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興華
康復性體能訓練在女子壘球項目中的應用
霍興華
康復性體能訓練是體能訓練領域較新的研究和實踐方向,同時發(fā)展也較為迅速,它為運動員的損傷預防和傷病恢復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向和方法。運用體能測試和FMS功能測試等方法對江蘇女子壘球隊的身體功能情況進行系統(tǒng)的階段性的評估,并制定針對性的康復體能訓練計劃。經(jīng)過4個階段20周的康復性體能訓練后,15名主力隊員的體能水平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并且有傷運動員傷病得到了很好的恢復,這為江蘇女子壘球隊在12屆全國運動會上取得良好的比賽成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女子壘球;康復性體能訓練;應用
壘球運動是一項集爆發(fā)力、速度、耐力為一體的集體對抗項目。其對運動員的技術、戰(zhàn)術有很高的要求,壘球運動中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率較高。2012年底通過對江蘇省壘球隊傷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15名主力隊員共計損傷27例,很多運動員受傷病困擾而限制了運動能力以及比賽成績的提高。同時在2012年年底通過對壘球隊員的體能測試和功能測試發(fā)現(xiàn),運動員的身體素質(zhì)、身體機能及核心控制能力存在很大的不足。在此形勢之下本研究通過對壘球隊員系統(tǒng)的階段性的評估,根據(jù)體能測試結(jié)果制定針對性的康復性體能訓練,以保證他們在進行專項訓練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同時使其有傷隊員損傷得到很好的康復,為取得良好的比賽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
江蘇省女子壘球隊15名主力隊員,其年齡為24.5±3.1歲,身高為168.5±6.1cm,體重為65.1±5.1kg,訓練年限為9.7± 2.6年。在12屆全運會上江蘇女子壘球隊取得冠軍。
2.1 體能測試法
2.1.1 擊掌俯臥撐測試
受試者需要用爆發(fā)力推手使身體騰空足夠的時間,同時擊掌一次,在落下之前雙手回到原位,記錄所能完成的次數(shù)。
2.1.2 立定跳遠測試
受試者兩腳自然分開站立,站在起跳線后,腳尖不得踩線。兩腳原地起跳,不得有墊步連跳動作。丈量起跳線至最近著地點的距離。每人跳三次,記錄其中成績最好一次。以米為單位,保留兩位小數(shù)。
2.1.3 六邊形跳測試
用六邊形跳測試器進行測試。測試器為正六邊形,每邊長61cm,夾角120度。運動員先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并試跳2次。測試的起始位置在六邊形的正中心,聽到口令后,運動員由六邊形中央雙腿向邊線外跳,再跳回中心,順時針針方向連續(xù)跳過每條邊,連續(xù)3次,最后回到六邊形的中心。在整個測試過程中,運動員身體始終朝向正前方。若測試時運動員踩在線上或者出現(xiàn)轉(zhuǎn)頭現(xiàn)象,測試應重新開始。運動員完成所有跳躍(共18次)回到六邊形中心時停表。測試3次,取最好成績,時間越短,成績越好,計時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2位。
2.1.4 引體向上測試
受試者跳起雙手握杠,兩手與肩同寬成直手臂懸垂。靜止后,兩臂同時用力引體,上拉到下頜超過橫杠上沿為完成一次。記錄引體次數(shù)。兩次引體向上的間隔時間超過10s終止測試。
2.1.5 1分鐘仰臥起坐測試
測試時,受試者仰臥于水平放置的墊子上,雙腿稍分開,屈膝呈90℃,雙手手指交叉抱于腦后,由同伴壓住雙腳以固定下肢。測試者發(fā)出開始口令的同時開表計時,受試者快速起坐,雙肘觸及或超過雙膝,然后還原為仰臥,雙肩胛觸墊為完成1次。記錄1min完成的次數(shù)。
2.1.6 14m跑測試
受試者一手或雙手著地在起跑線后準備,聽到出發(fā)口令,受試者奮力沖向14m中點處,測試2次,取平均成績,計時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2位。
2.2 FMS功能性測試法
FMS功能性測試目的是把運動員的動作特征量化并且完成基礎體能測試任務即對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的評價。
2.2.1 深蹲測試
通過上舉杠鈴桿過頂,測試胸椎和雙肩的雙側(cè)對稱功能活動能力。
2.2.2 欄架抬腿跨步測試
評定髖、膝、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和兩側(cè)功能的靈活性。
2.2.3 直線弓步跨起測試
評價髖部的穩(wěn)定性與活動能力,股四頭肌的柔韌性以及膝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
2.2.4 肩部靈活性測試
測試評價肩關節(jié)內(nèi)旋、后伸及內(nèi)收能力。
2.2.5 主動直膝舉腿測試
評價腘繩肌與比目魚肌的柔韌性、保持骨盆穩(wěn)定性和異側(cè)腿的主動伸展能力
2.2.6 軀干穩(wěn)定俯臥撐測試。
在上肢對稱性活動中,測試軀干水平面內(nèi)的穩(wěn)定性,同時直接測試肩胛骨的穩(wěn)定性。
2.2.7 軀干旋轉(zhuǎn)穩(wěn)定性測試
在上下肢聯(lián)合運動中測試軀干的多向穩(wěn)定性。
3.1 壘球運動員預防性的康復性體能訓練—prehabi l i tation
在運動員受傷之前做一些康復訓練,使其不再受傷或少受傷是現(xiàn)代康復學及康復臨床治療所倡導的理念。由文獻綜述可知,肩關節(jié)、膝關節(jié)、腰部、肘關節(jié)是壘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主要發(fā)生部位。這些部位涵蓋了壘球運動員運動時的發(fā)力點、發(fā)力源及力的傳遞桿,是壘球運動得以完成的主要機體部件。所以預防性的康復體能訓練應主要圍繞這些部位進行肌肉或韌帶的加固,減少運動損傷發(fā)病的幾率。壘球項目運動損傷主要是水腫、壓痛、神經(jīng)性功能障礙、韌帶撕裂四類。所以在進行運動損傷預防的康復性體能訓練時應把“增強身體重心穩(wěn)定性為核心、發(fā)展平衡性小肌肉群力量為關鍵、提升關節(jié)穩(wěn)定性以及拉伸訓練為輔助”作為預防性康復體能訓練的總體思路,根據(jù)運動員個體狀況與特征,設計訓練方案。
壘球隊的預防性康復體能訓練分四個階段進行,每個階段根據(jù)專項訓練要求、FMS測試結(jié)果以及體能測試測試結(jié)果制定了不同的訓練內(nèi)容,并通過對每一階段訓練效果的評價,優(yōu)化訓練方案,以此保證運動員訓練的質(zhì)量。具體訓練方案見表1。
表1 壘球隊康復性體能訓練安排
3.2 壘球運動員損傷后的康復性體能訓練—rehabi l itation
對于有運動損傷的壘球運動員的康復性體能訓練,根據(jù)損傷具體狀況制定相應康復性體能訓練計劃。
3.2.1 王**、李**、朱**肩袖損傷后的康復性體能訓練
在針對以上三位肩袖損傷的運動員除了進行全隊的體能訓練外另外安排了以下康復訓練內(nèi)容:
(1)利用啞鈴、彈力帶等進行各方向力量練習,2—3次/天,15個/次,到達終末點時需持續(xù)5—10s。以下為幾個重點練習的動作:
a.肩關節(jié)體側(cè)抗阻內(nèi)外旋訓練——手握彈力帶一端,另一端固定于某處,肘關節(jié)緊貼身體,向外側(cè)或向內(nèi)側(cè)用力牽拉彈力帶。
b.肩關節(jié)抗阻后伸訓練——手握彈力帶一端,另一端固定于某處,向后用力牽拉彈力帶。
c.肩關節(jié)抗阻前屈訓練——手握彈力帶一端,另一端踩于腳下,向上用力拉彈力帶。
(2)利用門、桌子等進行肩關節(jié)各方向牽拉,3次/天,5-10個/次,每次需持續(xù)10-20s:
a.門框胸肌牽拉訓練——上臂外展,曲肘前臂置門框。軀干緩慢轉(zhuǎn)向?qū)?cè),直到感覺到了胸肌牽拉感。
b.肩關節(jié)后牽拉訓練水平內(nèi)收——前屈90度水平面內(nèi)收肩關節(jié),對側(cè)手在肘關節(jié)處加力幫助牽拉。
c.肩前屈牽引訓練——立位面向墻壁,手向上滑動,緩慢靠近墻面以增加牽引。
3.2.2 蔡**、胡**髕骨周圍疼痛的康復性體能訓練
在針對以上兩位髕骨周圍疼痛的運動員除了進行全隊的體能訓練外另外安排了以下康復訓練內(nèi)容:
(1)側(cè)躺抬腿鍛煉:側(cè)躺,健側(cè)肢體在下,患側(cè)下肢股四頭肌收縮,維持膝關節(jié)伸直,側(cè)方抬高患肢20-25cm,每組重復10次,重復3組。
(2)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坐在地上,患肢向前伸直放在地板上。努力使膝關節(jié)伸直,使腘窩部壓在地面上。在此過程中,努力收縮股內(nèi)側(cè)肌。維持此位置5s,每組重復10次,重復3組。
(3)直腿抬高鍛煉:坐位,患側(cè)腿伸直,踝背伸,將患側(cè)腿抬高15-20cm,維持這一姿勢3-5s,每組重復10次,重復3組。
(4)負重伸膝鍛煉:將沙袋放在小腿前方,進行伸膝鍛煉,在伸膝鍛煉的過程中能夠感到疲勞但不會引起疼痛。每組10次,重復3組。
(5)夾球靠墻下蹲:背靠墻站立,保持肩、頭靠在墻上,雙腳與肩同寬,并與墻壁距離約一腳。在兩膝之間放置一個足球并夾緊。保持雙眼平視、頭靠在墻壁上并夾緊球,同時慢慢下蹲,直到達到坐姿的位置,維持這一位置10s,然后慢慢站起。每組重復10次,重復3組。
3.3 壘球運動員康復性體能訓練效果評價
通過20周4個階段的訓練,15名主力運動員的整體力量得到明顯提高,一方面在力量訓練中的負荷不斷增強;另一方面,教練員反映運動員在訓練中擊球、傳球、跑動表現(xiàn)出來的力量能力有所提高。另外運動員的速度、爆發(fā)力、肌肉耐力也有顯著提高。詳細結(jié)果見表2的上、下肢爆發(fā)力有所提高,擊掌俯臥撐的個數(shù)提高了20%,立定跳遠的成績提高了4.8%。運動員的六角跳成績提高10.2%,說明運動員腳下快速移動能力得到改善。上肢和腰腹肌肉耐力也顯著提高,引體向上和1min仰臥起坐個數(shù)分別漲幅漲幅36.2%和4.5%。運動員14m跑的成績提高4.5%,速度能力有所改善。在FMS綜合評分中運動員的成績評價提高了2.2分,漲幅19.6%,說明運動員的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下肢穩(wěn)定性以及核心控制能力明顯改善。綜上所述,壘球隊員的綜合能力在經(jīng)過4個階段的康復性體能訓練后有了顯著提高,這為隊員在全運會上表現(xiàn)出較高的競技狀態(tài)奠定了基礎。
表2 壘球隊訓練前后體能測試和FMS測試數(shù)據(jù)對比
1)運用體能測試、FMS身體功能測試等手段,可監(jiān)控和評價康復性體能訓練的全過程,可保障康復性體能訓練的系統(tǒng)性和有效性。
2)康復性體能訓練需要周期性的測試與階段評價,并為各階段的訓練提供參考和依據(jù)以便修改和完善訓練計劃。
3)康復性體能訓練概念的提出,經(jīng)過在江蘇女子壘球隊中的實踐檢驗,它的理念是符合實際運動隊需要的,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4)需要增強對康復性體能訓練在預防及治療壘球項目運動損傷過程中重要意義的認識,改變以治療為中心的運動損傷的康復思想,樹立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防治并重的現(xiàn)代康復性體能訓練理念。
[1]王力男,喬培基.棒球與壘球異同辨析[J].中國學校體育,2004,2.
[2]范俊杰,徐明.國家青年女子壘球集訓隊傷情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00,9.
[3]曲綿域,于長隆.實用運動醫(yī)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3.
[4]陳方燦.康復性體能訓練的理念和方法[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6(3).
[5]陳方燦.淺談國外康復體能訓練的一些理念和發(fā)展趨勢[J].體育科學,2006,26(10).
[6]繆鴻石.康復醫(yī)學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0.
[7]胡好,王傳平,王衛(wèi)星.我國優(yōu)秀競走運動員運動損傷特征及康復性體能訓練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1,25(6).
[8]David F.Stodden,Glenn S,et al.Relationship of Pelvis and Upper Torso Kinematics to Pitched Baseball Velocity[J].Journalof Applied Biomechanics,2001,17,164-172.
[9]David F.Stodden,Glenn S.Fleisig,etal.Relationship of Biomechanical Factors to Baseball Pitching Velocity:Within Pitcher Variation[J].Journalof Applied Biomechanics,2005,21,44-56.
[10]Jerosch J,PrymkaM.Knee joint propricoception in normalvolunteers and patentswith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 tears,taking specialaccountof the effectof a knee bandage[J].Arch Orthop Tranma Surg,1996,115(3-4):162-166.
Applying of Physical Training about Rehabilitation in Female Softball
HUO Xinghua
Rehabilitation physical training is a new direction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of physical training,at the same time,ithas a relatively rapid development,provides the solution and goodmethod for injury prevention and injury recovery of athlete.This study uses a fitness testand FMS testmethods to evaluate the body function of the system of the Jiangsu women's softball team,and to develop targeted rehabilitation physical training program.A fter 4 stages of 20 weeks rehabilitation physical training,15 main players physical fitness level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and the injury of players got good recovery,it help the Jiangsu women's softball team to achieve good performance in the 12 National Games.
female softball;rehabilitation physical training;application
G848.2
A
1003-983X(2014)07-0629-03
2014-04-23
霍興華(1982-),男,山東臨沂人,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體能康復.
江蘇省體育科學研究所,江蘇南京210033 Jiangsu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Nanjing Jiangsu,2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