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曉芳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02-0272-01
語文是一個學生了解社會和學習的基礎(chǔ),建立在語文學習的基礎(chǔ)上人們對社會和其他學科才有基本的認識和發(fā)展,語文的基礎(chǔ)性要求學生有一個良好的語言基礎(chǔ)。在當下我國的教學體系和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園開始顯現(xiàn)處重要的作用,人們普遍認為學生在幼兒園有一個良好的起點對其今后的學習有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在這雙重重要性的指導下,必須用心的眼光來審視語文教學,做到提升幼兒語文水平。以下就筆者的教學實踐來簡單談談。
1.重視識字教學
當今社會,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早日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的有用人才,然而,對于年齡較小的孩童來說,識字是他們學習的第一步。故而教師應當充分重視識字教學的重要性,那么教師又如何有效地進行閱讀教學呢。首先、以玩助學,很多家長向老師訴說孩子總是坐不住,一說讓他們學習他就不耐煩,坐上一會就溜走了。我認為這些孩子之所以一提起學習就不耐煩,就是因為家長用"學習"這個詞把他們嚇怕了,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家長常用"學習"這兩個字要求孩子把學習當成任務,長此以往,孩子一聽到"學習"二字就從內(nèi)心產(chǎn)生一種厭倦,如果家長改變一下方式,不用"學習"這兩個字而用孩子喜歡聽的話,如:你很長時間沒有和這本書"玩"了,它很想你了,我們來玩認字的游戲好嗎?等等。這樣幼兒肯定會愉快的接受,因為他們感覺到自己是在玩,在不知不覺中既學到了很多知識,又養(yǎng)成了學習習慣,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充分利用周圍的環(huán)境和物品,進行教學。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總有一種好奇感,成人要適時地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導他們認識周圍環(huán)境和物品。
2.注重自然資源在語言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幼兒期正處在學習使用語言的最佳時期,幼兒期語言的發(fā)展對其一身生存質(zhì)量的高低有著極其重要的關(guān)聯(lián)。同時《規(guī)程》中要求教育工作者"發(fā)展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于是,我們就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美麗風光,隨時隨地指導幼兒觀察捕捉,這樣幼兒就會獲得課堂中難于理解甚至無法理解的詞匯。我們常常帶領(lǐng)孩子走在校園的路上,接受陽光的洗禮,呼吸自由的空氣。大家邊散步,邊觀察,他們理解了"晴天、陰天、雷鳴 、電閃、鳥語、蛙鳴",又在觀察四季變化時,孩子會在不同的季節(jié)里獲得與季節(jié)相關(guān)的詞。春天幼兒學會了"露珠、融化"等詞,夏天學會"炎熱、火辣辣"等詞。俗話說眼見為實,的確這些詞語是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觀察而且又來自于孩子們親身的體驗印象特別深,在實際中,對孩子們也能靈活 運用這些詞語。
3.重視游戲?qū)⒆拥挠绊?/p>
在游戲當中孩子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然而運用正確的方法科學的利用游戲來教育孩子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結(jié)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從具體的游戲中進行說明。
3.1 搭積木游戲。在搭積木的游戲中有利于開發(fā)孩子的智力,讓孩子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得到鍛煉。在游戲中通過對積木的排列、組合、對接可以讓孩子在活動中進行思考,提升智力。另外在積木游戲中孩子可能考慮到對稱和比例問題,這些都有利于孩子提高對數(shù)字敏感的早期教育。
3.2 "過家家"游戲。在游戲中是孩子們充當某一社會角色來進行的,比如說女孩子喜歡充當媽媽,男孩子喜歡充當爸爸,女孩子在角色中會模擬媽媽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動作,包括做飯、喂孩子等等。在游戲中孩子們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模仿和想象能力,對自己大腦中的回憶進行反饋,讓后將這一信息反應在游戲中。這樣使他們的觀察力和記憶力獲得了一定的發(fā)展。同時也增強了對日常生活用品的了解,培養(yǎng)其語言知識。一般來說,在游戲中接觸的角色越多,孩子的提升范圍也就越大。另外在游戲中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自己是做什么的,然后讓孩子進行聯(lián)系,這樣就在游戲中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也使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得到一定發(fā)展。
3.3 玩泥巴游戲。這種游戲很多孩子都比較喜歡,在游戲當中孩子可以利用泥巴捏出各種各樣的東西,接著他們還會對自己捏出的東西進行命名,比如說小汽車、小房子等等。這種游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在游戲當中孩子首先是回憶自己頭腦中對生活用品的映像,讓后根據(jù)自己的記憶,自己動手通過泥巴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這樣極大的促進了孩子個人思維的發(fā)展,并加深了孩子對某一物品的理解。在游戲中老師可以將孩子游戲之前的工具準備好,并告知孩子在游戲中不要亂摸亂動,讓他們養(yǎng)成講究衛(wèi)生的好習慣。針對一些簡單的模型的制作也可以進行講授,這樣讓孩子進一步體會到游戲的樂趣。
4.注重多媒體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在教學中根據(jù)實際需要,正確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shù),可顯著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活動最優(yōu)化的目的。
4.1 多媒體技術(shù)能把文字、圖像、語言、實物等各種媒體經(jīng)過處理,組成一個交互系統(tǒng)。它的出現(xiàn)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獲取和交流信息的手段,多媒體技術(shù)適當?shù)剡\用于教學,會增強教學效果。
4.2 能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我們曾做過調(diào)查:"你喜歡用電腦來上課嗎?"結(jié)果顯示,有99%的幼兒喜歡利用計算機來輔助教學,原因主要來自多媒體計算機的諸多功能,如動聽的音樂、形象的動面、豐富多彩和清晰的畫面等,十分適合幼兒的好奇心理和認知規(guī)律。另外,計算機在調(diào)節(jié)幼兒學習情緒上也有較大的優(yōu)勢,當幼兒獲得成功時,計算機就會請出小博士說出表揚的話"你太棒了"、"你真聰明"、"太好了"等,或請可愛的小動物獎一只大蘋果、五角星、紅花;如果幼兒做錯了,則會播放"你要努力呀"等鼓勵的話,這就迎合了幼兒的學習心理,從而使幼兒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4.3 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能力。多媒體輔助教學對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它可以增大可觀度,影像清晰,提高觀察的效果,還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擴大觀察的范圍,便于幼兒觀察和教師的指導,有利于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觀察時鐘分針、時鐘的走動和時、分之間的關(guān)系,都可借助屏幕讓幼兒仔細進行觀察。
總之、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們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啟蒙者,又是孩子的嚴父慈母,更是他們熟悉世界的領(lǐng)路人、生活中可以敞開心扉與之交流的伙伴。如何扮演好這一系列角色,是幼教工作者職業(yè)道路上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了這些,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