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藝
不同鍛煉方式對高職學生自我觀念、生活滿意度和焦慮的影響研究
湯藝
以體育舞蹈和太極作為不同的鍛煉方式,對高職學生進行追蹤實驗,考察自我觀念中身體自我、生活滿意度、焦慮與鍛煉方式的關系,促進人們對身體活動與心理健康關系的認識,同時為人們健身方式的選擇提供參考。
鍛煉方式;自我觀念;生活滿意度;焦慮;影響
Folkins的相關研究提到身體健康有益于心理健康[1],研究證實,鍛煉身體可促進心理健康(McDonald&Hodgdon,1991)[2]。亦有研究表明,自我觀念與心理健康有較穩(wěn)定關系,可將自我觀念作為重要的指標來衡量鍛煉的心理效應。
高職學生由于內部心理矛盾引發(fā)的心理問題逐年增多,學校已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解決,體育鍛煉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在對不同專業(yè)學生進行SCL-90測試的基礎上,縱向追蹤研究體育舞蹈和太極的鍛煉情況,討論不同類型的鍛煉方式對大學生自我觀念、生活滿意度和焦慮的影響。
2.1 研究對象
以湖北科技職業(yè)學院在讀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非概率抽樣法抽取來自經貿、傳媒、電信、工商、機電等系的1 500人,調查時間為2010年3月-7月。
2.2 研究設計
研究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抽取本校學生做心理測評,根據測評結果對學生進行抽樣分組,分別為一個控制組和兩個實驗組;第二階段對實驗組的大學生進行4個月的體育舞蹈和太極鍛煉,在鍛煉前、后,請受試者填寫有關量表。所有數(shù)據采用SPSS16.0軟件包統(tǒng)計。
2.3 測量工具
2.3.1 癥狀自評量表(SCL-90)
使用Derogatis(L.R.于1975年編制[3],王征宇翻譯的量表[4])進行檢測,90個條目,涉及感覺、思維、飲食、睡眠等方面。
2.3.2 身體吸引力量表
使用段艷平2000年編制的“身體吸引力量表”[5]進行檢測。6個條目,用體型、身材、舉止儀態(tài)等指標界定身體吸引力。
2.3.3 身體價值感量表
使用段艷平2000年編制的“身體價值感量表”[5]進行檢測。6個條目,用有關身體自我的自豪、快樂、滿意、尊重以及有信心的感覺等來界定身體自我價值。
2.3.4 一般生活滿意度量表
使用Leung1992年編制的“一般生活滿意感量表”[6]進行檢測。
2.3.5焦慮自評量表(SAS)
使用zung1971年編制[7]、吳文源翻譯的量表[8]進行檢測,主要評定被試者最近1周的焦慮主觀感受。
以上量表均為5級李科特量表,選項從“1=完全不符合”過渡到“5=完全符合”。同時段艷平老師的兩個量表將身體價值和身體吸引力看作是相對平等、獨立的,而非上、下級關系的2個分量表,并且嚴格按量表修訂的程序,經國內研究者修訂[5]。這些量表有較好的信效度,適合中國人群[9]。
3.1 研究一:學生心理測評(SCL-90)結果的分析
3.1.1 實驗程序
選取湖北科技職業(yè)學院學生1 500人進行SCL-90檢測,同時對這些學生中的男女、文理科生、經常鍛煉與不經常鍛煉者進行比較,檢測相互間的差異。
3.1.2 實驗的操作定義
對于什么樣的人才算是經常體育鍛煉的人,一直存在爭議。姚如好將“每周參加體育鍛煉3次以上,并堅持一年以上的學生”定為有鍛煉習慣的學生[10]。本研究對象是在校學生,未必都上體育課,討論體育課的鍛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大小是件困難的事,所以本研究不區(qū)分身體鍛煉是否與體育課有關,界定每周至少3次(含)、大于20min/次、自我感覺強度中等及以上的人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
研究發(fā)放問卷1 500人,收回1 300份,有效問卷1 096份,占發(fā)放比例的86.67%。調查對象性別、專業(yè)分布詳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性別與專業(yè)統(tǒng)計表
3.1.3 研究結果
由SCL-90測得1 096名學生中男女生、文理科生、經常鍛煉與不經常鍛煉學生的比例及相互關系如表2。
由表2可知,SCL-90是否經常鍛煉的比例在總分上存在明顯差異,即在心理健康人群中體現(xiàn)為:經常鍛煉者>不經常鍛煉者;在有心理健康問題人群中比例相反。
由表3可知,不同性別中SCL-90總分≥160分的人數(shù)與<160分的人數(shù)的相伴概率大于0.05,不是小概率,無顯著差異,即心理健康是否所占比例在性別上無差異。而是否經常鍛煉所占的比例在性別上相伴概率P=0.000(P<0.01),為小概率,有顯著差異,即男生中經常鍛煉者所占比例大于女生,差異顯著;女生中則相反。
由表4可知,心理健康是否所占比例在專業(yè)上的相伴概率P=0.002(P<0.01),不是小概率,差異顯著。心理健康者所占比例:理科>文科;心理有問題者比例相反。按專業(yè)分是否經常鍛煉所占比例相伴概率P=0.000(P<0.01),也有顯著差異。即經常鍛煉者所占比例:理科>文科;不經常鍛煉者比例相反。
表2 經常鍛煉者、不經常鍛煉者在SCL-90總分上的分布表
表3 不同性別在SCL-90總分、經常與不經常鍛煉組均分上分組比較表
表4 不同專業(yè)在SCL-90總分、經常與不經常鍛煉組均分上分組比較表
3.2 研究二:鍛煉前后結果的分析
3.2.1 實驗程序
從研究一的結果中隨機抽取3組作為研究二的控制組和實驗組,對實驗組進行4個月體育舞蹈和太極鍛煉,這2項鍛煉研究均要求受試者以前無類似項目鍛煉經驗。本階段生成的3組調查對象分布見表5。
表5 調查對象控制組與實驗組統(tǒng)計表
體育舞蹈組、太極組教練均畢業(yè)于武漢體育學院,長期從事專項教學。每周2次課,每次100min。教師按教學大綱講授,練習結束后考評。體育舞蹈組練習內容為以華爾茲銅牌動作為基礎的自編舞蹈,音樂3/4拍,全套動作5min,速度30-32節(jié)/min。太極組練習內容為簡式24式,有音樂配合。研究從2010年3月10日到7月20日,持續(xù)133天,在練習前和結束后進行問卷測試,要求受試者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
3.2.2 研究結果
對實驗組和控制組的身體吸引力、身體價值感、生活滿意度及焦慮因素在鍛煉前進行方差齊性檢驗,之后對實驗組進行體育舞蹈和太極鍛煉,4個月后比較控制組和實驗組,對實驗兩組訓練的前后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檢驗不同鍛煉方式對心理因素的影響,用Spss16.0檢驗的結果見表6。
表6 控制組、實驗組訓練前各因素上的方差齊性比較表
表6可知,控制組和實驗組分別在吸引力、價值感、滿意度、焦慮各因素上F檢驗的統(tǒng)計量F和相伴概率均>0.05,不是小概率,因此控制組與實驗組在鍛煉前各因素上無顯著性差異,方差齊性。用T檢驗對控制組和實驗組各因素平均數(shù)相等進行檢驗,T檢驗統(tǒng)計量T和相伴概率均>0.05,不是小概率,因此控制組于實驗組在各因素上無顯著差異。
表7 各變量在鍛煉前后檢測中的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一覽表
由表7可知,實驗前后兩實驗組的各因素水平均有所提高。
表8 訓練前后各因素兩項目總體上的差異比較表
表9 不同項目各因素實驗前后配對對比統(tǒng)計表
由表8可知實驗前和實驗后兩項目總體的身體價值感因素上F檢驗的統(tǒng)計量F=5.358,相伴概率P=0.021(P<0.05),為小概率,因此在實驗前與實驗后兩項目總體的身體價值感因素上有顯著差異,方差不齊性;用T檢驗對實驗前后平均數(shù)相等進行檢驗,T檢驗統(tǒng)計量T=0.046(P<0.05),因此實驗前后兩項目總體在身體價值因素有顯著差異;而兩項目總體的其他各因素上F檢驗的統(tǒng)計量F和相伴概率均>0.05,因此在這些因素上鍛煉前后無顯著性差異,方差齊性,用T檢驗對實驗前后平均數(shù)相等進行檢驗,T檢驗統(tǒng)計量T均>0.05,不是小概率,因此實驗前后實驗組總體的這些因素沒有顯著差異。
表9可知,在體育舞蹈項目的實驗前后配對樣本檢驗中,身體吸引力、身體價值感兩因素相伴概率P分別為0.020、0.000(P<0.05)為小概率,因此認為實驗前后身體吸引力、身體價值感是有顯著差異的,即體育舞蹈鍛煉對這兩個因素有顯著影響。而其他兩因素相伴概率P均>0.05,即認為體育舞蹈訓練對生活滿意度和焦慮沒有顯著影響。在太極項目的實驗前后配對樣本檢驗中身體價值感、焦慮兩因素相伴概率P分別為0.020、0.000(P<0.05)為小概率,因此認為實驗前后身體價值感、焦慮是有顯著差異的,即太極鍛煉對這兩個因素有顯著影響。而其他兩因素相伴概率P均>0.05,即認為太極訓練對生活滿意度和焦慮沒有顯著影響。
4.1 結論
1)不同體育鍛煉狀況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根據SCL-90量表設計理論,在心理健康者中經常鍛煉者>不經常鍛煉者,有心理健康問題者比例剛好相反。2)男生中經常鍛煉者所占的比例大于女生,并且差異顯著;女生中剛好相反。3)經常鍛煉者所占的比例:理科生>文科生;而不經常鍛煉者比例剛好相反。4)通過4個月體育舞蹈和太極的鍛煉,對受試者身體吸引力、身體價值感、生活滿意度、焦慮均有較好改善,提高最顯著的是與受試者身體有關的自我觀念。如:體育舞蹈在身體吸引力、身體價值感因素上有明顯改善。太極在身體價值感、焦慮因素上有明顯改善。在生活滿意感上不太容易發(fā)生顯著的改變。
4.2 建議
1)測試者數(shù)量和相關情況的控制。由于條件的制約,本研究樣本存在一定局限,首先測試者人數(shù)有限,且研究2中男女性別無法完全匹配;此外,年齡、文化背景對項目的理解和認可度產生一定影響,相對地影響實驗結果。2)鍛煉類型、方式的選擇??紤]體育舞蹈和太極的文化背景,選擇了這兩種項目。研究中發(fā)現(xiàn),方式的選擇要結合測試者的動機和興趣來考慮,這是以后研究要注意的。3)研究持續(xù)的時間。身體鍛煉與心理的影響就像身體鍛煉和健康的影響一樣是需要一定時間來配合的,本研究持續(xù)4個月,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更長時間的研究,或許會有更滿意的結果。4)中等強度的鍛煉能使血液循環(huán)加快,對大學生緩解心理壓力有一定好處,從增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角度來看,學校應更好地組織他們積極參與課外體育鍛煉。
[1]Folkins C H,Sime W E.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and mental health[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1(36).
[2]McDonald D G,Hodgdon J A.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aerobic fitness training[C].Research and Theory,New York:Springer,1991.
[3]Derogatis,L.R.How tousetheSystomDistress Checklist(SCL-90)in clinical Evaluations[J].Psychiatric Rating Scale,Self-Report Rating Scale,Hoffmann-laRocheInc,1975(3):22-36.
[4]王征宇.癥狀自評量表(SCL-90)[J].上海精神醫(yī)學,1984(2):68-70.
[5]段艷平.少年兒童身體自尊量表的編制與檢驗[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0.
[6]Leung J P,Leung K.Life satisfaction,self-concept,and rel-ationship withparentsinadolescence[J].JYouth andAdolescence,1992(21).
[7]Zung.W.WK.A.RatingInstrumentforAnxietyDisorders[J]. Psychosomatics,1971(12).
[8]吳文源.焦慮自評量表SAS[J].上海精神醫(yī)學,1990(Z2).
[9]張立敏,張力為.不同鍛煉方式對自我觀念和生活滿意感的影響[J].體育科學,2004(12).
[10]劉軍,常生.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研究現(xiàn)狀及方法學分析[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6(27).
Influence Research of Different Training Methods on Self-Concept,Life Satisfaction,and Anxiet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ANG Yi
Tai Ji and aerobic exercises are selected in the paper as different exercise styles.The tracing experiment on students is divided in two different groups.The main purpose is the investigat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exercise styles with body-self,self-esteem and satisfaction of life.It promotes the cognition of people on relation between body exercises and mental health,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selection of body exercise styles also.
exercise;concept;the satisfaction of life;anxiety;influence
G804.8
A
003-983X(2014)06-0539-04
2014-03-03
湯藝(1982-),女,湖北孝感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運動心理學.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湖北武漢430074
Hube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Wuhan Hubei,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