比會使車手更具速度感,車輪帶起的塵土增加了運動的張力。這不是一張偶然的照片,我用了幾分鐘來試光,在側(cè)面給車手用了一盞燈來照亮他,使用超廣角和低角度來夸張效果,車手的運動角度很關(guān)鍵,必須和光束保持放射性一致。在拍攝中我和車手反復的交流了我的創(chuàng)作思路,連續(xù)拍攝了好幾張,最后終于得到了這張滿意的照片。
這是一張我用長焦拍攝的空中騰躍照片,在遠處鏡頭直面對準車手,這樣的正面角度沖擊力會更強,在側(cè)面我用了一只燈給車手補光,車手的這次騰躍動作非常成功,經(jīng)典之處在他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