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和
“新北市市長”、下屆“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熱門人選朱立倫,臘月二十六依然沒閑著。
當天上午,他到一個零售市場訪視攤商,一邊向民眾拜年一邊發(fā)放紅包。排隊領紅包的民眾塞得市場內(nèi)水泄不通,引起不小騷動。
紅包當然不會太大,不過對朱立倫來說,送與不送大不一樣。近年來臺灣政治人物每到過年,都會準備紅包、春聯(lián)、年歷等禮物,到年貨大街、廟宇等地發(fā)放,有時還會自掏腰包舉行年終餐會,宴請弱勢群體。這些舉措受歡迎的程度往往被視為另類的民意調查,于是有媒體戲稱為“過年政治學”。
最愛去街頭、廟會
零售市場、夜市等年貨大街是臺灣政治人物過年愛去的地方之一。
2009年,為帶動新年前夕的消費氣氛,馬英九就特地到臺北市萬華區(qū)大理街商圈進行采購,尤其不畏天寒,親自選購泳衣、泳帽及蛙鏡,還在記者面前試帶蛙鏡,模樣煞是有趣。
到2012年1月,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大選剛好進入熱戰(zhàn)期,馬英九一晚連續(xù)“逛”了臺北兩個最熱鬧的夜市,以徒步方式拜票。當時夜市上擠滿了采辦年貨的民眾,一聽說馬英九要來,許多人紛紛暫停購物,排起長隊等著跟馬英九握手。
今年除了朱立倫,有意參選“臺北市長”的臺大醫(yī)師柯文哲,本來打算到榮濱年貨大街發(fā)年貨,后來由于重感冒只得臨時取消,但仍不忘說一句,“會擇期再辦”。
廟宇也是臺灣政治人物過年?!俺鰶]”的地方。
妙崇寺一向是臺“立法院長”王金平的心靈支柱,他夫人在該寺調養(yǎng)后,類風濕關節(jié)炎大有改善,之后每年除夕他都會與家人在此團聚。遇到需做重大決定時,王金平也會向寺中供奉的文殊菩薩求智慧。
今年將代表民進黨參選“彰化縣長”的魏明谷每年正月初一也會到廟宇祈福,不過,他還會順便跟民眾打招呼,“那時廟里人很多,可以讓更多的民眾認識自己”。
其實,不管屬于哪個黨派,幾乎每個政治人物過年都會去拜廟。春節(jié)期間,你如果到臺北龍山寺旅游,應能看到一堆政治人物。這里因靠近臺灣權力中心,深受政治人物青睞,也是各派必爭之地。
此外,年底是臺灣餐館飯店生意最好的時刻,政治人物也熱衷出席各類尾牙、圍爐,尤其是針對弱勢群體的餐會。
2013年1月,“小英之友會”在臺南舉行年終餐會,辦了一百桌,宴請低收入戶。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就出席餐會,并展現(xiàn)親和力,為殘疾人夾菜。同一個月,嘉義縣為獨居老人舉辦餐會,“縣長”張花冠粉墨登場,幫老人們端上熱騰騰的年菜。
據(jù)魏明谷介紹,他近年過年時也舉辦餐會,宴請街友(流浪漢)等弱勢群體,并給他們發(fā)放外套、棉被等御寒物品。
馬英九比朱立倫“小氣”
臺灣政治人物“與民同樂”,選什么“見面禮”也很有講究,這個禮物既要顯得“禮輕情意重”,也要能讓民眾牢牢記住自己。相比而言,春聯(lián)、小額紅包、年歷等比較受歡迎。
在臺灣,普通民眾有收藏大牌政治人物墨寶的風氣。因此快到春節(jié),政治人物就大量印制春聯(lián),既為自己討喜氣,也可以讓支持者索取,他們的政治人氣往往就反映在春聯(lián)受歡迎的程度上。
馬英九上任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是農(nóng)歷牛年,他書寫的“牛轉乾坤”春聯(lián)共印發(fā)20萬份,很快便被索取一空。
2013年,王金平的春聯(lián)受到歡迎。他的書法秀美,歷來為臺灣各界所爭藏,其所書的“和喜民樂”春聯(lián),被很多政客和百姓索去。
今年,馬英九的春聯(lián)名為“萬馬奔騰、百業(yè)振興”。此外,柯文哲因為人氣旺,童仲彥等“臺北市議員”還推出與他的聯(lián)名春聯(lián),希望借此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相比春聯(lián),紅包有時更具有吸引力,當然更需拿捏分寸。
過年時,很多政治人物在大街上、廟宇里見到民眾,都會派發(fā)紅包,紅包內(nèi)一般包個一兩元新臺幣,因為包多了會被舉報“買票”。從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他們派發(fā)的紅包都是一元銅板。
今年,下屆“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的熱門人選動作就更加積極。像是代表國民黨參選呼聲最高的朱立倫,他的紅包就是“10元福袋”,媒體笑稱“1個朱立倫抵10個馬英九”。
當然,也有人不喜歡“紅包文化”,2011年春節(jié)時蔡英文、蘇貞昌發(fā)放紅包,就被呂秀蓮嗆是“封建思想產(chǎn)物”。
此外,年歷也常被當成禮物送給民眾,尤其是地方上的政治人物多選年歷。
在臺灣,年歷的需求量非常大,每逢房子落成、新店開張、婚嫁慶典,民眾都喜歡翻一翻年歷。政治人物也逐漸意識到年歷的作用,便將個人推銷植入其中。
2012年,“彰化縣長”卓伯源跨境到臺中發(fā)放年歷,被外界視為有意進取“臺中市長”位置。
跑不完的行程都為曝光度
臺灣是個特別重視傳統(tǒng)和人情味的社會,所以政治人物過年這段時間莫不行程滿檔,從節(jié)前到過年期間,天天忙到不可開交。
以馬英九為例,過年前必須要抽出時間,宴請部屬和媒體。在這些宴請上,“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等高官必須放下身段,上臺唱歌表演,講笑話娛賓,還要一桌桌敬酒聊天,用臺灣的說法叫做“搏感情”。去年因為經(jīng)濟不景氣,一切從簡,宴席改成茶敘,倒也經(jīng)濟實惠。
馬英九每年唯一的私人行程——除夕陪高齡老母上菜市場采購年菜,也總是在大批媒體緊追不舍的情況下進行。他在家匆匆吃完年夜飯,往往還要再加個行程,比如趕到寺廟參加祈福法會,敲鐘祈求國泰民安。
因為臺灣的宗教氣氛濃厚,有大年初一去寺廟拜拜的習俗,每年初一的一大早,馬英九還要出門,從北到南,馬不停蹄地參拜好幾個香火鼎盛的廟宇,與民眾進行互動,中間還要加上向國民黨前主席連戰(zhàn)等人拜年的行程。
馬英九還有另一個已經(jīng)持續(xù)十幾年的重要行程,就是在初二當天到苗栗縣的馬家莊,進入馬家莊扶風堂祭祖,再向宗親長輩送禮拜年,而且總是會以客家話強調自己是客家子弟。這是因為臺灣乃多元族群社會,客家區(qū)向來被視為國民黨的“鐵票”,但其他黨派近年來全力搶奪票源,所以馬英九耕耘馬家莊,就是要拉攏客家人,絕對不敢懈怠。
魏明谷參選彰化縣長后,這個春節(jié)屬于自己的時間也不多,只在除夕當天和家人短暫團聚一下,其他時候都要在外面跑,掃街、拜廟、飯局……行程滿滿當當。
不過在魏明谷看來,過年時人多,平時在外打拼的游子也都回老家了,此時拜票所起到的效果應該更好。“政治人物在春節(jié)期間保持一定的曝光度,民眾對你的印象更深”,而且這時對民眾噓寒問暖,所起的效果也會不一般。
事實上,臺灣那些沒有選舉壓力的政務官,也會在過年時做好“親民秀”,和基層民眾打成一片,像臺灣“行政院長”江宜樺今年春節(jié)就有很多下鄉(xiāng)行程。
畢竟,親民是官員必備的素質,在“官難當”的臺灣更是如此。
臺灣政治人物每到過年,都會準備紅包、春聯(lián)、年歷等禮物,到年貨大街、廟宇等地發(fā)放,有時還會自掏腰包舉行年終餐會,宴請弱勢群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