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 趙學潮
習作初稿
午飯后,老媽上街去買菜,我和好友思宇在家門口玩捉迷藏。忽然,我感覺口渴,便回家找喝的。
我來到廚房,發(fā)現餐桌上有半瓶什么東西。走近一看,原來是半瓶“可樂”。我忙從飲水機柜里取出一個紙杯,擰開“可樂”瓶蓋。頓時,一股酸醋味撲鼻而來。
這時,門外傳來腳步聲,估計是老媽回來了。我急忙端起杯子,咕咚咕咚喝起來。“呸!呸!呸!什么玩意兒,沒一點甜味不說,還全是酸醋的味道?!蔽彝铝送律囝^,抱怨說。
老媽進門了,她一見我打開的“可樂”瓶,便大笑起來。我被她的笑搞糊涂了。過了片刻,老媽才止住笑,對我說:“傻孩子,你的嘴巴也太饞了,都不看看瓶里裝的是什么東西就喝,那是醋呀?!蔽乙宦?,感到哭笑不得。
過了一會兒,我的肚子難受起來,感覺很惡心,便朝衛(wèi)生間跑去。剛進衛(wèi)生間的門,我就嘩啦嘩啦地嘔吐起來。只聽老媽在外面囔囔:“看你以后還嘴饞不!”
唉,都是“可樂”惹的禍!
修改指導
這篇習作選材不錯,選取的故事有趣味。全文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寫,條理清楚,主題明確。文中細致描寫了人物的語言、動作及神態(tài)。另外,文題也擬得較為吸引人。美中不足的是,在敘述故事時,忽視了對人物心理活動的細致刻畫。如:發(fā)現餐桌上有半瓶“可樂”時,“我”是怎樣想的;當“我”擰開“可樂”瓶蓋,聞到酸醋味時,是怎樣想的;后來聽到門外傳來老媽的腳步聲,“我”又是怎樣想的,沒有寫出來。這樣,就使得習作的內容不夠充實,故事的趣味性打了折扣。
建議在敘述故事時,將上述幾處被忽視的人物心理活動細致刻畫出來,不僅能夠充實習作的內容,而且可以增強故事的趣味性,同時還可以使習作變得生動形象。
修改升格
午飯后,老媽上街去買菜,我和好友思宇在家門口玩捉迷藏。忽然,我感覺口渴,便回家找喝的。
我來到廚房,發(fā)現餐桌上有半瓶什么東西。走近一看,原來是半瓶“可樂”。哈哈,可樂可是我最愛喝的飲料呀。我真是太幸運了!我忙從飲水機柜里取出一個紙杯,擰開“可樂”瓶蓋。頓時,一股酸醋味撲鼻而來。我想:這可樂怎么會有酸味?難道是變質了?還是先倒進杯子里研究研究再說吧。
這時,門外傳來腳步聲,估計是老媽回來了。平時她總是限制我喝可樂,說可樂是碳酸飲料,不能多喝,我還是趁她沒發(fā)現先喝一杯吧,免得她回來不讓我喝。我立刻端起杯子,咕咚咕咚喝起來?!芭?!呸!呸!什么玩意兒,沒一點甜味不說,還全是酸醋的味道?!蔽彝铝送律囝^,抱怨道。
老媽進門了,她一見我打開的“可樂”瓶,便大笑起來。我被她的笑給搞糊涂了。過了片刻,老媽才止住笑,對我說:“傻孩子,你嘴巴也太饞了,都不看看瓶里裝的是什么東西就喝,那是醋呀。”我一聽,感到哭笑不得。
過了一會兒,我的肚子難受起來,感覺很惡心,便朝衛(wèi)生間跑去。剛進衛(wèi)生間門,我便嘩啦嘩啦地嘔吐起來。只聽老媽在外面囔囔:“看你以后還嘴饞不!”
唉,都是“可樂”惹的禍!